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中庸”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2017-09-10康文莉
康文莉
【摘要】:在丰富多彩的当今社会之中国,中国的设计道路想要开辟一条具有自己独立的设计理念,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探索设计道路上的种种难题,并深刻认识到设计需要与其民族本土文化相互渗透。自此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庸之道;平衡;有机统一中国古代建筑;民族文化;设计理念;现代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
(一)儒家“中庸”思想内涵的概述
什么是中庸呢?或许很多在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已对中庸之中所蕴含的真实含义不再了然,把中庸误解为和稀泥,往往以一些贬义用词去解释所谓的中庸之道,其实不然。相传《中庸》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所作,其这些作品都是秦汉时期所作,是儒家融合了大量的易学思想之后的最终产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部分。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是儒学的集大成者,尊称为朱子。他把《中庸》、《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中庸》的文学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作为诸经的经典代表作之一,成为当时儒家诸经的普及作品并广为流传。《中庸》的开篇就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中“是指一种原则,一种态度,人们把它看作是一个过程,而“和”则是由"中"这个处事的原则,态度最终所产生的一个最终结果。凡事都要有节度,讲人们对待喜怒哀乐,要有一个度,即过度的欢喜并不是喜,过度的愤怒也不是怒,其实是映射出物极必反的含义。当人们可以有效的控制各种情绪,即“发而节中”,那么也就达到了其中“和”的目的。和,是指内心的平和,即不为外界所扰,凡事不会随波逐流,心中从无懊恼,独立傲然,从而到达心境合一的境界。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不偏不倚,分寸适度,保持“中”的原则,从而去达到万事以“和”為中心的境界。其精髓就在于平衡协调各种矛盾关系,从而促进事物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儒家“中庸”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及建筑景观设计的影响
建筑是艺术设计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中国古代建筑华夏人民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见证历史的最好证明,更是一个民族思想和文化的直接外在表现。儒家“中庸”的观念,在古代各类丰富多彩的建筑中成为了每个时代这种观念的缩影。如在古代建筑平面上作均齐对称的布局就直接体现出来,其中布局中必须以中轴主线展开布置,以彰显建筑的庄严。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沿着一条自南向北的中心轴线有机自然地组合排列在一起,自南向北,起点为以永定门,终点为钟鼓楼,其间高潮迭起的建筑重重叠叠、井然有序,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尤以故宫。另一方面,一些古代建筑的表现形式也体现出儒家“中庸”思想,认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一个绝对封闭的文化体系,这种说法是不被完全赞同的,如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圆明园就被外国人称之为 “万园之园”, 颇“中意”的建筑美,以“西洋”为基调,融入了中国建筑的“语汇”,创造出中西一致欣赏的建筑。又如北京的白塔,坐落于北海公园琼华岛之上,建于永历五年, 是一座外来的形式的藏式喇嘛塔,丰满匀称的独有造型融入中国的园林之中,这种建筑与建筑景观的完美结合,便是以儒家“中庸“之道为基础,以淡化两者之间的明显界线,形成绿荫葱葱,巍峨壮丽的岛上丽景。此外,纵观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不论是雄伟壮观的宫羽、幽静淡远的私家园林、还是丰富多样的普通民宅,在中国几千年丰富的历史衍变之中,这些建筑及建筑景观都以最真实的时代语言,深深烙印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深刻的映射出中国儒家“中庸“之道的传统思想观念。
(三)儒家“中庸”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1. 儒家“中庸”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影响
艺术设计是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通過不同类型及不同形式的物质的使用,以此来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而事物的创造和使用,体现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不断开拓创新。达芬奇曾说过:“艺术是自然的镜子。” 这就引起设计领域对工业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生态平衡问题上的特殊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我们提出,产品与自然的和谐,既不过度创造有违自然的事物,又使自然兼容并包人类所创造的新生事物,始终坚持一种不偏不倚,分寸适度,保持“中”的原则,遵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设计起步相对较晚,各方面海不够成熟,目前处于一种逐步学习、探索的阶段。众所周知,西方现代设计相对发达,拥有独立的设计风格及理念,如德国设计的简约而严谨;美国设计的人性化等等。因此中国在学习西方国家设计风格及理念时,儒家的中庸思想就起到重要的民族文化引领设计风格的作用:我们既要积极的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我们所缺乏的设计理论,又要兼顾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与之加以融合,以形成与我们民族文化相协调的独立设计理念。
2. 儒家“中庸”思想直接作用设计产品
设计的载体是从自然中获取而来,反之,设计的灵感与启发也常常源自于自然,加之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再创作生产,作用与人们的生活学习之中,这样所呈现的事物不过就是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既不过分矫揉造作,也不过度索取与自然,就是儒家“中庸”思想中重要的理论与行事原则的最真实的体现。当它作用于设计上,就要求我们所设计的产品在心理与精神上对其接受者达到相对平和,既不能太过突兀,也不能在其某一个对立方面表现出极端趋势。另一方面,设计要随着市场化需求的进一步深入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讲究外在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协调,又要兼顾其美学要素的创新思维。《中庸》中提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说人们只有尊重规律、遵守规律,才能让事物互相和谐,才能做到道相并而不相悖,努力做到主客体的有机统一,才能在设计中走持续发展道路,“中庸”的核心思想也在于此。设计中要体现和谐、节制,那么过分强调设计当中的某一方面,儒家“中庸”思想就认为必定会产生“失和”局面,就会破坏平和的情绪,变产生不了美。例如我们日常接触的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在设计日常服饰时多会运用色彩纯度较低的色彩,极少或者点缀效果的使用一些高纯度的色彩,以此来给人们诠释情绪上的和谐,使形式与心理达到和谐统一。
(四)儒家“中庸”思想将继续影响当代社会各个领域
儒家思想渊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华夏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人们从中受益匪浅,设计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一大重要组成部分,设计领域在其中同样扮演者延续民族优秀文化及人类文明的角色,以此,我们将以民族文化为基石,以创新精神为前提,继续探索一条保持事物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生设计道路,自此中国设计将承载着我们民族本土文化在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之中崛起。
参考文献:
[1]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人性场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3] 文增,城市广场设计[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
[4] 王珂,城市广场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5] 俞孔坚(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美)斯坦纳 周年兴等译,生命的景观: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7] 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8] 孙祖刚,西方园林发展概论——走向自然的世界园林史图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9] 石丽,地域文化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寻求与表达[D].长安大学,2008
[10] 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