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云南“产业版图”新支柱
2017-09-11易水
易水
生物医药:云南“产业版图”新支柱
易水
编者按:“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8大产业之一的重大决策,提出要把云南打造成为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中心。
在我国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云南因资源禀赋富集、政策利好不断、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已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首次发展成云南省支柱产业,打破了过往以烟草、矿产等重资源一产主导的市场格局。
云南的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哪些成绩?又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困惑?未来如何实现“辐射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中心”这一目标定位?本期“前沿视点”聚焦于此,期待为你解读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的路径探索和发展方向。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 2016年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2090亿元,实现增加值766亿元,同比增长13.4%,占全省GDP比重达5.15%;其中,生物医药和健康产品制造实现工业增加值174.6亿元,同比增长14.9%,超过全省工业增加值增幅6个百分点。
凭借富集的资源禀赋和不断出台的政策利好,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首次跻身云南省支柱产业。历久弥新的“云药”产业正迎来喷薄发展的大时代。
生物医药产业迎来发展春天
随着人们在生命健康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符合创新方向的生物医药已经成为发展重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制药就一直保持高速发展。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在我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一方面,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超过1.2亿,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将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药物自主研发仍很薄弱,药品生产以仿制为主,原创性药物较少,生物医药关键技术也和国际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并力促整个产业涉足国际竞争,将成为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
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领域,是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重点方向。近年来,《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生物医药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随着“十三五”进程的推进,国家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导向“红利”倍增,对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质量品牌、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的支持力度也在持续加大。《“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除了提到生物质能外,生物医药也是其大力鼓励发展的行业之一。《规划》提出要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提升生物医学工程发展水平等。在医药领域,以基因技术快速发展为契机,推动医疗向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医疗发展。
从市场规模来看,生物药产业是当今世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目前,生物医药产业每年以15%~18%的速度在增长,目前全球1/3的在研药都和生物医药相关。2016年全球十大畅销药物中仅有一款小分子药物,其余9种均为生物药,全球的销售额达68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生物技术药物占全球药品销售的比重将超过三分之一。
从成长空间来看,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整个医药产业中的比例约为11%,与发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占整个医药产业的比例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强劲的市场需求,驱动着行业发展。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刺激下,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井喷之势。放眼全国,近年来抢占生物医药市场,很多地方都在开始行动,如天津市提出将在未来几年将培育形成6个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到2020年,形成2200亿元的产业规模;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提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地;成都打造天府国际生物城则将目光盯上“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双创人才栖息地、世界级生物产业创新与智造之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命健康小镇”;广州开发区则将努力打造千亿级大健康产业,形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区、精准医疗产业引领区、高端健康服务示范区;北京市将启动生物医药“G20工程”三期,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实现1800亿元;杭州经开区将以东部医药港小镇建设为载体,打造50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
风口之上,机遇空前,挑战同样巨大。相比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仍处于发展早期,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是全球主要的药品市场。据中国健康产业蓝皮书统计,2016年中国市场上生物药的销售额为1298亿元,占国内药品市场总量9.0%,而发达国家生物药占比达25%。
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晓东看来,中国生物医药的现状基本上是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过程,一方面有庞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发展现状又表现为低端、混乱。
对于中国生物医药的差距,美国FDA单克隆抗体生物药部审评专家和肿瘤生物药审评部审评专家张磊公开表示,中国生物药和国外的差距非常大,路还很长。在美国FDA一整套标准之下,中国的短板还是很明显的,特别是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
尽管如此,王晓东仍相信,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春天已经来临。他指出,发展生物医药需要三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包括放开的政策、专业的人才和社会资本。
在生物医药这个需要资本和耐心的行业,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并力促整个产业涉足国际竞争,将成为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同时借助政府引导,有序整合资源,完成企业转型,逐步实现仿、创结合,从本质上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将有助于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改变现状,真正“走出去”。
政策加码 “云药”领跑
6月20日,2016年度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发布,引起人们对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热切关注:医药工业百强、成长50强、商业50强……十数个云南企业的入围,折射出多年来云南医药产业的特色发展壮大。
三七种植
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胡庆忠看来,生物医药产业化是建立在生物资源物质基础、传统医药文化基础、民族医药研究基础和市场空间发展基础之上的现代化产业。在这四个领域,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发挥着难以替代的功能——
生物资源物质基础不可替代。在全国首次药物资源普查中,云南有中药资源有6559种,其中1200多种是云南独有,药材品种和蕴藏量均居全国首位。
传统医药文化基础不可替代。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伟大宝库中,云南具有独特的地位。民族药资源有2000多种,民间验方有10000多个。以傣医药、彝医药为代表,已形成系统的民族医药理论和文化体系,为以傣医药、彝医药理论为指导,开发现代中药、天然药开辟了有效路径。以云南白药为代表的中药系列产品和以灯盏花素、青蒿素系列产品为代表的天然药,就是从民族药中开发中药和天然药的杰出代表。
民族医药研究基础不可替代。从2005年开始至今,已完成350个中药材标准、200个中药饮片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标准提高工作。其中,首次制定了傣药材和彝药材标准,确定了傣药材和彝药材的法定地位。自标准实施以来,涉及的中药饮片和药物制剂累计产值已超过100亿元。随着标准的实施,新产品的开发和药物制剂市场的扩大,这些标准对医药产业的影响和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市场空间发展基础不可替代。云南省地处“一带一路”建设西南前沿,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方面,云南具有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优势,生物医药产业可以大有作为。相同的自然区位与文化相似性有较高亲和力,为云南省传统医药与南亚东南亚特别是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从2003年起,云南不断出台政策来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2003年1月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云药产业的决定》提出,把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为云南省的新兴支柱产业,这是继烟草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以来新增的一项有力决策。201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领导小组,设立省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云南盈谷生物产业创业投资基金”“云南和源生物医药产业投资资金”,出台了支持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基地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的一系列政策,初步建立了有利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宏观机制环境。
在此之后,云南的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据统计,“十二五”前三年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总量保持年均25%以上的高速增长,营业收入、产值、利润增长速度位居西部前列,后两年仍然保持了1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2015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1205亿元,是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154亿元的7.82倍。
去年4月11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之首,提出要把云南打造成为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中心。同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及三年行动计划 (2016—2018年)》,提出把云南打造成为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中心,力争到2020年,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00亿元。
今年2月24日,省政府办公厅再次印发《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再次释放政策红利。《意见》提出,要积极发展中药、民族药,加快发展现代生物技术药,将设立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基金,并向生物医药产业倾斜。到2020年,全省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和不断出炉的政策“强风”,助推云南生物医药产业抢占风头,云南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一个“黄金时代”。目前,云南中药(民族药)、生物技术药发展迅速,全省已基本形成以天然药物(中药民族药)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加工、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研发生产、医疗健康服务、商贸流通等构成的产业体系。国家已批准在昆明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设立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
6月5日,来自2016年度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新闻发布会的消息显示:2016年,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2090亿元,实现增加值766亿元,同比增长13.4%,占全省GDP比重达5.15%,首次发展成为云南省支柱产业。2016年,全省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46户,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69户,超百亿元企业1户。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81.66亿元。
“闯关”路还在继续
这是云南生物医药产业最好的时代。立足“政策引领+市场创新”,云南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成为云南省支柱产业。然而,一些迹象表明云南的“闯关”路还在继续,尚有很多挑战需要政府和药企去面临并共同解决。有专家认为,在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上,云南拥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但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规范引导不充分、市场主体竞争力不足等挑战。
从供给侧结构看,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主要还是由原料供应、低端医药产品和保健品加工生产、基本医疗服务、传统的医药商贸流通等构成,产业链延伸不够,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医疗养生服务业等新业态发展不足,专业化产业园区缺乏,创新能力不足,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还不强,对云药市场推广和品牌培育力度不够,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明显短板。另外,生物医药产业与医疗、民族、旅游、休闲、养生、养老、运动、保健、文化等领域融合度不高。
“云南大健康产业刚起步,生物医药产业亟待全面整合提升”“药企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云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李红民指出。
“产业发展缺乏规范引导和有序监管”,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李国林认为,政府需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对重点企业进行科学引导、规范监管和积极培育。目前,中药材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主体“小、散、弱”问题突出,粗放经营造成资源浪费,规模效应不足。仅以三七产业为例,由于缺乏总体规划、科学引导和有序监管,存在制假售假、价格虚高等市场乱象,反过来加剧了其固有的连作障碍危机。
云南中医学院院长熊磊也表示,由于缺乏专业化的产业园区支撑,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还不强,相关药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企业开发运用受限。同时,云南缺乏一批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医药产品和健康产品品牌,企业对云药市场推广和品牌培育力度不够,市场开拓有待加强。
按照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云南省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00亿元左右;到2017年,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400亿元左右,其中,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左右。
面对一组组大数字,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何以跃升?
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及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中强调,云南省应突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的提质增效建设,到2020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万亩左右;开展中药材安全性评价,促使三七、天麻、石斛等一批云南特色药材品种成为新食品原料;建设云南空港国际科技创新园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研发集聚区;支持昆明、玉溪两个国家级高新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围绕专业化园区、种植基地、生产线建设以及技术改造、产品研发、技术成果转化等,云南省将组织实施100个重点项目。此外,云南省还将围绕原料基地建设、大型企业引进培育、市场开拓、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政策研究,协调解决招标采购、辅助用药、医疗机构用药、原料紧缺、融资等制约产业、企业、品种发展的关键问题。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典型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推动和合理规划。应根据云南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科学定位,营造一个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机制和政策环境。
在不断提升“云药”品质和品牌,修炼好内功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与中药全球化联盟、台湾、澳门的交流合作,扩大和深化与国内知名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重视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交流,也是必要之举。要继续推进科技入滇工作,大力支持省外“科研平台、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团队、科技企业”在云南落地。鼓励企业、科研单位“引进来”、“走出去”,借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促进“云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个新兴产业的空间与未来,离不开新品研发与产业集聚并举。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的技术与产品质量,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继续做大做强生物医药这一“黄金产业”,云南要走的路还很长。
数读>>
★ 2016年,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2090亿元,实现增加值766亿元,同比增长13.4%,占全省GDP比重达5.15%,首次发展成为云南省支柱产业。
★ 全省中药材种养殖分布在127个县市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超660万亩;建设了56个“云药之乡”;文山三七、昭通天麻、红河灯盏花、龙陵紫皮石斛、广南铁皮石斛、程海螺旋藻6个品种获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三七等6种中药材产值达10亿元以上。
★ 2016年,全省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46户,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69户,超百亿元企业1户。
★ 目前,全省有5家企业销售收入进入全国医药商业百强之列。一心堂2016年销售收入达62亿元,拥有4000多家连锁机构。“互联网+医药”起步发展,全省已核准超百家药品信息服务网站,10余家药品交易服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