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反映论过时了吗?

2017-09-08李旭

西部学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新时期

李旭

摘要:文学反映论贯穿整个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史,地位非同一般,但是新时期以来,关于文学反映论有四次大的论争:“自我表现”论对文学反映论的质疑、文学主体论对文学反映论的冲击、文学本体论与文学反映论的碰撞、审美反映论对文学反映论的超越。文学反映论并未过时,它仍具有新生的力量。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反映论;“自我表现”论;文学主体论;文学本体论;审美反映论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如果对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进行梳理和考量,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文学反映论贯穿了整个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史,但是进入新时期,反映论又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各种“新潮”理论的质疑和围攻。那么,为何曾经盛极一时的反映论会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新时期以来它又发生了哪些变化?面临了何种危机?难道它真的已经是日薄西山,走向穷途末路了吗?在它身上发生了哪些激烈的论争?这些论争又给我们以何种启迪和反思?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细致考量和深入思考。

一、“自我表现”论对文学反映论的质疑

“自我表现”论与文学反映论在文学理论上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反映论是否忽视了作家的主观创造能力,轻视了作家的创作个性,存在着机械僵化的倾向;二是“自我表现”论是否过于强调创作个体的“小我”,忽视了社会生活的“大我”。就文学反映论的基本宗旨而言,并没有否认作家的主观创造能力和创作个性,文学反映论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反映本身就含有能动的反映之意,那么为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初会发生一场关于 “自我表现”与文学反映论的争论呢?这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就客观现实来讲,从文学反映论在中国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可以发现,文学在现代中国承担着太多的重担,不管这重担是文学知识分子自己请缨还是外力给予的,文学从来都不可能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自吟自唱,而是时时浸透了历史的血雨腥风,社会的风云变迁。“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在任何时候都是文学得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则和基础。然而文学毕竟是文学,它有自己的特殊艺术规律和艺术个性,是文学艺术自律与社会历史他律的统一,他律与自律是平等的。可是由于近现代以来,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饱受各种侵略和凌辱,有着中国古代士人优良传统的文人知识分子自然要把文学艺术与现实社会紧紧联系起来并将其作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和手段,这本来无可厚非甚至令人感佩,但是凡事物极必反,文学越来越远离作为艺术的文学,成了现实斗争的工具,尤其是十年动乱,将文学直接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这已经完全背离了文学作为艺术,作为人类重要精神活动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所以一旦“四人帮”倒台,极“左”文艺路线被摒弃,遭受政治绑架的文学开始回归自身,寻求自律,无论是对人道主义的提倡,还是打出“自我表现”的旗帜,都是对原来过于政治化、工具化、脸谱化文学的反拨和纠正。

从主观方面来看,自文学反映论被全面政治化,其中的合理性元素越来越被政治权力所侵蚀,更重要的是,文学反映论的这种变异给文人知识分子的心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文革”对人性的摧残,对个人尊严的戕害和践踏,使他们敏感脆弱的心灵饱受“现实”的戕害,所以一旦严寒过去,朦胧诗人们就喊出了“自我表现”的口号,这是对专制政治文学的不满,也是诗人艺术家内心的呼唤。众多文艺家们早已厌倦甚至憎恶“文革”时期“高大全”式的宏观叙事和文艺理论,所以,“自我表现”论虽然有强调“小我”之嫌,但实质却仍怀有一颗关怀现实的“大我”之心。其实说到底,文学离不开人,而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文学不反映现实就会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学反映论能够历经风云变幻而流传下来,是有其颠扑不破的合理性的。

“自我表现”论虽然对文学反映论有一定冲击,但并未动摇其理论根基。真正对文学反映论产生“致命”打击的是文学主体论,因为它对文学反映论的整个理论体系提出了质疑,并且从哲学基础上进行了质询。

二、文学主体论对文学反映论的冲击

新时期对文学反映论最大的冲击恐怕要算是文学主体论,文学主体论的首倡者是刘再复,其矛头直接指向反映论,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颠覆”。文学主体论与文学反映论之争涉及到的问题纷繁复杂,分歧也众多不一,但是集中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学反映论的哲学基础是旧唯物主义的機械反映论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实事求是的讲,马克思主义确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肯定人的主观创造能力,这一点文学主体论者也赞成,但是具体到文学艺术领域,由于时代限制和现实斗争的需要,中国几乎照搬了苏联的文艺理论体系,在较长一段时期尤其是“文革”期间,过于突出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把文学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和手段,造成了文学反映论的僵化和变异。

第二,文学的本质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一论断是否存在问题,是否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研究文学的本质。刘再复认为文学反映论只是从一个特定角度来看文学,根本不能真正揭示文学的本质。支持文学反映论的学者坚定地认为文学的本质只有一个,就是现实生活。陈涌、程代熙、敏泽、陆贵山等学者都对刘再复的文学本质主体论进行了批评;王元骧认为提倡文学主体论的学者是没有搞清楚存在与意识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命题,“这样一来就必然会陷入到另一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之中。”[1]

第三,文学反映论是否缺少对反映的中介环节和反映过程的研究,过于笼统,含糊,简单,不能体现出文学活动的特殊性。坚持文学反映论的学者则认为文学主体归根结底离不开社会现实,而且反映并不等于认识,反映本身就包含了创作主体对客观现实的情感和价值倾向。实际上,文学反映论并没有否认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但是对于创作主体如何反映、为何能够反映现实,这种反映又具有何种特殊规律却长期以来缺少重视和研究,导致了文学反映论的停滞不前,跟不上现实社会发展的步伐,也无法令人信服地阐释文学反映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这个角度来讲,刘再复文学主体论的提出对文学反映论的发展和完善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endprint

第四,如何评价文学反映论在中国文艺理论体系中的价值和作用,在这一点上,文学主体论者和文学反映论者的分歧也比较大。支持主体论的学者普遍认为传统文艺理论受机械文学反映论荼毒很深,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对文学反映论的否定性评价有失公允,是不恰当、不正确、不全面的。如果我们承认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是有所成就的的话,那么文学反映论便功不可没,不过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片面、机械的文学反映论也给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来了阻碍甚至一度走入歧途,不过这并非文学反映论的过错,像我们不能把洗澡的脏水和孩子一起倒掉一样,文学反映论在运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错误,甚至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后果,但是任何对文学创作有过认真思考和深入体验的作家,恐怕都难以否认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最终源泉,曾经盛行一时的主体性哲学也渐渐衰弱,其实,站在21世纪回望20世纪的文学主体论与文学反映论之争,我们发现曾经有力地支持了文学主体论的很多理论依据,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等,现在都慢慢褪去了耀眼眩目的光环,显露出其中的缺陷和不足。当然文学反映论也绝非完美不变的永恒真理,正如马克思主义是指南而不是教条一样,文学反映论也需要发展和完善。

文学主体论之后,对文学反映论产生又一大冲击的是文学本体论,它也从根本的文学观念上对文学反映论进行了质疑。

三、文学本体论与文学反映论的碰撞

八十年代是文学理论的异常活跃期。1985年,《文学评论》第四期推出了“我的文学观”专栏,在该专栏中,鲁枢元、孙绍振、刘心武等人提出了研究文学本体论的主张,但对文学本体论的理论架构和如何研究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并未做出阐释。随之,一系列研究文学本体论的文章相继发表,先后形成了各种流派的文学本体论,其中有三种比较具有代表性。一是以语言和文本形式为中心的形式主义本体论。这一流派直接受到西方形式主义文论影响,尤其是英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等文艺理论的影响,在中国形形色色的各种本体论中,倡导文学内部研究的形式主义本体论的声音最多、最大,对文学反映论的挑战也更明显。

第二种是主张以人和生命为本体的文学本体论。人类学本体论和生命本体论的文学观受到西方人本主义尤其是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尼采的生命意志、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些人本主义思想等,都可以成为人类学本体论和生命本体论的理论资源,这种文学本体论以“文学是人学”为基本点,将生命、人类作为文学的根本存在。

第三种是主张以人的存在和活动为本体的文学本体论。这种观念不是将某种单一的元素作为文学本体,而是把人的整个存在和活动视作文学艺术的本体,这种观点明显可以看到存在主义尤其是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子。

从文学主体论到文学本体论,我们可以发现新时期文学观念的逐步深入和拓展,文学本体论将文学研究的重心转向文学本身,或者是语言、形式,或者是人的生命、人的活动,虽然这些都不会是文学的终极本质,但是它们确实为新时期文学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促进了文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从现今文学研究的状况来言,加强对文学本体的研究仍然有着现实性和必要性。

文学主体论和文学本体论都从根本上对文学反映论进行了质疑,比较而言,审美反映论是对文学反映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也是对文学反映论的一次挑战和超越。

四、审美反映论对文学反映论的超越

审美反映论是新时期文学理论的重要成果,在经历了漫长的“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论之后,学者们将文学本应就有的审美特征提出来,在当时仍然具有除旧布新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1981年,童庆炳发表了《关于文学特征问题的思考》一文,认为文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反映内容,将美列为文学的必备要素。钱中文也在《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是最丰富的——审美反映的创造性本质》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自己的审美反映论思想。1987年,钱中文在《文学观念的系统性特征——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一文中又具体阐述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随后,王元骧和童庆炳也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文学审美反映论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1992年,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把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作为文学的本质,这套教材发行量大、传播时间长、影响力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日渐深入人心,得到学界的认可和推崇。

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新时期文学理论中影响面广泛、影响时间长久的文学观念,也是对文学反映论的补充和超越。毋庸置疑,将审美引入到文学反映论是对原来工具论文学反映论的一次极大改进和有益补充,文学本身就是包含审美的艺术形态,脱离审美来谈文学可谓是缘木求鱼,它改变了将反映论的一般哲学原理直接套用到文学上的简单、机械做法,丰富和发展了文学反映论,它也促进了对文学反映过程中的主体和反映中介环节的研究,将主體的创造、情感、想象甚至潜意识等都纳入到文学反映论中,在审美反映论基础上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更是成为新时期文学理论的重大成果,被誉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

不过审美反映论仍然有着局限性。朱立元指出:“审美反映论虽然比以前的反映论文艺观有重大的突破与推进,但作为一种文艺本质论,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局限。它依然奠立或依托于哲学反映论和认识论的基石之上,只是在认识论的框架内动了较大的手术。”[2]58王元骧则认为审美反映论的真正不足之处是缺少了从价值层面和功能方面对文艺本质的认识。”[3]302

需要注意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审美意识形态论又成为文艺学争论的焦点之一,出现了一些对这一理论的质疑之声,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探讨仍然在继续。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80年代在中国起过重要作用的文学理论,它们对于打破“文艺政治工具”论的僵化文艺思想做出了贡献,也并非是简单的审美加反映、审美加意识形态的拼凑,而是当时一批优秀学者的智慧结晶,至今仍有其理论意义和价值。但是任何理论都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前进,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对反映论的超越,现在它们同样需要完善和发展,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根基都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行动指南,对比一下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艺思想所作的深入拓展,就可以发现我们还只是局限在如何诠释马克思的一些话语之中,而不是联系当前中国的实际发展马克思的文艺思想,其实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网络小说、博客文学、短信文学更新不断,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媒介文化竞逐争艳,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研究,同时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寻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思想,这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得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可行路径。endprint

五、对文学反映论的反思

通过对文学反映论的历史演进和质疑论争进行梳理和考量,我们发现了文学反映论在中国文艺理论史上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即便目前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但实际上仍具特有的理论意义和价值,重要的是对其进行深刻地剖析和反思,剔除其不合理或者不严谨部分,发扬和发展其合理的精华部分,以此对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建设添砖加瓦。

要对文学反映论进行比较客观深刻的评价和反思,首先需要对哲学上的反映论做出剖析和研判,严格地说,“反映”不等于“认识”,反映论也不完全等同于认识论,广义的反映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反映特性,狭义的反映专指人类反映事物的特性、过程和结果,反映论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反映论,包括对无机界和有机界各种形式、层次的反映以及这些形式、层次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和阐释。狭义的反映论,则只对人类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过程、特点、结果,进行探讨和阐释。[4]24显然,文学反映论主要是在狭义的范围内使用反映论的原理,而且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之前,反映论有过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主要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

在哲学史上,最早的朴素唯物主义反映论大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说。德谟克利特在他的“原子”论的基础上发展了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说,提出了他的“影象”说。接着,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和质料说也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色彩。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是反映论的最早形态,在这个形态中,主体、客体和认识都是简单、模糊的,对世界的认识也缺乏科学性,但是无论是“流射”说还是“影象”说,都坚持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物作用于人,这也正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原则。

与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相比,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更加复杂、明确、科学。培根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他将科学实验引入反映论,使反映论有了科学性。随着实验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迈出了一大步,但是也导致了对科学和理性的盲目崇拜,认为科学实验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唯一正确途径和方法,不能辩证的、能动的看待主体对客体的反映,造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形成了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例如霍布斯认为力学和数学可以说明一切,洛克则用归纳法来分析人通过感觉获得的复杂观念,这些都打上了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烙印。

唯物主义反映论发展的新阶段是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的反映论。首先,马克思将实践引入反映论,“实践”的含义、范围、功能等等要比机械唯物主义的“科学实验”丰富得多,也开放得多,实踐是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的统一。再者,马克思的反映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因为近代机械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虽然承认主体对自然界中客观物质的反映,但是一旦进入到社会历史领域,就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马克思用唯物主义来考察历史,创立了唯物史观,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反映论是能动的反映论不是机械、僵化的反映论。马克思之后,列宁为了社会革命和现实斗争的需要,进一步发展了反映论。他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提出了唯物论反映论的基本原理:“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5]65列宁的反映论对苏联三十年代的文学思想有深远的影响,卢那察尔斯基将其运用到文艺领域,撰写了第一部比较系统研究列宁文艺思想的小册子《列宁与文艺学》,他运用列宁的反映论对当时苏联文艺界盛行的庸俗社会学进行了切中要害的批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反映论并非有一个自始至终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哲学反映论和文学反映论进行细致剖析和深入思考,同时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我们能够得到以下几点启迪:

首先,建立在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基础上的文学反映论并非已经过时,虽然它受到了“自我表现”论、文学主体论、文学本体论、审美反映论等各种理论的冲击和挑战,只要文学反映论坚持的根本原则没有偏离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它就始终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并非是将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神化”和教条化,正如上面所分析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是一个建立在实践根基上的开放的理论,它是行动的指南而非僵死的教条,其实我们现在回首那些对文学反映论产生极大冲击的一些文艺理论,如文学主体论、形式本体论等,都慢慢褪去了炫人夺目的光环,渐渐显露出其难以克服的局限和缺陷。

其次,正如哲学反映论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一样,文学反映论也是不断更新变化的。文学主体论、文学本体论、审美反映论等新时期文论与文学反映论的论争和碰撞,也是对文学反映论的有益补充。以前由于各种内在外在的原因,文学反映论走过弯路甚至是错路,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纠正并且反思这些错误,也不要害怕或者担心有人会“别有用心”地将文学反映论打倒消灭掉,因为我们相信只要是真正希望中国的文艺健康发展、繁荣昌盛的文艺工作者都愿意看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蓬勃景象;另一方面,在面临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学界过多移用西方文艺理论,缺少自身的理论话语建构。无论是主体论还是本体论,都是将西方的理论拿过来用,没有经过很好地消化和吸收,更没有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形成适合本土的理论体系,我们确实需要接地气,将文艺之根深深扎入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盘点一下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的境况,不难发现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社会影响力日益衰弱,危机声此起彼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没有联系实际,没有真正的将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作为文学理论的源泉和发展动力,所以当前重提文学反映论并且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之,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再次,辩证的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只能作为文学反映论的哲学基础,不能作为具体的创作方法和原则。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全盘移植到哲学中来,认为科学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唯一途径和方法,从而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淖之中。在文学反映论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类似的错误发生,典型的就是将文艺政治化、工具化、教条化,文学艺术虽然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但绝不是简单的僵化的反映,新时期以来文学反映论遭到了众多学者的质疑和批评,与其曾经对文艺的严重伤害不无关系,把文学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钳制作家的自我表现和主观创造,禁止反映现实生活的阴暗面和复杂的人性,这些都使文学反映论变成了枷锁和桎梏,也是对文学反映论的扭曲和践踏。文学反映论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主体、客体和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主体的人,还是客观世界和对其的反映,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在传统文学反映论中,我们就可以发现缺少对反映的心理内容、反映的心理机制、反映中介、反映过程的深入具体的研究,文学主体论、文学本体论、文学价值论、审美反映论等新时期以来提出的文学理论范式是对文学反映论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纵观新时期以来文学反映论的发展,便可以发现其举步维艰,审美意识形态论虽然可以说是对文学反映论的超越,但是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例如在当代中国如何界定意识形态,可否把审美与意识形态相连来规定文艺的本质,如何阐释媒介、消费在文学反映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都需要我们联系实际进行深入地调查和研究,这也是促进文学反映论发展的有效途径。endprint

最后我们要注意的是,文学反映论探讨的是文学的本质问题,文学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仍无定论,而且恐怕不会有定论,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问题,体现了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文学最终的源泉是现实生活,这一点是抹杀不了的事实,但是,如果以本质主义的二元对立方式将其固化,认为文学的唯一本质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这显然违背了鲜活真实的文学现象。本质主义预设了“现象”与“本质”的二元对立,认为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隐藏着抽象的本质,现象变动而本质永恒不变,这种思维方式也被称为“逻各斯中心主义”。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西方哲学就以追求普遍不变的真理和规律为己任,乐于追问事物的本质,“文学的本质是什么?”、“艺术的本质是什么?”、“美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提法都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比较典型的表现,这种思维方式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极易导致看待问题的僵化和片面化。传统的文学反映论将文学的本质视为现实生活的反映,預设了再现/表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客观/主观等一系列二元对立项,肯定前者否定后者,这正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一种体现。如果将文学主体视为文学的本质同样也会陷入到僵化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之中,但是难道我们就不需要探寻文学的本质了吗?非也,如果认为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历史和社会建构的产物,甚至否认事物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相对本质,那么,人们将无法有效地言说和交流,这实际上等于否定了人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可能性,最终将导致极端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那才是人类真正的倒退。其实,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辩证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就会发现它本身就是对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否定和批判,突破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桎梏,以发展开放的眼光来审视文学反映论、研究文学反映论,这将赋予文学反映论新生的力量,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王元骧.反映论原理与文学本质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8(1).

[2]朱立元.对反映论艺术观的历史反思[A]//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2辑)[C].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王元骧.我所理解的反映论文艺观——读朱立元先生<对反映论文艺观的历史 反思>所引发的一些思考[A]//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2辑)[C].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1988.

[4]陈中立.反映论新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及其在现时代的发展[M].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97.

[5]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A]//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 1972.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时期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新时期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
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新时期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空间探讨
新时期国产武侠传记片的发展之惑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