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国际教育园区的探索和实践

2017-09-09陈清华

商情 2017年27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园区规划

陈清华

摘要: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多年来快速增长,国际化教育需求非常旺盛,催生出大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中外合作办学场所的规划设计需要加以创新,以适应快速扩大、日益多样化的国际化教育需求。在这一方面,以紫竹国际教育园区为代表的创新型国际教育园区的大胆探索和实践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国际教育 园区 中外合作办学 规划 实践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总的来说,国内高等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起步要晚于经济社会的其他诸多领域的改革。虽然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但是,与1980年代初期经济改革风起云涌相比,中国第一家高等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延边大学科技学院——迟至1992年才出现,原国家教委1993年才发布中国第一部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文件《关于境外机构和个人来华合作办学问题的通知》。此后,由于中国高等教育供给相对不足,很多学科领域教学、科研有待与国际前沿水平接轨,中国学生和家长对高水平国际教育的需求极为旺盛,中外合作办学很快驶上了快车道,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涌现出超过100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开展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领域的国际化教育项目。

与不同类型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相适应,参与合作办学的相关院校和合作方精心规划,携手合作,发展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运营的多种模式;其中,紫竹国际教育园区作为一个创新型国际教育园区,引进多元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优势教学、科研和管理资源的集聚打造精品办学品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引进多个国家一流高校办学项目,满足多样化国际教育需求

国内目前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按办学主体来看可以分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而机构又可以分为独立法人的机构和非独立法人的机构。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10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都有自己的独立校区,但是其办学活动的主体均仅限于某所中国大学及其境外合作院校;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密歇根联合学院、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等多数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绝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均依托其附属的中国大学,在其校园内开展办学活动,因此都属于一所中国大学与其境外合作院校之间开展的合作项目,只能满足学生相对单一的求学需求。

相比之下,紫竹国际教育园区作为一个独立的创新型国际教育园区,并不局限于某所国内或国外高校,而是立足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国际化教育需求,放眼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相关院校优势专业,通过对比筛选,择优引进国内多所一流大学和多个国家著名高校合作创建的、不同专业领域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园区先后引进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创办的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创办的亚欧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合作创办的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国际学院等四所中外合作办学二级学院。六所中外一流大学在紫竹国际教育园区投入各自的优势教学和科研资源,强强合作,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和合作科研,学历教育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不同层次,办学专业领域包括文化创意、影视艺术、管理科学、生态与环境工程、生物基础与医药工程、神经与脑科学、数据科学等。在此基础上,紫竹国际教育园区还成立了自主办学主体——紫竹国际教育学院,与更多的国外大学合作开展本科通识教育及留学预科教育。在同一个园区内,不同国家、不同大学、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高水平国际教育项目多元共生,设施共享,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能够充分满足中外学生对国际教育的多样化、差异化需求,开创了国内中外合作办学的全新模式。

二、集聚和共享多方面优质教育资源,保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

多个国家、多个一流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和共享,从多个方面确保了紫竹国际教育园区所引进和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

首先,从师资方面来看,五所学院的师资能够实现近距离对接和共享,有利于发挥优质师资的工作效率。众所周知,优质的师资和教学是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指标之一。正因为如此,2006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要求,“外国教育机构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全部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以该外国教育机构名义在国际上招聘的教师,其水平应当获得外国教育机构和中国教育机构的认可。”紫竹国际教育园区内的五所学院深度合作、师资共享,为达到教育部上述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的师资构成要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从招生来看,紫竹国际教育园区五所学院都不盲目追求招生规模和经济效益,而是着眼于长远的办学目标,致力于打造高质量办学品牌,积极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园区引进的上述四所中外合作办学二级学院所招收的学生,必须通过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和北京电影学院的相关专业入学考试。在四所二级学院基础上成立的紫竹国际教育学院也是严把招生质量关,举例来说,教育学院开办的里昂商学院国际管理学本科衔接课程的招生就完全按照里昂商学院全球统一的标准招生,所有学生不仅要提供较高的托福或雅思考试分数,从中国高中毕业的学生还必须达到中国高考一本线,因此从生源上保证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

第三、在课程设置上,五所学院都坚持引进国外高水平核心课程,使学生在国内学习阶段可以学习原汁原味的国际课程。文创学院等四所二级学院在引进其境外合作大学的核心专业课程的同时,将这些课程和国内大学的相关课程进行融合,以满足国外和国内两方面的專业课程设置要求。紫竹国际教育学院则重点引进国外合作高校的本科核心通识课程及留学预科课程。教育园区的所有课程,除了思想政治课程和英语之外的语言课程,全部用英文授课,并且采用相当比例的境外合作大学的师资,为学生提供国外大学课堂教学环境,在快速提升学生学术英语水平、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同时,使他们能够全面学习国外大学相关专业领域的核心课程,为未来出国继续攻读学位做好充分的准备。endprint

第四,在教学管理上,紫竹国际教育园区积极整合吸收各入驻一流大学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按照国际先进的课堂教学方式组织教学,以保障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优化学生学习体验为抓手,缜密设计办学项目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强化办学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同时,教育园区还注重增强园区各办学项目教职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服务精神,为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支持,努力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使学生在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同时,形塑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乐观向上的人格素养。教育园区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向管理和服务要质量,要品牌。

最后,五所学院还特别重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办学中的广泛运用,为高水平办学提供有力的支撑。截止目前,教育园区内已经接入了里昂商学院、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多所学校的教育专网,学生可以和这些中外一流大学校园内的学生一样便捷、快速使用这些学校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各学院还充分运用远程教学、在线教学等技术手段,比如,亚欧商学院教学楼内就有智慧树(一家中国在线教育公司)捐赠的远程教学教室,其中先进的遠程传输、及时互动和多角度高清录播设备可以保障高品质的远程教学,使教育园区的学生可以聆听更多国外大学高水平教授的授课,并请他们直接解惑答疑。这些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给学生带来了高品质的国际化学习体验。

三、突破大学围墙限制,服务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引进国外大学先进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这本身就要求办学项目要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从这一方面看,目前国内很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在总体规划设计上存在很大的不足,比如在办学环境上仍然采用中国传统的封闭式校园设计;在区域规划上比较单一,往往只是教学项目的堆积,没有和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在功能上往往一味强调教学科研,而在服务社会方面做得不够。

在这样的背景下,紫竹国际教育园区的创新之处就显得较为突出。从校园建设角度来说,教育园区采用了开放式校园的规划设计,整个园区没有围墙,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和周边社区的自然融合。从产学研互动角度来说,作为以紫竹高新区为核心的大紫竹区域的有机组成部分,园区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比邻而居,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地;与高新区内包括微软、英特尔、可口可乐、印孚瑟斯、中广核、中国商飞等千余家知名跨国企业、国家级科研机构等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组成的研发基地相互呼应;通过合作科研、咨询培训、实习就业等多种合作形式进行深度合作和互动,为有“东方硅谷”之称的紫竹高新区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从服务社会功能来说,多国别、宽领域、多层次合作办学项目不仅博采众长,引进和集聚了丰富的教育、科研、管理、创新等优质资源,同时还促进了国内外优质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使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面的创新元素相互促进,最终通过政产学研的融合创新为紫竹创新创业走廊建设和上海市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大的助力。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快速推进,国际化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化,中外合作办学组织形式也日益丰富。紫竹国际教育园区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勇敢探索和大胆实践,凭借创新的办学理念、先进的办学模式、灵活的办学机制、精品的办学项目、一流的办学质量和周到的服务精神,必将能够整合汇聚国内外优质办学资源,培养高水平国际化人才,为区域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胜兵,夏雪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6):9.

[2]芶雁.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1):128.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教外综[2006]5号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办学园区规划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