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白板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
2017-09-08阎肖
阎肖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8-0016-02
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媒介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模式。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的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原始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取而代之的“计算机+投影”,虽然能够较好地呈现声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但也存在着缺乏交互性与操作不便等缺陷。而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化教学工具,不仅能够更加全面而多样地展现各种教学资源,而且为课堂教学中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提供了良好的媒介。
白板技术自推广到各个课堂以来,在课堂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白板课件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动画、实物展示、图片、音频、文字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而白板技术区别于以往的PPT教学,是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新的飞跃。可以说白板教学是升级版本的PPT与FLASH而又简单易操作。白板教学法则是把各种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功能集于一身,以情景引入生动、文字概念教学准确、公式推导清晰、实验演示生动、实物展示真实、教师教学操作简单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中一门十分基础的学科,其本身具有极高的抽象性,它有着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特点。白板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益处。本文是笔者这几年应用白板技术教学的一些体会和感悟,望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并且批评指正。
一、白板技术在教师备课阶段的作用
有效运用白板技术强化课前准备,辅助备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白板备课便于随时修改教案,便于快速找到教师备课时的不足,提高备课效率。对于以前的电子备课,准备好一节好课,要输入很多文字、制作相应的动画等则需花好几天才能备好一节课。而且不是每个老师都会利用电脑制作动画。利用白板备课会使备课中遇到的问题变得简单很多,白板软件自带的简单动画而且附带许多实验图是专门为了教師上课而被开发的软件。利用白板软件备课会使备课工作事半功倍,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率。
二、白板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
白板技术在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方面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为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为课堂的主导提供技术保障。传统的PPT软件只是把做好的习题课件放映在大屏幕上,课件在演示过程中学生无法参与,因为做好的PPT软件是无法在演示过程中修改的。而用白板技术制作的白板课件时可以随时修改的,有较强的课堂灵活性,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随时更改白板内容,不管是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还是错误的回答,只要在白板上操作,白板系统会自动储存这些宝贵的资料,从而生成每个教师对每堂课的教学的数字化纪录,并且可以资源共享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建立庞大的数据资源。
白板技术的强大功能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新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在这种新型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变得特别活跃,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不断提高。教学两个方面互补互利发展共存的和谐关系下,必然可以衍生出新的教与学的产物,重点难点在白板上引导出现,简易的动画技术、简单的白板教学图解、实物展台等白板新手段无疑给我指明了前方的道路,教师在不用多说话而是通过白板技术手段让学生自主讨论,教师不必过多的参与其中,学生也能很快的理解和领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这种有益的交互活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应用白板技术不能盲从
白板技术可以使教师容易掌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但不能完全取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有的教师认为白板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每节必用白板,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不用白板制作出一些新颖的动画就不算是好课。这种认识过分强调了课堂白板动画的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语言艺术和临场应变能力,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每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吸引学生的最大魅力,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白板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电子交互式白板教学的效果。
白板技术在不断的更新与自我完善,数学课堂教学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数学教学有了白板技术而开拓了教学方式的视野,白板技术在与数学教学的融合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壮大自我完善。在发展为主题的当今社会,二者的结合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白板技术不能盲从,白板技术发展过程中应保持有效的辅助而不是绚丽的画面。我相信白板技术和数学教学会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使教育教学工作走向新的美好时代。
(责任编辑 李 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