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安平的伍秉鉴(散文)
2017-09-11许谋清
许谋清
几乎整个世界都在说伍秉鉴,安海(安平)古镇的人才抬起头来问:谁是伍秉鉴?
伍秉鉴和中国茶
我长期注视那条伸向大海的三里古街,清代诗人有诗句“古塔东西排两岸,大江南北渡千帆”。当代诗人颜长江有诗句:“长长的五里桥,瘦瘦的三里街。”这都在勾画安海古镇的风貌。这是一条有屋脚架的小街,在多雨暴日的南方,屋脚架是小街两侧店面前边的两条不间断的长廊,风雨烈日不影响做生意。我思考这条由于从海港码头搬运货物、由海水汗水滴答形成的路而后形成的街,我叫它蓝色的街,从远古到现在,立体地观察曾经出现在这条街上每一个青史和野史上留名的人。中国千万条古街,它很容易被淹没。可它又有擦不掉的辉煌。人们听到朱熹行走的木屐声,也听到郑成功战马的嘶鸣。那个古港快填没了,那座跨海的五里长桥却是国家级保护文物。但是,有一个家族悄悄从这里离开,我疏忽了,我也疏漏了伍秉鉴。
2000年,美国《华尔街报》评出1001~2000年世界50巨富,中国六人: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宋子文。两个皇帝成吉思汗、忽必烈,一个明朝太监刘瑾,一个清朝贪官和珅,一个国民党四大家族的宋子文。草根的就一个伍秉鉴。
伍秉鉴是他那个时代的世界首富。尽管那时西方由于工业革命已经强盛起来,东方的伍秉鉴仍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伍秉鉴(1769~1843),马克思(1818~1883)曾提到他的商名——伍浩官。
后来,在欧美多国,找到保存下来的伍秉鉴的画像,可见伍秉鉴在海外口碑不错,有其深远的影响。
查一下伍秉鉴,是广东十三行之首,十三行被称为“天子南库”,那他远在天边,偏偏他又近在眼前。这个商业巨鳄简介的结尾处却缀上几个字:籍贯福建安海。
安海,就是我注视的那条街。
安海没人知道伍秉鉴。
这么重要的人物被遗忘了……于是,我开始我的寻找。
伍秉鉴跟安海的关系就只有几个字:伍家在康熙年间移居广州,祖上伍灿廷,是安海的一个茶农。
安海、内坑、东石、永和原先有很多茶山,产出的茶叫本山茶。
一个农民为什么要移居?兵匪?灾荒?瘟疫?没有这方面的依据。
伍灿廷是一个茶农,靠茶为生。
关于茶,伍灿廷在安海的年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他下决心离乡背井?
明末清初,郑芝龙郑成功在安海,明朝实行海禁政策,但那时王朝受到东北满人和西北农民起义的冲击,已经风雨飘摇,无暇顾及东南沿海,只好把这一线海岸、这一片海交给郑芝龙,所以,安海这个口岸其实是开放的。安海成为海禁中的唯一出入口。郑氏家族和外国人做生意,和荷兰和西班牙和法國和日本和东南亚。做的是什么生意?出口生丝、陶瓷、糖和茶。郑芝龙郑成功离开后,清朝沿用明朝的海禁政策,安海这个出入口被封起来了。这就是伍灿廷离开安海的背景。
伍秉鉴的家族是一个敏感的有商业意识的家族,他的祖辈在康熙年间就移居广州。也就是说,郑芝龙、郑成功掌握的那个出入口刚刚被关上,他们马上就离开了。
在安海,什么让伍灿廷刻骨铭心?茶。外国人。用现在的话说,国际贸易。没了外商,茶的销售锐减,茶农如濒临干枯的水坑里的鱼。当然,伍灿廷身上带有迁徙的基因,这里的人有多次大迁徙的记忆。西晋,他们的祖先从中原南迁来到这里,一直面对东边的大海。后来,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东方第一大港”。又后来,左邻右舍,有的过台湾,有的下南洋。伍家的移居,不像内地人,有那么多的心理障碍。内地农民,土里刨食,难免热土难离。这里的人,除了土里刨食,钱财还有别的来路。有时他们抓住生意的心,比抓住土地的心还强。
伍灿廷离开安海,他是带着一种意识离开的,他去寻找,找到广州。那里还有外国人,还可以做茶的生意。所以,这不是农民迁移,不是盲目迁移,这是脱胎换骨,从做小买卖开始。这小买卖应该也有茶,因伍灿廷是茶农出身,不能简单地说是没钱买地,生存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伍家由农民变成商人。他很快取得成效,1681年搬进大宅院。伍家第一个有商业头脑的应该就是伍灿廷。
1731年,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出世,叫伍国莹,这就是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去潘振承的散货档当伙计。伍家就这样一步一步接近他们的目标。
潘振承何许人也?基本可以说是福建老乡。潘振承是福建同安人,船工出身,后在广州创办同文行,成为广州十三行的总商,是伍秉鉴之前的世界首富。潘振承会多国外语,包括葡萄牙语西班牙语英语,几次勇闯大海,堪称“胆商”。潘振承做什么生意?丝绸、陶瓷等,其中之一也是茶。
伍国莹已经站在巨人边上。但成功还需要机遇,还要借助天时。
先说机遇,巨人有可能把他搁到肩膀上吗?
天上是不会自己掉馅饼的。
机遇属于早就把条件准备好了的人。
一天, 潘振承让人把伍国莹叫到前厅。
伍国莹见潘振承端着盖杯,专注地吹着茶叶沫子,恭敬地问:“老爷,您有事?”
坐在花梨木雕花椅子上的潘振承,一边慢慢品茶,一边审视着这个朴朴实实的后生家。
“识字吗?”
“识几个。”
潘振承和他说闽南话。
潘振承和他认老乡,伍国莹心里踏实了。
潘振承指了指墙上挂的条幅问:“顶头的字识不识?”
伍国莹已经看过多遍,说:“识。”
潘振承说:“念给我听。”
伍国莹一字一字念:“商人四德——智、仁、勇、信。”又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潘振承说,我们做生意的人,得拜拜说这话的人,跟读书人拜孔子一样。
伍国莹从潘振承那里知道了商祖白圭。
潘振承让他去跟账房先生管账。现在的账房先生已经老了,不能后继无人。endprint
这是伍国莹的人生转折。
我有一个朋友,叫天转,他很羡慕他一个朋友的名字——天赐。天赐儿子结婚,请帖衬字是:天赐良缘。我说,你的名字也很好,什么时候开大公司,请帖衬底就写天转乾坤。
再说天时,1757年,也就是伍国莹26岁的时候,乾隆皇帝下圣旨,关掉其他海关,只留广州一个海关,这就是“一口通商”。这对于控制广州海关的十三行自然是绝好的商机。但对于才26 岁的伍国莹,条件尚未成熟,而且,他还是一个知恩必报的人,他没借机自立门户。但他在这其间,却熟悉了大量外国客商,并得到他们的好评。伍国莹到年近花甲,才自己创业,创办怡和行,为伍家的事业奠了基。
伍国莹1800年撒手人寰,把怡和行交给了他认为最有商业头脑的儿子伍秉钧,偏偏伍秉钧短命,不到一年就意外病逝,由上帝选择的伍秉鉴才成为怡和行的新掌门人。时人并没有看好伍秉鉴,有人甚至断言怡和行会败在伍秉鉴的手上。只有在潘振承死后也当上了总商的潘有度对他另有评价。《晚清首富伍秉鉴》中说:“与大众的眼光相反,潘有度更看好伍秉鉴。潘有度比伍秉鉴年长十几岁,几乎是看着伍秉鉴长大,他心知在伍国莹的众多子女中,唯有伍秉鉴最像伍国莹,低调沉稳,看似没有锋芒,却胸中自有丘壑。”
伍秉鉴怎么让人对他刮目相看的?
茶走向世界,有人把它比喻成钻石,有时,它比金子还要贵。而伍家长期独领风骚。
伍秉鉴把怡和行的茶做到极致,他和福建等产茶区有密切的关系,有相对固定的茶农。从采茶开始把好质量关,茶农都知道伍秉鉴一发现毛茶中有烂茶、死茶、折蒂茶绝不收购,他们之间形成一种信誉。所以,只要盖上“伍家戳记”就是上好的茶。但伍秉鉴并没有得意忘形,物极必反,他是一个有危机感的商人,懂得未雨绸缪。
如果说,伍家從一开始就注意和洋人做生意,到伍秉鉴就想到国外去挣钱,他有超前的商业意识,到国外去做广告,到国外去投资,从怡和行,发展到跨国集团。《晚清首富伍秉鉴》说:“商场如战场,数十年来,伍秉鉴凭自己的经营哲学,在这片充满机遇、风险及挑战的广袤领域东征西讨。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园、店铺。伍氏又在国外进行铁路投资、证券交易,并涉足保险业务。”
所以,伍家有一个特点,都会说一口流利的广州式英语,他家连80多岁的老妈子都会说几句英语。连同工匠工人都可以和外国商人直接交谈。伍秉鉴的商业伙伴威廉姆斯说,可以把广州人称为“语言之神”。
当了广州十三行商总的伍秉鉴仍然有一种平常心,当英国商人提出让怡和行独家代理销售羽纱的时候,伍秉鉴并没有感到心安理得。羽纱像传说中的百鸟裙(由一百种鸟的羽毛织成,会变幻各种颜色)一样惹人眼目。其他的行商自然心理有点儿不平衡。在伍秉鉴的生日宴会上,自然还是宾客盈门,他却哪壶不开提哪壶,让所有的人都很尴尬。没想到伍秉鉴却说,自己资金周转不开,这一笔生意要和大家分摊。伍秉鉴会做人会做生意,并不靠商总身份,他不吃独食。这自然赢得所有人的拥戴。
诗人海涅说:每一个心灵都是一个宇宙,每一块墓碑底下都埋着一部世界史。伍秉鉴一生都在广州,没读万卷书,没行万里路,因做大生意,大量接触欧美商人,弥补了他的缺陷,仍然是见多识广,又谙熟生意经。乃祖识商祖白圭的字句,伍秉鉴应该是精通白圭商论:“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伍秉鉴比美国大几岁,由于他有独到的眼光,他看重美国商人,看到美国的前景。
伍家和潘家,伍国莹在潘振承时候当过潘家同文行的账房先生,伍家创办怡和行后,之间互相有关照,到潘有度和伍秉鉴,可以说是兄弟关系了,遇事也一块儿商量办法。都当过广州十三行商总,可算世交。
1801年,也就是伍秉鉴刚刚当了怡和行掌门人的时候,广州十三行有一场风波。那一年,北京永定水灾。粤海关监督让行商捐25万两。潘有度是总商,他想出5万两,没想到这就触怒了监督大人,潘有度退让,表示可以出10万两。监督大人因和潘有度原来有过节,继续找碴,强令潘有度捐50万两,否则,要上奏朝廷。潘有度有点文人气,双方较上劲。粤海关监督来真的,写了奏折,送往京师。潘有度一时束手无策。伍秉鉴却很淡定,他把几位德高望重的掌门人,齐聚公行,宴请粤海关监督。席间,伍秉鉴自然说了一些奉承的话,同时掏心里话对监督说:“潘有度若被告倒,商总难当,再也没人敢出来主事。”听话听音,粤海关监督琢磨,告倒潘有度,后患无穷,于是借了伍秉鉴的台阶,命快马追回奏折。伍秉鉴那时刚过而立之年,却已经有掌控全局的心智。
无疑,伍秉鉴是他那个时代的商业巨才。反过来说,“一口通商”“广州十三行”是清朝实行海禁出现的一个怪胎。欧美已经进入工业时代,世界首富却出在落后的中国,这本身也就是一个怪胎。中国人绝对不可以以此为荣。作为晋江人,现在写伍秉鉴,也不是为了沾光,也不是想对谁说:“我们先前比你们阔多了。”清政府把对外贸易和海关税收都交给民间的广州十三行,以示天朝上国凌驾在一切之上,洋人没有资格和它的官员直接对话。钱还是要的,清朝实行保商制度,外商都必须有一家行商作保。称“以官制商,以商制夷”。还作了一个离奇规定:“欠饷之案,俱移会督抚,将罚行商家产,查封变抵,其不敷银两,着新办行业之新商,代为补足。如行闭无人揭开,众商摊贴完结。”
这个怪胎光彩夺目。《大清商埠》给我们展开当时的画面:“耸立在江边的夷楼高大宽敞,窗户棂条拼成几何图案,嵌着晶莹剔透的彩色玻璃。夷楼后面有少量的茶铺、食肆、瓷器店、兑银店、沽衣店、杂货店……西洋人把这条街叫中国街,街北正面是令人仰慕的十三行会所。”明朝朱元璋曾规定农民可以穿纱,商人不能穿纱,以示农民的地位比商人的地位高,但是农民没钱商人有钱,这种规定只能是一句空话。“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清朝和明朝一脉相承,还是轻商,对外商更加不放在眼里。洋商划地城外,一个月只有三天可以入城,洋人太太要进城买东西,还要收“太太税”。但结果也绝对是“天朝上国”想象不到的。endprint
自是繁华地不同,鱼鳞万户海城中。
人家尽畜珊瑚鸟,高挂栏杆碧玉笼。
奇珍大半出西洋,番舶归时亦置装。
新出牛郎印光缎,花边钱满十三行。
伍秉鉴有多富?当时,美国的富豪也只有几百万美元,而伍秉鉴的财富却是他们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清政府的财政是4000万两白银,伍秉鉴的财富是26000万两。现在中国的财政是10亿,首富也只达到1000多亿。
我们说海上丝绸之路,丝绸是排在第一位的。我们也说丝瓷之路,瓷也很重要,外国人就叫中国CHN。原来欧洲比较冷,不能种甘蔗,没有糖,欧洲贵族还喜欢甜食,糖也重要。茶在最后。可是,原先,整个世界,只有中国才有茶。美国人萨拉罗斯写的《茶叶大盗——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说,中国控制世界茶叶市场两个世纪。鸦片战争前的两个世纪,就是从郑芝龙到伍秉鉴。茶催生了一个世界首富伍秉鉴。
《茶叶大盗》说,中国茶改变世界史。
我们从以前已经掌握的资料,郑芝龙就和欧洲人做茶的生意。郑芝龙的第一门外语是葡萄牙语,那是17世纪中叶。
那么,我们现在看看茶这个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是怎样发酵的?萨拉罗斯告诉我们:“17世纪60年代,葡萄牙布拉甘孔王朝的凯瑟琳公主与英王查理二世成婚,茶叶作为其嫁妆的一部分(中国茶和中国茶具),从此流入英国……作为外来的奢侈品,茶叶迅速在气候寒冷干燥的英国成为上流社会阶层用于展示自身气质、品位的理想载体。打这以后,它迅速渗透到下层社会阶层的日常生活中。因而到了18世纪,茶叶一跃成为最受欢迎的饮品,风靡全英,其销量甚至超过了啤酒。”
茶是中国茶,饮茶却成了英国人的象征。茶叶贸易利润一下子占了英国经济总量的10%。如此惊人。英国向中国出口棉布,中国向英国出口茶,茶的利润远远地大于棉布,形成巨大的贸易逆差,英国白银滚滚流进中国。
狄更斯1838年出版《雾都孤儿》。那个时代的英国伦敦被称为“雾都”。
我问最近在英国伦敦的散文家韩小蕙,现在伦敦有没有雾?她给我发过来的照片,伦敦是蓝天白云。
17、18世纪英国是工业大生产,“雾都”的“雾”是雾霾。
这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茶不但成为英国上流社会阶层用于展示自身气质、品位的理想载体,还会迅速渗透到下层社会。工厂工人下午工作,中间休息15分钟喝茶,不但不影响工作,工作效率反倒提高了。“下午茶”没有成为贵族的专利,反而在全英固定下来。
英国人把喝茶当作“国饮”。作为伍秉鉴的祖籍地,晋江也可以把喝茶称为“市饮”。泉州一带大概有数万家茶店,催生一个全国百强县——安溪。非典时候,晋江令人担心,它跟几个重灾区有密切的关系:广州、香港、北京,但非典一例也没有出现,这是不是和晋江人喝铁观音有关?客人一来,晋江人必以茶待客。平时,晋江人自己也离不开茶。茶成为晋江最常见的礼品。
萨拉罗斯说:对于东印度公司而言,长期以来,任何国家——更何况是“落后的东方国家”中的一员——胆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无视一个拥有震慑全世界的强大海军的国家所发出的贸易倡议,是完全不合理的。然而,奉行闭关锁国主义的中国,还是成功地与大不列颠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即使英国的进口量已占到全国茶叶产量的五分之一。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如何令销量增长到这个地步的?这对西方人来说仍是一个谜。甚至连茶叶的那些名称都如同谜一样难以理解:雀舌、龙井、玉女峰、镜岩、海龟石、三僧岩。这些是绿茶还是红茶?……小小的茶叶就这样成了地球上依旧敢于与大英帝国叫板的一个大国的象征。
当时,闭目塞听的中国人,对茶在英国发生的惊心动魄的变化,一无所知。接着,英国人鬼鬼祟祟开始做什么小动作,也听之任之,一点防人之心也没有。当然,居于高位的皇权还觉得自己是中心,不把蛮夷小国看在眼里。白银滚滚而来,仍然做着盛世的美梦。
英国开始制订它的战略计划,挣脱中国的束缚,让茶叶产业落户印度。
萨拉罗斯说:“若要茶叶产业成功落户印度,英国需要从(中国)最好的茶树上采集最健康的样本,成千上万的茶种以及中国顶尖茶匠传承了千百年的工艺。完成这个任务的人必须是一个植物猎人、一个園艺学家、一个窃贼、一个间谍。”应该说,在鸦片战争之前,这还只是一股暗流。
茶叶很轻,但它在17、18世纪的大变革中分量却很重。
有必要说说1773年12月16日晚的美国“波士顿倾茶事件”。
东印度公司有一批积压的茶叶,想把它倾销到北美殖民地,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颁布了《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给他们专利权,而且进口关税全免。茶价是殖民地私茶价格的一半,这严重损害了殖民地茶商的利益。在北美殖民地人民群情激奋的情况下,约翰·托马斯策动了“波士顿倾茶事件”,60位美国人乔装成印第安人,潜入停泊在波士顿港的东印度公司的货船,把340多箱茶叶推入大海,海里到处漂着茶叶,波士顿港那一天夜里成为一个大茶壶。中国茶引爆了美国独立战争。后来,美国人在茶叶码头立了一个纪念碑。
那一年,伍秉鉴4岁。伍秉鉴不知道波士顿倾茶事件。他父亲伍国莹应该也不知道。但是,伍秉鉴的生意伙伴就有很多美国人,后来才听英国商人米尔顿说起这件事。美国独立以后,发展对外贸易。美国作家休斯说:“在美国的每一条小河旁的每一个村庄,连只可乘五人的帆船都在准备出发到中国去装运茶叶。”
在茶成为世界性饮品的历史进程里,有两个人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是做茶生意成为世界首富的中国人伍秉鉴,一个是“茶叶大盗”英国人福钧(福尼特)。不管你在感情上能不能接受,一个东方,一个西方,这两个人物构成两部传奇。
这是两个绝顶聪明的人,但是在道义的天平上,不能同日而语。
伍秉鉴有很多做生意的外国朋友,全都有名有姓,但有一个朋友,人们只叫他波士顿商人。他欠了伍秉鉴7.2万银元。这位波士顿商人生意亏本,有家难回。伍秉鉴把他找来,当他的面,把借据撕毁,让这位波士顿商人和在场的伍绍荣(伍秉鉴的儿子)以及管家目瞪口呆。伍秉鉴对波士顿商人说:“你是我的老朋友,人很诚实,只是运气不好。现在我们之间的债务一笔勾销,你可以回国了。”并对他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你不必为此挂怀,我祝愿你合家团圆。”伍秉鉴这个举动在西方传为美谈。这种影响极大,后来,有艘美国船试水,居然用“浩官”(伍秉鉴商名)给那艘船命名。endprint
福钧呢?他也有他的故事。他有很多中国朋友,他甚至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但是,他却有另一种嘴脸。盗走中国茶之后,他又来了,发现有些中国人为了满足外国人的愿望,在制茶过程中,掺了普鲁士蓝和石膏粉。加了添加剂的茶翠绿翠绿的。他把一些这样的茶寄回英国,而后在公共展览会上,同时展示,指出中国茶含有致癌物。这样,占据英国市场的中国茶慢慢被印度红茶代替了。当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美国人萨拉罗斯还是把他归类为大盗。
人心是秤,东西评判人的标准并没有根本差别。
历史的一页翻过去了。福钧并不是超人,他只靠一把生锈的手枪和一条假辫子,却在闭关锁国的中华帝国做成他的大事业。我们还是豁达一点好,只能夸奖他。
当然,把茶生意做大的不仅一个伍秉鉴,前十三行总商潘振承也做茶生意。到中国盗茶的也不仅一个福钧。有一点是明确的,原来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茶。
茶是怎么来的?只有中国人能说清楚。
现在让外国人来讲也蛮有意思。
萨拉罗斯说:“许多中国人相信茶叶是神话人物——中国医药和农业的创造者神农氏发现的。神农氏斜躺在一片山茶树的树荫之下,一片闪亮的有光泽的叶子掉进了他那个盛着开水的杯子里。那片薄而柔软的叶子立刻激起了一阵阵浅绿色的涟漪。神农氏熟悉具有治愈功能的植物,他远足一天就能辨认出多达70种有毒植物。他确信这种药茶汤对人体是无害的,于是呷了一小口,发现它的味道爽口宜人——芳香、微苦,具有提神和滋补的作用。”萨拉罗斯说这是儒家的说法,还有另一种是佛教徒的说法:茶是释迦牟尼的眉毛变的。“事实上,极品茶叶叶片背面那纤细的银色绒毛确实酷似纤细的人类睫毛。大慈大悲的佛祖释迦牟尼留给信徒们这一伟大遗产,让他们在虔诚的修行中能保持灵台清明、精力充沛,从而专心致志地研习佛法。”
万变不离其宗,茶是原来只生长在中国土地上的一种植物。中国人把它放在水里,于是成为一种饮品。
《盗茶笔记》讲了历史上5个到中国盗茶的人,他们是朝鲜的金大廉、日本的荣西、印尼的杰奇逊、英国的福钧、俄国的索洛夫左夫。
金大廉,公元828年,朝鲜使者,在唐文宗宴会上品到茶,于是念念不忘,到乡间寻找……他把唐文宗赐予的茶种带回朝鲜,奉王命将茶种在智异山南面双溪寺一带。朝鲜茶史从这里开始。
荣西,公元1187年,受日本天皇之托,到浙江天台山学佛。在寺庙中知道了各种制茶的秘密,把大宋皇帝赠送的茶种和制茶技术带回日本。回国后,种茶于筑前背振山和福多圣福寺,后又分植于宇治。宇治茶是日本品牌茶,荣西成了日本的茶祖。
中国皇帝是傻皇帝,有趣的是清朝那么腐败的皇帝倒不傻,到西方人对中国茶红了眼的时候,他们没有给他们送茶种。
门是看好了,贼却溜了进来。
杰奇逊,公元1833年,从印尼来,这已经是接受东印度公司的派遣。他6次来中国,在中国学茶,而后,把茶种带回印尼。
福钧,英国人,公元1849年,他还起了一个中国名叫吴智恩,此人堪称大盗。这个中国通在中国待了9年,把20000多株茶树种在喜马拉雅山支脉大吉岭。
索洛夫左夫,公元1893年,这是一个俄国佬。他把从中国偷回的茶种带回去,没能种活,但他带回一个红茶大王刘俊周。此人后来当了苏联国营茶厂的经理,格鲁吉亚的刘茶县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列宁三次接见他。
中国茶的专有就这样流失了。
给中国茶带来重创的是福钧。当他成功地制作了印度红茶,同时披露中国茶里有致癌成分,于是,英国人全部改用印度红茶。中国茶控制世界的时代结束了。
伍秉鉴生活在中国茶的全盛时期,他没有受到印度红茶的冲击,冲击他的是另一种植物,冲击他的是一场因国家落后而挨打的战争,是一条耻辱的不平等条约,可以说让他死不瞑目。
鸦片战争前的200年,中國控制着世界茶叶市场。与此同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偷盗中国的茶籽和种茶制茶的技术。他们一方面用从中国偷来的而后制作的红茶作为饮料,为处于雾霾时代的英国人排毒;一方面把鸦片输送到中国,让中国人中毒。
以公元1881年厦门为例,进口货物鸦片占61.8%,而出口货物茶叶占65%。
伍秉鉴和欧美商人、朋友
伍秉鉴是一个财富传奇,是中国传奇,也是世界传奇。
一千年,他是中国头号非官商人。连红顶商人胡雪岩都无法望其项背。
但要讲伍秉鉴的财富历程,一开始却一点也不奇。这个世界首富,他是怎么挖到第一桶金的呢?现成的——伍秉鉴是一个富二代。不过,伍家事业,本来并不是交到他手里。父亲伍国莹看好的是伍秉鉴的大哥伍秉钧,认为他脑子比较通窍。反过来说,就是伍秉鉴比大哥笨。伍秉鉴也没有和大哥争,他这个人比较忠厚。偏偏大哥英年早逝,重任才落在他的肩上。外人也没有看好他,甚至有人认为,伍国莹创办的怡和行可能会败在伍秉鉴的手里。伍秉鉴也可能是一种大智若愚,你很难发现他的机敏,但在略显笨拙中,感觉他心里边有一种沉甸甸的东西,一种底气、一种内力。
很多人都想知道伍秉鉴的商业智慧,就像看《三国演义》要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计……都可以拍案叫好。伍秉鉴却常常叫人皱眉头。但事后,生意做好做大的却是伍秉鉴。这仿佛有一个秘密,伍秉鉴有很多生意伙伴,欧美朋友,那秘密好像就藏在他们身上。我们一个一个来看看伍秉鉴和这些朋友的交往。
史密斯
史密斯把一船棉花从欧洲运到广州,十三行的行商到广州港接货。
中国原来没有棉花,“宋元之间始传其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中国原来只有木棉,明朝推广种植棉花,到清末可以说是产棉大国,但多是亚洲棉和非洲棉,质量较差。行商们希望得到上好的欧洲大陆棉花。endprint
史密斯运来的是欧洲大陆棉花,但是陈棉花。看过货,行商们都面露难色闪到一边。
買方卖方产生争执。
史密斯说,这是你们让我送过来的。
行商们说,你没说是陈棉花。
史密斯说,你们这是出尔反尔,我觉得是被耍弄了。我不远万里运了过来,难道你们让我再运回去?
行商们说,我们要的是当年的欧洲大陆棉花。
潘有度和卢观恒是商总,都认为这是一笔赔本生意,但也不想伤和气,就决定大家分摊,大事化小。
当时,贸易还都是口头承诺,没有合同,没有明细规定。争执时有发生。
在一边一直不作声的伍秉鉴突然出来说话,他说,这批货,我要了。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等明白过来,史密斯感恩不尽,其他行商如释重负。
这批货不能再积压,只能低价出手,伍秉鉴损失了10000多两银子。
史密斯知道后,来找伍秉鉴,要和他分担损失。伍秉鉴只是说,以后做生意要多小心,并没有接受史密斯的好意。
行商里本来就没有看好伍秉鉴的人认为,这是向外商示弱,是胆小如鼠。
伍秉鉴那年36岁,父亲、大哥相继去世不久,他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接手怡和行,有些人是要看他笑话的,他却在这个时候做了这笔赔本买卖,自然遭到贬评。这种事,商总都不出来扛,大家分摊也没得说,伍秉鉴这一出算是什么戏?
商人都是射利者,一旦失信,就会让对方心存芥蒂,所以,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当然,父兄留下雄厚资本,伍秉鉴才做出这惊人之举。结果是伍秉鉴结交了一个日后精诚合作的生意伙伴。
米尔顿
茶叶是伍家的支柱产业,米尔顿是英国茶商。他要求增订200箱茶叶。
伍家的茶叶已经卖完,伍秉鉴拒绝了米尔顿。
对于大多数商人来说,货没了是可以变通的。比如进别人的货,再贴自己的标签。伍秉鉴把信誉看得很重,很多人认为他是死心眼儿,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生意没做成,伍秉鉴为米尔顿泡上好的茶。米尔顿盯上他的青花瓷茶具,伍秉鉴送他一套一模一样的茶具。
米尔顿品着茶说,喝茶已经成为英国人的国饮,英国人喝茶很讲究,得有好的环境,还要有好心情,他们习惯加点糖和奶。英国绅士把茶锁在箱子里,要喝茶时才把钥匙交给佣人。伍秉鉴知道,不但英国绅士喝茶,英国工人也喝茶,英国已经形成喝下午茶的习惯。不但英国人喜欢茶,美国人也喜欢茶。就是这个米尔顿给伍秉鉴讲了美国波士顿倾茶事件。由此,伍秉鉴知道了茶在世界的影响。就这样,西方的白银滚滚流进中国,作为个人,伍秉鉴是最大的获利者。
伍秉鉴陪米尔顿喝茶,他没有像满清朝廷只看到涌进来的白银。伍秉鉴有一种危机感,物极必反,天大的好事不可能总落在自己头上。茶是伍家的支柱产业,在它极盛时,伍秉鉴想到国外去投资,以此分摊风险。结果,不出所料,原来英国主要喝中国茶,到20世纪,60%换成印度红茶,另一个茶叶王国替掉了中国。伍秉鉴时候,这个时代还没有到来,但“茶叶大盗”已经潜入中国,而且,一场迫不及待的战争会走在它的前边。
一个史密斯,一个米尔顿,一次赔本生意,一次唾手可得的钱不要,我们没有看到伍家的钱流进来,只看到伍家的钱流出去。再加上一个波士顿商人,一张7.2万两的借条,几乎是不假思索,信手就撕掉了。
伍秉鉴身上有一种大气,有超越一般商人的个性。
胡安
胡安是西班牙商人。
胡安对伍家的茶叶没作什么挑剔,他来找伍秉鉴,就想压压价。别的行商都可以讲价,讲价应该是常理。而其他商行的价格都比伍家低,他希望伍家能作一些让步。伍秉鉴在午休,伍绍荣挡了驾。其实伍秉鉴是假寐,他支着耳朵听着,伍绍荣真顶不住,他就出面了。
不打笑面人,胡安就认准要和伍家做生意,这种对手最难对付。伍绍荣还嫩点儿,伍秉鉴听着,有点儿躺不住了。
没想到伍绍荣给胡安讲起了故事:做药材生意的有两种人,有的懂得药材,有的不懂药材。懂药材的往往价格稳定,不懂药材的价格浮动。有个姓韩的生意人,他懂药材,总是自己上山采药,他讲“真不二价”,人们知道后,都愿意买他的药材……
胡安问,故事讲完了?
伍绍荣说,讲完了,胡安先生,请您把“真不二价”反过来念念。
胡安说,是“价二不真……”
伍秉鉴听到这里,放心了,直接回屋睡觉去。
阿斯特
阿斯特,美国富翁,排在财富榜前5位。
青年时代和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沙拉结婚,沙拉有两样特殊的嫁妆,美丽和聪明。沙拉对毛皮有超凡的鉴赏力,加上阿斯特能说会道,总能从印地安人区买回物美价廉的毛皮,精心加工后,价格翻十番。
这个美国皮货商和伍秉鉴未曾谋面,只通过书信来往,但他和伍秉鉴做生意,他有自己的商船,来回不断,把毛皮运到广州,把茶叶和丝绸运回美国。
阿斯特能够成为美国富翁,伍秉鉴是很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阿斯特在信中向伍秉鉴诉苦:“富人们都热衷于穿美丽华贵的毛皮,我为他们供应这种毛皮,却被指责为奸商,低价买进高价抛售,是天下所有商人的特质。”
伍秉鉴能说什么?中国是农业社会,商人被骂了一千年。“无商不奸”,中国商人不诉苦,因为不挨骂的商人是不存在的。
伯驾
伯驾,美国人,他不做生意,他是个眼科医生。他想在广州办个眼科医院,没钱,想得到伍秉鉴的帮助。
事情好像很简单,一家眼科医院就在新豆腐栏街挂牌营业了。这个医院有两个特点,一是伍秉鉴出10万银元赞助,一是伯驾看病不收费。
伍秉鉴出10万银元,是行善,这很明白。可伯驾,一个美国人,他跑到中国给人看病不收费,他又是为什么?
伍秉鉴让伍绍荣去调查伯驾是什么人?endprint
原来伯驾是一个传教士,他通过给人看病传播基督教。
伍秉鉴不是信徒,但他也沒有干预,毕竟伯驾在中国20多年,为5万多中国人看过病。
后来,林则徐曾到这家医院看病,孙中山曾到这家医院学医。
现在这家医院还在,是中山医院附属第二医院。
罗素
罗素,美国人。
罗素19世纪20年代到中国做贸易,和伍秉鉴是贸易伙伴。罗素有钱后,在广州办旗昌洋行,伍秉鉴占旗昌洋行一半以上股份,还是罗素的保商。也就是说伍秉鉴促成了罗素。
福布斯
福布斯,美国人。
我们确实很少谈论商人,美国《华尔街报》评1001~2000年的世界50富豪,其中伍秉鉴祖籍安海,很多人都不信,唯一能信的是安海确实有姓伍的。当我们翻阅资料,发现美国“铁路大王”福布斯是伍秉鉴的干儿子,又吓了一跳。
不读书的泉州人也知道马可·波罗,他游中国游泉州,回到威尼斯,被关进监狱。《马可·波罗游记》是他在无聊中给他的狱友讲述的中国见闻,几百年后,它又成了福布斯到中国的寻宝图。不过,出现在广州,出现在伍秉鉴面前的福布斯只是一个年轻的水手,不一样的是身材高大、精力充沛,还有身上带着一本《马可·波罗游记》。
我开篇说,伍秉鉴一开始并不传奇,不过,在福布斯这里,一开始就是一个传奇,他怎么会从那么多水手里,一眼发现了福布斯?而且说他不是一辈甘于当水手的人。这可称作慧眼了。
除了直觉,福布斯说的两句话应该是一个关键。一句是向往东方,茶的芳香让人忘记烦恼。一句是到广州,看到商馆、货箱、留辫子的中国人,没有看到财富。伯乐会相马,马也得会相伯乐。
怎么会没看到财富,伍秉鉴就是财富。
伍秉鉴说,你留下来,我会让你看到财富。一句话,点石成金。
对于一个生意人,能不能看到财富这太重要啦。
20多年前,我和晋江企业家柯子江曾有三句问答:你有厂子吗?没有。你懂技术吗?不懂。你有资金吗?没有。后边才是真正的回答:我没有厂子别人有厂子。我不懂技术别人懂技术。我没有资金别人有资金。无中生有,这就是柯子江看到的财富。我做过一个专题《晋江鞋》:1979年,林土秋拆开姐姐从外边带回来的一个胸罩,林土秋发现了财富。1989年,林慧生、李振义引进意大利流水线,林慧生、李振义发现了财富。1999年,丁志忠请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当安踏的代言人,丁志忠发现了财富。10年一个发现。但2009年,我没有找到制鞋业中的那个新人。最近,我和洪辉煌合作《晋江人性格》,讨论一个残酷的问题,“敢为天下先的”晋江人走向保守。毛泽东说过哲学上的否定肯定规律。否定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肯定。夺取政权之后,富起来之后,都会从敢打敢拼走向保守。富起来后走向保守,就是不能再发现新的财富。伍秉鉴的财富传奇就是他不断地发现新的财富,没有一成不变的财富。
《晚清首富伍秉鉴》里伍秉鉴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财富不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人生中有很多东西远比财富重要,比如机遇、选择……你能来到这里,就是一种机遇,若你选择留下来,我相信你一定会看到财富。”
伍秉鉴是外商的保商,被他看上,自然顺风顺水,他把福布斯安排在罗素的旗昌洋行,那里,他占了一半以上的股份。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一个准备下海的烈士子弟说,我只能给你三样东西:现金3万,给你写3张条子,帮你打3个电话。
后来罗素回美国,实际上就把旗昌洋行交给了福布斯。伍秉鉴认福布斯为义子。
在伍秉鉴翅膀底下的福布斯羽翼渐丰。
有一天,福布斯看到属于自己的财富。他看准美国的铁路业。临走时,一样看好美国铁路业的伍秉鉴给他一张50万元的银票。
福布斯当然很感动,他说:“什么时候都要记住,你有一个儿子在美国。”
这个儿子有多大的分量呢?有人说:“福布斯和美国铁路的关系,就像华盛顿与美国的关系。”
美国的铁路大王是在广州十三行孕育的。用中国话说,伍秉鉴是摸着福布斯的脑袋看着他长大的。
福布斯无形中也为伍秉鉴铺了一条到美国的路,伍秉鉴投资美国铁路等行业,怡和行成为跨国公司,每年从美国获数十万两白银。
伍秉鉴是不是一开始就从福布斯身上看到财富?就像诸葛亮早就看出会是三国鼎立。连福布斯也问他,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投资?
应该是。
如果想当商人,解剖这个细胞会很有价值。
威廉姆斯
威廉姆斯醉心于中国陶瓷。他唯一遗憾的是中国瓷器上只有中国的山水、仕女、花鸟鱼虫、中国的书法,而没有西方的文化。伍秉鉴是可以变通的,他马上满足他这方面的要求。
威廉姆斯是伍秉鉴几十年的朋友,他常常来拜访老朋友,以至于伍秉鉴托他到西方做广告。
伍秉鉴心里郁闷时,也会向老朋友掏出心窝里的话:“感谢你相信我,咱们一起做生意这么些年,我从来不做那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清者自清,相信历史会还我一个清白。”
亨特
美国人亨特值得注意的是他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
亨特出一道题让伍秉鉴算,伍秉鉴算了两天。
亨特问:你有多少钱?
伍秉鉴答:2600万两。
第二件——
亨特说:“没有一个行商愿意去干这种(鸦片)买卖。”
《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印证他的说法:“没有一个广州行商和鸦片有关,他们无论用什么方式,都不愿意做这件事。”
伍秉鉴和鸦片战争
我本来在写一本独立的小书《郑芝龙》,算个中篇历史散文。之后,再写《郑成功》,再写《施琅》。最后合成一个大散文《谁把名字写在大海上》。完成了《郑芝龙》初稿,跳出一个思路,我写了一个万字散文《海丝八大商人》,这时,我产生一个想法,请几个人共同做《海丝八大商人》:我写序篇,张百隐写《林銮》、胡建志写《黄护》(后来是黄汉瑜写《黄护》)、石晶写《李五》、粘良图写《郑芝龙》、叶荣宗写《郑成功》、林德生写《伍秉鉴》、颜瑛瑛写《黄秀烺》、陈东挺写《陈清机》(后来是高俊仁写陈清机)、叶子清写注、许自典画八大商人、许竹敬画历代商船。endprint
海丝八大商人是我挑选出来,我定的标准也可能不太标准。如伍秉鉴,说他是广州商人更准确一些。不过,我们总是把一些大侨也说成晋江人,以籍贯划分,这也可以作为一种归类法。毕竟,伍秉鉴也是祖籍晋江安海。从唐朝到民国,中间还可能有遗漏。另,到民国到陈清机并不是终止,我们在南洋出了很多大侨,如和陈嘉庚齐名的李清泉,曾被《福布斯》评为华人十大巨富的蔡万霖、郑周敏、陈永裁、王永庆。据说,施至诚后来成了菲律宾首富。大陆开放后,也出巨富,许荣茂、许连捷、丁志忠,还有澳门的许建康等。热心教育事业的大侨让人记住他们的名字,捐1个亿办仰恩大学的吴庆星,捐6000万办季延中学的郭文梯,为几百所小学盖教学楼的吕振万等。
后来,我又单独写这部《被忽视的海丝八大商人》。这里边,我最怕的是写伍秉鉴,伍秉鉴对我来说太陌生,但自己最满意的又是写郑芝龙和伍秉鉴的比较。于是就这样写了下来,从《来安平的郑芝龙》,自然接到《离开安平的伍秉鉴》。我企图从安海的视角寻找伍秉鉴,但伍家离开安海后,一去不回。这让我有些尴尬。其实,离开后,在广州,也还藕断丝连,伍国莹去福建老乡潘振承的同文行当账房先生,传到伍秉鉴,怡和行的支柱产业也还是茶叶,和福建等产茶区一直保持密切的关系。但是,伍秉鉴已经变成广州人,一口广式英语,语言改变了,祖籍地正从他们的生活中淡出去。最近,伍家的后人又来认祖,为什么当时伍秉鉴及其子女没回来光宗耀祖呢?这也许和那场战争有关。在安海,两个最辉煌的商人家族,郑芝龙、郑成功这一支消失了,伍秉鉴这一支也消失了,令人叹惋。
安海古镇,一直称文化古镇。有近千年的石井书院,当然是文化古镇。但石井书院不是朱熹的书院,是后人尊朱熹而建,作为文化古镇,在中国得排在数百名。安海镇有古港、古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古寺、古塔,有海丝八大商人(长期被忽视),尤其有郑氏家族和伍氏家族,中国要谈海商古镇,无出其右。
谁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们再回到晚清首富伍秉鉴的艰难岁月。
山雨欲来风满楼。
黑云压城城欲摧。
我们来解剖一下这场战争和战争中的人,当然,我们这次讨论的落点在伍秉鉴。
美国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说,鸦片战争的起因是磕头,正如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是茶叶。这带有戏谑的成分,但它们都是战争的导火索,偶然就是必然。政治是战争的继续,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英国几次想用和平交往打开中国大门,首先卡在见面礼,英国人不肯对中国皇帝三跪九拜,所以没有进入实质会谈,于是不欢而散。一次是1793年的马嘎尔尼访华。一次是1816年罗尔·阿美士德访华。
马嘎尔尼访华,是在乾隆年间,名义上是参加乾隆帝83岁寿诞,一行800多人,行程9个月,带来很多奇珍异宝。习惯让人朝拜的清朝皇帝,对于以祝寿为名而谈生意,自然不快,只是一般的礼节接待。英王的表文说的是,想在北京设使馆,多开几个贸易点,宁波、天津、舟山,还想借一个不设防的小岛居住。没有进行实质性的会谈,后来甚至可以说是下了逐客令。阿美士德访华,在道光年间,还是那一套,不懂规矩,立即滚蛋。英国急需市场,志在必得。给脸不要脸,那就不客气啦。从美国人的眼睛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磕头,倒也很幽默。
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中国茶、中国丝绸、中国陶瓷在英国畅销,但是英国羊毛、英国呢绒制品却无法真正打开中国市场,而已经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对新兴的资本主义有巨大的诱惑力。贸易逆差成了一个死结。和平的谈判解决不了,于是下毒,向中国走私鸦片。当满清朝廷明白过来,这是生死攸关,中英双方都达到极限。
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本来认为通过鸦片获取利润是一种耻辱,但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商业道德变得无足轻重。他极力要挑起这场战争。
而鸦片商都达到癫狂的地步。马克思说:“如果有百分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法律。”
我们看看伍秉鉴最大的贸易伙伴颠地,这个鸦片“渠魁”。钦差大臣林则徐奉旨到广州禁烟,伍秉鉴劝说,颠地不听,嘲笑伍秉鉴胆小,害怕风险。伍秉鉴无奈,表示只要交出鸦片,由伍家赔偿全部损失,他仍然不接受。林则徐说颠地“诚为首恶,断难姑容”。林则徐要审讯他,他还提条件,保证24小时放回。后来,林则徐把伍秉鉴套上锁链押到宝顺洋行,宣称,如果颠地不接受审讯,就将伍秉鉴处死。颠地都不考虑老朋友的死活。他得到义律的支持,态度更加强硬。不接受制裁,逃离广州城。最后,林则徐对外国不法商人实行断绝水粮,义律不得不交出鸦片,其中颠地的宝顺洋行是一千七百箱。
还有一个数额巨大的,一千五百箱,是旗昌洋行,那应该是伍秉鉴的干儿子福布斯的。
鸦片战争当然是英国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战争。但是,英国胜了,中国输了。有人说中国输在武器落后,英国是船坚炮利。实际上是闭关锁国的封建主义输给扩张的资本主义,是落后的生产力输给先进的生产力。
我们的主将是林则徐。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百度上说,此联为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意为: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的河流;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凡世杂欲才如此挺拔。上下联最后一字——“大”与“刚”,意思是说,这种浩然之气,最伟大、最刚强。更表明了作者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壁立千仞”的刚直,来源于“无欲”。这样的气度和“无欲”情怀,以及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正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林则徐到广州,贴了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和《关防示稿》。一是目标明确,专为查禁鸦片。二是人员纪律严明,堵塞贪腐。无欲则刚,这十天做到了。
十天,查收鸦片两万多箱,在虎门销毁。
这就是鸦片战争中的林则徐,无可挑剔。林则徐、关天培是壁立千仞。endprint
可是战争一爆发,为什么都轰然倒地?无欲则刚,刚在哪里?峣峣者易折,佼佼者易污。个人折了,国家民族败了。一个欲望小国战胜一个无欲大国,这难道不发人深思吗?英国因征服海洋而大,中国因海禁而小。有欲小国成大国强国,无欲大国变小国弱国。
鸦片战争来得是时候,清朝应该醒一醒,从1840到1900,中间还有60年,可是醒不过来。1800年,中国GNP占全世界的33%,到1900年这个“无欲”的中国GNP只占世界的6.2%。1800年,欧洲的GNP占全世界的28%,到1900年这个“欲望”的欧洲的GNP上升到全世界的62%。1800年,美国的GNP只占全世界的0.8%,到1900年,已经是23.6%。
我曾提出一个问题,富起来需要多少时间?答案是十年。这是信息年代。
那么,我们再看看,一个国家要衰落需要多少时间?以清朝为例,也不过是几十年时间。
我想重新解读一下这副楹联。
闭关锁国,谈什么“海纳百川”?“大”就不存在了。
海洋文化是人类的大欲望,如果林则徐赢,要干什么?不还是回到锁国?所以,他没有力量,实则是无欲不刚。
海洋文化对几百年“无欲”的、也就是“知足常乐”的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
有人作这样解释:所谓“海洋文化”,是指依赖于海洋进行商品生产所形成的文化观念和形态。
他又作了一番形象表述:文化有各种划分,最重要的一種划分法是按照生成的地域划分——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大陆文化是指以大陆为背景的文化,海洋文化是指以海洋为生成背景的文化。大陆文化是农业文化,海洋文化则是商业文化,两者代表人类文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海洋文化无疑更具有人类生命的本然性和壮美性:其硬汉子强人精神,其崇尚力量的品格,其崇尚自由的天性,其强烈的竞争冒险意识和开创意识,其激情与浪漫,其壮美心态等,都与大陆文化的讲求以柔克刚,讲求中庸之道,讲求温良恭俭让,讲求好汉不吃眼前亏,讲求三思而后行,讲求靠天吃饭,讲求守成本分,讲求禁欲节度,讲求知足常乐等等,迥然有别。形象地说,大陆文化保守,海洋文化开放;大陆文化信奉故土难离,海洋文化崇尚流动;大陆文化劝人忍耐,海洋文化同情反抗;大陆文化崇尚勤劳,海洋文化崇尚机遇;大陆文化相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海洋文化信奉“能拼才会赢”。总之,大陆文化一切要循规蹈矩,海洋文化处处想不守规矩。由此,我们认识到海洋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对于实行海禁的大清帝国是一个讽刺。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盲目自大的天朝上国,在资本主义大欲望大扩张的时代,已经岌岌可危。可是整个大清帝国那时还沉醉在崩塌前夜的美梦中。
这种情况林则徐不知道吗?
他只能洁身自好,所以第一个躺下的就是他。
完成背景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看清这个世界首富伍秉鉴了。
伍秉鉴是不是靠鸦片发家的?
林则徐关押了伍秉鉴的儿子伍绍荣,伍秉鉴想倾尽家产来赎他的儿子。林则徐说:“本官不要你的钱,本官要你的脑袋。”并给伍秉鉴套上枷锁押到宝顺洋行,如果伍秉鉴的生意伙伴颠地不接受审讯就要砍伍秉鉴的头。这个世界级商业巨子一下子威风扫地。颠地顽抗到底,林则徐并没有杀伍秉鉴,还把他的儿子伍绍荣给放了,为什么?因为,终于也没有找到伍秉鉴做鸦片生意的实证。
清者自清,这一点应该还伍秉鉴一个清白。
但是,清朝实行保商制度,伍秉鉴担保的外商走私鸦片,为这,伍秉鉴曾受过制裁。有一次罚了伍秉鉴16万两银子。鸦片在中国泛滥,作为十三行的商总,伍秉鉴当然难辞其咎。他还是明智的,让儿子帮林则徐向外商收鸦片。伍秉鉴也到商馆劝说,甚至不惜血本,只要外商肯把鸦片交出来,伍家赔偿全部损失。由于颠地搅和、使倒劲,伍绍荣只收缴了一千多箱。林则徐已经有过调查,认为伍绍荣是搪塞,曾认为伍秉鉴父子跟外商是一伙的,自然不领情,还派人捉拿伍绍荣,对伍秉鉴也不客气。
伍秉鉴是鸦片战争中最矛盾的一个人。
存在决定意识。
伍秉鉴成为世界首富,除了他个人的商业才华,还有两个条件:一,清朝海禁,“一口通商”,他是广州十三行的商总。二,聚集在广州这个“一口”上的英美商人群体,正是这个群体让伍家的茶叶畅销欧美,也是这个群体,让怡和行成为一个跨国公司。他靠清朝,也靠外商,缺一不可。林则徐收缴鸦片,他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但林则徐断了外商水粮,他偷偷给送食物。外商真饿死了,他就没有贸易伙伴了,还有英国政府也断不会善罢甘休,就会引起战争。可战争一爆发,他的两个条件就都没有了,他的理想帝国就会终结。他还比较清醒,知道战争是迟早的事。个人在战争中太渺小了。不管谁输谁赢,他是败局已定。
很长时间里,伍秉鉴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伍秉鉴是鸦片战争中一个尴尬人,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不过,在整个鸦片战争中,伍秉鉴态度比较鲜明,这是他的个人素质。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他有他的底线,他没有参与走私鸦片,不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和家人一起,帮助林则徐收缴鸦片。战争中捐资造船造炮,还买了几百门洋炮。战败后,《广州合约》赔英国600万两,伍家出了100万两。但他由于地位尴尬,总也洗不清。林则徐曾说要他脑袋,老百姓更是骂声不绝,说他“勾结外商,走私鸦片”,伍秉鉴在逆境中一直保持中国人的本色。伍秉鉴不是土豪。
伍秉鉴的理想是“一口通商”的政策一百年不变。伍秉鉴有没有想过“一口通商”的荒诞?伍秉鉴是这个政策的既得利益者,所以是存在决定意识。这是他的局限性。但是,除了欧美殖民者一定要攻破中国的大门,还有,“一口通商”本身就是闭关锁国而生出来的一个怪胎,注定是短命的。这也是十三行的宿命。伍秉鉴这个世界首富主要是“一口通商”催成的惊艳花朵,季节到了,落花流水春去也。
荷兰人侵占台湾那年,郑成功出生,郑成功赶走荷兰人后病逝,荷兰侵占台湾39年,郑成功活了39岁。但郑成功不仅是一个民族英雄,他还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先锋人物,他是作为民族英雄死去的,他没有更多的机会,这就是历史悲剧,无可挽回。伍秉鉴在“一口通商”的年代成为世界首富,其实,他已经超越广州十三行,成为跨国集团公司,他还可以创造更大的事业,但他就在“一口通商”结束时死去。他也没有更多的机会,这也是历史悲剧,一样不可挽回。
胡雪岩说:“做生意怎样算精明,十三档算盘,盘进盘出,丝毫不漏这算不得什么!顶要紧的是眼光,生意做得越大,眼光要越了得,做大生意的眼光,一定要看大局。你的眼光看到一个省,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能做外国的生意。”伍秉鉴的眼光是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写伍秉鉴越写越远,本来,海丝之路就源远流长,它的源头曾经有些寂寞了,但商路却越来越宽广。一路上有一个一个的闪光点,创造了一个一个现在都无法跨越的奇迹。这就是说,历史不是让后人去效仿,历史激发人们进行新的开拓。
责任编辑 张颐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