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研究
2017-09-10黄文
黄文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深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活力的提升,但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尚未成熟,相应的风险控制水平也较低。近些年来一些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案件的出现对企业的投资者和劳动者的经济利益连成了严重的损坏,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于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通过对上市公司审计风险成因的分析有利于明确风险控制的方向和具体策略,从而达到风险规避的目标。针对于此本文就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审计风险控制策略,希望可以为审計风险控制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上市公司;审计风险;成因;风险控制
当前经济环境下审计需要面对复杂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审计的难度较高,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需要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为了尽可能避免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发生,相关的注册会计师需要准确上市公司的经营及财务状况,推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采取恰当合理的风险控制方法。
一、上市公司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1.1审计环境因素
社會经济环境及行业监管环境是导致上市公司审计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较好,为上市公司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地方保护主义等行政干预的存在会严重干扰审计人员的正常工作。此外行业监管体系的完善性、监管措施的执行成效以及违规处罚的力度也会影响到上市公司审计工作的成效。政府各个部门针对上市公司所是制定的财务规范存在一些差异,这些管理规范之间衔接的缺乏增加了注会的工作难度,进而导致审计工作质量的降低,容易造成审计风险的发生。
1.2审计主体因素
上市公司的审计准则、审计事务所的管理水平、审计方法的合理性以及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等都属于上市公司审计风险产生的主体因素。审计事务所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其审计水平及风险管控的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审计人员在进行上市公司的审计时受到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影响,很难完全按照独立的审计准则进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计风险发生的几率。当前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方法较多,传统的审计方法无法满足现阶段审计工作的需求,此外注册会计师自身审计能力的欠缺以及职业道德的缺乏也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的控制成效。
1.3审计客观因素
出现审计风险的上市公司中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不在少数,常见的治理结构问题包括组织结构复杂臃肿、大股东操纵董事会、不合理的职务兼任以及独立董事的架空等等,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为上市公司内部人员的暗箱操作提供了必要条件,容易造成审计风险的发生。此外一些不法上市公司为了谋取利益存在对外界谎报财务信息的行为,更有甚者会进行财务欺诈,这种公司舞弊的行为的存在及社会公众对审计报告较高的信赖程度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
二、上市公司审计风险控制策略
2.1建立完善的审计法律发挥体系
相关立法部门和行业监管机构需要结合当前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对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修改,使其更符合当前审计环境的要求。此外还需要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完善。董事会、股东大会及监事会要充分发挥其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作用,并构建起相应的审计委员会和独立董事制度,规范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行为,通过事务所上市公司审计独立性的提高降低审计风险。于此同时还需要加大对于违法违规上市公司的惩处力度,对于存在财务欺诈行为的上市公司要追究其相关责任人,利用法规约束和规范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行为。
2.2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乏是导致审计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上市公司的审计实践中管理当局需要同时担任委托人和经营者,为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相互勾结徇私舞弊创造了环境。因而为了减少审计失败情况的发生需要对上市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进行完善,促进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几率。
2.3提高对于委托单位的了解程度
负责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对委托单位的各项信息进行调查,避免与存在不良行为的上市公司客户进行合作,一般来说对职工、政府以及企业缺乏责任感的企业其审计造假的可能性也更高。审计测试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但即使如此将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控制的可接受的范围内仍然存在较高的难度,因而事务所在被委托之前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调查,避免接受缺乏信誉或者是财务问题严重的上市公司的审计委托。
2.4遵循职业标准和审计准则的要求
注册会计师在进行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时,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审计准则要求及职业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审计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计专业水准,于此同时秉持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审计,对审计过程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将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作为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了提高审计的质量还需要完善会计事务所内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于审计人员职业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确保在职注册会计师对于上市公司审计工作的胜任能力,审计人员也需要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自觉接受审计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
三、结束语
导致上市公司发生审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审计风险无法彻底杜绝,因而风险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为了规避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必须要明确该类风险的成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策略,,调整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相关审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尽可能避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的发生,保护相关投资者和雇员的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