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组织的重要性
2017-09-08禹晓兰
禹晓兰
摘 要 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必须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决定教学任务能否完成。课堂组织是一门艺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课堂组织 学习兴趣 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8-0094-02
作为一名老师,最关键的事情是弄好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些课堂单调无趣,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为了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获得幸福快乐,我们有责任去研究和思考学生在课堂上需要什么。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对话、交往、生活的地方,也是相遇美好的地方,40分钟的时间不算长,但的确属于我们生命中无法复制的一个片段。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希望在课堂得到什么呢?作为老师就要知道学生的需求,也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亮点,我们的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让每一个40分钟都能发生美好,都成为学生生命力的一段关键记忆,是我孜孜以求的方向。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一、激发兴趣,吸引学生
一直以来,我都在试图经营学生喜欢的课堂。喜欢是学习发生的前提,快乐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如果学生在课堂找不到快乐,体验不到读书的乐趣,那么一切将成为负担;如果学生不喜欢课堂,不喜欢教师,那么对学生而言,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可能意味着结束了。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用情、多么生动,学生的内心会对来自教师的信息自动屏蔽。所以说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创设情境生动的教学模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设置问题,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思考。
二、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发挥。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我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活泼好动,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0的加减法》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创设情境,由《小猫吃鱼》故事引入:猫妈妈出门时给小猫留了三条鱼,小猫吃了一条,剩下几条?过了一会又吃一条,这个时候盘子里剩下几条鱼,最后又剩下几条鱼?同学们,为什么会有算式3-3=0?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有关0的加减法的特征。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課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的回答各不相同,对于个别学生积极的发言,老师应该及时做出表扬,激励其他同学,对表达不完整的学生,老师应该以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励他的思维。如教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量一量比一比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题目要求是量黑板的长度,有直尺、米尺、数学书、练习本测量工具,让学生去测量,看谁测量的合理。同学们抢着去测量:有拿着直尺测量的;有拿着米尺测量的;有拿着数学书测量的;也有胡乱测量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测量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四、将科学性和新颖性融入课堂教学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我们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更是一种情感过程。对于这种情感教学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等等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果雨”的场景——让不同类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以后教师可以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水果?各出现了几个?你能记住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着就很顺利、迅速的引入了统计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责任编辑 陈 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