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镇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特征
2017-09-09付鹏
付鹏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的发展,人口大量向城镇聚集,城镇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居民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不断扩大,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地区的城镇居民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不尽相同。深入研究城镇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特征,对于促进地区体育产业均衡发展,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镇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人口开始向城镇集中,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企业工作从而成为新的城镇居民,所以我国城镇人口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会保持持续增长。体育作为城镇居民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方式,既能够提高我国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也能够促进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治国方略的推广。研究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特征,对于如何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将是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而工业化的发展则离不开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工业化必将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人口的快速聚集,大量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转而变成生活在城镇的产业工人。大量新增的市民消费对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都有较大需求,体育需求作为居民休闲娱乐最积极向上的需求,对于如何保障和发展居民的体育需求迫切需要理论指导。
研究城镇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特征,准确把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收入群体的居民对于体育消费需求的种类、规模和价格,从而构建更加合理的体育产业。个人发展方面来说能够促进我国居民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延年益寿减少疾病,经济方面可以不断扩大内需,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分配,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建设方面根据不同人群的体育消费需求修建相应的配套设施,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二、城镇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类型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体育消费主要是体育运动员为了参加体育竞技比赛产生的消费,全民运动的普及率不高。21世纪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迅速丰富,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不再是仅仅跑步、踢球等体育运动,体育文化、养生体育、健美体育等逐渐得到人们的青睐,体育消费需求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
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如篮球、足球、跑步等运动,这些传统运动项目由于不需要个人较大的资金投入,国家已经修建了相应的基础设施,所以参与人群较大,仍旧是目前我国需求量最大的体育消费类型。
养生保健体育消费需求,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还不健全,部分老年人没有机会享受免费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下解放出来,普遍从事工作环境好,劳动强度低的工作,这就导致社会上肥胖人口不断增加。适当的体育保健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消耗多余脂肪,预防疾病发生,老龄人口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上班族出于自身強身健体的目的,养生保健类体育需求将会不断扩大。
休闲体育运动,不同于篮球、足球等的激烈身体对抗,休闲体育运动更侧重于技术的掌握,如垂钓、射击、游泳、甚至高尔夫球等。休闲类体育运动虽然相对于传统体育运动消费较大,但是运动的时候能够更加贴近大自然,可以舒缓工作生活中的压抑心情,在经济较发达的城镇地区需求较大。
时尚类体育运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人们能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以瑜伽、街舞、滑板等为代表的时尚类体育运动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这类体育消费需求主要来自年轻人,花费较高,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年轻群体对于时尚健身的追求,时尚类体育消费需求必定会越来越高。
体育赛事及周边产业,媒体的发达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观看各类体育比赛,如足球、篮球等都吸引了大量的球迷,这就使体育赛事的转播及体育竞技比赛周边产品成为许多球迷不可或缺的体育需求。
三、不同人群的体育消费需求特征
城镇人口相对集中,居住在城镇的有青少年也有老人,有收入相对较高的私营业主也有收入相对较低的打工人员,有高学历的白领等也有学历较低的人群,不同的教育、收入、年龄、性别等的个体,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对不同群体的体育需求特征进行分析,以便能够更好的制定相应政策,让每个人群的体育消费需求得到保障。
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特征,少年儿童群体正处于读书阶段,体育运动主要以学校组织的跑步、体育课和运动会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为主,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体育消费需求比较单一。少年儿童群体体育需求主要来自于对体育用品如运动服、运动鞋等的购买,基本上很少涉及休闲、娱乐等体育运动项目。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20~30岁群体是所有年龄阶段里体育需求最旺盛也是最丰富的群体,大学生群体既没有中学时繁重的学业也没有工作后较大的经济和工作压力,所以体育运动的时间比较充裕。篮球、足球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由于学校场地较多,同时参与的人数较多,所以在大学校园非常受欢迎。还有一些大学生更加偏爱街舞、滑板等时尚运动,瑜伽、健美操等也广受大学生喜爱,总的来说在大学生这一年龄阶段是体育需求最为广泛的阶段。30~50岁阶段的人群对于体育消费需求最高,一方面这一阶段的人群大多已经拥有了较为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来发展自己的体育兴趣爱好,通过体育运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紧张、压抑的情绪可以发泄出来。另一方面,这一群体拥有比较充沛的体力和精力进行体育活动,这一年龄阶段的人群以休闲类体育消费需求为主。50岁以后的年龄较大的人群基本上从事一些边缘性工作或者已经退休,所以空闲时间比较多。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更希望去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来打发空闲时间结交朋友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但是由于这一阶段身体机能已经开始退化,已经不再适合有激烈对抗的运动,所以50岁以后人群的体育消费主要是一些羽毛球、乒乓球、广场舞等没有直接身体对抗的运动。总的来说,少年阶段由于更注重于学业的完成,体育消费以强健体魄为目的,体育消费比较单一。青年阶段经济压力较小,身体机能良好又充满活力,所以更加喜爱竞技体育,同时对时尚类运动也广泛涉猎,体育消费需求丰富多样。中年阶段工作上大多从事重要岗位,工作压力较大,生活上有养家的经济压力,所以这一阶段的体育消费更侧重于能够排解压力放松身心的休闲体育运动。老年阶段空闲时间较多,同时又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生活压力较小。所以这一阶段人群的体育消费主要以丰富老年生活,打发空闲时间为目的。endprint
不同性别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特征,不同性别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表现出了较大差异。男性居民进行体育运动一方面是兴趣使然,通过体育运动能够带来身心的快乐,另一方面,通过体育运动能够塑造更加强健的体魄,更能展现男性阳刚的一面从而获得别人的关注和赞美。女性居民的空闲时间则是被孩子,购物逛街和做美容等大量占据,所以女性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相对较少。由于女性天性爱美,女性进行的体育消费大多以健美瘦身等为首要目的。
不同收入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特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居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但也导致收入出现了较大的差距,不同的收入群体对于体育消费的类型、质量、感受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不同于建国初期体育消费单一的时代,当下社会存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消费类型,从花费较少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传统体育项目到会收取一定费用的街舞、瑜伽和体育竞技赛事现场观看等再到对经济要求较高的高尔夫、滑翔等高端的体育消费项目一应俱全。低收入群体由于收入相对较少,在除去生活、出行、医疗等费用后所剩资金较少来从事体育消费。所以这一群体更喜欢进行一些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由社会公益提供场地的体育运动,他们的体育消费主要来自于购买运动服装、器械等。中等收入群体一般拥有稳定的工作和一定的经济的基础,在除去生活资料费用后还留有充裕资金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一群体的体育消费除了最基础的强身健体目的外也更加注重体育消费带来的身心感受,他们希望体育运动能够让他们放松身心或者提升自身气质等附加需求。高收入群体一般更加注重体育消费给他们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他们对进行体育运动的环境、氛围和品质都有较高要求。总结来说,低、中、高收入群体在体育消费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低收入群体更侧重于体育消费带来的强身健体功能,在娱乐和精神享受方面需求较少。中等收入群体在体育消费带来的娱乐功能方面的要求大于低收入群体但少于高收入群体,他们追求在花费一定费用后带来的体育运动品质的提升。高收入群体对于强身健体,体育娱乐和精神享受的要求都高于低收入群體和中等收入群体。
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特征,我国国土面积辽阔,由北向南,由东向西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差异巨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就导致人们对体育消费的体育需求出现较大差异,如东部沿海地区由于靠近大海,当地居民普遍会选择游泳这一健身方式,但对于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来说,游泳只能去游泳馆导致这一运动必定不能得到普及。冬天寒冷季节东北地区居民可以选择滑冰,而海南终年温度较高不能提供滑冰场地。长三角,珠三角相对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居民收入较高,居民的体育消费更加注重健康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带来的身心放松,一些时尚前卫的体育消费项目也更加普及。而内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体育消费类型就比较单一。
不同行业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特征,由于从事行业的不同,人们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也不同。体育从业人员因为从事本行业所以体育消费的目标更加明确,消费数目也比较大。白领等从事体力劳动较少的行业,由于平常工作体力劳动较少,容易导致肥胖,所以他们进行体育消费更注重锻炼身体和减肥等提升自己的外在条件。体力劳动者平时工作就会付出巨大的体力劳动,所以在休息时一般会进行较少的体育运动或者会选择如观看体育赛事等一些运动量较小的体育消费项目。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运动作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不尽相同,但是都或多或少的会进行一定的体育消费。各地区体育相关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本地区各年龄阶段,各收入阶层和不同性别对于体育消费需求特征,合理引导体育产业的均衡发展,避免因盲目发展而忽略特定人群的体育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左从现,方新普.试论体育需求和体育供给[J].体育科学,2000(06).
[2]陈林祥,罗普磷.社会心理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影响的分析与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01).
[3]孙建炜.宁波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宁波大学,2013.
[4]李凤英.孝感市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8).
(作者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