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017-09-08李文华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兴趣素质身体

李文华

【摘 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认真的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工作者也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事实上,体育运动不仅是保障,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個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

【关键词】体育;教学;质量;兴趣;素质;身体

一、开展素质教育

教育工作不应该只是教条主义,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尊重和平等。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 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的过程中,常常要产生成就性需要、情感性需要、自觉性需要和创造性需要。体育教师如能及时准确地抓住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心理需要,适时进行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学生的心理就能够健康地发展,而且对体育课的兴趣自然会提高。

学生在学校某一动作取得进步时会希望得到赞扬、合理评价的情感性心理需要。此时体育教师若适当给予成绩的肯定,对这名学生将会是巨大的鼓励。对待学生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教师都应该做到认真分析和赞扬,同时指出应该注意的地方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心理需要。对于所教动作,学生总是希望自己的动作出类拔萃。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一点空间,让学生有发挥、表现、创造的机会。应该注意的是,学生心理需要常常是隐蔽的,需要教师观察了解才能发现和掌握。在施教过程中,要注意教育艺术的运用,更要把握好学生心理需要实施新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组织体育兴趣小组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反之,学生体育学校的兴趣不高的话,上课时候注意力就会分散,更谈不上主动积极的锻炼了。因此,对于小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下面结合自己经验在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来谈一下如何培养小学生体育课的兴趣。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成立体育兴趣小组,例如:篮球组、足球组、田径组、乒乓球组、羽毛球组等,可在上课和课后组织开展活动,参加运动会等比赛,增加了活动时间,提高了活动的效率。

三、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教育家第斯多德曾说:“差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他的品德意志、修养、举止言谈,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高度的只有责任感。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以优美、熟练的动作示范,生动、有趣的讲解去唤起学生的学校兴趣。同时教师的服装穿着、精神气质、形象表情都能给学生予视觉上的美感,是学生喜欢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是学生从中感到欢乐,并在欢乐中接受学习。

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长期的情绪,他能给学生从情绪感染的体验,进而产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角色。体育教师要用自己积极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热忱去感染学生,在教学中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练,兴趣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欢乐的情景中积极地学习和锻炼。

四、展现体育的美

美的需要是马斯洛人的七个需要层次中较高的需要,它反映了人不仅需要生存下来的吃喝拉撒,还需要追求较高的成就,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五、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灌输式教育,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 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自觉。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足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参考文献:

[1]高维珍.探析我国目前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

[2]狄正华.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6,21.endprint

猜你喜欢

兴趣素质身体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