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日本诡道后遗症

2017-09-11刘俊杰

北京文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日军日本

今年是中华民族抗战暨卢沟桥事变80周年。20世纪前半叶的日本,犹如赌红眼的赌徒,疯狗一般,四下咬人。先是朝鲜,后是中国,获取巨大的战略利益后,更加刺激了日本财阀私欲的野心,私欲膨胀,剑指各国,待到德国在欧洲得手后,日本政府为了攫取战争利益,称霸世界,更是丧失理智,把矛头指向英美列强。虽然日本最终在二战中惨败,可时至今日还从未真正忏悔、反省过二战历史,以现任首相安倍为首的极右翼势力,甚至还念念不忘要解禁日本集体自卫权,原因何在?

题记: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者,诡道也。

叩问青天:历史何以这样发展

公元1937年7月7日,是中国人民刻骨铭记的国耻国难日。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战争魔鬼的黑手,由此伸向卢沟桥,并把全中国拖进战争的深渊。这一天,成为引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也成为“全民族抗战暨卢沟桥事变”纪念日。白驹过隙,屈指算来,转眼间那苦难悲壮的一页,已然走过80个春秋。

八十载沧桑岁月,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华民族由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奋起而抗争,在付出3500万鲜活生命、6000亿美元的代价后,取得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性胜利,从而迈入世界强国之林的发展道路。

其实,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外来侵略的斗争,起点更早,应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不!更应该从1894年的甲午大海战,或者是从明朝戚继光抗倭,就已开始了这种你死我活、侵略与反侵略的抗争。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与隔海相望的邻邦日本,就开始了智慧与国力的抗争。

纵观比邻东瀛日本的发展史,无论文化还是国力,与中国相比,在以往漫长岁月的发展年代中,日本都是处于下风。就拿20世纪30年代初期来说,中国是日本国土面积的20多倍,人口也是日本人口的4倍,军事总兵力人数是日本十几倍。而日本就是在这样的劣势下,凭借在军事武器方面的优势,敢于铤而走险,冒天下之大不韪,挑起事端,叫板号称文明古国老大的中国,蚍蜉撼大树,居然以小欺大,以弱胜强,达到不战,或小战而屈人之兵,吞并中国大片领土,攫取重要的财富和战略物资的目的。

今天,史学家回眸历史岁月,不是为了舔舐昔日伤者身上的血迹,也不是为了继续咀嚼那杯难以下咽的苦酒,而是在于思索为什么历史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为什么老大的中国总是被邻国日本欺凌?为什么儒家文化的忠厚和善良,没有换来善果,得到的却是豺狼般的贪婪与卑鄙?

叩问青天,我们错在哪里?这些问题,困扰了几代中国人。对此,许多人百思不解,他们徜徉在时间的隧道内,苦苦思索,不明白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何以是中国人民屡被列强欺负、百姓屡受磨难的历史?

笔者静坐在书案后,研读中国古代圣贤的名著《孙子兵法》,蓦然顿悟:军事家开篇就简单扼要地告诉后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梳理历史的遗痕,就会不无遗憾地发现:清中叶以来,统治者过分强调皇权,而没有把百姓、国家,放在心头。贪图享乐,荒疏军备,没有把“兵者,作为国之大事”来抓,也没有把“兵者”,提升到“作为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高度来认识,专注于特权享受和少数人捞取功名利禄,更没有“不可不察”。即使察,也只是应付差事,相互推诿,致使关乎民族生存的国防大事,根本没有;即使有,也形同虚设,漏洞百出,给外寇入侵以可乘之机。

曾几何时,那支七拼八凑的所谓八国联军,不过就是一群杂货凑的联军,耀武扬威第一次由天津杀进古都北京时,只是以区区数千人,就长驱直入,直捣大清的政治中心,不仅占领了皇家禁地,还大肆屠戮军民百姓;第二次的所谓八国联军也只有区区两万人,却斩关夺隘,长驱直入,直逼紫禁城,把在国人面前不可一世的慈禧老佛爷吓得屁滚尿流,逃难西安。

当时,不知是否有人统计过:清军八旗子弟兵多少?年俸多少?军费多少?什么正蓝旗、镶黄旗……说起来滔滔不绝,十分神秘了得,怎么一作战,就派不上用场?难道只会提笼架鸟?直隶总督的家兵又是多少?有没有人算过这笔账?外国列强的所谓联军长途跋涉,旅途劳累,后勤运输遥远,而清军驻扎在本乡本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可以说是以逸待劳,仅从人数上来说,就可以十敌一,以百敌一,以千敌一,但却败得惨烈,败得屈辱,败得令人扼腕唏嘘。

后人不禁要问:到底凭借什么高超手段,列强敢于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样横行无忌?难道真的是如妖人所言:大清寿数尽了?非也!难道真的是借助什么妖道仙术?非也!难道真的有什么非凡的智慧和勇敢,更非也!他们除去凭借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使用得比我們先进、熟练、广泛之外,还有就是在中国先贤哪里剽窃的军事智慧:兵者,诡道也。

就是这区区五个字,却蕴藏着历史风云变幻的规律和智慧,在人类发展史的舞台上,演绎出一幕又一幕震撼人类历史的惨剧……

甲午大海战:诡道案例之一

历史,曾经写下这样沉重的一页: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师10艘战舰在前往朝鲜执行护航任务返航时,行驶到辽宁省黄海大东沟一带,突遭事先埋伏在此的日本联合舰队偷袭,北洋水师猝不及防,被迫还击。双方激战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遭受重创,5舰沉没,日舰亦多艘受重伤,被迫退出战场。此役北洋水师备受指责,一蹶不振。

甲午大海战,是影响世界近代史、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一次重大战事。因发生的那一年为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中国史称“中日甲午战争”。

史海钩沉,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不难发现:中日甲午大海战的爆发,是日方早有预谋,直接起因是日本对朝鲜内政的干涉和经济侵略,并给北亚造成巨大的灾难。翻检浩繁的历史档案可知:甲午大海战的导火索,是日本强制向朝鲜进行大米输出,导致朝鲜稻农无以为生,由此爆发了当地农民大起义。而软弱的朝鲜李朝政府,无法应对,函请上国清政府出兵援助。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为保持周边安危,清政府决定出兵朝鲜。与此同时,因“明治维新”而迅速崛起的日本,早已窥视朝鲜半岛的美丽江山,暗中派出强大兵力,企图攻占朝鲜。此前,日本暗中做足功课,同英国沆瀣一气,交涉成功,获得西方老牌帝国主义的实际支持。endprint

语言文字的魅力,除去在记述历史发展的事实之外,还镌刻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哀。当年,日本罔顾事实,悍然派遣海军联合舰队,实施“诡道”,突然偷袭中国舰队,引发两国间的战争。那一天,北洋水师的战舰正在家门口——祖国的东大门黄海上正常航行,离家多日的将士们在前往朝鲜执行任务后返航,归心似箭,家里有着父母的期盼,妇孺的期待,更重要的是秋季到了,满地的粮食需要青壮年劳动力去收获,仅靠当兵那点薪水,大多数兵丁是无法养家糊口的。想到家的温暖,亲人的思念,水师将士们谁也没有想到灾难的临近。

此刻,躲在岛礁之中窥伺已久的日本战舰,不挂战旗,不明国号,进行了伪装,像躲在深山老林中的一只只贪婪成性的饿狼,闪烁着狡猾的目光,静候猎物的到来。返航的北洋水师进入豺狼的伏击圈,却丝毫没有警觉,事先也没有接到任何情报,放松警觉的水师管带们甚至认为:舰队已到大东沟,海岛家门在望,已然嗅到饭香,还会出现什么状况?

其实,日本联合舰队事先通过潜伏在清廷内的日本间谍,早把北洋水师返航的航线、时间、兵舰数量、将士人数、火炮射程,偷偷告知日本本土大本营。日本海军得此情报,抽调精锐战舰,适时悄悄潜伏到相关海域,进行埋伏。

如果说北洋水师完全丧失警觉也是不公平的。

据史料记载:那一天,北洋水师战舰行至黄海大东沟海域,舰船上的瞭望哨在烟波浩渺的海面上,先是发现一串黑烟,而后发现数十艘不明国籍的舰船出现,迅速靠近,十分诡异。瞭望哨一面立即发出旗语,向对方进行询问;一面迅速向北洋水师旗舰报告。日本战舰害怕北洋水师舰大、火炮射程远,过早暴露,于己不利。一面装疯卖傻,不予回报北洋水师旗语的问询;一面利用舰小体轻、吃水浅、速度快的优势,迅速靠近北洋水师。待到北洋水师舰船进入日舰火炮射程内后,立即撤掉伪装,旗舰吉野号率先开火,不宣而战。

情况骤变,不亚于晴天霹雳,毫无精神准备的清军仓促应战。此刻,北洋水师既没有作战计划,也没有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更没有统一指挥。有的舰船还没有开战,就准备窥机逃跑。眨眼间,日军联合舰队的舰艇包围了北洋水师舰船,围绕着北洋水师舰队,四面开火。首发炮弹就命中北洋水师指挥舰栈桥,将正在栈桥上高举望远镜,观察敌情的指挥官丁汝昌震落甲板摔晕。密集的炮火把北洋水师打得有些发蒙,他们一面仓促应战,一面按照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电告设在山东威海的水师衙门,请示作战方案;水师衙门又请示时任掌权人物李鸿章,李鸿章奏请老佛爷慈禧,慈禧正在准备做寿……结果不言而喻:待老佛爷下旨时,黄海大海战已然结束,北洋水师主力战舰几近全军覆没。

虽然历史已然经历123个春秋的风霜雨雪,但历史没有忘记黄海大海战死难者的悲壮。史载:这是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12时50分,双方舰队相距5300米,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首先警报。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距北洋水师5000米处即向左转弯,航向北洋水师右翼。联合舰队航向北洋水师右翼,冒险将舰队暴露于北洋水师阵前。12时53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开始发炮攻击。霎时间,双方各舰百炮一齐怒放,硝烟弥漫,海水沸腾。其中,日本第一游击队平均航速达19.4节。另据英国海军年鉴统计,当时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原后装炮的6倍,由此计算,日本舰队的火力实际上相当于北洋舰队的3倍。另外六艘舰艇为炮舰镇南、镇中和鱼雷艇福龙号、左一、右二、右三。战斗开始不久,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由于下水12年,7年未修,主炮炮塔起火,丁汝昌烧伤,信旗被毁。

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抬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可这也只能鼓一舰士气。日第一游击队4舰利用航速优势,绕攻北洋舰队右翼,“超勇”“扬威”二舰相继被击中起火,退出战斗。但同时日舰吉野也被北洋舰队击中起火,但很快被扑灭。13时30分左右,超勇舰沉没,管带黄建勋落水,位于左一鱼雷艇驶近相救,抛长绳援之,黄不就,從容赴死,舰上官兵也大部壮烈牺牲。13时35分,扬威号沉没。

当日舰第一游击队绕攻北洋舰队右翼时,本队也与北洋舰队主力交相攻击。日舰“比睿”“赤城”“扶桑”“西京丸”遭到北洋舰队猛烈还击。

黄海大海战,战况空前,惨烈无比,“定远”“来远”“经远”重创日舰“比睿”“赤城”。日军联合舰队“赤城”舰长坂元八太郎阵亡。“西京丸”也受重创。

日军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见此,命令第一游击队前去救援“赤城”“比睿”。“吉野号”冲在最前面,正遇上全身着火的“致远”舰迎面驶来。致远舰舰长邓世昌见日吉野舰恃其船捷炮利,横行无忌,满腔怒火,愤而说道:“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在炮弹用完,鱼雷攻击无效的情况下,决意与之冲撞,同归于尽。

邓世昌面对日舰猛烈炮火,毫无惧色,指挥着冒着熊熊烈火的致远舰,毅然全速前进,撞向日主力舰吉野号右舷。日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舰射击,危急关头,不幸的是致远舰右侧鱼雷发射管被击中,引起大爆炸,以右舷倾斜,在东经123度34分、北纬39度32分的黄海海面上沉没,全舰官兵除七名遇救外,全部壮烈殉国。

北洋水师虽遭重创,但毫无惧色,经远舰继续迎战日舰吉野号,遭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秋四舰围攻,中弹起火,全舰奋勇抗御,经远全舰将士“发炮以攻敌,激水以救火,依然井井有条”。经远舰以一敌四,激战良久。激战中,管带林永升不幸“突中炮弹,脑裂阵亡”,帮带大副陈荣和二副陈京莹也先后中炮牺牲。

猛虎难敌饿狼,最后在浪速、吉野、秋津洲、高千秋等日舰的围攻下,经远舰中弹累累,不久,左舷舰首向水中沉下,舰首向东,左舷倾覆而沉没。全舰官兵二百余人,除16人遇救外,其余全部阵亡。

同时,靖远舰、来远舰也因中弹过多,退出战斗,避至大鹿岛附近紧急修补损坏的机器。此后,定远、镇远两舰浴血奋战,中弹甚多,几次起火。endprint

下午3时30分,镇远舰的30.5厘米大炮,连续猛烈轰击,炮弹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两次。松岛舰后甲板四号炮塔中弹,引发炸药起火,发生了大爆炸,船轴倾斜5度,冒起浓烟,火灾大作。不久,靖远、来远抢修完毕,重新投入战斗。日舰赤城、比睿、西京丸负重伤,旗舰松岛号情况也不容乐观,吉野舰、扶桑舰也受伤破损,又见北洋舰队重新集队,日酋伊东祐亨17时40分下令撤出战场。

北洋舰队稍事追击,也收队返回旅顺。震惊世界的黄海大海战到此结束。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近代世界海战史上远东战区所罕见。此战导致北洋舰队损失惨重,“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后被自毁)5艘军舰沉没,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联合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创,死伤官兵600余人。

纵观此役,北洋水师虽损失较大,但并未完全战败。然而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港内,以保存实力为名,消极避让,不准巡海迎敌。为日后日本夺取黄海的制海权,埋下祸根。

战后,北洋水师受伤的舰只靠近到大鹿岛上,岛上渔民为将士送去食物、淡水,还帮助打捞尸体,掩埋在大鹿岛的东山根。据岛上老前辈讲:激战时,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硝烟遮蔽了半边天。可老百姓做梦也没想到,北洋水师败得那么惨。以后,大鹿岛又先后沦为日俄的殖民地。

當年,在打捞甲午海战沉舰时,有一位潜水员,潜到“致远舰”沉睡多年的地方,在舰上发现一具立而不卧的尸骸。因被海水浸蚀,已没有任何标记能证明死者的身份。后来,这位潜水员再次下水,把烈士遗骨打捞上来,立碑,建墓。

谈到这座烈士墓尸骸姓名时,岛上的渔民说,那具尸骸立而不卧,其倔强的阳刚之气,像是“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但也有人说:邓世昌在致远舰沉没时,没有在舰上,而是和他的爱犬一起沉入海底的。有人猜测:此具尸骸当为“经远”舰管带林永升。此人也是性情刚烈、嫉恶如仇的爱国将领。由于尸骸身份难以确定,人们更多地倾向于把此墓称为“无名烈士墓”。其实,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感。烈士的精神是伟大的,烈士个人的姓名倒是无关紧要了。爱国将士的业绩,惊天地、泣鬼神,与日月同辉。

整个甲午战争历时9个月,分为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日军攻下朝鲜的平壤。在黄海海战中大败北洋水师后,得到黄海的制海权。日本军队乘胜追击,连续攻下中国附属国朝鲜的平壤,抢占丹东,再下旅顺、威海,并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疯狂屠杀,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抢劫和强奸,旅顺罹难者超过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

中国近代史的黑暗岁月由此开始,日本海军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创造了海战史上“兵者,诡道也”的新战绩。由此把千百年来,帮助他们传播农耕文化、佛教文化,传输文明的中国,拖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苦难深渊。

兵者,诡道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初尝此果,就捡个大便宜,叼了个大糖球,心里那个美,如果用喜不自胜来形容,毫不夸张。

问题是:如何战胜中国?这个美梦日本做了几百年。早在元朝,中国就数次派遣大军征讨东瀛,借助宽阔的海峡和神秘莫测的台风,日本侥幸躲过灭顶之灾。心有余悸的日本人就开始考虑如何解除来自大陆彼岸的威胁,派兵骚扰,遏制中国、朝鲜的发展,是他们惯用的手段,可在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的神威下,幻想屡屡破灭。

为此,日本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并逐步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核心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而进行甲午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

盘点清朝晚期的中国社会,正在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老人政治——慈禧太后、李鸿章等主政者,都已垂垂暮年。为挽救颓败的中国,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清王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1888年建立的北洋水师,寄托着四万万炎黄子孙的海洋梦,是人们纳税贡赋,勒紧腰带,砸锅卖铁的血汗钱,支撑起这份家业。在当时,北洋水师的规模一度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强大的海军力量。即使欧美列强也畏惧北洋水师的发展,不得不放缓侵略中国的脚步。

但令人遗憾的是,清政府并未像东邻日本那样,有效变革国家政治制度。所谓的“中兴”不过是昙花一现,或仅仅是弥留之际的回光返照而已。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贪污腐败。导致水师的舰船多年失修,军费被挪用,炮弹弄虚作假,不装炸药,装满沙子,就是证明。

战局未开,胜负就有了答案。此后的威海卫之战,就更加证实了清廷在对日国策方针上的落后:战略被动,战术僵化。被动地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威海卫,更是错上加错的防御战,其结果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威海,原称威海卫。卫,亦为保卫之意。位于我国山东半岛的东北端,与辽东半岛的旅顺口遥遥相望,共扼渤海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其时,位于山东半岛东端的威海卫,港内尚有北洋海军各种舰艇26艘。1895年1月20日,一个漆黑的夜晚,日军大山岩大将指挥的第二军,包括佐久间左马太中将的第二师团和黑木为桢中将的第六师团,共25000人,利用中国人春节前的麻痹,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荣成龙须岛登陆,抢占有利地势后,占据滩头阵地,23日全部登陆完毕。

大军压境,威海卫危在旦夕。可朝廷还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中,没有清军前去支援。30日,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驻守南帮炮台的清军仅六营三千人。营官周家恩守卫摩天岭阵地顽强抵抗,最后全部阵亡。为此日军也死伤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纯少将被清军炮弹打死,这是日方在战争中唯一阵亡的将军。由于兵力悬殊,南帮炮台终被攻占。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附近陆地也悉数被日本占据,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endprint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采用刚柔并济的手段,致书丁汝昌威吓劝降,遭拒。5日凌晨,旗舰定远中雷搁浅,乃作“水炮台”使用。被困在港内的水师,苦战五日,定远弹药告罄,刘步蟾亲手炸沉了自己的军舰后自杀。11日,丁汝昌在主降将领的胁迫下自杀。洋员和牛昶昞等又推举镇远管带杨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杨用霖最终自杀。12日,由美籍洋员浩威起草投降书,冒名伪托丁汝昌的名义,派广丙管带程壁光送至日本旗舰。14日,牛昶昞与伊东祐亨签订《威海降约》,规定将威海卫港内舰只、刘公岛炮台及岛上所有军械物资,悉数交给日军。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东方最大的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华夏子孙追求海军强国梦想破灭,闻之无不潸然泪下。

纵观甲午战争前,远东地区基本是俄、英争霸,中国和日本的情况虽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条约的制约。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清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甲午一战,日本成为亚洲的暴发户。战争赔款二亿三千万两库平银;舰艇等战利品的价值也有一亿多日元。而当时日本年度财政收入只有8000万日元。日本占领朝鲜、台湾后,在战略上对东北、华东构成了直接威胁,成为进攻中国大陆的跳板。黄海大海战的失利,导致《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

如今,漫步威海,恍若置身于仙境一般。海风习习,涛声阵阵,驱车行驶在威海市沿海公路上,但见那幢幢漂亮的楼房,掩映在绿荫花香之中。白的是云,绿的是山,蓝的是海,车流、楼房变幻不断,犹如一幅幅立体油画展现在我们面前。威海是我国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并早在1990年就获得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的殊荣。加之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成为著名的旅游、避暑和疗养胜地。威海人民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没有遗忘123年前的那场战火带给威海人民深重的灾难,没有忘记在那场海战中死难的爱国志士。早在扩建环翠楼公园时,人们就在公园前的广场上,建起了民族英雄、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的石雕像。

威海历史的荣辱与刘公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北洋水师旧日的提督衙门,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霜雨雪之后,而今,更以其独特的姿态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在一个海面上飘浮着淡淡云雾的早晨,我们乘着舰艇来到刘公岛。

由北洋海军提督署旧址改建的甲午战争博物馆,门前飘扬着北洋海军的龙旗。不过,它只是昨天的一种象征。博物馆自开馆的那一天起,工作人员就没有休过节假日。一年365天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春节还是八月十五,全都开放,中午也不闭馆,至今已接待中外参观者达数亿人次,其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外宾。

在丁汝昌殉难蜡像馆前,门口放有木条板钉的隔离栅栏,门内丁汝昌右手执笔,高仰着头、巍然挺立,一副威武不屈的神态,令观瞻者肃然起敬。在这里没有放什么捐款台,也没有放什么香炉,但参观者都纷纷自发解囊,在蜡像前的青砖地上,散落着一堆钞票,既有分、角的小票,也有百元大钞。这些钱是参观者表达自己对爱国将士崇尚之情的一种方式。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驻岛水兵一入伍,首先要参观博物馆,领导要求他们毋忘国耻,苦练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海军战士。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18000公里海岸线,有广阔的海域亟待开发、利用,我们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这是当今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要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创造辉煌,建设“海上威海”。

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全民国防、海防意识,筑起钢铁防线,使伟大祖国日益富强。

“巍巍劉公岛,

屹立在海防。

悲壮的历史,

令人永难忘。

甲午战云起,

海面浴血光

……”

在我们启航就要离开刘公岛的时候,一队海军战士高唱着刘公岛之歌,排着整齐的队伍,前去训练。从战士们那雄壮的歌声、矫健的脚步、伟岸的身影中,我们感到欣慰、振奋和骄傲!

日本靠“诡道”起家,由此品尝到“诡道”的油水,或许就像瘾君子,在吸食鸦片、享受精神愉悦的同时,也会嗜毒成瘾,把自己送上不归路。客观世界的发展,无一能够违背这一自然法则。此后,日本以阴暗的心态、乖戾的性格,以邻为壑,不断施之以“诡道”,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不可自拔,四面树敌,终于成为一头自焚的火牛,自食其恶果。

诡道之二:以少胜多 国耻“九一八”事变

甲午海战之后,日本这个崛起的东北亚之狼,以偷袭、讹诈为手段,用极小的代价,攫取到巨大利益,依仗坚船利炮,不仅向中国索取所谓巨额赔款,还吞并了琉球诸岛,侵占了朝鲜,霸占了台湾,攫取中国沿海发达城市、港口的巨大利益。由此,日本像是打了鸡血一般,迅速崛起,成为亚洲与西方列强的盟友,并与之并驾齐驱的帝国主义畸形强国。

日本的发展,借助初次“诡道”的成功,此举对于日本来说,就像一块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日本把自己的发展、繁荣、富强,建立在侵略邻国的痛苦之上。以邻为敌,是19~20世纪上半叶日本的冒险扩张的国策,一点也不为过。如果说,日本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向帝国主义泥坑迅速滑下去,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犹如一个小孩儿,贪恋别人的钱财,如果他第一次去偷、去抢,被对方抓住,教训一顿,小孩儿就此收手,还可改过自新。遗憾的是,这个孩子,在偷和抢的过程中,轻易得手,非但没有遭到惩罚,还讹诈了大量财物,愈发助长了孩子不劳而获、占有他人财富的野心。日本军国主义不就是走过这样一条匪夷所思的发展道路嘛。

品尝甲午海战,实施“诡道”讹诈之术的糖果,日本喜极,他们依仗所谓“军国政治、畸形军事”,采用高压政策,强取豪夺丰厚战争赔款和巨大利益,迅速崛起。那些在“诡道”战争中,立下战功的所谓英雄和精英,受到提拔和重用,名利双收,获得金钱和官位,成为发展军国主义的骨干分子。他们大肆宣传“诡道”的好处,极大地刺激日本一大批有着军国主义思想的青年,幻想靠建功立业、开疆拓土,改变自己卑微的出身和贫瘠的生活。他们崇尚武运,纷纷应征入伍,掀起全民狂热的领土扩张。日本军事实力、军工产业迅速膨胀,自1894~1931年,不到40年,日本从幕府统治,走向军阀统治,综合作战军力,突增十几倍,成为北亚、乃至亚洲第一军事强国。endprint

特别是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报了一箭之仇,在中国东北战胜了沙皇俄国,狼叼喂狗,攫取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特权和大部分利益,进而驻兵中国东北。先是打着开发的幌子,派遣垦荒团,以开荒为名,进驻东北,拓展日本对北亚的影响,试验日本人在中国东北的生存能力;后是暗中派遣黑龙会等一批又一批浪人,渗入中国各地,窃取情报,制造事端,把持权政,攫取东北政治、经济、文化、矿产、运输各方面的利益,干涉中国的内政。孰料,这反而进一步激发少帅张学良的反抗,加速东北融入国民政府的步伐。在实施一系列阴谋诡计、高压政策后,仍未达到控制东北全境的目的后,如坐针毡的日本军人,决意一意孤行,再一次冒险,实行“诡道”之术,以弱战强,挑战中国这个亚洲最大的国家。手法,就是在沈阳挑起更大的事端;目标,就是霸占全东北。

史料记载,1931年9月18日傍晚,有些寒意的柳条湖,南满铁路附近,出现一溜儿鬼鬼祟祟的身影,他们穿着东北军的服装,却说着叽里咕噜的日语。原来这伙诡异的人影,就是根据中日不平等条约,驻扎在东北政治、经济中心沈阳的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士兵。借助夜色掩护,他们悄悄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

深夜22时20分左右,一声巨响,震惊了世界。事后调查得知: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的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自埋炸药,炸毁铁路,并用贼喊捉贼的手段,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所谓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本守备队。爆炸的同时,早已躲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约4公里的文官屯的日军川岛中队长指挥的铁路守备队第2营,立即率兵南下,突然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另一路北上的日军,为平田幸弘指挥的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南北夹击,北大营一片火海。

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7旅毫无防备,被日军的“诡道”打得措手不及。而在此事前,为避免与日摩擦,引起所谓的外交事件,张学良曾多次训令部下东北军,对日军挑衅和进攻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在遭到突然袭击后,并未作出激烈反击。第7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训令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因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就这样北大营逾万名中国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再次留下军事史被人“诡道”的耻辱记录。

如果说,日军进攻北大营是下属日军所为,高层根本不知道,那就大错特错了。就在日军进占奉天市,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日本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9月19日凌晨,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辽阳的第2师主力增援对奉天的进攻;独立守备队第3营进攻营口,第4营进攻凤凰城、安东(今丹东);第2师第3旅主力、骑兵第2团、独立守备第1营分别进攻长春宽城区、二道沟、南岭等地。截至9月19日10时,不到一天的时间,日军就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9月21日,东北边防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率部投敌,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

日军在“诡道”取胜后,并未收手,又把魔爪伸向东北全境。10月1日,东北军黑龙江洮南镇守使张海鹏投敌,且奉日军命令,派出3个团进攻齐齐哈尔。10月16日在嫩江桥,被黑龙江省防军击退。守军炸毁嫩江铁路桥的第1、第2、第5号桥,以阻止日伪军的进攻。10月26日,关东军第2师第29团占领四洮铁路沿线主要城镇。11月4日,关东军嫩江支队攻击嫩江桥北守军。

日军诡道的嚣张气焰,激怒了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代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长官马占山,他热血沸腾,面对日军的进攻,毅然指挥3个旅、5个团共1.6万余人进行抵抗。战至11月18日,终因实力不济,外无增援而弃守省城齐齐哈尔,撤往克山、海伦。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尔。

今天,人们再检讨是谁丢失了东北,是蒋介石密电张学良不战而退在先,还是主政东北的张学良为保存实力而退守关内?追究不战是谁丢失东北的责任,似乎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有句至理名言,一直萦绕人们心头,那就是:人在做,天在看。为此,曾经主政东北,在西安事变中幡然醒悟,实行兵谏的张学良,在“九一八”事件后,终生不安,负罪感伴随他度过余生,歉疚国人,至死没有脸面再回到东北老家,朝见祖坟,面见家乡父老,这可能就是他后半生愧疚不安的心态。

黑土地的人们没有忘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10月8日,关东军没有因为他不战而感谢他、放过他,而是派出12架轰炸机空袭锦州,意在追杀他,斩草除根。

人站立着,就能面对一切。躺下或趴下,就不能与敌搏斗。东北军在错误思想指导下,一败涂地,不战或避战,吞下丧权辱国、丢失国土的这杯苦酒。当时,东北军共有陆军独立步兵18个旅,独立骑兵5个旅,炮兵4个团1个营,工辎各一营,陆军总兵力189505人以上(部分地方兵力不计),枪支96897支。空军4个大队,飞机262架,海军船舰约3万吨。是日本驻东北兵力的10倍,以如此强大的兵力,不战而放弃中国东北广袤的土地,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其实,被蒙蔽,没有看清日寇嘴脸的岂止只是东北王张学良,执政的国民政府也在日寇狼外婆的伪装下,接连作出错误的抉择。早在“九一八事变”前,各种小道消息就传到南京,试探南京对日的态度。蒋介石忙于剿共,应付各地军阀的火拼,“攘外必先安内”成为他的口头禅。蒋介石对日态度暧昧,对于各方面的情报,缺乏准确的判断,没有明确的决断,致使地方勢力为保存实力,消极避战,错失大好时机。主政的南京政府的消极应对,遭到全国各界的批评。1931年12月15日,蒋在粤系的逼迫下辞职,张学良也辞去副司令的职务。败军之将非但没有被制裁,反而获得北平绥靖公署主任的新任命,退守关内,成为卫戍华北名城的指挥官。endprint

那么,日本军人为什么铤而冒险,动用诡道,以少击多,挑起“九一八事变”?原来不是中国人要报甲午之战失败,割地赔款的一剑之仇,挑战日军,而是日军率先发难,效法甲午海战,转嫁经济危机和国内矛盾的激进行为。1921年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开始大规模裁军。当年日本的军费为七亿三千万日元,1930年则裁减到5亿日元以下,裁减额达40%。可是政客的大规模裁军,没有做到治痈解毒的效果,却引起日本军人的强烈不满。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奉行“军事优先”的原则,培养了大批职业军人。对于这些吸食皇家俸禄军费的人来说,除了军事以外,他们没有其他特长,裁军等于砸他们的饭碗,断了他们升官发财的梦想。此外,裁军以前,职业军人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军队是最光荣的职业。但裁军开始后,职业军人一下变成社会上多余的人,最好的学生不再报考军事院校,一些饭店甚至拒绝穿军服者进入。裁军后疏导不利,后果是给日本的职业军人们,带来的失落感和焦躁感是可想而知的。

不满的军人开始秘密集会,天剑党、樱会、一夕会等军人秘密组织纷纷成立。后来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东条英机、冈村宁次等人,都是一夕会的成员。不过当时最有名的还是石原莞尔,是他化装成乞丐,结交中国各级官员政客、各色人等,暗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窃取了大量情报,提出“中国人心冷漠,百姓不关心政府,政府不管理百姓”,鼓吹“满蒙”是日本生存线的悖论;也是他采用惯用伎俩,导演炮轰北大营,把战火燃至东北全境。

是什么原因纵容或导致了日本少数军人,蔑视中国数百万军队的存在,敢于在东北,挑战数十万东北军?

首先是军阀混战。1930年3月,为争夺中央统治权,汪精卫联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实力派,发起挑战蒋介石南京中央政府及国民党中央会议的内战。5月,蒋介石宣布“平叛”,双方激战近半年、伤亡30万人,史称“中原大战”。大战前和大战中,南京政府和反蒋联盟都极力拉拢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张学良东北军,但机敏的张学良不为利诱所动,坐山观虎斗,不予表态。直到南京中央军打下济南、反蒋联盟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张学良才于9月18日通电宣布支持南京,成为中原大战的大赢家。此后,张学良率军常驻平津,处理中原大战后的编遣事务,关外防备空虚。

此外,不可忽视的是,日本为了搞乱中国,侵占东北,还采用造谣生事,挑拨是非,在精神上推行大东亚势力的精神战。典型案例如东北万宝山事件——1931年,中国吉林省人郝永德,未经政府批准,骗取万宝山村附近12户农民的土地,并违法转租给188名朝鲜人耕种水稻。这些朝鲜人开掘水渠,截流筑坝。这一工程侵害了当地农户的利益,马家哨口200余农民上告。吉林省政府批示:“令朝侨出境。”然而日本驻长春领事田代重德,派遣日本警察制止朝鲜人撤走,且限令于7月5日前完成筑渠。7月1日,中国农民400余人,联合起来平沟拆坝。翌日,日本警察镇压平沟的中国农民,双方对峙。后日本增加武装警察,在日本军警保护下,工程于7月5日完成。同时,朝鲜日报记者金利三说,朝鲜人在万宝山被杀,掀起朝鲜半岛大规模的排华活动,当地华侨死伤数百人。日本却颠倒黑白,以此次事件诬陷中国伤害朝鲜侨民。

日本人寻衅,藐视中国法律和政府尊严。1931年6月发生“中村事件”,起因是日本关东军中村震太郎大尉和曹井杉延太郎,在兴安岭索伦一带作军事调查,窃取情报,被中国东北军兴安屯垦公署第三团团副董昆吾发现并扣留,在证据确凿情况下,团长关玉衡依法下令,秘密处决中村震太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借机宣称:东北军士兵因谋财害命而杀死中村,威逼中国交出关玉衡。并在日本民众中煽风点火,用“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诬陷中国损害日朝移民利益。

偶然事件中的必然因素。“九一八”当天发动战争,是因消息偶然泄露,关东军采取的紧急应变对策。关东军原计划是于9月底发动事变,并按分工作好了准备。尽管关东军的活动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但还是走漏了风声。日本外务省已经风闻关东军在策划侵占沈阳的计划,外务大臣币原考虑到国际影响和国内各方面的利益,不同意擅自行动。为此,他向陆军大臣南次郎提出质问。军部中央派遣建川美次前往东北。建川在临行前授意桥本欣五郎给关东军发出了密码电报,秘密告知:事已暴露,必须立即动手。

关东军接到桥本电报后,为把生米煮成熟饭,采用先斩后奏的阴谋手段,当即于15日午后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今田等人主张立即动手,花谷等主张与建川见面后,再作决定,意见不一。至16日凌晨2时,坂垣表面诈称暂停行动。然而仅过了几小时,坂垣和石原通知今田、三谷等人,提前于9月18日发动事变。次此事件之所以一波三折,出现变故,关东军并不是因为担心建川要来东北后会发生动摇,而是为防止泄密,并排除所谓“不坚定者”。提前率先发难,尊奉先下手为强的逻辑。

盘点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几名战争罪犯的身世,就会发现,這几位混迹于日本军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发家史。

一号人物坂垣征四郎,号称关东军的“大刀”。此人1916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任陆军参谋本部中国课课员,1919年任中国驻军参谋,之后曾任云南、汉口等处日军特务机关长,1929年任关东军高级参谋。1930年6月,坂垣征四郎在与石原莞尔进行了多次密谋后,组织了横跨中国东北三省的“参谋旅行”。此行是他们策划“九一八”事变的前哨战。他们在哈尔滨、锦州、旅顺等地制定了日军在这些地区作战的攻防战略,在“旅行”中提出了日本占领满蒙的计划。并称,“在对俄作战上,满蒙是主要战场;在对美作战上,满蒙是补给的源泉。实际上,满蒙在对美、俄、中的作战上,都有最大的关系。”

“九一八”事变后,坂垣征四郎任沈阳特务机关长、伪满洲国军政最高顾问。1936年任关东军参谋长,并在1937年以日军第五师团长的身份率日军进军中国华北,充当侵略中国的急先锋。虽说在平型关大捷中,被八路军给予重创,但不思悔改,在侵占南京、缅甸等地的战役中,都有他的身影。美国选择投放原子弹的地点时,就选择了第五师团的家乡——广岛,恶人自食其果。战后,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罪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处以绞刑,并于1948年12月23日被执行,永远被钉在战争罪犯的耻辱柱上。endprint

二号罪犯人物石原莞尔。他所以被称为“人物”,是因他狡诈、诡计多端,被称为关东军的所谓“大脑”。1918年,他以全校第二名的总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当时曾有人吹捧评价说,石原莞尔的头脑,是陆军大学“有史以来第一的头脑”。1922年,他留学德国,研究过拿破仑军事思想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但他的全部兴趣和爱好,都集中在如何完成日本的侵略扩张方面。1928年10月,他由日本陆军大学教官调任关东军作战参谋,与坂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形成团伙,策划发动“九一八”事变。后被任命为关东军副参谋长,升任日本陆军中将。1945年日本战败,石原莞尔见风使舵、混淆视听,侥幸逃脱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但天网恢恢,1949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告投降四年后的那一天,他在家中,因膀胱癌备受折磨痛苦死去。

“中国通”土肥原贤二。翻开他的履歷,几乎每页都写着两个字:间谍。土肥原贤二,1912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任职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随即被派往中国,开始了长达30年的特务生涯。他能讲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还会讲几种中国方言。1930年任天津特务机关长,“九一八”事变前,他调任沈阳特务机关长。虽然“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他不在沈阳,但由他主持的土肥原特务机关,却是发动事变的核心。事变发生三天后,土肥原贤二即从东京返回,就任沈阳市市长。

此后,他参与策划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阴谋计划,如“由天津挟持溥仪去沈阳,成立伪满洲国”“华北自治”“张北事件”“ 冀东反共政权 ” “七七事变”“扶植汪精卫政权”等。后升任侵华日军军团长,日本战败投降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处以绞刑。

“九一八事变”烽火,成为日军再次利用“诡道”战术,占领东北全境之先河,其战略意义改变了东北亚的格局。为西方列强牺牲中国利益,博取世界法西斯的青睐,促使帝国主义轴心国的联合,加速了法西斯反人类、反文明的步伐,引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提供了战略支持。

而今,风霜雨雪,86年过去,耸立在当年北大营旧址的那一页石刻的日历造型,镌刻着历史无情的真实,彰显着岁月的记忆——知耻而后勇。雪花纷飞,站在国耻纪念碑前,尽管笔者双眼盈满了泪花,可透过历史的迷雾,应该看到什么?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诡道”得胜过程中的狰狞,还是东北大地数千万黎民百姓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失去家园的苦难?是“诡道”胜利者得意的笑容,还是血染黑土地的兽行?天地不言,那一段长达近半个世纪的血泪历史,岂是文字可以描述的?三千万东北父老乡亲,岂能忘却百岁老人张学良那祈爱无助的眼神?

诡道之三:兵不厌诈之“卢沟桥事变”

养虎为患,助纣为虐。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成语,都可概括日军侵占中国的罪恶历史过程。如果说,养虎为患,是中国自清末疏于武备、精于权术的朝廷统治者,软弱外交的结果。那么,列强侵吞世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战略,就是后者——助纣为虐。日本为了占领全中国,采用“诡道”炮轰北大营,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后,贼心不死,继续向南推进,企图侵吞华北大好河山,获取更大的战略空间和利益。

关东军在柳条湖制造的爆炸,翻开了中国东北沦亡、抗战14年的苦难一页。关东军试图在苦心经营的“伪满洲国”和国民政府之间暂时建立一个缓冲地带。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奉命开始了“日化华北”的进程。1935年10月,他密赴北平,展开针对国民党29军军长宋哲元将军的策反工作。关东军司令部发布命令,最迟在11月中旬,此项工作必须取得进展。但策反之路并非想象中那么顺利。与日本军政界有着微妙关系的殷汝耕,在土肥原的鼓动下,出卖良心,率先宣布自治。而在喜峰口抗战,荣获抗日英雄的宋将军,虽力图保持民族气节,但在建立冀察政务委员会,面对土肥原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却是焦头烂额,疲于周旋。

土肥原亲赴华北,斡旋的结果,是换来两个各怀心事的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和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拼凑的冀东反共政权。可以说土肥原应该满足,这两个政权“在进可进逼南京,退可退守满洲之间”,实现“华北自治”的部分条件,满足了关东军的要求。

但事实并非如此。得陇望蜀、贪得无厌,就是土肥原自画像的最好写照。早在1933年,他们认为在东北站稳了脚跟,又派重兵逼近长城一线,抢占察哈尔、热河,占据满蒙广袤的土地,逼迫国民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后,又开始扶植傀儡,宋将军为躲避日寇进逼,以清明节回家扫墓省亲为由,前往山东德州,一去不归。开矿修路等合作项目搁浅,“华北自治”遭遇挫折后,他又开始谋划新的阴谋。

诡异的历史,是在诡异的社会环境中,孕育而生的。那一年,有人写道:自从“九一八事变”之后,细心的人们发现,在华北最大城市北平,“每一个春天总要重新发现一次战争的阴霾的”。可是1937的春天,“一种稀有的平静空气”弥漫于中日关系之间。3月,日本组成了一个由教育实业家和银行家的经济使团来中国,到华北访问,带队的就是日后接替暴病而亡的田代皖一郎,任华北驻屯军司令的香月清一,据说此行人士还曾得到蒋介石高规格接待。不过,还是有些政治嗅觉敏锐的人,从这个平静得有些诡异的空气中,嗅到了令人不安的气息。1937年5月,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JamesBertram)从华北出发到日本,临行前,那位后来曾担任蒋介石政治顾问的著名的中国通欧文·拉铁摩尔,有些忧心忡忡地对贝特兰说:“这太像1931年了,太平静了,平静得不能让我们放心,我们怕又要见到一个‘九一八!”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大概也没有想到,两个月后,他的预言竟然成了现实。

北平市长兼29军副军长秦德纯与社会名流胡适等人的会面,也颇有戏剧之意。6月中旬,北平社会名流胡适、傅斯年等人接到邀请,让他们7月中旬赶到庐山,参加“庐山谈话会”,商讨抗日之事。华北各种矛盾交织复杂,暗流涌动,形势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

日军在丰台一带频频演习,华北局势如何发展?将走向何处?各方角力不断升级。秦市长宴请这些文化界名流的目的,也是借此探测一下南京对日的态度。胡适回忆,他与罗隆基还因一些看法不同,产生争执。虽然,那一天酷热,但这些忧虑时局的学者们,还是从下午一直讨论到夜色深沉。endprint

孰料,当秦市长在面临中海的一个亭轩上与胡适、傅斯年等人忧心忡忡地讨论北平局势的时候,一支驻扎在铁路交通枢纽重镇丰台附近的日军,正在靠近卢沟桥的树林里进行军事演习。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没有月光。星空下,可以隐约看到远处宛平的城墙和附近不时移动的中国士兵的影子。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在1937年7月7日的日记里,写下这段话的人叫清水节郎,他是驻丰台日军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中队长。

不过,令参加这场饯行宴的社会文化界名流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回家不到两小时,“卢沟桥事变”就爆发了。平汉线不通车,胡适由津浦路南下,到了南京,最终辗转到了庐山。

笔者是国民党驻守华北29军老兵的后代,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日军侵华史,创作了《血染卢沟千古月》《帝国阴谋——一九三七》《卢沟桥抗战》等文学作品。但直到现在,苦思许久也不明白,80年前的卢沟桥事变,日军在华北仅驻有一个旅团,5600人,在北平周围,驻军1771人;而29军5个师,10万人,加上地方部队5万人,共约15万,还有警察、保安队三四万,几近20万,是日军的30倍。滑天下之大稽的是,却被日军打得落荒而逃,不得不退出平津,华北大好河山任由强盗蹂躏。更不可思议的是,卢沟桥事变的导火索竟然是在卢沟桥附近演习的日军,借口一名日军失踪,其实是该士兵志村菊次郎拉肚,跑到僻静处去方便,点名时没有应答,日军便寻衅挑起事端。

据宛平城当地老人回忆,那一年,雨水充沛,庄稼长得特别好。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诈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坚决拒绝。日军见诈取宛平城的阴谋遇阻,便包围了宛平城,并向卢沟桥一带迂回包围。黎明时分,突然向城内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金振中部予以还击,由此掀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其实,日军图谋华北的阴谋由来已久,早在年初,日本东京社会上就盛传,7月初,卢沟桥将会发生类似沈阳柳条湖事件。这一消息不是道听途说,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自日本的基本国策。1937年初夏,“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来往,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央政府。

在《塘沽协定》的保护下,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并将下一个占领目标,锁定在了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碍于增援部队没有到位,假意与华北方面交涉。不久,日本特務机关长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军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驻军发起进攻,官兵奋力反击。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剩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熟悉29军的人都知道,该军原是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旧部,擅长刀术,每个战士都身背一口大刀。每当日寇接近阵地时,战士们就跃出战壕,抡刀同敌人搏斗。

日军依靠武器先进,集中火力连续猛攻卢沟桥石桥和平汉路铁桥。大铁桥曾一度失守,29军将士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经过4小时激战,又从日寇手里夺回了铁桥。永定河畔的战斗整整进行了一昼夜,几百具日军的尸体横卧在卢沟桥头,而中国守军却一直浴血不退,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响亮口号: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对于在卢沟桥战斗中英勇抗敌的29军,全国各界报以热烈的声援。各地民众纷纷组织团体,送来慰问信、慰劳品;平津学生组织战地服务团,到前线救护伤员、运送弹药;卢沟桥地区的居民为部队送水、送饭,搬运军用物资;长辛店铁路工人迅速在城墙上做好防空洞、挖好枪眼,以协助军队固守宛平城;华侨联合会也致电鼓励第29军再接再厉,争做抗日先锋。

日军在卢沟桥的进攻,遭到了29军的顽强抵抗,完全出乎日军预料之外,他们幻想沈阳诡道一幕再现,不想却碰了钉子。见一时占领卢沟桥的企图实现不了,日军便玩弄起“现地谈判”的阴谋,一方面想借谈判压迫华北方面就范,另一方面则借谈判之名,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

善于“诡道”的日军,自知兵力不足,一边施以武力,一边打出和谈、不扩大事端的幌子,假意谈判,先后诱使华北当局与其在7月9日、11日、19日三次达成所谓协议,诱使华北当局战和不定。其实,日本华北驻屯军与冀察当局三次达成的协议,都被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协议只是一纸空文。假和谈,真备战,使日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迟缓了第29军应战的准备,给平津抗战带来极大危害。7月25日,高度机械化的日军,陆续集结平津的就已达6万人以上,对平津形成战略包围态势,作战部署基本完成。此后,日军又在7月25日、26日,蓄意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切断平津联系,威胁北平安全。endprint

狡猾的日军,完成战略部署的26日下午,撕下和谈的面具,松井机关长向宋将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29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遭到宋将军严词拒绝。可令人痛心的是宋将军,还是没有根本觉悟,认清日军的嘴脸,错误地提出“以守为守”的策略,只是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阐述坚决守土抗战的观点。

同日,日军参谋部经天皇批准,命令日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动攻击,抽调国内、朝鲜、东北各地5个师约20万人到华北,提出“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狂妄计划。并向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达正式作战任务:负责讨伐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血战平津已在所难免。

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南苑发动总攻。当时香月清司指挥已云集到北平周围的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3万人,在100余门大炮和装甲车配合、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南郊南苑的29军发起全面攻击。守军奋起抵抗,谱写了一首不屈的战歌。

南苑是日军攻击的重点。驻有部队约8000余人,但多为后勤守卫部队,部分为在南苑受训的军事训练团学生约1500余人。守军浴血抵抗,死伤惨重,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将军相继壮烈殉国,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在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兵不厌诈的宋将军痛失左膀右臂,无力再战,28日深夜撤离北平。翌日,北平沦陷。虽然冀东保安队第1总队,出于民族大义,在总队长张庆余和第2总队队长张砚田率领下,在敌后通县发动起义,反正抗日,击毙通县特务机关长细木繁中佐等及伪军数百人,活捉汉奸殷汝耕,后又被其侥幸逃脱。7月30日,驻守天津第38师在副师长李文田的率领下,发起天津保卫战。攻击天津火车站、海光寺等处日军,斩获颇众,但遭遇前来增援日机的猛烈轰炸,伤亡亦大,遂奉命撤退。不久,天津失守。

由此,卢沟桥抗战失败,但却由此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卢沟桥的炮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在中國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抗战救国运动风起云涌。工农大众和各界爱国人士以募捐、劳军、宣传等各种方式,积极支援抗日前线。但国民党政府却推行一条消极的抗战路线,他们不敢动员民众,在日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犹豫动摇,致使大片国土沦陷。

检讨卢沟桥抗战失利,还有一个未及言耻的原因——汉奸的出卖。除去隐藏在29军和冀察政务委员会内部的日奸、间谍,为侵华日军充当走狗,卖国求荣之外,还有领着国民党俸禄的官员、将军,出卖良心,干着父老乡亲所不齿的罪恶勾当。史料记载:“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民族危亡时刻,背景迥异的各派人士,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打探消息。7月6日这一天,日本武官今井武夫受邀出席前国务总理靳云鹏秘书陈子庚的家宴。陈家就在北平鼓楼附近,宴会刚开始,又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时任冀北保安总司令的石友三,在战时不穿军装,却穿着中式长袍、戴着礼帽、墨镜,翩然而至。

不邀自来的石友三,显然是冲着今井武夫来打探消息的。他见到今井武夫劈头就问:武官!日华两军今天下午3点左右在卢沟桥发生冲突,目前正在交战,武官知道这情况吗?狡猾的今井武夫矢口否认,然后追问石友三消息的来源。石友三不肯透露,只关心保存自己的实力,匆忙表态:武官放心,即使日华两军果真发生全面战争的话,驻在北平北郊黄寺的我的保安旅,对日军是不怀战意的,所以请你务必尽力不叫日军去攻打他们。言未久,石友三就匆忙告辞而去。这位被讥为“倒戈将军”的石友三以善投机钻营、反复无常著称,一生中三次背叛冯玉祥、两次背叛蒋介石,一直到1940年公开投敌,最终被诱捕,活埋于黄河边。

试问握有兵权的冀北保安总司令的石友三,不战而投降,暗中向敌酋示好,这样的战争怎么可能取胜?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般史论的重点,在于研究这一“偶发事件”,为何演变成中日两国全面的长时间的战争状态。以“事件”之因,来探求战争之果,显然只是注重事物表象,而没有从逻辑结构来考察事件内在的联系。

此后,一系列悲剧重演——上海沦陷、南京失守、武汉保卫战失利、长沙不灭的大火……何尝不是一系列前因之后果,作为一种转折性的因素,它又导致一系列后果的伏笔。如此才是正当的历史观。因而,时至今日,当我们有条件以相对丰富的史实为基础,可以拉开足够长的时间与足够大的空间,在中国自身现代化过程与全球性格局的互动关系里,重新审视这一事件的价值,我们的结论,当然不同。

以近代史演进的中日两国关系观察,“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失去东三省,按“后见之明”的研究者的历史复盘:日本执政当局亦有文官集团与军人集团之别,当时国民政府虽无能力全面对抗日本,但完全的不抵抗,反作用于日本当局,遂使军人集团气焰日彰。其结果是军人集团一路狂飙,演进至“卢沟桥事变”之时,右翼军人完全控制日本政局。其扩张之心、侵略之行,再无国内的制衡之力。内外之间,略有闪失,哪怕擦出星许火花,稍微失衡,后果便难以收拾。中国内部的糜烂,已无能力以一国之力应对外侮。这当然是悲哀,却是事实,亦是传统中国结构性矛盾之必然。

多行不义必自毙。几个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上司的授意下,贪图名利和一己之私念,在卢沟桥挑起事端,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把东北亚各国和近乎全世界,都推向战争的深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人常常用此话形容这样的蠢人,这几个战争狂人也不例外,他们就是这样的蠢人。那么,导演这一事变的这几个日酋得到了什么下场呢?

日酋田代皖一郎,突发心脏病暴毙天津。

20世纪30年代,日本有一名倡导对华进行武力侵占的好战分子——华北驻屯军司令田代皖一郎,此酋是日本佐贺县人,时为中将军衔。多年的军旅生涯,使他爬上高位,“九一八事变”“华北自治”都有他的魔影出没。7月11日晨,日军统帅部作出向华北派兵的重大决定,并且撤掉了办事不力的田代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的职务。田代闻讯后,羞愤交集,于15日突发心脏病暴亡。endprint

牟田口廉也羞怒自杀。

牟田口廉也大佐,时任侵华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驻扎在丰台。他授意部下,挑起事端,图占卢沟桥。打响侵略中国的第一炮,亲手点燃了战火。为此,天皇亲授其金鹰三级勋章,晋升为少将,后又晋升为中将,编入南方军,参加太平洋作战。

1944年3月8日,日军发动“乌号作战”,牟田口廉也率第15军3个师团及特种团计15万余人马,在缅印地区,被中美、英印联军和中国远征军打得落花流水,损兵折将十几万。经过几个月的雨季大溃败,牟田口廉也的15军已所剩无几。日军大本营异常恼怒,将缅甸方面军司令官和参谋长全部撤换,牟田口廉也被解除军职,羞怒之下自杀。

森田彻被碾为肉饼。

森田彻中佐,1936年调任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副联队长,驻守丰台。“七七”事变时,森田彻在现扬指挥日军“演习”,是日方战地谈判代表。据中方战地谈判代表回忆,这个矮家伙是个态度极为蛮横的法西斯军人,令人讨厌。在围攻南苑时,他命令四周架起机枪,扫射军训团学员,并用坦克冲撞碾轧失去作战能力的伤病员。由于积极参加进攻平津作战有功,获金鹰三级勋章。后晋升大佐,调任关东军第七国境守备队队长。

1939年5月,诺门罕战役,关东军损失惨重。8月2日,森田彻大佐调任23师团步兵71联队任联队长,接替战死的代联队长东京治中佐。由于朱可夫率领的苏蒙军是由飞机、大炮、坦克和骑兵组成的立体作战,日军联队长以下官佐大部分战死。森田彻驱使部下靠近坦克投掷燃烧瓶、手榴弹,但苏制坦克使用柴油机,又高又大且装甲厚,日军对它奈何不得。战到22日,大队长以下军官全部战死。到26日上午,森田彻大佐下令烧毁联队军旗和密电码本,头缠白布条,率残部跳出战壕,挥舞战刀冲向苏军坦克群,准备集体玉碎。森田彻刚冲出几步,即被坦克重机枪射倒,被苏军坦克碾为肉饼,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一木清直死于美军坦克履带之下。

好战分子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参与策划卢沟桥事变的一木清直少佐,是卢沟桥事变中第一个开枪的日军,血债累累。他自幼崇尚暴力,渴望建功立业,爬上高位,成为人上人。军事上,他崇拜中国的成吉思汗,大纵深长途奔袭,突然袭击,以少取胜。驻军丰台后,他多次寻衅,“丰台兵营”“丰台失马”事件,都是他导演的丑剧。在攻占宛平城、抢占卢沟桥、进攻南苑的作战中,充当急先锋,犯下累累罪行。同年10月8日越级晋升大佐,获金鹰三级勋章,擢升为关东军第7师团步兵第14旅团第28联队长,调中国东北作战,围攻抗联。

1942年4月底,第7师团以步兵第28联队为基干,组编成旭字一木支队,一木清直担任支队长,率精兵去参加攻打中途岛作战。8月7日,一木奉命支援瓜达尔卡纳尔岛,一木支队在瓜岛登陆后,发起争夺岛上亨德森机场战斗,损失极为惨重,一木清直多处受伤。于是,这个死硬分子命令通信队向其上级发出“一木支队全军玉碎”的电报,满身是伤的一木躺在瓜岛潮湿的丛林里,眼睁睁望着美军坦克群张开血盆大口,嘎嘎嘎轧来,狂徒眨眼间便粉身碎骨。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诡道”,用于军事,一时或一事的作战,或可取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绩,但“诡道”不是万能的,也并非是不可战胜的。战争的胜负,最后还要取决于人心向背,取决于战争的性质——正义与非正义。侵略与反侵略,这无疑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人类历史的发展所证明了的真理。

诡道之四:不可战胜梦的破灭 日军诺门罕碰壁

打开世界地图,如不留意,很难发现在现今的中蒙边境,还有一块弹丸之地,被称为诺门罕的南北狭长地带。而就是在这片近乎原始地带,78年前春夏秋之际,这里曾是杀声震天、硝烟弥漫的战场。此役就是震惊世界的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又叫“诺门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与苏联在远东地区发生的一场重大战役。战事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日、俄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伪满洲国”及“蒙古国”苏蒙联军交战。出于各自的利益和国际环境,双方心照不宣的是都各出狠手,暗暗使劲,展开你死我活的生死较量,虽没有正式宣战,但其影响却十分深远。 。

诺门罕之战,数月苦战,历时135天。双方投入战场兵员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死亡6万余人。是一场钢铁对钢铁、强国对强国的现代化战争。战事以肇事者,发动诡道的日本关东軍大败而结束。

令史学界百思不解的是,俗话说:不打不成交,苏日经过这场恶战,并由此签订“苏日友好条约”。此后,双方在二次大战中心照不宣,一直维持和平状态。直至六年后的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后,8月8日,苏联向日本宣战并出兵百万,开始“八月风暴”行动,出兵东北,秋风扫落叶,横扫伪满洲国境内的日伪军。

回眸诺门罕战役的起因,史学界一致认为:表面上是侵华日军为图谋诺门罕以西,直至哈拉哈河以西这块呈三角形地区的归属问题,率先采用诡道战术,偷袭外蒙驻军,最后引燃战火。其实,这只是表象,更深刻的原因是,两个大国之间的战略角逐或是战略试探。

众所周知,由于地缘政治上的冲突,日俄在近代曾多次撕破脸皮,贸然开战。1904年,在中国的东北爆发全面的日俄战争,结果日本战胜,中国的东北落入日本的势力范围,俄国亦被迫把库页岛南部割让与日本;1921中国的外蒙古在苏联的支持下,宣布独立;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占领中国东北三省。此后,日本针锋相对,在东北扶持傀儡,在1932年成立完全听命于日本的伪满洲国。并与蒙古国为邻,两国分别有日本及苏联的驻军,背后都有支柱,双方在不少地段存在边境纠纷和势力的角逐。

1935年起,日本关东军驻海拉尔的部队以及兴安骑兵部队,便以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为借口,不断在中蒙边界地带进行挑衅,以试探苏联和蒙古的军事实力。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双方共发生多次边境军事冲突,规模逐步升级。1936年3月30日,日本关东军涩各支队1500人乘汽车50辆、装甲车12辆、坦克4辆,入侵蒙古境内阿达格多兰地区,被苏蒙军队击溃。同年3月12日苏蒙签订《互助协定》,不断加强边防。1938年7月,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开进海拉尔。同年10月,苏蒙远东军第57特别军开进蒙古驻防,双方议和,签订停战协定。endprint

此刻,双方各陈重兵在这一边境地区,剑拔弩张。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野心膨胀,决定首先在诺门罕一带采用先发制人的诡道之术,偷袭外蒙边境,占领其东部的领土哈拉哈地区,作为下一步侵入苏联远东地区的跳板,进而实现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4日,蒙军第24国境警备队由西岸涉水到哈拉哈河以东地区放牧。伪兴安警备骑兵第3连驻锡林陶拉盖哨所的士兵在上司授意下,立即开枪阻截,并上马追赶,将蒙军牧马人和马群赶回西岸,并乘机进攻蒙军第7国境哨所,俘虏50余名骑兵,攻占设在争议地区的锡林陶拉盖哨所,日军初战告捷。

消息传回关东军总部,日军决策层兴奋异常,错误认为苏蒙联军不堪一击。头脑发热的关东军将领再下命令:5月13日21时,第23师团搜索队队长东八百藏中佐奉命率104名骑兵、90名装甲兵,到达距诺门罕尚有80多公里的甘珠尔庙,派出侦察兵进行作战准备。同时,关东军司令部将驻齐齐哈尔的飞行侦察第10战队、海拉尔飞行第24战队、汽车队的运输汽车100辆,归23师团指挥使用。5月14至15日,东八百藏部队在5架日机的配合下,向哈拉哈河以东的蒙军742高地攻击。

居于劣势的苏蒙联军,突遭袭击,不敌日军。在伤亡30余名后,主动撤向河西。日军的挑衅与进攻,引起苏蒙联军的警觉。5月17日,苏联政府依据《苏蒙互助协定》相关条款,秘密介入诺门罕地区的防务,立即将第11坦克旅开往哈拉哈河地区。同时命令驻在乌兰乌德的摩托化步兵第36师一部向哈拉哈河集合,并将第57特别军司令部从千里之外的乌兰巴托迁到距哈拉哈河125公里的塔木察格布拉格。苏军飞机也不断在战事地区集合,并在诺门罕地区进行飞行侦察,蒙军骑兵第6师渡过哈拉哈河,架起浮桥。

日军侦得苏蒙联军的动向后,没有罢手,于1939年5月28日拂晓,由山县武光大佐负责指挥的第64联队一部1058人、东八百藏中佐搜索队约200人及伪满兴安骑兵第1、2、8团各一部,分三个方向围攻蒙军驻地,结果被苏蒙联军击败。日军搜索队战死115人、失踪81人,几乎全军覆没,东八百藏本人也被击毙;而日军山县部队战死151人、生死不明92人,伤亡率为20%。

令日军没有想到的是,正在苏军内开展大清洗运动的斯大林,对日军的进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6月18日,苏军统帅部任命朱可夫为第57特别军军长。朱可夫秘密到达塔木察格布拉格后,采取果断措施,整饬军队,集结兵力,储运军需,开辟新的野战军用机场,苏军战斗机开始在空中与日机周旋。6月19日,苏军战机轰炸阿尔山、甘珠尔庙和阿木古郎附近的日军集结地,500桶汽油被炸起火。

日军集结重兵后的6月20日,小松原带着2万人的第23师团全体出动,向诺门罕进发。关东军司令部调第1坦克团和第2飞行集团支援第23师团,共有12个步兵营、84辆坦克、180架飞机和400辆汽车。日军不甘心失败,再调重兵。6月21日,日军第2飞行集团司令嵯峨彻二中将把他的司令部从新京(今长春)迁至海拉尔,调来4个飞行团,集中17个战斗轰炸、侦察机中队。日机也倾巢出动,意图挽回败局。双方从22至24日,在诺门罕地区上空大战3天,近60架飞机被打落在草原上。此后,苏机不断增多,而且出现新型战斗机,日军则逐渐丧失主动权,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6月27日凌晨3时,137架日机在海拉尔机场起飞,编队布满海拉尔上空。6时20分,日军机群到达塔木察格布拉格机场上空,进行狂轰滥炸,机场顿时被黑烟覆盖。日军作战部队向关东军司令部报告击落苏机99架,击毁地面飞机25架。

7月1日,日军在小林少将的指挥下,分左中右三路,渡过满蒙边境的哈拉哈河,6000人的部队向哈拉哈河西岸苏蒙联军目标发动攻击,中午时分攻占河东岸的谢尔陶拉盖高地。朱可夫不甘示弱,组织150辆坦克、154辆装甲车、90门大炮和全部飞机及其他部队,分三路反攻。由于巴音查岗高地周围全是开阔地,非常有利于飞机和战车作战,日军全部裸露在苏军坦克和装甲车炮的面前。7月3日晨7时,第一批苏军轰炸机和歼击机对日军进行了狂轰滥炸和密集扫射。同时,苏蒙联军的大炮猛烈轰击日军集群。两股火力交叉,阻止日军行进。在苏蒙联军强大密集的火网下,日军根本无法开展火力,只顾匆忙地在沙地上挖掘个人掩体。上午9时,苏军第11坦克旅的150辆坦克,地毯式向龟缩在沙丘掩体的日军开火。

7月11日,不甘心失败的关东军司令部命令停止攻势,进行战线整顿,决定向诺门罕前线集结重兵。从内地调来独立野战重炮联队,从奉天(今沈阳)、北安、齐齐哈尔等地调来反坦克速射炮中队,给23师团补充武器和兵员,增加飞机和车辆。此外,怀有阴暗心理的关东军司令部,从战争一开始,就不顾国际法准则,指示石井部队拟定在诺门罕地区的细菌战计划。7月13日,石井细菌部队碇长少佐带领22名敢死队员,在哈拉哈河乘两只胶皮筏顺水将22.5公斤伤寒、霍乱、鼠疫、炭疽等细菌撒入河水中,向苏蒙联军进行细菌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竟有1340名日军染上伤寒病、赤痢病和霍乱病,731部队军医和敢死队员,被细菌传染而亡命的多达40多人。

7月23日,日军在诺门罕前线各部队经过半个月的补充和休整后,集中25000名兵员,82门大炮,全线发动总攻击。24日,苏军施以更猛烈火力,发动反攻,日军被迫退回原地。25日,关东军司令部下达“停止进攻,构筑阵地”的指示。

日军的军官被当头棒喝,不思悔改,反而采用临阵换将之术,意在挽回败局。8月4日,日军为实施统一指挥,在海拉尔組建第6军,辖第23、第8国境警备队等,司令狄州立兵中将,兵力约2.5万人。

此刻,国际形势紧张,欧洲战场,德国虎视波兰,觊觎欧洲,图谋苏联。苏军为避免两面作战,早日解决诺门罕地区战事,朱可夫采取果断决定:在塔木察格布拉格的第57特别军扩编成第1集团军。这是临时组织的具有独立作战职能的多兵种合成的大兵团。苏军集结第1集团军6万余人,辖3个步兵师,即第57师、第82师、第152师,摩托化第36师,机械化第5旅,装甲第7旅、第8旅、第9旅,坦克第6旅、第7旅、第11旅,空降第212旅、机枪第5旅、炮兵第185团,反坦克炮第37、85营,第63、66、150防空营等其他部队,另附外蒙骑兵第6师、骑兵第8师等部队,共计机械化大军10万余人。另外还动用铁路,昼夜不停地运送来18000吨炮弹、6500吨炸弹、7000吨燃料、4000吨粮食和4000吨物资、3000辆载重汽车等。苏军一共有498辆坦克、346辆装甲车、542门大炮、515架飞机,取得战略优势。endprint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苏军总参谋部采用一切手段,蒙蔽、麻痹日军,达到进攻的突然性,并决定总攻时间为星期天的8月20日,因为按照惯例,日军前沿部队的军官有半数要轮流到海拉尔去休假。进攻的命令20日凌晨2点45分传达到一线连队,对面日军阵地一片沉寂,苏军反攻做到了最大的突然性。

诺门罕的8月,是最美丽的季节,草木茂盛,河水充沛。凌晨,正是梦乡时节,苏蒙军以3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5个装甲旅、1个机枪旅、1个空降旅以及大量的飞机、大炮,突然举行大规模的反攻。

战斗到8月26日,日军第23师团已经被完全合围了。在苏军重炮群、坦克群、航空炸弹的猛烈轰击下,日军损失惨重。此役,苏军重创日军第23师团搜索队,全歼第7师团第26联队第1大队,日军第64联队和炮兵第13联队,均被苏军大部歼灭;第64联队长山县武光大佐和炮兵第13联队长伊势高秀大佐均被击毙;曾参加卢沟桥事变,在宛平城、南苑屠戮中国伤残士兵,企望升官发财的23师团第71联队长森田彻大佐率领日军反冲锋,被击毙后,又遭重型坦克碾轧,化为血浆齑粉,遭到报应,日军仅有的22门加农炮全部丧失。

8月31日,在被上万吨炮弹轰击第11天后,弹尽粮绝的日军第23师团决定突围。2000多名第23师团士兵用手榴弹近战,杀出一条血路,突出重围。日军各部队亦随之突围。此前的8月29日,鉴于日军在诺门罕地区的不利情况,日军大本营决定速调驻青岛的第5师团,驻河南开封、新乡第14师团,野战重炮兵第9、第10联队,速射炮9个中队,16个野战高炮队,1个飞行战队,22个汽车中队,到达东北,以增援诺门罕地区。同时,关东军司令部急调第2师团10000人、第4师团9800人、第7师团8000人、高炮部队和国境守备队主力,向诺门罕前进,企图战胜取得优势的苏蒙联军。但在攻势发起前的9月3日,被日军大本营阻止。

那么,为什么苏蒙联军没有全力阻拦被包围日军的突围?为什么没有继续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日本为什么调集重兵后,却甘心认输,偃旗息鼓,吞下诺门罕战败的苦果呢?世界风云的变幻,措然不及,交战双方的选择,都是迫不得已。原来1939年8月中旬,欧洲形势急剧变化。苏、日两方亦在暴风骤雨的前夜,苦苦支撑,只得加紧外交谈判。苏军虽然在远东取得战役的胜利,但为全力对付德国的威胁,无意扩大战果。日本限于华北、华中战场的形势,不得不草草收场。诺门坎事件最后以1940年6月9日,苏、日两方正式缔结协议画上句号。

外界评价:“这是一场陌生的、秘而不宣的战争。”1939年7月20日,《纽约时报》社论评价苏联红军和日本军队在蒙古草原上的这场苦斗,该报不屑一顾地嘲讽道“他们在人们注意不到的世界角落里发泄着愤怒”。直到两年后日本人的炸弹,劈头盖脑地扔到了珍珠港,美国人才明白过来,恰恰是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诺门罕之战”,改变了日本的作战对象,恰恰是他们根本瞧不起的这个弹丸小国,给了他们致命一击。美国人为自己的骄傲和轻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麻省理工学院的洛伦兹教授曾说过:“亚洲腹地的一只蝴蝶扇了扇翅膀,或许几周后能引起南太平洋的一场风暴。”在军事和政治领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可能微乎其微,但产生的“蝴蝶效应”却令人瞠目。诺门罕战役便是典型的一例,当初谁能料到亚洲腹地一场不起眼的边境冲突,会为轴心国的最终失败埋下伏笔。

诺门罕战役的重大军事意义,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日益凸显:朱可夫指挥装甲部队以机动战首获大捷,并获“苏联英雄”称号。此后 1941年12月,苏军被德国突袭,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得到包括间谍理查德·左尔格的情报,日方南进,不会即时对西伯利亚发动另一次攻势。朱可夫再次抽调东线部队20万精兵强将,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成功发动反攻,击败德军,扭转战局。

从政治意义上看,诺门罕战役不仅沉重打击了日本二战初期嚣张的侵略气焰,而且迫使日本将“北进”侵苏的国策,改为“南进”袭美,从而苏联避免了与德、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可以集中力量打击德国法西斯。在莫斯科战役中,苏、德双方当时拼得油尽灯枯的关键时刻,苏联敢于抽空远东边境的20个亚洲主力师,调往欧洲,才给了德军致命一击,扭转了欧洲战场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形势。如果没有“诺门罕之战”,斯大林绝不敢冒此奇险。另外,诺门罕战争期间,正值中国抗战进入最艰苦的时期,此战使日军向关内增兵计划一时无法实现,有力地支援了东方主战场抗击日军的侵略。

诺门罕之战的作用,还在于使一贯骄狂的日军对苏军产生了心理障碍,基本冻死了与苏联再战之心,东京最终决定掉转枪口袭击英美。此后不久,日军便奇袭珍珠港,将隔岸观火的美国拖下了水,使世界正义与非正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最终日本兵败亚太战场。可以说,诺门罕战争是二战早期最精彩的一个伏笔。

从军事技术角度上看,苏联通过诺门罕之战,检验了陆、空军的各种新装备,锻炼了“大清洗”后新提拔的年轻军官,也提升了曾经一蹶不振的士气。特别是发掘了一代名将朱可夫,为即将到来的卫国战争储备好了帅才。朱可夫后来参与指挥了苏德战场几乎所有重大战役,每每都能化险为夷,被誉为“苏德战场上的消防队员”,而朱可夫的成名之战就是诺门罕战役。此外,苏军还在此役中首次实施了空降作战,首次使用了“进攻防御”和“夜间强光照明”的战术,首次采取了电子干扰战和心理战,后勤部门还创造了超远距离连续补给的世界奇迹。所有这一切,都在后来的卫国战争中得以广泛采用,为打败德国法西斯打下基础。

在诺门罕战役中,再次充分暴露了日军各军兵种之间缺乏协调作战的致命短处。日军第6集团军司令官狄州立冰将军曾担任日本驻苏联武官,他却告诉部下:此时的蘇联红军跟日俄战争时的俄军没什么区别。日军高级军官正是在这种片面的渲染认知下,蔑视苏蒙联军,根本不把苏军放在眼里,这也导致了他们最后的惨败。

在本文里,还有一笔需要指出的,就是苏联在这次战役中,起用的前线最高指挥官朱可夫元帅,是准确的选择。同时也应当说,正是日本发动的这次诺门罕战役,恰好拯救了这位在二战中名扬世界的苏联元帅。1939年苏联进行的“大清洗”已渐入尾声,但这场运动并没有要完全结束的迹象,仍有不少人受到株连甚至被杀害,五名大将,被害三人,十几名中将,受到株连。虽然朱可夫将军此时已是苏军中著名的将领,但是清洗的魔爪已向他渐渐伸了过来,一旦他被治罪,恐怕必死无疑。此时,日军发动的诺门罕战役恰逢其时,救他一命,前线形势十分危险,诺门罕苏军迫切需要一位有能力领导他们的优秀指挥官,朱可夫就这样被派到了前线,整肃他的“魔手”暂时收住,只得等打完这一仗再治他罪。结果,朱可夫在前线的卓越指挥,使苏军大胜,更使他免遭毒手。不然,苏联在二战中就不会有被誉为斯大林左膀右臂之一的朱可夫元帅了。endprint

“涩柿”不可捏,诺门罕之战改变了世界格局。在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当局虽然是好了疮疤,但没有忘记疼,心里依然惧怕苏军的飞机、大炮。在讨论是“南进”还是“北进”方针时,军方反复研究认为,在正常动员的条件下,日苏双方师的战斗力大体为一比一,而由于苏德战争,远东苏军整备状态欠佳,战斗力只及日军师的七成五。因此,对付苏军远东驻军15个师,日本只需动员11个师,也即东北现有兵力即可胜任。但如考虑保证全胜,须2倍于敌之战斗力,即动员22个师,就需要从关内抽兵。但这一估算的基础,为远东苏军应付德军进攻抽调一半,即30个师中的15个(70万人中的35万),以后才成为“熟柿”状态。结果至8月初,苏军在远东始终保持20~25个师,成为日军所谓不敢轻易捏的“涩柿”状态。

为追究诺门罕战役失败的责任,日军大本营在战役后期撤换了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陆军大将、参谋长矶谷廉介陆军中将;战后一个月内,又陆续免去了参谋本部次长中岛铁藏陆军中将、作战部长桥本群陆军中将,及关东军司令部作战部长和所有作战参谋等将佐的职务,关东军内的对苏“强硬派”几乎被一扫而光,扫地出门。“诺门罕战役”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让日军看到了苏军的强大战斗力。这场战役树立了苏军對日军的心理优势,也奠定了苏联远东边境地区的稳定,这也是日本最终放弃“北进战略”,未敢与希特勒联手,从东方进攻苏联的一个重要原因。

诺门罕之战的胜利,坚定了苏联保卫国土的决心,敲山震虎,打掉了德国东方盟友日本帝国主义合击苏联的设想,起到了扭转乾坤的决定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以某些帝国主义好战分子愿望而转变,德日联盟愿望是,日本选择“北进”,与德国形成掎角之势,分东西两面夹击苏联。而此举如果成功,美、英可能不会全力支持苏联,因为英、美在东南亚的利益没有受损害,意识形态上又是死敌。英国首相丘吉尔就一直是坚定的反苏派,战后硝烟还没有散尽,创伤还没有来得及医治,就急不可耐地抛出“铁幕论”。而唯利是图的美国,最可能的选择是考虑同德、日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也会表面谴责对苏联的侵略,同时继续同日本做军火生意,大发横财。

毫无疑问,“诺门罕战役”,一个巨大的变数的突然出现,加之中国的顽强抵抗,坚持全民族抗战、敌后游击战,不屈不挠,使得欧亚战略格局发生完全出乎常规的变化,并造就了上述的形势,从而奠定了胜利的格局。诺门罕战役的结果,使得惯使“诡道”的日本关东军遭受惨败,不仅搬起石头,重重砸了自己的脚,还使蔑视苏军的战争贩子丢官问责。关东军向西冒犯苏蒙的计划落空,侵略的企图成为南柯一梦,进而促使日军不得不选择“南进”,进攻太平洋诸岛,偷袭珍珠港,最终导致日本法西斯完全覆灭。

而今,无论你是漫步诺门罕战役遗址,还是徜徉中蒙边境的美丽风景;无论你是走马那里的水清山绿,还是观花那里的旖旎风光;无论你是流连那里的风土人情,还是忘返那里的没有污染的蓝天白云,或许都可发现昔日那片土地上金戈铁马、战车隆隆的遗迹,都可嗅到那种现代化战争的火药味。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诡道之五:蝴蝶效应 日军偷袭珍珠港

纵观日本军国主义畸形发展史,形象点说,就是海盗的发家史,只不过是披着国家的外衣。日本的两大派系,陆军部、海军部经常互相抢功,也经常内讧,更多的时候,是狼狈为奸,为虎作伥。当年,日本海军实施诡道,偷袭北洋水师得手后,陆军马上偷袭旅顺,屠杀数万中国军民;日本陆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海军就在上海制造“淞沪事件”;日本陆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海军不甘落后,马上发动“八一三事变”;而在“诺门罕战役”后,日本海军见陆军在苏蒙联军的打击下,北进派碰得头破血流,备受重挫后一蹶不振,诺门罕战役后的“蝴蝶效应”果然发酵,主张北进的陆军受到遏制,取得支配地位的日本海军实力派山本五十六反而暗中沾沾自喜,图谋新的诡计。果然,这一奇葩的“兵者,诡道也”,在美国的珍珠港上演了。

20世纪前半叶的日本,犹如赌红眼的赌徒,疯狗一般,四下咬人。先是朝鲜,后是中国,获取巨大的战略利益后,更加刺激了日本财阀私欲的野心,私欲膨胀,剑指各国。待到德国在欧洲得手后,日本政府为了攫取战争利益,称霸世界,更是丧失理智,把矛头指向曾经以此为师,向他们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的英美列强,并策划了一起足以让他们子孙后悔百年的、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珍珠港的事件……

翻检历史资料,不论正史,还是野史,在许多人眼里,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大事,但确确实实发生了,由此改变许多国家和人物的命运。美国人约翰·托兰对山本五十六率领海军联合舰队进攻珍珠港计划的产生,曾有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符合逻辑的推测。

早在1921年,美国曾出版了《太平洋海上霸权》一书。四年后的一天,该书的部分内容被文学家创作为小说,取名《伟大的太平洋战争》,书中以科幻的手法,描写了一支日本舰队偷袭珍珠港、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等情况。这本书曾被日本海军参谋部译成日文,并破例列入海军大学的课程。该书出版时,年轻的山本正在华盛顿任武官,这位孜孜不倦地钻研海军学术,又具有相当英文造诣的日本军官,可能无意当中注意到了这本书。袭击珍珠港作战计划的产生与狂放不羁的山本五十六的性格特点有了契合点,也有了密切的关系。

此后,西方有人针对日本袭击珍珠港之战的经过断言,只有赌徒才敢冒那么大的风险。而巧合的是山本就有着冒险家气质,对赌博尤为着迷。他曾把赌博和碰运气的游戏看得比饮食还重要,玩扑克、打桥牌、下围棋、打赌都称得上是行家里手。他曾经与同僚赌,与部属赌,还常跟艺伎赌,而且赌得认真。有人记得:1910年,山本为一件不大的事与他的密友掘一下子赌了3000元,这笔钱在当时能买幢好房子,结果山本输了。虽然掘一笑了之,山本却坚持还债,每月从薪金中扣,一直扣了十几年。山本出使欧洲时,据传说由于他赌技超群,赢钱太多,摩洛哥的赌场甚至禁止山本入场,他是摩洛哥第二位被禁止的赌客。山本曾说,如果天皇能给他一年时间去赌博,可以为日本赢回一艘“大和号”战列舰。总之,这些记忆和传说,为山本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其实,无法排除他推崇老师东乡的影响,美国的小说,加上山本个人秉性等各种因素,促成了他日后奇袭珍珠港计划的形成。endprint

审视世界海洋图:珍珠港位于日、美之间太平洋东部的夏威夷群岛,距日本约3500多海里,距美国本土约2000海里,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最重要的基地。可谓东不着店,西不着村,距美国本土近些,距日本遠些。后人无法想象,山本站在海图前多长时间,才构思好这一奇异偷袭计划的框架。但在1941年1月7日,山本写信给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正式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设想。此后,他就着迷了一般,考虑着各种可能,并和几个参谋一起,秘密地制定“Z”计划作战方案。半年后的6月,方案正式提出后,曾在日本上层引起争论,一些人根本不相信这么一支庞大的舰队,横渡3500海里大洋而不被发现,对这一计划的可行性表示怀疑。

山本见计划受阻,十分气恼,但他固执己见,甚至以辞职相要挟。日本为了“南进”,抢占石油等战略资源,于10月中旬批准了这个计划。1941年12月7日凌晨,凌厉的警报声在静谧的海港珍珠港上空响起,但此刻再做什么防范都已为时过晚。从日军六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一攻击波183架飞机,穿云破雾,扑向珍珠港上空,投下密集的炸弹。7时53分,日机发回“虎、虎、虎”的信号,表示奇袭成功。此后,第二攻击波的168架飞机再次起飞,对已然瘫痪的珍珠港发动攻击。

史学家追究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的起因,发酵菌种是1940年希特勒策划了对英国的“海狮行动”,要求日军和德国同时对英作战,日军驱除了所有在华的英国侨民,夺取了英国在华利益。日军的做法直接影响了英美两国的利益。为了给日军一点警戒,美国冻结了对日的贸易,其中有战争必用的高辛烷石油。没有石油,日军的战斗装备就无法行驶,舰艇抛锚,等于无法继续战争,为了确保正常侵略,掠夺石油资源,日军决定冒险一掷,成功偷袭了珍珠港。

可就是日军的这一场成功的偷袭,使日军在二战中显得锐气十足,也就是这场突袭,坚定了美国大兵奉陪日军玩到底的决心,从太平洋上成功地踢开了法西斯日本的大门。珍珠港事件的第二天,美国、英国对日宣战,此后,中国才迟迟对侵略自己多年的日本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其实,这个计划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几度险些搁浅。资料显示,早在诺门罕战役之前,或更早些时间,山本就曾开始筹谋如何偷袭珍珠港,但日本天皇幻想陆军会在诺门罕“北进”试探中获胜,所以没有理会山本的计划。诺门罕碰壁,头破血流,破灭了日本获取西伯利亚战略资源的美梦。数月后,天皇目光南移,开始热心山本的计划。

史料记载:偷袭珍珠港战斗的第一炮和第一个牺牲者,是美国一条驱逐舰对日本的一艘微型潜艇的攻击。那艘微型潜艇被击沉。日本一共出动了五艘微型潜艇,打算在空袭开始后,对美国船只施放鱼雷攻击,五艘船后来都被击沉,其中只有四艘后来被找到。这五艘船上的十名水手中只有一人幸存,酒卷和男被俘,他是美国在二战中的第一个俘虏。

12月7日早晨,该舰队的飞机轰炸了瓦胡岛上所有的美军机场和许多在珍珠港内停泊的舰艇,包括在那里停靠的战列舰。地面上几乎所有飞机被摧毁,只有少数飞机得以起飞和还击。188架飞机被摧毁,155架飞机被破坏,2403名美国人阵亡。仅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爆炸沉没时就有上千人死亡。

翻开指挥偷袭珍珠港的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档案,他是个传奇而神秘的人物。他出生在日本新潟县长冈的一个破落武士家庭,出生时父亲五十六岁,故此得名五十六,用中国人的说法,已是秋茄子晚瓜。1901年他17岁时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日本武士学校——江田岛海军军官学校。刚毕业即以少尉候补生的资格,参加日俄战争中的对马海战,失去左手的食指和无名指,成为残疾。海战的胜利,为他注射了吗啡一般,使他对当时的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十分崇拜,立志要像东乡那样建功立业。后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英语,选修燃油专业。这段经历,使他眼界大开,看到了欧美的长处和日本的差距。

回国后,山本在海军大学任教官。1923年奉命前往欧美各国考察海军,在旅欧途中,进一步开拓视野。1925年,山本出任日本驻美国大使馆海军武官,这一职位的人选,通常是由海军中最有前途的优秀军官来担任,以使他们能对美国有一个比较感性和客观的了解。3年后山本回国,从中层军官做起——历任巡洋舰舰长、航空母舰舰长、海军航空本部技术部长、第一航空战队司令、海军航空本部部长、海军省次官,后于1939年8月升任联合舰队司令。翌年晋升为海军大将。

平心而论,山本是个爱读书、善于学习、肯于钻研的人,曾数次赴美,或求学或考察或任职,对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潜力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最初他竭力反对与美开战,成为海军中坚定的反战派人士,几次险遭激进少壮派的暗算。但山本绝不是和平主义者,他所反对的只不过是不与强大的英美开战,而是捏“软柿”,以强欺弱,目标是日本周围弱小的国家。他曾准确预测:即使通过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也只能保持一年到一年半的优势。日本联合舰队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突袭,其作战计划中有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击沉三艘航空母舰;二是对美宣战的最后通牒,必须于攻击前30分钟,即美国时间12月7日13时递交。这样做的目的是,表明他崇尚面对面的决斗,他深知美国大兵的性格。如意算盘是,通过事先宣战,打击美军的士气,从而把美国逼回到谈判桌前,签订日美互不侵犯协定。

可历史与他开了个大玩笑,不知什么原因,偷袭珍珠港的当天,日本联合舰队攻击的主要目标,美国太平洋舰队的3艘航空母舰及22艘其他军舰,鬼使神差地不在珍珠港,而原本准备名正言顺地宣战的最后通牒,送达时却莫名其妙地被推迟了一个半小时,宣战变成了卑鄙无耻的偷袭,道义失去满分。

珍珠港的战斗已经打响20分钟后,美国国务卿赫尔在接见日本代表前已经知道珍珠港遭到偷袭,但是罗斯福总统要求他收下日方的答复,冷淡地把日方代表送走。于是赫尔装作认真地阅读了日方的答复,然后用难以掩饰的愤怒说:“这是我任职50年来,从未见过如此卑鄙的政府和如此虚伪歪曲的文件!”正是这一递交正式宣战的文件之前诡异的误差,激起美国举国上下无比的愤慨。接到胜利的电文后,山本丝毫没有大胜的喜悦,对前来祝贺的部属只是淡淡地说:“我们只不过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endprint

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疯狂扩张,使美日矛盾迅速激化。在美国尚未准备就绪之时,日本发动突然偷袭,取得战争的主动权,踢开独霸亚洲的绊脚石。孰料,这块石头很硬,日本不仅由此崴了脚,還导致战争的惨败,原子弹“小男孩”“小女孩”降临广岛、长崎,招来三十多万人的灭顶之灾。

盘点偷袭珍珠港这场战役的历史意义,是完全有必要的。由于各种偶然和必然的因素,日本联合舰队偷袭成功,但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击沉美国的航空母舰。只是起到一个小小的军事作用。退一步说,即使日本联合舰队击沉了美国的航空母舰,从长远角度上来看,它还是不能帮助日本在二战中取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世界人民已然觉醒,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强大,是任何力量也不可能战胜的。

其次,日本海军心理阴暗,手段卑鄙。这次珍珠港偷袭,擦亮了进步人类的眼睛,彻底地将美国和它雄厚的工业和服务经济,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体系,导致了轴心国在全世界的覆灭。此后,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以及苏联和美国在国际政治上的支配性地位,都是由此及彼的,成正比增长。

再其次,从世界军事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日本联合舰队对珍珠港的袭击,标志着航空母舰和潜艇,以及舰载机取代战列舰成为海军主力的转折点。

分析几例影响中国及世界近现代史的战例,就会发现:诡道,是军事家取胜的策略之一,只是偶然,不是必然。诡道,可以帮助军事家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却无力回天。人心向背,共谋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和发展的秩序,无一不证明着这一辩证法则。

警世恒言:对症下药,警惕诡道悲剧的重演

如果你站在卢沟桥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前的金色群雕前,凝视抗战英烈的刚毅神色,就会有一股民族正义感油然而生。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不甘外侮,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画面,蒙太奇镜头般掠过脑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卢沟桥事变77周年时发表的演说,久久回荡在耳畔——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历史不许篡改,更不许抹杀。宣言般的讲话,铿锵有力,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捍卫世界和平,维护二战胜利成果的决心。日本侵略中国,诡道中国的这杯苦酒,足以让中国人民世世代代警醒。

本文何以再揭历史的创伤,提醒爱好和平的人们,警惕“诡道”后遗症,就在于那些制造“诡道”的幽灵的后裔仍在,阴魂不散,战犯后裔不断前往靖国神社“拜鬼”,崇尚制造“诡道”的所谓“英雄”,恢复自卫队,派兵海外,搞得邻国不安。

我们依然需要警醒,牢记警世恒言——落后就会挨打。

警惕诡道,我们还应看到,世界风云变幻,在全民族抗战暨卢沟桥事变80周年之际,我们还万万不可高枕而卧,麻痹大意。我们应该看到,多次“诡道”中国的日本,虽在1945年战败,除草没有拔根,在外来势力佑护下,日本右翼势力不思悔改,在其国际保护伞的庇护下,意图东山再起,对邻国虎视眈眈。力图修改宪法,觊觎我钓鱼岛,否认侵略,否认南京大屠杀……

分析“诡道”的含义,就可得出如何防范“诡道”的发生。从字面理解,诡,音鬼,虽然笔画不多,却是个左右、上下的综合性复杂结构的字体。左面的言字偏旁,意味着会说,带有语言欺骗之意,就是指战前情报的搜集整理和归纳;而右面的危,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帽子,或房屋,隐蔽或隐藏着什么;左右上下内外衔接,构成“诡”,玄机就在这里,相信他人的话、谎言,就很危险,就会被“诡”;“道”,则是“道中道”,第一个走过的人,形成的路就是“道”,也就是说,走前人走过的路,就不是“道”;诡道,诡就在于情报的欺骗,战略的隐蔽,战术的诡异;道就在于路要创新,新的地点、新的环境,新的对手、新的手法、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新的领域,多者合一,就是诡道。

诡道,并非不可战胜,也不是一剂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诡道”是针对阳谋而言,破解诡道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阳谋,而阳谋的支柱,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占据这三点,就足以让一切“诡道”的图谋破灭。一切“诡道”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都会灰飞烟灭。

“诺门罕战役”“偷袭珍珠港”就是证明。前者,日军头破血流不算,即使半个多世纪之后,日本对俄国,仍然心有余悸,不敢名言讨回被占岛屿;后者,日本武士的轻举妄动,引得美国大兵在日本国土上狂轰滥炸,投下足以毁灭祖坟的原子弹,开创人类浩劫惨绝人寰的先例。80年之后,还在看主子的脸色行事。

善于“诡道”的武士后裔,不思悔改,心怀鬼胎、叵测之心,贼心不死,反复叫板,既不承认军国主义分子昔日犯下的罪行,反而抹杀侵略战争的罪恶,为依靠“诡道”巧取豪夺的意外利益,沾沾自喜,意图再圆昔日“诡道”之梦。

中国古语云: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新中国成立以来,虽说经过多年来励精图治,取得长足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切切不可疏于武备,忘记昔日被他国“诡道”之伤痛。更应该警惕“诡道”的后遗症,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2017年1月16日《解放军报》刊文指出,在过去一年里,外国情报机关积极试图窃取中国的军事机密,对我国防能力造成了损失。保密及其严格的中国第二艘航母建造地的照片流入网络,成为不公开的秘密,就是实例。同年,2016年12月中旬,中国海军在南海捕获美国无人侦察工具的例子,就更证明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足以引起人们的警觉。

《解放军报》同时警告,假如明天战争来临,情报问题可能再次成为我们的痛点。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外国情报机关正在构建现代化、高科技的立体间谍网络,共享对中国军事侦察的情报。日本共同社记者所拍到的中国航母在造船台上的清晰照片,再一次说明,对军事装备保密是确保国防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甲午战争前夕,日本间谍准确获知了清政府增援朝鲜的出海时间,间谍情报成为扭转战局胜败的关键,日本的联合舰队实施“诡道”,从而在预定海域,突袭清军运兵船。endprint

无数战例说明,战胜敌方实施“诡道”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有所充分准备,有备无患,未雨绸缪。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就是我们的品德。在“请进来,走出去,广交朋友”的改革开放的前提下,已然警觉,准备好打击各种企图窃取军事机密的间谍,就是最大的安全。2014年11月1日,《反间谍法》的实行,就是最有力的防范敌特窃取情报,杜绝“诡道”阴谋的基础。

贪图一己私利,背叛祖国,计算机程序员黄宇被判死刑的消息,震撼大街小巷。这个败类从2002年起,走上从“小职员”变成“大间谍”的道路,先后向外国情报机关提供了15万份机密材料,获利70万美元,把自己送上断头台。文章强调,中国高度警觉,也正在用高科技手段不断武装自己。在2014年亚太国家举行的环太平洋海军演习中,中国用815型侦察船,收集了美国军舰的相关情报。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使自己不被敌国“诡道”,我们就要掌握“诡道”秘诀,强大国防力量。

还应指出,破解“诡道”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自身的强大,强大到敌方对你足以产生畏惧,而不敢贸然行事。中国人民正在走向这一目标。据凤凰军事 凤凰军评报道:中国轰6巡航日本海,剑指美军东亚军事基地佐世保,意在砍掉第一岛链的蛇头。继2016年12月10日巡航中,共派出了1架运8侦察机、1架图154电子战机、2架苏30战机与2架轰6轰炸机,进行远海巡航。从战机配备来看,该编队更加偏重侦察与轰炸机、战机的远洋编队飞行训练。同时从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的路线来看,也确实不会对美日构成太大威胁,但意义重大,意在敲山震虎。

2017年1月9日,日本再次派大批飞机监视拦截中国前往日本海进行演习的战机编队。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国除派出1架运8预警机、1架运9侦察机外,竟一次派出了多达6架轰6轰炸机,而且通过对马海峡前往日本海的路线选择也相当有深意。总之,中国此次战机巡航,攥住了美日的命门,具备了从源头上摧毁第一岛链的可能。尽管要摧毁佐世保这种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基地,6架轰6即使携带36枚导弹,也可能多少有些杯水车薪,但强调了对日后攻击日美重要军事基地佐世保的意义,而不在于将其作为基地进行摧毁,只是将其作为后勤补给基地进行摧毁,形式上类似于1941年12月7日,山本五十六指挥的南云舰队未对珍珠港进行的、意图摧毁油料等储备物资的第三轮空袭。如果佐世保丧失了作为补给基地的职能,就等于切断了第一岛链的大动脉。此外,细心的军迷们还看到,此次轰6或许还充当了诱饵的角色,而不起眼的运8早期预警机与运9情报收集机才是真正的猎手。

熟知战胜“诡道”,还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军事观察家在评论中国近期的军改和空军海军演练巡航的意义时写道:此次派出的机群只有早期预警机、侦察机、轰炸机,却沒有战斗机护航,这种在二战早期就已被证明是作死的行为,为何会在今日的中国重演呢?这就涉及轰6大编队起到的另一个可能的作用——诱饵。正如日本统合幕僚监部所说,为了拦截此次中国空中编队,日本航空自卫队从那霸、浜松、小松、筑城、新田原、百里基地升空大量战机进行拦截。而这也几乎就是日后中国实际对佐世保发起攻击时,可能面对的拦截力量。此时,编队中的运8早期预警机与运9情报收集机,正好对这些拦截战机的起飞地域、飞行时间、编队规律等进行了有效侦测。

爱好和平,就要有保卫和平的利器,适时主动出击,汲取历史中的教训,不能老是被动挨打。“诡道”的克星,阳光与正义,就是刺穿“诡道”盾牌最锋利的利剑。“诡道”并非不可战胜。从技术上讲,此次中国的大编队飞行,除对日本进行了战略层面的震慑外,还可能对诸多战术细节进行了侦察,可谓一举多得。轰6在战时只是中国发起攻击的手段之一,但此次巡航体现出中国对日本九州、尤其是佐世保的明确指向性都在预示,在将来的某一天,中国或许正以越来越现实有效的方式,从源头上摧毁美日对华遏制的岛链体系,彻底打破敌对势力采用任何“诡道”的妄想。

我们欣慰地看到,为防止再次品味“诡道”的苦果,中国人民已然改变“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刚刚敢于发出愤怒的吼声”的后发制人的战略,而是强调,敢于在强敌面前,勇于“亮剑”的勇气。与空军翱翔蓝天,破航第一岛链,剑指第二岛链,亮相远海相对应的是,中国海军发展,也有了质的飞跃——落落大方、自信坦荡地展现自己的战斗力,彰显捍卫国家主权的实力,也是我军海军装备水平和作战能力提升的一次集中展示。2016年12月25日,辽宁舰航母编队首次进入西太平洋巡航,而当天恰好是辽宁舰正式加入中国海军4年3个月。人们不会忘记,2012年的9月25日,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从最初的训练舰,一步步成为一艘具备作战能力的舰艇,中国只用了4年多的时间。

作为我国首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舰载战斗机,“飞鲨”的研制,也是一项从陆地走向深蓝的伟大工程。没有任何规范和技术体系可遵循,也没有设计基础和使用经验供参考,中国硬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铸造出弥坚不摧的海天利剑。中国公开国防白皮书就是证明,同时提出,海军的战略要求是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空军则是要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因此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防范“诡道”悲剧的发生,今后中国军队的远洋训练,将成为一种常态,是极其正常的演训。

中国的自信,彰显捍卫主权的实力,也是预防“诡道”的战略选择,在实施正道、阳谋的同时,释放和传递战略讯息,不断戳穿敌方的阴谋。在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等原则问题上,必须坚持用正义和实力,来捍卫国家利益。同时,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下,树立忧患意识,明确和平发展的底线思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利益,决不能牺牲国家利益。”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拥有足够的实力,才会制止并遏制一切敢于冒险、觊觎我国安全的“诡道”之举;只有拥有足够的定力和综合国力,才能制止战争,赢得和平。

“诡道”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制止“诡道”的正义之剑和睿智。警惕“诡道”后遗症,就是我们的抉择!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警钟长鸣!

作者简介

刘俊杰,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兴华文艺》主编,北京兴华鼎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编剧、导演。1978年毕业于首师大中文系,198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学习,后调《中国教育报》任编辑、记者、主任记者。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血染卢沟千古月》《帝国阴谋一九三七》及报告文学集《没有句号的人生》,中篇小说集《岁月白皮书》等300多万字。有多篇作品获省部级奖,并参与《绿水河畔》等十余部电视电影的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帝国阴谋——一九三七》荣获2012年度中国作协重点剧目扶持项目,并获2013年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联首届“十佳电视剧本”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长篇红色经典《毛泽东与黄河》。30集电视剧《大河之情》、30集电视剧《非常柔情》入围北京市委宣传部、电视艺术家协会2014年度最佳剧本提名。2016年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兵部尚书——史可法铁血传奇》。

(标题书法:周润天)

责任编辑 师力斌endprint

猜你喜欢

日军日本
探寻日本
火焰喷射器重创日军
日本:入住书舍,与书共眠
日本神社
巢县凤凰集东南八村惨案
神头岭巧歼日军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日军的“败退”与“转进”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
抗战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