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在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临床分析
2017-09-11黎颖冯勇明
黎颖,冯勇明
(江西省宜丰县人民医院,江西宜春336300)
呼吸机在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临床分析
黎颖,冯勇明
(江西省宜丰县人民医院,江西宜春336300)
目的探究呼吸机在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呼吸机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及Glasgow评分(格拉斯哥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及Glasgow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呼吸机治疗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症状,促进预后。
呼吸机;脑出血;中枢性呼吸衰竭
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发病快、病情重,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占脑卒患者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1],其发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脑血管病变有关,发病后患者多数留有不同程度运动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若脑出血患者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则严重降低预后质量,增加死亡率。本次研究通过回顾分析43例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例探究呼吸机在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43例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31~83岁,平均年龄(62.7± 7.8)岁。出血量23~61 mL,平均出血量(38.4±6.4)mL。脑出血部位:例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21例,脑叶出血8例,丘脑出血7例,脑干出血4例,小脑出血3例。
1.2 中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呼吸节律不齐,血气分析结果为PaO2(氧分压)不超过60 mmHg,PaCO2(二氧化碳分压)不低于50 mmHg。
1.3 方法给予所有患者早期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时间超过1周,若存在气道痰液阻塞则行气管切开手术。给予患者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细胞、降颅内压等常规治疗。患者收缩压血压超过180 mmHg时给予降压治疗,若血压过低则给予升压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压力支撑通气(PSV),或控制通气模式(CMV),设置参数:呼吸频率为12~18次/min,辅助吸气压为1.4~2.2 kPa,吸气末正压为0.5~1.0 kPa,潮气量为5~8 mL/kg,吸氧浓度为40%~60%,吸呼比为2∶3。待患者呼吸功能改善后适量调低通气参数,直至撤机。撤机成功:撤机后患者咳嗽反射正常,无明显呼吸频率增加现象,经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正常,无呼吸窘迫症状,能够进行自主呼吸,呼吸频率约30次/min。若患者出现呼吸窘迫症状,且血氧饱和度约为90%,呼吸频率超过35次/min,心率较撤机前加快20次/min,存在高血压、大汗等临床症状,需再次上机,撤机48 h内再次上机者则为撤机失败。
1.4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氧分压及Glasgow评分(格拉斯哥评分)变化情况。
1.5 判断标准Glasgow评分判断标准:从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方面进行评价,最高15分,最低3分,分数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严重。
1.6 统计学方法根据SSPS 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变化情况治疗后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变化情况(x±s)
2.2 患者治疗前后氧分压及Glasgow评分变化情况治疗后患者氧分压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Glasgow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氧分压及Glasgow评分变化情况(x±s)
3 讨论
脑出血发病快、病情重,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脑血管病变有关,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脑出血出血病灶直接损害或其引发的脑水肿压迫脑桥及网状结构两侧神经元群[4],累及呼吸中枢时,则可能引发中枢性呼吸衰竭[5],若脑出血患者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若合并肺部感染,或气道痰液阻塞后,加重机体缺氧程度,引起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严重降低预后质量,增加死亡率。中枢性呼吸衰竭时引发的自主呼吸功能消失或减弱,使得通气量明显降低,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系列病理形态、生化代谢、生理机能改变等,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6],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自身心肺解剖组织结构正常,当患者出现呼吸不规则或停止后,需立即进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呼吸机通气治疗后,保证患者得到充分通气量,改善呼吸衰竭症状,为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争取治疗时间[7]。在纠正中枢性呼吸衰竭症状的同时,进行脑出血治疗,发挥脑出血的常规治疗效果,并进行血压控制、血糖控制等,预防、治疗各种并发症,避免、延缓多脏器功能衰竭,提高患者生存率[8]。
呼吸衰竭症状因患者呼吸中枢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治疗时须在患者呼吸中枢功能基本恢复后再撤机,一般情况下,机械通气时间较长,撤机较为困难,但行机械通气患者最后必须撤机,且应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若不能成功撤机则会导致治疗失败。机械通气撤离指在患者逐渐减少呼吸支持时间及强度、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呼吸,至患者能够完全脱离机械辅助通气。撤机是否成功与患者是否患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状况及营养状况等有关[9],所以,首次撤机失败后,需加强患者白蛋白及营养物质等的摄入,遵循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治疗应激性溃疡、保护肾脏功能等,控制肺部感染及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撤机成功。进行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治疗时,给予患者早期呼吸机治疗的同时,给予脑水肿控制、将颅内压等对症治疗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脑出血后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阻断下丘脑体温调节作用,出现高热现象,增加对患者中枢神经细胞的损害,此时需给予患者物理降温,或使用低温毯、冰帽等降温,促进病情恢复[10]。
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说明,给予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治疗后,患者呼吸指标得到改善,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症状,治疗后氧分压及Glasgow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给予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治疗后,能有效改善氧分压及神经系统功能,促进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呼吸机治疗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症状,促进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1]郑瑞申,刘翠霞,李红,等.急诊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中枢性呼吸衰竭呼吸机成功撤离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0):67-68.
[2]杨国平,张华,刘博,等.急诊危重监护室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4,34(S1):82-85.
[3]Korbakis G,Prabhakaran S,John S,et al.MRI Detection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Neurocritical Care,2015,24(3):1-8.
[4]Pasquini M,Benedictus MR,Boulouis G,et al.Incident Cerebral Microbleeds in a Cohort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Stroke,2016,47(3):689-694.
[5]陆玉满.急诊危重监护室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探讨[J].当代医学,2013,19(34):99.
[6]黄振飞.脑出血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12):218.
[7]陈建宏.呼吸机在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救治中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42):118.
[8]郭焱雄,李军,何勇,等.急性非外伤性脑出血并发呼吸衰竭成功脱机患者临床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6): 640-642.
[9]刘东伟.探讨急诊危重监护室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 (22):95-96.
[10]白晓杰.中枢性呼吸衰竭并发反复自主呼吸停止的抢救与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0):158-15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