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山州彝族服装的结构及影响因素

2017-09-11罗晓梅

丝绸 2017年9期
关键词:凉山州凉山彝族

周 雯, 罗晓梅

(1.四川师范大学 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成都 610101;2.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数字艺术系,成都 610103)

研究与技术

凉山州彝族服装的结构及影响因素

周 雯1, 罗晓梅2

(1.四川师范大学 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成都 610101;2.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数字艺术系,成都 610103)

凉山州彝族服饰文化体系相比大部分少数民族保存完整,保留着传统民族服装的文化记忆,是研究中国传统服装结构的可靠样本之一。通过对凉山州彝族服装的田野考察,汇集了以诺、圣扎、所地三个方言区彝族服装的图片和相关参数,以及与当地居民和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整理归纳了各类有价值的文献,绘制还原了凉山州地区彝族服装的结构图,并分析其结构特征和形成因素。凉山彝族服装结构展示了鲜明的民族特征和丰厚的历史积淀,美学、文化和学术研究价值兼备。对其挖掘和研究,既是对其服饰文化和制作工艺的传承,也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弘扬。

凉山彝族;彝族服装;服装结构;少数民族;服装制图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服饰的冲击,民族服饰正逐渐消亡,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服饰成了亟待关注的问题。四川省的凉山州地区是中国彝族最大的汇集地,因为四面环山绕水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服装形制特征和传统工艺依然保留着比较完整的特有风格(图1,笔者拍摄)。目前,针对凉山彝族服饰特点与文化的研究比较多,但大部分的研究都侧重于其服饰的色彩、图案等表面文化特征,纺织、刺绣等手工技法。针对其服装结构的研究有刘瑞璞等[1]的专著《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少数民族编》,赵敏等[2]的研究论文《凉山彝族男裤的形制及结构特征》等。基于此,本研究以挖掘服饰文化精髓为着力点,探索凉山彝族服装的结构特征和形成因素。

图1 凉山州彝族服装Fig.1 Costume of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prefecture

1 服装结构中的地域风貌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东依四川盆地,南临金沙江,西靠横断山脉,北至大渡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历史上的彝族人民一直过着游牧生活,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逐渐分散在不同地区,导致同一民族中的语言、文化存在差异,形成很多分支。凉山地区大致分成了三大方言区——以诺方言区、圣扎方言区和所地方言区,其地理位置如图2所示(中间的西昌市汉化明显,不作归类)[3]。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了不同的服饰类型[4]。生存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服装结构,使其最根本的价值是实用功能。

1.1 地理环境造就的上装结构特征

由于中国南北气候差异,少数民族服装也可大致分为南北两类。北方严寒,大部分少数民族以放牧、打猎、捕鱼为生,其服装以长袍类厚重防寒款式为主;而南方少数民族,大都以农耕为业,流动性不大,且南方气候比北方温暖,其服装御寒功能相对减弱,造就了服饰多样化,以短上衣和裤装、裙装为主,饰物丰富,绣花讲究。据考察,彝族起源于西北地区的古氐羌族系,后来其中曲涅家支系和古侯家支系迁徙到凉山地区,为了适应山地环境,凉山彝族先民改袍为服,即将长袍款式渐渐转变为上衣配裙装或裤装,改宽袖为窄袖。凉山州多数地区,四季不分明,但日夜温度差异较大,所以这里的服装层次丰富,有衫、半袖罩衣、背心等组合搭配(表1),方便根据气候穿脱,并配有察尔瓦和披毡这种特殊工艺披风,可当衣穿,可当被卧。但无论怎样迁徙和改变,凉山彝族的典型上衣仍然保留着中华民族古代上衣的传统特征,即十字结构,右衽偏襟或直门襟。

图2 凉山州三大方言区分布示意Fig.2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the three major dialectal areas in Liangshan prefecture

表1 凉山彝族常见上衣结构

以诺、圣扎、所地三个方言区的上衣在刺绣、色彩搭配等表征特点差异明显,但在服装结构上大同小异(表2,罗晓梅绘制)。三个方言区的男子上衣以衫为主,配以不同的刺绣和纽扣装饰;而关于女子上衣,以诺和所地方言区以衫配半袖罩衣为主,圣扎方言区以衫配背心为主。无论哪种搭配,上衣的领口通常为小圆领或立领结构,有些立领是可以单独取下的独立领片;门襟主要为右衽偏襟或对襟;袖子为连身袖,长袖多在上臂偏肩部位置有断缝线;大部分衫无肩斜,部分背心有少许肩斜量;廓形以“H”形或小“A”形为主。

表2 凉山彝族常见上衣款式

1.2 地理环境造就的下装结构特征

凉山州地形复杂,山脉错落起伏,山谷相间,劳作方式以梯田种植和林牧业为主,美观且便于劳作的百褶裙成为当地妇女的常态下装。百褶裙结构的特点在于利用褶裥的放量设计(表3),满足了腿部充分的运动空间,尤其在崎岖的山地方便行走,百褶裙无疑是自然“特异性选择”下的结果[1]。彝族的百褶裙成喇叭状,裙长及脚踝,一般由五节布料拼接而成,靠近腰部的两节比较合体,下面三节形成密集的垂直碎褶,撞色相间,形成纵横交错的视觉效果,尤其在行走时极富节奏韵律感。

凉山州彝族男式下装的结构是最有特色的,如图3所示。它不同于整个地区上衣和裙装的结构上大同小异,而是以诺、圣扎、所地三大方言区的男裤结构有显著的差别。据资料记载,彝族男裤结构和形制在清末以前差距并不大,北部、中部、南部都穿一种叫夫哲的裤装。清末以后,裤脚大小因彝族男子居住地不同而宽窄不一,逐渐出现了大、中、小脚裤的差别[5]。以诺方言区又称大裤脚区,脚口肥大,裤裆低且呈三角形,腰部大量收褶,貌似现代裙裤。大裤脚用料奢侈,彰显富贵,在彝族是富裕的象征,以大裤脚为荣。圣扎方言区又称中裤脚区,其褶裥较少,裆部为菱形贴片,脚口比大脚裤小,但比普通裤子脚口大。这种裤型基本延续夫哲裤,变化不大。所地方言区又称小裤脚区,裤脚最窄的只有四寸,有点类似现代的哈伦裤,上大下小呈倒三角形状。小脚裤方便利索,适于运动,这是它因战争而得以流传的主要原因[2]。以诺方言区接壤云南,民国时期以诺彝人种植大烟,用大烟换布匹划算,裤脚越做越大,甚至把6幅裤脚做到了22幅,以示富有;圣扎方言区处于中部,较为封闭,受影响不大,保持夫哲裤型;所地方言区在清朝光绪年间,其彝人土司头目被清政府诱杀,经常与清兵交战,意识到小脚裤的方便,把小脚裤从战争推广到生活中。基于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三个方言区男裤结构各异,如今大脚裤仅见于活动表演,而小脚裤仍然普及[6]。

表3 凉山州彝族的百褶裙图例

图3 凉山州彝族三种典型男裤结构演绎Fig.3 Diagram of three typical men’s pants structures of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prefecture

2 服装结构中的历史轨迹

除衫、半袖罩衣、背心、百褶裙、裤子等常规服装外,还有一种在凉山州常见的彝族服饰类型,即披挂式服装。从这类服装中,可以探索该地区服装发展的历史轨迹。服装发展史上有五种形制,分别是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7]。凉山州彝族服饰在此基础上简化为三种——织造型、缝合型和裁剪型。织造型的代表服饰为披毡,缝合型的代表服饰为察尔瓦,裁剪型服饰很多,属披挂类的有羊毛坎肩。三种形制的披挂式服装在大小凉山都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至今仍受彝族人民的喜爱。

2.1 披毡——织造型代表

织造型,以手工擀制而成的面料为基础,无需缝合,无领无袖,是服装较原始的状态[3],如凉山州的披毡(表4)。少数民族服饰充满了历史气息,从披毡可窥探出原始文化痕迹。关于彝族的起源,广泛被认可的是“北来氐羌说”,即彝族祖先是氐羌族系。而古籍记载最早栖身在西北地区的羌人,有一部分向南流动,融合当地土著部落,成为彝族的祖先,可以说彝族源自古羌人。古羌人的服饰在《隋书·党项传》记载“党项羌者……服裘褐披毡以为上饰”,可见披毡在当时已是盛装。宋代的《太平寰宇记》记载戎州诸暨州马湖路,大致位于凉山州地区,彝族头目的服装是“……或披毡,或衣皮……”;同是宋朝的地理名著《岭外代答》,也记录“西南蛮地……无一不披毡者……昼则披,夜则卧,雨晴寒暑未始离身……”。披毡彝语称“石都”,矩形,用绵羊毛擀制而成,上端用羊毛绳收拢,形成披风,分无褶和有褶、单层和双层,保暖性好,可穿在察尔瓦里面,也可单穿。无褶披毡一般为黑色、灰色、蓝色;有褶披毡均匀分布30~90个褶裥,一般为黑色、蓝色和白色。

表4 凉山州彝族的披毡图例

2.2 察尔瓦——缝合型代表

缝合型,将就面料本身的形状——大多为矩形,稍做裁剪,仅作简单缝合的服装,如凉山州的察尔瓦(表5)。察尔瓦是用绵羊毛手工捻线编织而成,围度约为1 m,长度1~1.4 m,一般由9~13块毛料竖向拼接缝合而成,下端吊有0.3~0.5 m长的绳穗,多为白色、黑色、深蓝色。察尔瓦因地区不同,款式略有差异。以诺方言区中昭觉县的察尔瓦毛好、色白,“人字斜纹”肌理清晰,底摆吊绳穗;同属以诺方言区的美姑县的察尔瓦底边无绳穗,白色或黑色,襟侧和底摆处镶有黑布边;圣扎方言区的越西县的察尔瓦多为蓝色和黑色,镶有彩色的刺绣连续纹样;所地方言区的布拖县的察尔瓦本白色,领口和底边镶黑色布边,配以深色绳穗。察尔瓦是比较原始的服装形制,初步具备了上衣的特点和功能。天气寒冷时,察尔瓦里面再加一层羊毛披毡。察尔瓦和披毡在高山丘陵环境中,首先能御寒隔湿,其次起装饰作用,再次可以垫放物品起保护作用。它们的传承一是自然的选择,二是人为的选择,是人们对文化的认同[8]。

表5 凉山州彝族的察尔瓦图例

2.3 羊毛坎肩——裁剪型披挂式代表

裁剪型,接近现代装裁剪,将面料裁剪成符合人体的裁片,再缝合各裁片,制成符合人体形态的精美服装,如凉山州的衫、半袖罩衣、背心等。既属于裁剪型,又是披挂式服装的代表是羊毛坎肩,如表6所示。这种羊毛坎肩通常用羊毛擀制成片缝制而成,对襟、无扣,只披不穿,肩部末端留有象征性的短小袖孔,没有实质穿着功能,却让坎肩造型更立体,且增加服装的透气性。坎肩的制作不仅简单,并且达到了对面料最充分的利用。它是早期人类在生产力有限的条件下采取的简易服装形制,反映了早期服装制作的节约思想[9]。发展到后来,根据人体尺寸用剪刀裁剪衣片,然后经过缝合,形成层层叠叠的各式服装。

表6 凉山州彝族的羊毛坎肩图例

3 服装结构中的民俗风情

凉山州彝族服装在独特的地域文化上,具有丰富的内涵,反映彝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民俗文化、生活理念等方面,是当地环境、民俗、社会发展等信息的载体。

3.1 节俭的智慧

半封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注定了凉山州彝族经济相对落后,发展相对缓慢,生产社会化程度低,传统经济形势占主导地位。这也决定了该地区的服装生产是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从织布到缝纫的家庭式劳作,是当地彝族服装主要的生产方式。凉山州彝族服装延续中华民族传统结构形态,即平面十字型,配以右衽偏襟或对襟,无领或直线型立领,连身袖。这种直线结构使服装裁片以矩形为主,简化了裁剪难度,使得凉山州彝族地区的妇女在家里都能手工完成服装的制作。凉山州彝族服装材料以毛、麻为主,而用毛、麻编织的布料不宜采用曲线裁剪,因为容易使其滑丝脱线,而直线裁剪方式刚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制作服装的时候,基本上织的布片就是裁片,做到物尽其用,可以最大限度利用面料[10]。例如,凉山州彝族上衣的衣身和袖子的断缝位置通常在上臂中间处,从左袖到右袖断缝线的距离大致可以推断出布料的幅宽(图4)。再例如,右衽偏襟的上衣,为保证前衣身面料尽可能完整使用,门襟的叠量通常依靠底襟的断缝来实现。这些断缝结构,体现了当地人民朴素的美学智慧。

图4 凉山州彝族上衣的断缝位置结构参考Fig.4 Structural drawing of breaking point of jacket of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prefecture

节约不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直线结构不论从制作角度还是穿着角度而言,适应人群广泛。运用这种结构方法做出的服装宽松而舒适,对体型要求不高,因此一件衣服可以适合多人穿。家庭生活中,哥哥姐姐穿了可继续传给弟弟妹妹穿,或者家庭成员间交换着穿,体现了中华民族节约的传统美德。

3.2 民俗与审美

凉山州彝族服装延续中华传统平面直线结构,不追求展现人体曲线美,而讲究天人合一的意境,注重用图案和配饰寄托美好的愿望。这种意境其实就是强调和谐自然,古朴之美。这种美首先强调的是实用性。凉山彝族服装功能性很强,以防风防雨、御寒遮阳等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的作用为主,察尔瓦和披毡就是典型的代表。察尔瓦和披毡可以当衣穿、当被盖、当坐垫,甚至还可以用于运输路途中保护货物,可以说把服装的实用性发挥到极致。

古朴实用是很多民族服饰的共性,而每个民族也有自己特殊的审美眼光。凉山州彝族服装结构中展示的炫富和尚武的风俗,正是当地彝族人民独特的审美体现。炫富表现在服装层次多,用料多。在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的凉山州彝族奴隶社会,彰显富裕是一种荣耀。披毡多层合制以示富有;妇人的上装外短内长,层层显露以示富有;大脚裤脚口硕大,用料奢侈以示富有……这种炫富思想体现在彝族服装结构的各种细节处,值得寻味。尚武源自凉山州彝族的历史迁徙和奴隶社会族系家支间的掠夺和争斗。曾经的凉山州彝族械斗服装丰富多样,如战袍、铠甲、护腕、护腿等,且用料考究,做工精良。虽然这些战争服装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但仍有受其影响的服装形制被保留下来,例如为战争而生的小脚裤。

3.3 本族意识

凉山州彝族地区受长期的奴隶社会制度影响,家族和支系理念强烈,有效区分了不同行为习惯、道德观念和文化信仰的人群,但其不同地区服装结构的大相似和小差异,凸显了强烈的“本族”意识。这种通过长期积淀反复探索形成的服装结构,源自彝族人民的生存环境、宗教文化、生活习俗和传统思想,并成为这个群体相互认知和相互统一的一种纽带,更促进了“本族”意识。这种意识是对自己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相同的价值取向,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凝聚力。

4 影响服装结构的主要因素

影响一个民族的服装结构有很多因素,首先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其次是政治、经济等因素,另外还受工艺方法的影响。

4.1 恪守中华服饰体系的主流形制

凉山州彝族不同地区服装虽各具特色,但结构体系却一脉相承,即以通袖(水平)和通身(垂直)为轴线的十字型结构的平面裁剪方式。尽管中华各民族的服装形态各异,表象万千,但这种中华传统服饰结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诸多民族采用的形制,是各民族服装结构的共同基因。

4.2 适应自然的功能性结构

凉山州彝人居于崇山峻岭之中,多从事梯田种植或林牧业,造就了其适用于劳作功能的服装结构,最典型的就是百褶裙。百褶裙是凉山彝族妇女下装典型的结构样式,首先它可以为山间的妇女提供一个隐私的空间,其次它的褶裥量满足双腿的活动需求,其结构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功能性价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服装的结构也是一样,适应自然的结构才能得以传承,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决定服装结构的特质。

4.3 政治和经济影响某些细部结构

沈从文先生曾说:“……宽衣博带成为统治阶级不劳而获,过寄食生活的男女尊贵象征。”宽袍大袖不便于劳动,通常都是休闲阶层的符号,是地位的象征,从以诺地区的大脚裤就可见一斑。曾经的凉山州彝族地区等级制度分明,其中以黑彝为贵。在彝语里,“诺”通“黑”,“以诺”带“诺”字,可以推导出该地区贵族阶层居多。其次,以诺彝人在民国时期大量种植大烟,大烟交易带动了这里的经济,用大烟换布匹做裤子,用料越多,裤脚越大,越显富裕。反之,所地的小脚裤是战争、生产、劳作的产物。由此可见,服装结构中某些细节还受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4.4 物尽其用的裁剪方式

在高效的工业生产下,布料资源丰富,现代服装设计根据效果图对布料进行裁剪,可以无视物资的浪费,而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布料生产全赖于手工作业,产量低。因此,通过最少的剪裁和浪费,实现服装的构成,是决定服装结构的又一因素。凉山彝族服装结构中的断缝和拼接,就是这种物尽其用思想的体现。

5 结 语

凉山州彝族服装结构保留和延续了中华传统服装结构特征,并在其特有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等条件影响下发展出自己的结构特色,展现了不一样的地域风貌、人文风情及历史文化。凉山州彝族服装结构体现了彝族人民的真诚与质朴,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含蓄与和谐,对其结构的探究不仅有利于凉山州彝族传统服饰,乃至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也推动现代服装结构设计的借鉴与应用。

[1]刘瑞璞,何鑫.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少数民族编[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1-93. LIU Ruipu, HE Xin. Construction Patterns of Chinese Costume: Volume of Costume[M].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2013:1-93.

[2]赵敏,张廷廷,王英,等.凉山彝族男裤的形制及结构特征[J].纺织学报,2016,37(7):121-125. ZHAO Min, ZHANG Tingting, WANG Ying, et al. Shape and structure research on trousers of Liangshan Yi minority men[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6,37(7):121-125.

[3]苏小燕.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与工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5. SU Xiaoyan. Liangshan Yi Nationality Clothing Culture and Technology[M].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2008:5.

[4]胡敬萍.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1(1):62-68. HU Jingping. Costumes and culture of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J]. Study of Nationalities in Guangxi,2001(1):62-68.

[5]钟茂兰,范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105-106. ZHONG Maolan, FAN Pu. China Minority Costumes[M].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2006:105-106.

[6]周雯.凉山州彝族男装结构考察[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5(2):31-32. ZHOU Wen. An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Yi men in Liangshan prefecture[J]. Light and Textile Industry and Technology,2015(2):31-32.

[7]杨鹓.背景与方法: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导论[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33-38. YANG Yuan. Background and method: costumes and culture of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J]. Journal of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1997(4):33-38.

[8]马晓华.四川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MA Xiaohua. Apparel Culture of the Yi’s Costume in Liangshan[D]. Beijing: Central Minzu University,2006.

[9]祖倚丹,申凯旋,王瑾.中国古代服装节约工艺研究[J].丝绸,2015,52(11):42-45. ZU Yidan, SHEN Kaixuan, WANG Jin. Study on economical techn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costume[J]. Journal of Silk,2015,52(11):42-45.

[10]周雯.凉山州彝族女装结构分析[J].四川戏剧,2016,191(7):104-106. ZHOU Wen. An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Yi women in Liangshan prefecture [J]. Sichuan Drama,2016,191(7):104-106.

Structure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ostume of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prefecture

ZHOU Wen1, LUO Xiaomei2

(1. Fashion Institut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1, China; 2.Department of Digital Arts,Polus International College, Chengdu 610103, China)

Relatively speaking, the costume culture system of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prefecture is preserved considerably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 minorities, with the cultural memory of traditional folk wear preserved well. It is a reliable sample for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hinese costumes. Based on field study on costumes of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prefecture, pictures and related parameters of costumes of Yi nationality in Yinuo, Shengzha and Suodi were collected, interviews of local people and staff in museums were conducted, various valuable literatures were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structure drawings of costumes of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prefecture were drawn and restored, and their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ve factors were analyzed. The structure of costumes of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prefecture contains distinctiv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bundant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which is of aesthetic, cultural and academic research value. Related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are to both inherit the costume culture and craftsmanship and carry on the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inese culture.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prefecture; costumes of Yi nationality; costume structure; Chinese minorities; costume drawings

10.3969/j.issn.1001-7003.2017.09.008

2016-10-10;

2017-06-24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一般项目(13ZB0166)

周雯(1981-),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服装结构与工艺的研究。

TS941.742.817

A

1001-7003(2017)09-0043-08 引用页码: 091108

猜你喜欢

凉山州凉山彝族
彝族海菜腔
“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倮伍拉且访谈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凉山彝族口弦(之三)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