APP下载

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完型填空题诠释

2017-09-11龚红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完形填空高中英语

摘 要:完形填空是测试题型中常见题型之一。本文以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I中的完形填空为例,结合语篇衔接理论对完型填空进行文本分析,以期给高中英语完型填空教学以新的启示。

关键词:语篇衔接理论;完形填空;高中英语

一、引言

完形填空又名综合填空,现成为我国高考英语试题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完型填空在测试学生英语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完形填空不但考察考生的词汇、语法知识,更注重考生对于语篇层次的阅读水平,要求考生具有相应的语篇分析能力。但现在高中英语教学更多停留在词汇、语法层次,强调对单个题目的解题技巧讲解,很少从语篇角度来使学生对完型填空有着整体理解。因此,正确认识语篇衔接与完形填空的关系,利于培养学生整体英语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发展。

二、完形填空题型

美国教育家Taylor在1953年设计出完形填空,起初其用于文章可读度的程序,之后才被应用于检测英语本族语者的阅读能力,考查学习者外语或者二语综合运用能力。

迄今为止,完形填空题型已经历7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对完形填空的研究也有30年历史,但学者们对于完形填空的态度褒贬不一。李筱菊在1997年指出“综观国内外对完形填空研究,发现国内完形填空使用最多研究最少,而国外的完形填空使用不多,但其研究特别多。”

完形填空来源于三大理论基础:其一,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指补全心理,表示主体(受试者)在看到不全面的对象时,可以根据大脑里事先对它的完整全面的概念图,使用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推断出对象整体概念。其二,冗余信息理论。该理论表示语篇中会存在多余信息,这些多余信息是为了确保文章主题的精确性和信息的全面性。其三,预期语法说。Oller于1976年提出,指个体使用语言时对句法、语义及语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语篇信息对下文进行合理预测。

三、语篇衔接理论在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体现

语篇衔接指语篇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相互关系,是语篇内标记不同句际关系的形式连接,使得各部分形成有形网络或表层结构。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指出衔接手段有两种,即语法层和词汇层。本文以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I的完形填空为例,对语篇中语法、词汇层的衔接手段在完形填空中的体现进行诠释。

(一)语法层的衔接手段

语法层的衔接手段包括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照应指语篇中的某一成分被当做另一成分参照点的现象。替代指语篇中用一个成分去取代另一个成分的现象。省略指考虑到经济原则,语篇中某些已经出现过的成分被合理省去,但被省略的成分通过相关上下文能被找到。连接指使用一定的连接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合并成一个有连贯的语义单位。这四种衔接手段能发挥作用的前提皆以语篇上下文为参照。

“In 1973,I was teaching elementary school.Each day,27 kids entered ‘The Thinking Laboratory. That was the 42 students voted for after deciding that ‘Room 104 was too dull.”

42. A.name B.rule C.brand D.plan

文中提到“The Thinking Laboratory”,第42題在提到这房间名字时用“the name”去替代“The Thinking Laboratory”具体名字,这就体现了替代手段。

“He would laugh the loudest over fun and be the saddest over anyones 46 .”

46. A.misfortune B.disbelief C.dishonesty D.mistake

第46题中fun表示开心的事,后文与saddest照应的只能是misfortune,使得fun与misfortune形成对应,体现了照应手段。

(二)词汇层的衔接手段

词汇层的衔接手段包括重述和搭配。重述指某个关键词汇在语篇中多次重复出现包括同义与反义,上义与下义,整体与局部的词汇重复。搭配指词汇在意义上的联系,某些单词因为意义上的衔接而出现在同一个语义条件下,相关联的词汇以某一主题为中心构成词汇链,某种程度上称为固定搭配。

“A woman excused the interruption and handed me an envelope.I stopped teaching and 58 it up.”

58. A.opened B.packed C.gave D.held

文中提到“我”收到一个包裹,显然是想说打开这包裹,58题中只有open up才有打开含义,这种固定搭配因意义的衔接而组成短语搭配,体现了搭配手段。

四、结语

高考英语的完形填空很好地体现了语篇衔接手段的运用。本文采取理论分析与具体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诠释了完形填空与语篇衔接理论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运用衔接理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篇章结构和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真正实现新课标对高中英语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Bachman 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in Language Testing[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湖南: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武尊民.英语测试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Halliday MA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 [M].London:Longman,1976.

作者简介:

龚红(1992—),女,汉族,四川邻水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研究生,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完形填空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美文阅读USE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词汇·语法·语境
浅谈高中英语完形填空的学习方法
新课标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备考复习策略
2011—2016高考英语新课标全国卷Ⅰ完形填空命题特点解析及备考建议
初中英语完形填空解题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第一册(上)词语辨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