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017-09-08胡爱良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8期
关键词:南极课堂教师

胡爱良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8-0076-0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最重要的,它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我认为激发学生学好初中地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

一、趣味诱导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多动脑筋,富于思考、创新,为学生架起理解这一桥梁,集中学生的精力,使学生能在充满情趣的教学中记住地理知识。例如在讲授各省轮廓图时,可让学生把它们看成是一个个有趣的事物形态,中国好似一个大公鸡、青海像奔跑的兔子、山东像骆驼头、辽宁像一个大逗号……这样就能寓地理知识于趣味之中,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穿插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如我在讲解关于“气候”这节课时,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求佛得來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就更高涨了。

二、巧用古诗

把古诗中的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又如教学到七年级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中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四大名山之一黄山时,我们不妨采用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来体现黄山的雄伟壮丽、吸引游人。寓诗于地理教学之中,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三、设疑引思

设疑引思就是将一些必须掌握好的有关知识点编成一个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理解,追根溯源,探索联系,寻找规律等,用以加强理解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两极地区”这节内容时,可设问:比较南极和北极的年平均气温,你会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更寒冷?这与南极的纬度位置有什么关系?与南极的海陆位置有什么关系?与南极的海拔高度又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思考和理解后,便把许多地理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和记忆。从节省时间和理解效果来说,设疑引思法优于机械讲授,它是用联想来积极思维,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那种“读书不求甚解”和单纯的死记硬背的做法。

四、课内参与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在上课时,常常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必要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以前常见教师在课堂上指着挂图或投影图,把观察到的地理事物直接告诉学生,什么山脉、什么河流、城市、港口等等,造成学生识图能力低下,翻开地图时找不到,找不准,所以在提出问题后,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认真地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程序、方法,然后让学生在观察中去发现“结果”,例如在讲地球自转运动时,先让学生用一物(墨水瓶、杯子等)充当太阳,假想它们是圆的球体,并能自身发光,然后一手托地球仪离开“太阳”一定距离,另一手自西向东拨转地球仪,学生会发现地球仪上的各个地方,有时候会背向太阳(黑夜),有时候会面向太阳(白昼),于是很快得出,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同样,改变和附加一定条件也可让学生演示地球公转运动,从而得出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一年四季现象。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发现,所学知识无疑是牢固难忘的。又如,在讲授新知识结束时,出示相对应的空格示意图,让学生把所要填写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图例)写(或画)在小纸板上,然后贴在相应的位置上。例如,讲到铁、煤、石油在世界上的分布时,让学生把相对应的符号的纸板贴到相应的位置上,以便学生记忆。

五、课外参与

配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观察、分析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实践,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如组织学生观察星座,开展日食、月食讲座,使学生懂得其形成原理及日食、月食形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不仅能巩固学生的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

猜你喜欢

南极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我去南极能住哪儿
来到南极要补课
南极大逃亡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