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2017-09-08陈国财
陈国财
摘 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是初中、高中学习的根基,必须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但目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不够理想,教育者要探究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培养 学习习惯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8-0092-01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少数的同学存在着较好的学习习惯,可大部分学生有着很坏的学习习惯,有的同学边看电视边写作业,一点点作业一做就是几个小时;有的学生上课爱动,爱随便说话;有的同学上课不爱发言等等。学生的这些坏习惯,可千万不能忽视,长期下去,这些坏习惯会像病毒一样慢慢侵蚀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会明显下降,最后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下面谈谈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有趣的导学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可以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出良好学习习惯的目标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照内容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例如:抓住四年级学生爱动、爱玩的特点,设计有趣的导学案。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在尝试制作角、感知角的特征环节中,每组学生提供了以下实验素材:小棒、黄色硬条、圆形纸片、毛线。要求学生“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制作一个数学上的角。小组活动时,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同学用小棒搭成一个角,有的同学用硬条交叉一放,也形成了一个角,有的同学用圆形纸片折成了一个角,还有的学生甚至用毛线做出了一个角。接着,教师请一个学生上台演示了用毛线做成角的过程。因为毛线是柔软的,用毛线拉成一个角,很多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利用这一素材,不断丰富探究的内涵。这样设计,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获取了知识,让学生能真正地、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使我们的课堂变成了学生所向往的乐园,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二、树立榜样,让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还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整体发展,互相促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除了学习习惯外,还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它们都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但现实中一些家长或教师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行了,其它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可以不必理会。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的人,要在学习中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慣是很难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必须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整体发展,才能互相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四、家校联手,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主动与家长联系,定期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与家长携起手来,同心协力,共同指导,督促学生培养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
我坚持每次考试后都要与家长沟通、交流,一般我选择两种类型家长,一类型是有进步的学生,这主要是中等生或者后进生,我会放大孩子的优点,在家长面前使劲夸孩子,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孩子肯定会在下段学习中更加努力、更加主动;另一类型是成绩有起伏的学生,这针对的是优等生,我采取欲扬先抑的方式,先指出孩子的不足,然后再给予充分的肯定,帮助孩子重拾信心,重整旗鼓,轻装上阵。如冯晓刚同学是我重点关注的学生之一,他的特点是聪明但十分懒惰,粗心大意。对他的问题我总是毫不保留,全盘托出,家长也频频表示在家中要严加管束,但最终我仍然让家长明白,孩子是很可爱的,成绩也不算落后,我们要的是更进一步,精益求精。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孩子的转变很大,上课认真了,学习也能积极主动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陈宇.班主任工作十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张爱卿.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