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租赁业务的风险因素分析

2017-09-09王尧

商情 2017年27期
关键词:风险因素

王尧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融资租赁公司在设计和操作跨境租赁业务时需要考量的风险因素,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税务风险、汇率风险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防范的建议。

关键词:跨境租赁 风险因素 交易结构

中国的融资租赁行业自2008年之后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增长,租赁业务广泛应用在传统厂商、新能源、汽车、医疗设备等行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但随着租赁公司数量级和规模的增长,国内租赁市场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过程中,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从制造业传导至融资租赁业,与实体经济紧密相关的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空间逐步缩小,亟需新的增长空间。2013年,我国前瞻性地提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支持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短短两年之后,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就创下超过140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8.3%,超过同期吸收外资规模,实现资本净输出,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租赁行业是产融结合的特殊金融行业,通过出租人、承租人、厂商三方主体,融资租赁促使实业、金融与贸易紧密结合,成为一种新型的企业融资工具,伴随着对外投资规模和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融资租赁公司正在通过跨境租赁进入国际市场,开垦新的业务领域,助力“一带一路”政策。

跨境租赁业务对于我国融资租赁公司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部分是处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是发生合规问题的高危区。跨境租赁业务在帮助“中国制造”进入“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的过程是伴随着高风险,充满不确定性的,由于对海外市场规则的陌生,缺乏完善、可靠的跨境体系,大部分租赁公司虽然成立了海外业务拓展的部门,但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经营系统和风险管理能力,海外租赁业务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真正落地操作的项目并不多。

一、租赁公司跨境租赁业务概述

跨境租赁,通常是指出租人和承租人在不同的国家,出租人(境外)从国外将设备租赁给国内的承租人,或出租人(境内)将设备租赁给国外的承租人的租赁模式。本文将探讨后一种模式,即国内厂商因为市场过剩、产品换代、开拓海外市场等“内在”需求将资产通过融资租赁公司以租赁的形式“出口”到国外,融资租赁公司通过这种跨境租赁从境外收取租金,获得利润。

二、租赁公司跨境租赁业务的交易结构

境外租赁是一种海外投资的形式,一般要求先行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结论为可行之后再结合租赁物的具体情况制定租赁方案。出于税收优化的考虑,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几乎都会选择在当地设立其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以子公司作为主体完成对项目公司的控制和现金流回收等。另外,由于租赁公司无法对海外企业进行有效的背景调查,在实践中,选择国内企业的海外子公司作为承租人也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作法。

租赁的方式有直接租赁和售后回租两类,但受限于法律、贸易规则的限制,絕大多数境外租赁项目均采用直租或经营性租赁的模式。除了出租人、承租人、供应商之外,跨境租赁还涉及银行、保险、运输、保理等机构。

三、跨境租赁业务的风险因素分析

境外业务的风险独特之处在于项目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包括与国内迥异的政治、法律、宗教、民族等因素。至于市场价格、设备性能、自然灾害、企业运营管理等则属于所有项目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对于租赁公司来说,无论承租人在境外还是境内,对承租人自身信用的考察方法基本一致,国内国外并无太大差异,无非是境外承租人的信息更难以获取。本文旨在对境外租赁所特有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一)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东道国发生的战争与政治暴乱,包括革命、骚乱、政变、内战、叛乱、恐怖活动等政治暴力事件,该等事件直接导致租赁物被损坏、被政府强制征收,间接造成承租人或担保人不能按时、足额偿还《租赁合同》项下的应付租金或应付终止款。例如,大唐集团公司首座境外投资建设的水电站——缅甸太平江一级水电站,因为缅甸政府和地方武装正面交火而陷入长达两年的停产,给企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二)商业风险

境外租赁业务面临的商业风险指在业务操作层面,为保证出租人利益,设计交易结构时应考察的商业层面的风险因素,具体包括法律、税务、汇率三个方面,是跨境租赁业务所特有的风险因素。

1、法律风险

开展跨境租赁业务的第一步是对目标国的法律环境进行考察,了解当地法律对诸如外资公司开展业务、设备进口、经营许可、物权保护、汇兑限制等的特殊规定,在全面衡量风险后再决定是否进入该国从事租赁业务。结合融资租赁行业的特点,可以将法律风险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经营许可类风险、设备所有权风险、结售汇风险。

经营许可类风险指目标国对开展融资性质的租赁或涉及某些特殊行业时要求相关公司事先进行备案并接受政府的监管,对进口设备的种类有特殊规定。例如,在巴西等一些国家,开展租赁业务首先要向政府机关申请牌照,且必须遵守严格的经营准则和繁多的报告义务。

设备所有权风险是指出租人在将租赁物出口至目标国并最终交付给承租人使用的过程中,出租人拥有的对租赁物的物权是否能够得到目标国法律的保护。在实践中,一些国家缺少有效的动产担保法律,或按现行登记制度无法使出租人取得第一顺位的担保物权,若承租人违约,出租人难以通过法律程序来回复租赁物的所有权。

结售汇风险指根据目标国外汇管制,租金从境外汇入国内的过程中受到货币兑换、额度控制等限制措施,导致出租人无法按期收到租金,产生租金逾期的风险。类似法律限制因素也要在设计租赁方案时予以充分考虑,确保项目结构中的物流和现金流不存在天然的障碍。

除上述风险外,跨境租赁业务还应高度重视法律文本的严谨性和可执行性。在我国可以靠关系、协商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跨国项目则完全按照合同条款来办事,因此所有的责任义务都要在事前经过充分谈判,明确清晰地约定,避免日后产生纠纷。中铁建沙特轻轨项目正是因为没有对业主的概念设计进行深入分析,低估项目难度和工程量,草率签署合同,最终导致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因实际工程量比签约时预计的大幅增加等原因,最终形成达41亿元的巨额亏损。endprint

2、税务风险

跨境业务最大的障碍是如何在两个不同的税务制度下求得平衡,使出租人和承租人的税务负担最小化。跨境租赁业务涉及的税收包括收入所得税、销售/使用税、增值税等普遍性税种,一些国家还存在较为特殊的就业税、资本税。出租人需要了解当地的税务情况,计算纳税的成本,因为租赁业务的发生在境外国家,所以要根据当地税法和惯例来确定哪些税由承租人承担,哪些税由出租人承担,在设计交易结构时要尽量利用目标国的各项产业优惠政策。例如,爱尔兰政府为发展本国飞机租赁业务,对在其境内开展飞机租赁业务提供12.5的优惠所得税政策,这一税率低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欧盟国家中也是最低的,因此几乎全球排名前十的飞机租赁公司都选择在爱尔兰开展业务,同时,爱尔兰政府与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大大提高了航空公司的定价优势。由此可见,对租赁项目进行合理的纳税规划,可以大大减少税务风险,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3、汇率风险

根据跨境租赁的交易结构,出租人将设备租赁给境外承租人使用,设备使用费以租金的形式由承租人返还给出租人,对于出租人来说,汇率风险是指设备按现在的人民币价值计价,而跨境租赁合同项下的租金一般需要在未来按合同约定多次由境外汇入国内,一般租赁公司会约定由承租人以美元或其他主要货币汇入国内后再结汇为人民币,因此汇率的微小波动可能导致出租人的预期收益大幅减少,该风险对承租人和出租人同时存在,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外汇期权进行远期汇率锁定,避免因汇率波动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造成经济损失。

四、风险的防范

跨境租赁业务的风险因素相对于一般租赁项目更为复杂,除了要求租赁公司对目标国的政治形势、法律法规、民俗惯例进行充分的研究,还要根据目标国的特殊环境合理设计交易结构并提前制定风险处置方案。在涉及的风险因素中,政治风险是所有风险因素的前提,法律风险是设计交易结构的关键,若进一步对交易结构进行优化,还需要考虑项目在税收、汇率政策上的成本与风险。

融资租赁公司应注重分析不同国家的风险情况,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严格遵守国内外相关法律,履行国内外审批手续,严把合同关,明确合同签署主体,设置公平、合理、可操作的保護性条款及纠纷解决条款。另外,还可以利用专业的出口保险进行风险对冲,目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已开发出专门针对跨境租赁业务的中信保海外租赁险,可以对政治风险、汇兑、承租人单方违约等形成较好的防范。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丛林.从爱尔兰经验看国内飞机租赁业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因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PPP项目失败风险因素动态反馈分析
数字出版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
高校体育管理风险因素研究
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研究
遗嘱公证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房地产开发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
简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