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式发展视角下高等学校拨款制度研究
2017-09-09李秀春
李秀春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在内涵式发展概念提出以后,一直都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注意效率和质量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内涵式的发展是我国现代高等学校发展的主题和特征。我国高等学校的拨款制度也是在不断地演变过程中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的拨款制度呈现滞后的现象,在发展中有很多的问题出现,文章主要站在高等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的视角下论述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制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并提出相对应的整改措施,来促进高等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拨款制度;研究
一、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涵义与战略部署
高等学校的发展也是离不开竞争环境的,只有参与竞争才能促使高等学校快速发展,高等学校以增加对人才的培养、建设有力的师资队伍、提高办学条件、运用科学信息技术等作为学校提高的主要内容,从而满足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所以可以把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含义简单概括为高等学校的自我发展为目标,经过一些由内到外的改变途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从而推动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学校的资金来源于财政的拨款,因此拨款制度也是学校需要关心的问题,它是高等学校特色办学、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有力竞争条件。
内涵式的发展模式对应的是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外延式的发展模式与内涵式的发展模式共同组成高等学校的发展模式,而发展模式怎样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兴衰成败,它既是战略性问题,也是改革的必备条件。外延式的发展模式是通过扩大学校的招生计划、增加学校的建筑面积、招聘更多的师资力量等来达到高等学校发展的目的的;而内涵式的发展模式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高等学校在外延式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学校的内部结构、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挖掘学校的内部资源和发展潜力,来推动高等院校的发展。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进行战略性的计划,合理使用学校的资金來建设学校,提高办学质量,扩大规模,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计划。
二、高等学校财政拨款制度的改变过程
在建国初期,我国的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制度是采取隶属关系、逐级进行管理的,中央作为总的财政管理机构,然后依据教育机构的层次进行逐级的管理工作,再由各级主管部门分别对自己的高校进行财政补助,这是最初的高等学校的拨款制度;那么随着社会的进步,财政拨款制度也在不断的改变着,中央财政还是掌管大权,采用条块结合的原则进行拨款,对待高校采取“定员”制度,固定约束高校学生人数,然后由中央向地方政府拨款,进行资金的投入,再有地方政府依据当地的实际高校情况,加强对高校的管理,进行拨款,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高校招生的计划,也增加人才的流失,由于国家的财力的限制,我国的高等学校的发展还是落后;而在19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飞速发展,对外开放政策实施,高等学校迅速崛起,我国对于高校的拨款制度也进行了创新,我国实行分级包干与划分收支的财政拨款制度,对于高等学校进行划分,分为中央直属高校和地方直属的高等学校,中央直属的高等学校由中央负责拨款,地方的高校由地方负责高校教育的财政拨款,以上几点看出高等学校财政拨款的改变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的,因此可以说高等学校的拨款制度也是在社会的改变下不断的改变着。
三、内涵式发展视角下高等学校拨款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很多高等学校的定位不准,导致学校拨款缺少针对性
内涵式发展是高等学校拨款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既是改革的动力也是促进高等学校特色发展的要求。所以说内涵式发展也是需要高等学校首先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内涵式发展的优势,促进高等学校合理的接收财政拨款。在国际上一般把高校划分为应用型和研究型两种类型的学校,顾名思义,应用型是注重实践的,注重培养应用的技术型人才,而研究型高校就是培养研究创新型人才的,政府只是负责对高等学校进行拨款,全然不在意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特征,这就促使学校之间的竞争环境逐渐恶化,为了争夺财政拨款,不惜设立很多学校不专业的部门和学科,最终在人数上取胜,这种情况导致财政拨款不准确,没有对高等学校的针对性,并且制约了高校的发展。
(二)财政拨款制度单一
内涵式发展主要注重的是学校的效率和质量,这是指办学质量、办学效率,所以说高等学校要满足内涵式的发展就需要政府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拨款制度。现在我国的高校的财政拨款模式采取的是“专项补助”模式与“综合定额”模式相结合的策略,这虽然从表面看是提高了高校的资金的使用权,满足学校的特殊办学的需求,也能够提高高校的经费使用效率,但是财政拨款的综合定额的模式是按照高校的学生数量进行拨款的,这无形中给高校增加障碍,也给财政拨款的公正提出一个问题,怎样保证拨款的公平性,因为将学生人数作为拨款的依据,那么很多学校就会想尽办法来招生,扩大生源,取得更多的财政拨款,因为学校的关注点变了,自然教学质量就会下降,这就不能满足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的初衷。
(三)财政拨款缺乏绩效考评机制
内涵式的视角下,督促高等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计划,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是发展计划的依据,因此应该对财政拨款给予严格的绩效考评机制,高等学校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但是评估完就结束,没有提出正对性的改善措施,因为评估的结果和高校财政拨款的数额没有多大的联系,因此高校的考评机制就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形式化主义严重。因为财政拨款单纯的看到高校的生源数量,没有把高等学校的绩效考评纳入到财政考评里面,很多高校只顾及眼前的利益,对于自己的科研项目没有资金的投入就很难开展,所以说财政的拨款机制的单一,会导致高校缺乏完整的激励机制,不利于财政的拨款制度的落实情况,也不利于高校的发展。
四、内涵式发展视角下完善高等学校拨款制度办法
(一)建立健全高等学校拨款制度,做好高校分类endprint
我国的教育资金是有一定数额,但是高校的数量一直在逐渐地增多,为了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首先应该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确定好高校的性质,是应用型还是研究型,然后依据大学的定位,进行财政拨款,其次也应该健全高等学校的拨款制度,对高校的类型进行区分,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财政的拨款,这样能够保证财政资金在高校中得到合理的科学的使用,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再次要针对学校的差异进行拨款,不用位置、办学层次等都是可靠的依据,差异性的财政拨款更有利于高校的财政拨款的使用率的提高,最终也是能够促进高等学校发展的措施。
(二)运用财政绩效考评鼓励政策,来对高等学校进行拨款
高等学校的数量急剧增加,这无形中给政府的财政造成很大的压力,對于高校的管理的经费也是在增加,所以政府应该想尽办法来促进财政拨款的合理使用,现在高校的发展模式都是在内涵式的发展视角下开展的,所以应该拥有鼓励政策,运用绩效的策略来却别对待高校,并进行拨款。财政的改革方向向绩效考评发展,引入绩效拨款政策,一方面调动高校的管理和创新,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督促高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绩效考评鼓励政策就要建立绩效指标、评价学校科研水平、评估办学效益和学生就业率,这样一来能够改变高校的统一发展模式,增加其竞争力,挖掘高校办学特色,以市场竞争的方式进行高等教育资本的重组,为高等学校营造了一个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资金使用环境,使高校能更好发挥教育经费资源的作用,为高校产生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内涵式发展的理解以及高等学校拨款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存的问题进行整理,进而提出两点的整改措施,为了促进高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资金的合理的使用,提高使用率,高校应该健全财政拨款制度,运用财政绩效考评鼓励政策来发展自己的高校,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使高校的财政拨款用到实处,维护高校的办学精神。
参考文献:
[1]王静.浅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内涵式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7(04).
[2]陈鸿,王奭,齐宝强.高校教育内涵式发展探讨[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12).
[3]商植桐,臧月宁,王涛.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必须培育优秀执行文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