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语境下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适用性探析

2017-09-08刘丽刘岩

西部学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适用性列宁

刘丽+刘岩

摘要:“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使得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不断受到挑战。本文就全球化语境下列宁帝国主义论在当代的拷问、验证和诠释三个问题作了探析,以正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适用性之名。科学对待列宁帝国主义论,有助于认清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从而坚信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列宁;帝国主义论;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A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是从经济上来界定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这是他与考茨基等人对帝国主义理解的差异,也是他在理论上的重大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帝国主义”似乎渐行渐远,成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在全球“悄无声息”、“温和的”大肆扩张似乎变成了口耳相传的“全球化”,人们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现状的理解也变成了“社会资本主义”,其实这些都掩盖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帝国主义并未寿终正寝,它隐藏在资本主义的背后。可以说,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大背景下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要构建起活跃的经贸走廊,也是基于战略安全和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考量,构建以交流超越隔阂的文明之路。在当代,还出现了“新帝国主义”、“后帝国主义”之说。当然,随着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而出现许多解释帝国主义的新理论,这是顺理成章、无可厚非的,但也潜在地对抗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一、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拷问

列宁对帝国主义问题的研究,吸收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趋势的论述,也是对霍布森、希法亭、卢森堡、布哈林等人观点的扬弃。关于帝国主义是什么?列宁是这样回答的:“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1]175因此,可以说,帝国主义的实质就是垄断,当代资本主义仍处于垄断即帝国主义阶段。此外,列宁还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1]174、“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2]704、“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2]704。这是列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新变化为基点而作出的科学判断。列宁还指出帝国主义具有由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造成的垄断组织;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国际垄断同盟形成;最大资本主义大国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等特征。这是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全新解读,是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发展。

“二战”以来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出现的许多新变化、新特征,使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系统论述受到了挑战。在生产力上,新科技革命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蓬勃发展,资本主义似乎不是“垂死的”。在生产关系上,资本社会化趋势明显,股份制经济中股权分散化,出现了“人民资本主义”、“基金社会主义”之说。在分配关系上,社会福利普遍化,工人生活普遍改善,资本主义似乎不是“寄生的”。在社会制度上,民主、法治不断健全,公民权利有所扩大,意识形态的分歧逐渐拉小,资本主义似乎也不是“极权的”。在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上,当代无产阶级构成日趋复杂化,使按财富多寡划分的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整个阶级“消解”的困境;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像卢卡奇、葛兰西等人看到了这点,才提出要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当代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跨国资本家阶级开始形成,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趋于淡化,资本主义似乎也不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呈现出的这些“欣欣向荣”、“繁荣和谐”的新特征,使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在形式上发展到了极致,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列宁对帝国主义的揭露似乎“过时”了。郎咸平曾说过,“我可以告诉各位,马克思心目中的原始的资本主义确实已经灭亡了”[3];现代资本主义“这已经是社会主义化的资本主义”。[4]弗朗西斯·福山在评价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命运时,抛出了所谓“历史终结论”,并断言 “经典社会主义可能再也不会卷土重来”,[5]意在美化帝国主义。但之后的现实却迫使他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其实,当代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只是金玉其表而败絮其内,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本质始终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它精致的伪装面孔和高超的剥削艺术。因而面对当代帝国主义呈现出来的新特征,只要稍加考察就会发现列宁所揭示的帝国主义的本质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二、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验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不管资本主义如何发展,帝国主义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当代资本主义抑或帝国主义的实质依然是垄断资本主义。我们今天仍处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意义上的帝国主义,虽然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本质并未改变。

首先,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这一点没有变。当代的垄断组织最主要的就是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当今世界已愈上万家大型跨国公司,这些大型跨国公司通过层层控制下的子公司,将其触角伸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资本家能够以点击一下鼠标的速度,将他们的钱在全世界不同国家间调来调去”。[5]垄断组织利用经济全球化将全世界的生产、销售、技术和资本等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成为全球最大的投资者;在这种趋势下,第三世界国家成为资本寻求的洼地,被日益边缘化。所以,当代资本主义就是垄断资本的帝国。

其次,金融寡头处在事实上的统治地位这一点没有变。作为食利者的金融寡头完全脱离生产,它在经济上却通过“参与制”层层控制企业,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金融资本控制体系,借以实现其对财富的掠夺,在政治上操控国家机器,左右国家内政外交。比如韩国的三星、现代,美国的洛克菲勒和摩根财团等金融寡头,都控制了其国家机器和经济命脉。特朗普当选后组建的“富豪内阁”,明显暴露了资本主义国家机器早就成为了资本家阶级的玩物,他在竞选期间为劳工阶层请愿的形象也在上任后与之渐行渐远。

再次,当代资本主义对外资本输出的这一主要形式没有变。当代资本主義国家主要用相对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跨国公司成为资本输出的重要工具。“资本拥有最新的改良工具和工作方法,不仅仅用以从牛奶中分离乳脂,而且也用以从这种‘勤快中榨出‘乳脂,从贫苦农民的子女那里夺走牛奶”。[6]235资本的逻辑使然。事实上资本输出的“大部分利润都被那些干金融勾当的‘天才拿去了”。[1]117资本主义国家还常常打着“经援”之名行侵略之实,以这种间接的无硝烟的方式对落后国家实施贪婪的榨取与掠夺。endprint

又次,瓜分世界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并在不断发展壮大这一点没有变。在当代,国际资本家垄断同盟势力不断扩大,按其资本和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市场。各种全球性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都是国际垄断同盟实现利益的工具。当代的国际垄断同盟也没有放弃帝国主义最古老的军事手段,比如近年来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内乱导致的难民危机,也都是这些垄断同盟扩张的恶果。

最后,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这一点备受争议。在笔者看来,“二战”以来确立的世界秩序虽无显性变动,但新一轮的势力范围瓜分使得国家间暗潮涌动,甚至剑拔弩张。列宁曾提出:“金融资本是一种在一切经济关系和一切国际关系上起决定作用的巨大力量,……它甚至能够支配而且实际上已经支配了一些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国家。……使从属的国家和民族丧失政治上的独立。”[1]169这一论断被现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现状所证实。此外,帝国主义还瓜分意识形态,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推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实行“西化”、“分化”,企图瓦解他国上层建筑。这是当代帝国主义与列宁时代帝国主义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三、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诠释

列宁帝国主义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迫于革命形势的发展,列宁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结论,专注于对资本主义新阶段——帝国主义的研究。列宁的这一研究,不仅占有垄断资本主义的大量现实材料、大量文献资料及其相关理论,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哲学方法论为指导,进行大胆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最后才形成了100年来经久不衰的无产阶级科学理论。列宁在分析帝国主义时运用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具体与抽象和历史唯物主义等辩证科学方法。如列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帝国主义一国内资本结构和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由此提出并实践了无产阶级革命“一国胜利论”,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研究帝国主义还遵循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逻辑过程,从资本主义生产集中这个“自在之物”出发,运动到垄断阶段,不仅包含着向自由阶段的对立面的转化,也包含对其的否定,寻求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否定就是列宁的最终目的。

列宁帝国主义论研究内容的真理性。列宁对帝国主义产生与发展、本质、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列宁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资本和生产集中会产生垄断的这一思想,指出垄断是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1]111列宁从唯物史观出发,提出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一种经济上的垄断,“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1]208列宁在谈到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时,认为帝国主义具有过渡性,是一种历史现象,“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更确切些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1]211同时也指出了“帝国主义是腐朽的但还没有完全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但还没有死亡的资本主义”,[7]431帝国主义的垂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而,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系统论述在今天全球化语境下看来仍不失其真理性和时代性。

列宁帝国主义论未来图景的预见性。列宁对帝国主义或资本主义垂死性的预见,是基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而作出的判断,是把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总体来考察的;正如马克思的“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一样,社会主义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否定,即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并不是即刻发生、一蹴而就的事。帝国主义在当代、更是在一定时期内焕发新的活力,而且与之相比,社会主义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寄生、腐朽和垂死的,这仅代表一种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大规律。资本主义“腐而不朽”、“垂而不死”的观点的症结在于,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张力和自身调节力,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不会因暂时的曲折而被改变和否定。列宁帝国主义论未来图景的种种论断仍具科学性。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发表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列宁当时对帝国主义的分析主要着眼于发达资本主义,忽略了不发达资本主义;强调资本主义的经济和军事侵略,忽略了文化侵略;肯定革命的作用而忽略了改良等。与百年前相比,当今世界无疑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和实践的限制,使列宁的帝国主义论难免有其局限性。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理论在当代全球语境下的适用性,看到列宁所描述的帝国主义并未成为历史现象,看到这一理论在当前和今后的发展空间;尤其要看到,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对我们今天认清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面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郎咸平.郎咸平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上)[J].世界,2006(2).

[4]郎咸平.郎咸平在清華大学的演讲(下)[J].世界,2006(3).

[5]弗朗西斯·福山.社会主义会卷土重来吗?[J].顾海燕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 义,2002(6).

[6]列宁.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列宁.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endprint

猜你喜欢

适用性列宁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强调简洁和适用性 MICHI by Rotel X5/X3合并功放
小议阶级分析理论的适用性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新一代车上转换装置在厂矿企业铁路运输中的适用性研究
茶油总DNA提取技术及扩增适用性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