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难点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09-09郑高速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22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高校

郑高速

摘要: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国家已经相当重视高等学校教育,导致高等教育已经不断普及,办学规模也不断壮大,但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很多问题。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存在着审计业务范围广、操作复杂和监督体系不完善等弊端,所以在实际实施中无法发挥作用。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帮助高校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难点

近年来,由于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加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致使高校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内部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复杂。这种情况下,高校的负责人就会拥有更大的经济决策权,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重视高校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本文是从高校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遇到的难点问题出发,找出让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更加完善的对策。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难点问题

(一)审计对象复杂,难以制定統一标准

通常在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审计对象极其复杂,包括学院、系、教辅单位、后勤等不同的经济运行模式的部门。由于近几年来高校出现了新的管理机制,高校的一些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都是根据代建制度,这种现象就会引起高校内部经济活动呈现多元化发展,财务制度的类型逐渐增多,管理体制出现较大差别。同时,由于高校负责人经济目标模棱两可,不同于物质生产的企业有一个价值尺度度量化为标准,而且负责人需要履行的责任也是各有千秋,要用统一标准去评价难度极大。

(二)责任制设计存在弊端,导致执行力不够

高校想要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就必须建立高校经济责任制,教育部和财政部对于高校建立经济责任制提出了要求,做好各级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其内容应该在整个高校的财经工作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在实践中却发现,经济责任制设计存在弊端,没有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制,特别是一些重大问题和重点资金的使用等都没有明确相关责任和实行监督机制,所以引起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根本遵循相关制度,在追问责任时毫无头绪,原因是因为没有实行有效的条款,导致难以把握审计评价工作的可控性和操作性,还有就是一些领导层经济责任意识较为薄弱,甚至不知道自身该负责哪些经济责任。由于在审计过程中,高校只注重审计结果,不关注审计过程,导致越来越多的审计人员不能够更加全面的获取审计信息和对信息进行筛选,从而不能够去审计和监督高校的业务活动以及与业务活动相关的内部控制,对于责任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无法做出准确全面的评价,让审计风险变得更大。

(三)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管理控制环节不够重视,致使审计评价不准确

目前高校大部分审计人员都是从财务人员转过来的,不管是财务收支审计或者经济责任审计,开展工作时都偏向于从审查财务信息结果开始,重点关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这种情况就会极易造成审计工作只会限于会计信息方面,进而让管理过程总的其他重要信息被忽略掉。一般从管理控制层面来分析,通过明确资金活动和管理的过程,分析每个管理环节,就可以从中找到管理中出现的弊端,如果在审计时只针对经济结果,就起不到监督审计过程的效果。一般来说,由于经济活动的过程是按照每个阶段和每个步骤进行的,在每个阶段,首先需要进行哪种工作,看是否科学合理的对内部实行有效控制;其次就是明确有些不太兼容的职务有没有进行分离处理,资金安全问题会给审计带来哪些不利影响,一旦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去关注这些问题,在进行管理时就难以发现管理弊端,进一步造成经济责任审计出现重大违规问题。

(四)现有会计制度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够全面,无法达到审计评价标准

由于目前高校实行的会计制度还是十几年前颁布的,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已经无法让高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继续进行下去,从会计报表上也不能分析出高校的真实经济状况。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过,经济责任人在任职期间,要实现经济责任目标,真实反映出资产增值、负债等情况。因为这些经济责任评价都是需要高校财务信息的全面支持,但是目前高校提供的财务信息都不够全面和真实,这给审计评价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加强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一)以审计对象入手,确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

为了让经济责任评价更加的科学,界定高校责任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至关重要。但是需要了解经济责任,经济责任指的是当事人需要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这些都是与经济挂钩的,对于与经济不相关的就不需要予以评价。由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复杂多元化,所以不同部门负责人的经济责任都不尽相同,且每个部门工作性质和管理目标都存在差异。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鉴证负责人经济责任的一种方式,审计的重点是根据审计对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每个负责人都需要负责和其职位匹配的经济责任。所以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需要从审计对象入手,才能突出不同类型的审计重点。

(二)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体系

首先应该让所有的部门负责人签订经济责任书,在确定谁主管、谁负责的前提下,实行不同层次和形式的责任中心制度,让各个经济责任中心知晓自己应负的经济责任和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同时需要建立经济责任报表制度,经济责任制度报表指的是对于不同的经济内容应将分成不同的模块在报表中反映出来,不仅能够看出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现状,还能将其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评价标准。经济责任书和经济责任报表,后者是对前者的完善和发展,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负责人经济责任体系,在经济责任中,前者是基础标准,后者是结果,但是只要不断规范经济责任书和报表,才能让负责人经济体系更加现代化。

(三)规范审计评价,提高审计评价的真实性

目前,许多高校把目光都集中在经济审计结果上,导致很多问题没有办法真实反应出来。并且目前高校的审计评价制度还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化,所以实行新的审计评价制度迫在眉睫。在新制度下,高校应该重点突破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绩效管理。同时对于财务会计报表需要依据高校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编制,才能更加全面的反应责任人的经济活动状况。另外审计人员应该继续调整全责发生制,让对负责人的经济责任评价更加准确。

(四)借助《高校会计制度》的颁布契机,让高校经济责任信息系统更加完善

最近几年,我国不断深化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导致高校的办学体制,经费来源等内部环境相应发生了变化,前期实施的制度已经不符合新环境的要求,新颁布的制度正好能够符合新环境小高校的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等提出的要求,尤其是新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成为高校会计制度重点需要突破的难点。颁布的征求意见稿与当下高校环境的不同对会计信息质量和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相呼应,让高校信息使用者能够对业绩进行评价和财务管理等。同时,审计人员在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同时,研究和建立适合考核经济责任的经济责任信息系统。众所周知,评价经济责任审计,财务会计记录的资料对于确认经济责任有着重要参考价值,然而在财务会计信息报表中反映出的信息无法很好的明确经济责任,制定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制是制作高校财务会计报表的依据,且两者作为记录高校经济活动的载体,但是这些都不能满足现在的任期经济责任的确定,所以,审计人员需要建立与账面资产、账面负债等不同的责任资产、责任负债,并且具备一定经济责任的信息,借用权责发生制调整,进而让评价责任人的经济责任更加全面、准确。

总而言之,为了确保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更加全面和准确,高校需要完善经济责任体系和规范审计评价内容,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高校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荣,冯民柱.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几个难点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经济科学,2011(05).

[2]王奇杰.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月刊,2008(36).

[3]杨桂宇.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11).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审计处)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高校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