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氏紫陶:三代人的执着与坚守

2017-09-11婉兮

创造 2017年7期
关键词:紫陶建水

婉兮

向氏紫陶:三代人的执着与坚守

婉兮

1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100多年前的临安府,应该会在商铺林立的繁华街头,遇见一位挑着箩筐的清瘦年轻人。

年轻人从几十里外的村庄来,赶了半个时辰的路,额头上已结满亮晶晶的汗珠。太阳刚刚升起来,照着这座苏醒不久的小城,光也照进了年轻人的箩筐,于是你看见了大大小小的花瓶和罐子,赤红色的。年轻人不时回头看一眼,眼里的期待和焦虑交织在一起。

他把箩筐放下,坐在一块石板上,开始探头探脑地往那家店里看。店里飘出一阵浓香,是鸡汤混合着酥肉的味道。他吸了吸鼻子,又讪讪地坐下来,心里踟蹰:该不该进去催一下那位享用早餐的大老爷?

那是上个世纪初的建水,细陶制品问世还不久,但已经风靡上流社会。那些精巧的细陶烟斗,迅速击败金、玉、锡、铜做成的各式烟斗,成为达官贵人们吞云吐雾时的必需之物,甚至远销海外。而烟斗的产地——建水碗窑村,也由此迎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春天。

眼前的这位挑着陶坯焦虑等待着的年轻人,正是来自碗窑村的窑工,他叫向逢春。

当时,谁也想不到这个名字将被载入中国陶瓷史册。

此刻,喝早酒的大老爷终于从炭火氤氲着的烤豆腐香味里起身,踱着方步走到了向逢春面前。向逢春带着一脸恭敬的笑,急忙挑上担子跟上去。太阳已经升高,照耀着临安城里的车水马龙。

2

想不到的是,几分钟后,意外发生了。

“没法写了,写不了了,坯子干了。”大老爷撂下笔,向逢春欲哭无泪,只得挑着坯子垂头丧气地返回。

这不是第一次,应该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细陶的烧制有赖于陶身的书画装饰,这点睛之笔才是价值攀升的关键所在。可当时的窑工大多出身贫苦人家,识文断字已是难得,更遑论写字作画?好在向逢春的父亲是前清的武举,小时候,他也读过几年私塾,还算有点底子。

这位不服输的小伙子边走边琢磨,回到家便借了一本王羲之字帖,又找了一支毛笔,然后蘸了水在石板上临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几年后,一种名叫“汽锅”的新式烹饪器皿出现在建水大户人家的饭桌上,它脱胎于传统炊锅,锥形管被缩短,还多了个盖子,水蒸气遇到盖子后凝结成汤落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了鸡肉的鲜美。最妙的是,汽锅把手是雕刻得栩栩如生的狮子头,往饭桌上一端,便自然成为一道风景。

又过了几年,汽锅被送到了美国芝加哥参加博览会,获得了美术大奖。

至此,几乎整个临安府都知道了小伙子的名字——向逢春,他改制了汽锅,使紫陶在烟斗之外有了另一种代表器型,且闻名世界。

“向氏紫陶”由此声名鹊起,向逢春成为建水制陶史上第一位集制泥、拉坯、装饰、刻填、烧制、磨光工艺于一身的全能型匠人。

3

新中国成立之后,向逢春去了两次北京。第一次是1953年,参加全国民间美术品展览会。第二次是1957年,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向逢春和民间工艺美术代表们一起,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得到了毛主席回赠的一顶帽子。

此后,建水紫陶与紫砂陶、坭兴陶、荣昌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由江湖之远走向了庙堂之高。

遗憾的是,向逢春在不久之后的整风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当时他已年过花甲,被下放到农村劳动,身心皆受重创。他的8个子女中,也仅仅有2人继续在合作化企业“陶器社”中继续制陶,其余子女远赴丘北、个旧等地谋生,再无人涉足陶艺,向逢春本人也于1964年去世。

向逢春长子向福功,得其父真传,在陶器社上班的二十多年里,陆续带出了陈绍康、马成林、袁应德等徒弟。上个世纪80年代,向福功及其妹向素珍陆续去世,曾经的向氏三绝:“古朴雅致的造型、精湛高古的书画、腻如古董的色泽”也难觅踪影。

当时代东风吹来,紫陶这门古老技艺大放异彩时,江湖上已经没有向家的传说。那些曾令无数人惊叹的制泥配方与技艺,都在岁月长河里静静沉睡。

4

向家的第三代人,分布在社会各个行业,和紫陶制作已经扯不上太大关系。

直到2010年,向逢春的第七个儿子去世,沉浸在丧父之痛里的向勇,想要做点事情,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向勇搜索着回忆,猛然发现父亲始终念叨着的,是爷爷的做陶故事。

“旧时,能用‘向氏紫陶’作为礼品馈赠,是赠礼人的一种荣耀。解放后,在一次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毛主席对你爷爷的紫陶作品也是大加赞赏!”

家族荣耀像一枚无形的勋章,从小就烙印在向家的孩子们心里。

小时候,他跟着父母回老家,常看到大伯向福功在一堆瓶瓶罐罐中描描画画。当时的紫陶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生产销售都不景气,但向福功一直在默默努力,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不能让紫陶的生产断层。为此,他广收门徒,把父亲的制陶技术与理念传播下去。

向逢春的孙子孙女们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长大,虽不亲手去揉泥拉坯,却都对紫陶满怀深情。

父亲去世后,向勇开始天南地北地收购祖父作品,他的兄弟姐妹们,也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建水紫陶了,并有意识地进行购买、收藏。后来他们在昆明建起了一家私人博物馆,展出祖父、伯父等人的作品。

观看者络绎不绝,作为向逢春后人,他们欣慰而自豪。

与此同时,他们发现目前紫陶市场混乱、产品良莠不齐,它们被当作市场经济上的一种普通商品,成为资本逐利的工具。

与先辈的愿望已大相径庭。大家便琢磨着做点什么,让向逢春留下的东西永远流传下去。

5

2013年,向逢春后人建立的公司终于挂牌成立,他们给它取名为“逢春”,有两层含义:

第一,纪念祖父向逢春。

第二,寓意紫陶发展迎来春天。

2014年,公司第一窑紫陶出炉,此时距离向逢春去世已整整50年。

对历史来说,半个世纪不过是弹指一瞬间。但对一个家族来说,半个世纪已经意味着沧海桑田。时代风起云涌,重出江湖的向氏紫陶是否还能经受住考验?

幸运的是,向逢春留下的泥料配方并未过时,出窑产品依旧润如膏脂色若美玉,极高的市场辨识度与高质量很快受到消费者青睐。

在建水,逢春紫陶是一家很特别的紫陶企业。因为它不把盈利放在首位,定位始终是作品而非产品。每年3月15日,不合格的紫陶都要被集中销毁,以此证明做好做精的决心。

因为对逢春紫陶的掌舵者来说,做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事关家族荣耀,也实现时代赋予的“向氏后人”价值。

一年后,公司产品便进入钓鱼台国宾馆,登上了大雅之堂。和一百年前一样,向氏紫陶的招牌依旧在闪闪发光。

猜你喜欢

紫陶建水
建水陶艺新观察
浅谈建水紫陶文化价值和工艺传承
建水孔子文化节 尽显儒家君子风范
建水紫陶研究:学生紫陶作品
建水紫陶研究:学生紫陶作品(二)
刍议建水紫陶的艺术审美与鉴赏方式
云南建水陶博物馆馆藏作品欣赏
小谈建水陶
物以史记 史以物存
建水紫陶·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