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霍克尼式”拼贴对我国公共性壁画的启示
2017-09-11孙超王真真
孙超,王真真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457)
“大卫·霍克尼式”拼贴对我国公共性壁画的启示
孙超,王真真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457)
“大卫·霍克尼式”拼贴作品的空间重塑法成功地与观赏者建立起了情感信任,并引导观赏者游走于作品之中,而当前公共性壁画往往缺乏这样的互动性,使其与观赏者之间产生距离。可通过采取霍克尼的独特的空间塑造法消减距离感,从而产生身行现实、心行壁画的艺术效果。
大卫·霍克尼;拼贴;公共性壁画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引言
壁画是一种古老的绘画形式,从古至今具有独特的风格与气派,它是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社会,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很大提高,公共艺术以各种形式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现代壁画以公共艺术的形式不断提高着人们的审美情趣,且时代的变迁使得壁画公共性特征加强,这要求壁画不仅要表达画面信息,也应当涵盖无限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并不仅是图案意义的传达,更是创作者在社会情感和大众情感之间建立起的一种情感信任,这正是当代公共性壁画的核心,同时也是应该面对和完善的主要方面。本文通过对波普艺术大师大卫·霍克尼创作思想的分析,将新的创作理念加入到现代公共性壁画的创作中,为我国公共性壁画在未来的发展中开辟一条新道路。
一、大卫·霍克尼独特空间形态的重塑性
(一)波普艺术大师—大卫·霍克尼
在艺术家眼中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往往是很微妙的,众人仅依靠现有的思想潮流趋势而盲目推崇“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方式是有弊端的,而真正理解艺术是如何来源于生活,又如何使艺术通过生活更直观表现给大众的往往只有那些对生活捕捉者。大卫发现了生活的美,且采取了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去表现其作品的精神内核,他就是一个成功的捕捉者。
大卫的创作手法多种多样,其中“霍克尼式”拼贴摄影是他代表性的创作手法,19世纪初,随着照相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传统绘画受到巨大冲击。20世纪的西方开启了个性化时代,强调个性的自省和深思是个人及社会价值判别的出发点,在大潮流下,立体主义绘画形式出现,大卫则同时借用了这两种创作手法,用立体派的思想与摄影技术的结合创作出了打破时间空间原本关系并通过加工处理重塑起他本人心中时空关系的艺术表达。
(二)对大卫·霍克尼重塑法的分解
大卫认为西方传统绘画所采取的在二维平面上逼真模拟再现三维空间的焦点透视法定格了空间和时间的流动性,他认为时空的流动性才可以使人们在运动空间中观看对象时产生共鸣,在大卫创作的拼贴摄影中表达了空间的流动感和深度感,把生活中每一件所要描绘的对象都尽可能真实的记录而不是真实的绘画,他记录每一个瞬间的变化,从而使他的作品在这样独特空间形态中具有了叙事性的特点(图1、图2)。大卫游走的空间表达技法是他使用“宝丽来”相机拍摄同一对象的不同局部,再拼合回原整体图像,而我们都熟知由于相机受到人手操作及其视角形变影响,不同的局部照片是难以完美对接的,经常会出现重叠和错位,但大卫的作品并不同于数张照片的拼合,是由于在对事物进行拍摄中他有对事物本身以及事物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的选择性,其空间形态的创作可以理解为解构重塑的形态,而解构何种形体以及重塑到何种程度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往往因观赏者的心理变化而意义迥异。
霍克尼的空间重塑法使其作品看似十分复杂,但却很容易吸引观赏者追随画家的创作视角而游走于作品之中,使观赏者体会一种边游边看、多重透视的观察方式,在此观看意识活动中,必然会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每一次的心理变化都会随着时间的变迁以及空间的转移而有所改变,这就是大卫·霍克尼重塑空间独特表达方式的魅力所在。
> 图 1
> 图 2
二、我国当代公共性壁画创作时空的定格性
(一)公共性壁画的观赏方式
从人们熟知的敦煌壁画开始到当代我国公共性壁画,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时空的变化,对于所描绘的事物也会改变,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并非如此,这种差异性让我们重新审视我国当代公共性壁画。
在公共性壁画的创作中,往往是表现某一主题,这一主题在表现形式等方面也体现了创作者在创作思维中加入其对壁画空间性的思考行为,但作为一件实体在大众观看时则就仅以平面性的绘画形式展现,空间在人眼中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高低大小,各种空间形态人都是可以感知到甚至可以参与其中去体验空间所带来的感觉,而时间是我们抓不到看不见的,所谓的时间构建往往对于壁画来说是很难把握的。时间构建,简而言之则是人们在观赏壁画时所产生的一种对壁画所描绘的时空体验的总和。真正让观赏者产生共鸣的壁画则应该具备这两点要求。
(二)我国当代壁画所面临的问题
1.时空塑造的局限性,敦煌壁画之所以著名并不完全因为描绘人物的细腻,而是带给人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画与心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简单说这种信任是指壁画与观众的互动性,当代壁画虽然有一些也体现了社会与人的生活情感,但这些往往在时空观念上属于定格的艺术,即便有些能引起共鸣,但因缺少互动而会产生距离感。
2.素材选择的局限性也是我国当代壁画所缺失的重要部分,素材选择上多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主,以宣扬传统文化作为出发点。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其作为传承点固然可以,但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仅以传统作为创作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在我国公共壁画的素材选择上更应该注重现代人的生活情感,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更新创作基点,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与时代同步的现代艺术。
3.材料选择的局限性是指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使用传统的创作材料,比如:金属、马赛克、纸、石材等等,壁画可通过不同材料的特性来表现不同的画面美感,而且材料与表现技法的综合运用是其最直接的表现个性化语言的手段, 这是当代壁画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且同时现代壁画缺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壁画也是如此,虽说壁画是古老的艺术形式,但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也应该与时俱进,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不断的发现并应用科技前沿的材料。
三、“大卫·霍克尼式”拼贴空间技法与我国当代公共性壁画的创新融合
(一)对我国公共性壁画的创新启示
社会科技的发展不断启发着人类的认知,同时也时刻影响着审美观念的改变,新社会以及新人文的出现使传统壁画已经不能涵盖现代壁画的概念,现代壁画除了满足视觉审美要求以外,同时还应具有叙事性特点。举个例子来说就如同我国的卷轴画,画面的形象以及时空关系都是以时间的发展为构建依据的,而这样的表达则与大卫对时空的创作方法是一致的,即是将空间与时间糅合在一起,从而使观赏者对画面的心理情感不断增加,大卫曾说过:“绘画活动变成了可视的过程,且并非隐藏在作品背后,它非常清楚,显而易见,但吸引我的是画家看世界的方式,这意味着观者参与了画面。”我国公共性壁画缺乏的就是这种互动性参与。
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卫的拼贴作品中捕捉到许多细节,他作品的空间形成是由其视角的变化而时刻变化,且由观者视角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是他创作作品空间的重塑,是随着时间变化而来的。我国公共性壁画可以去借鉴他的空间创作方法,在壁画的创作过程中加入互动性,这种互动性既可以是观看时的一些行为互动,同时更可以是情感互动。把大卫所表达的每一个瞬间的变化移植到每一位观者观赏时的每一个心理瞬间的变化。举例来说:就某个历史题材的壁画而言,在创作时要让观者能体会到历史的流动性,而并不是呆板地把历史现象表现出来,可采取多种透视的创作方法表现。
(二)与我国公共性壁画的融合
大卫希望自己的作品是与观众心灵相通的,这也是我们现代壁画最值得借鉴之处,大卫的艺术创作手法是采取流动的、多视角的方式去表现事物,而不是简单的绘画,应当做到叙事性。大卫的作品总是很冷静的,而在这种冷静之下却表达着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热情。壁画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客观冷静的,但传达的情感一定要是丰富的,他的拼贴作品中有许多平凡的人和事,但他却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会让我们去感受所描绘的人和事当时的状态。
当代公共性壁画艺术作为现代城市文明传播的载体之一,不仅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体现了整个民族文化的艺术品质。艺术家作为社会语言的传播者,应时刻参与大众生活,多学习多借鉴不断激发创作灵感,因此在当代公共性壁画创作中应学习大卫的时空观以及情感观。但在这种“拿来”或“借鉴”中,如何判断、把握其精髓,如何在吸收外来有益元素的同时,建构自己独特的文化审美品格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我国文明博大精深,在此融合中,我们还应对当代壁画艺术进行再次创新,创造出有别于其的语言。比如加入我们传统的语言,将各种表现形式融合,也就是使传达情感的媒介更为丰富些。创新加借鉴会使今后的我国公共性壁画创作更加完善,更加贴近人的本真生活。
结语
通过采取大卫的创作手法,公共性壁画的未来创作方向也多了一条可行的道路。而对当代我国壁画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冷漠问题,相信通过对大卫作品的思考也会有所改善。游走于画中的观赏方式在我国传统的绘画中就有所体现,从这一点不难看出我们对于本国的传统艺术研究还不够深入。在此借助壁画这一个点,希望能引起对传统艺术更加深刻的了解学习。在公共性壁画未来创作中可以尝试多加入一些互动性的行为。相信现代壁画所表达的时代性就会有更多观众的参与,艺术源于生活这一命题表达起来更加的深刻而准确。■
[1] 廖宗蓉.论大卫霍克尼不平凡的艺术生涯[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2,26(4):457-460.
[2] 马俊.从霍克尼的拼贴艺术理解“观看思维”[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3(4):61-63.
[3] 朱广宇.现代壁画艺术创作的综合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熊洁.穿越·行走的空间—浮雕壁画四维空间意识探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 吕彤.“艺术平民化”的两个案例—安迪·沃霍尔与约瑟夫·波伊斯作品解读[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64-168.
[6] 郭志刚.何时为艺术:一个文化学者的艺术布道[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The Enlightenment of "David Hockney" Photocollages on Public Murals in China
SUN Chao,WANG Zhen-zhen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Tianjin 300457,China)
David Hockney type collage piece of space restore method and emotional trust viewer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 and guide the viewer in works, public fresco in China tend to lack such interactive, make the distance between it and the viewer. We can take the Hockney unique cut distance space shaping method, producing line of reality and heart line mural art effect.
David Hockney; collage; public fresco
J229;J0-03
A
1008-2832(2017)08-0119-03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