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之路

2017-09-11王志学王雅琴

衡水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大学教学模式体育

王志学,张 勇,王雅琴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之路

王志学1,张 勇1,王雅琴2

(1. 安徽大学 体育军事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601;2. 安徽行政学院 社会学系,安徽 合肥 230051)

探寻适应时代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模式进行调查.发现大学公共体育传统教学模式多年不变,教学弊端很大.将新媒体技术运用于当前体育选项课和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组织、教学考核等相关方面,能够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氛围、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形成.

新媒体;体育教学;教学改革;大学体育;教学方式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传媒技术随之加速发展,如何将当前科学技术的各项成果运用于现实的生活与工作中,是学者应当探讨的问题.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在宏观上对课程设置进行不断变革,然而在课程的组织方法、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等微观方面却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体育教师在现实的授课中不断探索与改革[1].

1 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现状

1.1 教学模式多年不变

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多样内容,提供多种自由度的选课方式和授课方法.至今《纲要》颁布已经十多年,对普通高校体育课调查发现,当前高校采取的教学模式基本有两种形式:体育俱乐部和三自主选项课教学模式;每所学校均提供了多种教学项目,如球类项目中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操类项目中的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时尚健身类项目的街舞、瑜伽等.授课方式基本打破了原先的自然班,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选课和授课,这些状况体现出《纲要》的指导精神基本落到实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组织方法、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多数学校依然沿袭惯有模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学习自练—教师纠正动作—教师考核评价.

1.2 教学弊端无法改变

调查显示大学体育课程在时间设置上基本是一学期一选课和一年一选课两种形式,班级人数基本在40人左右;大多数学校(87 %)雨雪天气室外体育课无法正常进行;班级设置上一般为基础班和提高班.总结以上状况得出当前教学存在的弊端是:课程设置较短、授课时间不能按时保证、授课内容基本以基础班为主,教学深度不足[2];学生课余自主学习空间与时间不足;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途径不畅通;学生课前复习与课后的练习较少;学生对体育教师指导的依赖程度尚无丝毫改变;教师教学手段依然较为单一.

2 新媒体特点及其应用

2.1 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New Media)是利用网络数字、移动通信等先进技术,通过无线网络、卫星、局域网等通道,借助智能手机、IP电视、IPAD等作为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等合成信息的传播形式总称[3].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形式,具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其特点体现在传播信息的个性化、交互性、快速性、广泛性、开放性等.此外,新媒体具有相对性特点,当前网络电视、OTT视频相对于传统媒体中的报纸、广播等就是新媒体.

2.2 新媒体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应用现状

2016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今后将互联网建设成为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达到6.2亿,手机网民已经占到全体网民数量的90.1 %;截至2016年6月手机网民达到6.56亿,占全体网民数量的92.5 %,半年提高了2.4 %[4].这些数据显示出我们手机网民的数量庞大,并将持续增加.另据笔者对安徽省合肥市8所高校(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师范学院)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智能手机普及率接近100 %,通过手机上网人数100 %,宿舍内网络普及率100 %,其中有部分高校WIFI已经覆盖整个校园,智能终端设备和互联网在学校文化课教学中受到普遍重视,但在体育教学中却鲜有使用.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方法

3.1 新媒体对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影响

借助于新媒体大学生能够丰富视野,拓宽体育相关知识面.通过调查显示当前有76.5 %的安徽省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体育信息,有45.2 %的学生通过手机观看体育赛事;在空间方面新媒体无限延伸,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体育信息,便于自我学习、自我纠正和改进动作技能;在互动性方面,新媒体可以建立大量的互动交流平台(QQ交流群和微信公众号),具有双向互动性,能够迅速及时有效的做到上传下达和双向反馈,改变了以往单向传授、课后无学习的教学活动.

3.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体育教学组织方法体系的改革

在当前选项课或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下,学生根据自我兴趣选择授课项目,组成了以体育项目为主的授课班级,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这种状况打乱了以院系为单位的原始班级,给教师的组织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例如:学生与教师之间无法迅速、顺畅而有效的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不便于组成学习小组.然而在网络与智能终端普及的今天,可以采用QQ和微信等较为普及的应用软件,建立QQ讨论组和微信学习群等方法,改变三自主教学模式下组织方式存在的弊端,为学生—教师—学生之间架起一座隐形的桥梁,提供了有效的沟通渠道,便于相互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3.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体育教学方法体系的改革

三自主选项课模式下,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一直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学习—教师纠正动作—学生自我(或分组)练习.这种方法充分体现出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在实践授课环节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总体呈现出教师主导作用没有完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没有充分显示.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运动技能体育教师未必能够完成或根本就无法完成(如篮球扣篮动作),仅能依靠语言表述,而无法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印象,即使提供带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室,也依然无法满足室外授课活动的需求.此时,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改变原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提前在网络上找到下次课应学习的视频内容,提前观看动作,总结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做到课前预习;课中将找到的视频资料在体育教师集体讲解的基础上,差异化进行学习;课后同学们的学习心得体会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进行直接交流,教师对同学们课下所犯错误可以及时的指导,真正做到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同时,学生动作还可以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群内供同学们学习,或者让同学们帮助指正缺点,学生—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能够做到即时随地,使体育运动技能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在这一过程中新媒体便捷性与交互性优势显现无疑.

3.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改革

现有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制定的依据是国家课程指导纲要,根据2002年颁布的课程指导纲要精神,不同学校根据校本和区域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教学大纲和对应的教材.一般情况下教学内容多年不变,即使修订教材,也仅仅是较小幅度的改动.然而当前信息日新月异的变换,如果按照传统守旧的教材,一成不变的教学,必然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也无法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合格体育人才.当前应借助新媒体容量无线的优势,根据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教学大纲的要求,适时调整体育实践课授课环境,改变不适宜于当前社会发展的教学内容,加入时尚新元素,迎合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吻合社会需求.如在教授健身操课程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时尚街舞动作,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智能终端设备(智能手机或IPAD)进行自我学习[5];在教授篮球课程时,可以将最新修改的篮球规则结合手机视频进行讲解.

3.5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体育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

据调查,当前体育表演类项目或运动技能的考核与评价,一般以授课教师直观打分为主,在调查的安徽省8所高校内无任何一所学校进行考评分离或者学生参与考核打分.由于教师个人打分,具有偶然性和主观性,不能够全面、客观、公平、合理地反应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体育教学考核中可以利用智能设备的摄像功能,将学生考核内容录制下来;在班级内由学生分组投票选取参与考核打分的小组长,教师制定一定的考核方法和标准,引导小组长对现场考核内容和录制视频进行仔细观察确定学生最终分数.教师全程跟踪监控,如有不合理现象将及时调整和更改.

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操作方法

4.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系统结构图

以新媒体为外在环境,融于体育教学的内在环境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课堂信息,活跃课堂氛围,以便捷而互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以智能终端为设备,采用多元教学方法,调节教与学的双边关系[6],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在新媒体语境下,体育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即使受到天气等客观原因无法进行室外授课,教师也可以采取网络视频教学,满足学生求知欲望,使课程具有延续性,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避免当前体育课中诸多不利因素.最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如图1).

4.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体育教师运用网络和智能终端设备,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提升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如:教师利用IPAD播放体育明星的技术动作.教师要求学生观看课前收集的视频资料,了解运动技能的特点,然后教师示范,学生具有重点的观察动作特点,此后学生练习,并观察视频动作与教师讲解中的细微差别.当学生基本了解了动作技能的结构与特点时,按照课前结合好的小组确定共同学习和探究的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动作录制下来,自己纠正错误动作,或者将自己动作与视频动作进行比对学习.学习完毕后教师要求每组出两名同学进行班内竞赛,成绩优异者可以给予适当的加分,具体操作流程(如图2).

5 结束语

在当前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新媒体,能够解决当前课堂组织方式存在的不足,完善体育教学方法体系;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增加体育课程的授课内容;能够实行教考分离,促使考核方式更加公平合理.能够解决雨、雪、雾、霾等特殊条件下教师无法授课的现实问题,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教学深度,延伸学习维度.因此,利用新媒体可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氛围,改善教学环境,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此外,将新媒体有效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也是时代发展所需.

图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系统结构图

图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体育教学操作流程图

[1]张少琼.新媒体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及发展策略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6(5):102-104.

[2]黄波.新媒体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校论文,2015(2):159-160.

[3]陆远容,许喜斌.基于手持智能终端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高职论坛,2015(14):64-68.

[4]艾瑞咨询. 2016年中国互联网体育用户洞察报告[R].艾瑞咨询研究院,2016-06-07.

[5]王志学,陈国瑞,赵先卿.大学体育表演类项目“探究性—Battle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7):81-83.

[6]王志学.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J].电子游戏软件,2012(5):29-34.

The Reform of Colleg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WANG Zhixue1, ZHANG Yong1, WANG Yaqin2

(1. Department of P. E. & Military Sport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China; 2. Department of Social Studies, Anhui Academy of Administration, Hefei, Anhui 230051, China)

It is a great task for physical education(PE) educators to explore a sports teaching mode adap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sent college sports teaching mode discovers that the teaching mode of Public P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not changed for many years and the teaching malpractice still exists. By applying new media technology to sports elective courses and the organization and evaluation in the club teaching system, we can optimize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activate classroom atmosphere,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promote the students’ sports skills.

new media;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

10.3969/j.issn.1673-2065.2017.04.007

G807.01

A

1673-2065(2017)04-0026-05

2017-01-13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5D106);安徽大学教研项目(JYXM201290)

王志学(1975-),男,安徽蚌埠人,安徽大学体育军事教学部副教授; 张 勇(1958-),女,安徽阜阳人,安徽大学体育军事教学部教授.

猜你喜欢

大学教学模式体育
“留白”是个大学问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大学求学的遗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