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瑜伽在慢性腰背疼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7-09-08江领群祁俊菊

重庆医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腰背瑜伽腰椎间盘

江领群,祁俊菊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重庆 401331)

·经验交流·

瑜伽在慢性腰背疼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江领群,祁俊菊△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重庆 401331)

目的 根据慢性腰背疼痛患者疾病特点和康复需求设计瑜伽干预方案,探索其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8 例慢性腰背疼痛患者分为试验组( 76例) 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除常规治疗外还接受本研究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个月评价两组对象疼痛和功能障碍程度。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疼痛得分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功能障碍、最重和平均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瑜伽干预方案能减轻慢性腰背疼痛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程度,尤其适合慢性腰肌劳损疼痛患者自我管理应用。

瑜伽;腰痛;背痛;退行性病变

慢性腰背疼痛是脊柱和腰椎的退行性病变,文献分析和临床研究发现,运动治疗对缓解慢性腰痛患者的疼痛、改善躯干运动功能和活动障碍程度、降低医疗成本和改善生活质量等具有较好的作用[1]。瑜伽性质温和、舒缓,在促进脊柱椎体组织伸展性、柔韧性及平衡性训练的同时,还能增强背部肌肉力量,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2];比其他方式在提高背部灵活性、改善焦虑、提高自我效能有优势[3]。但针对疾病特点和康复需求的个性化瑜伽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对慢性腰背疼痛患者设计瑜伽干预方案,并探索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和重庆市沙坪坝陈家桥医院的148例慢性腰背痛患者,接受物理和药物治疗,腰背疼痛病程超过大于3个月,伴或不伴腿部放射性疼痛。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研究经本校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其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4例,其他如腰肌劳损等44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以膨隆型为主,排除马尾神经损害者、椎管狭窄者、手术患者、需卧床休息者、发育畸形、外伤,膝部、腕部及肩部疾患,低血压,孕妇,其他严重慢性疾病和骨质疏松症患者,神经系统疾病功能障碍者,超体质量者(BMI>39.9 kg/m2)等。入选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76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者53例(以下简称突出组),腰肌劳损者23例(以下简称劳损组);男20例,女56例;年龄(47±6)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对照组72例,其中突出组51例,劳损组21例;男23例,女49例;年龄(46±8)岁;病程3个月至16年。两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瑜伽对慢性腰背疼痛患者的干预方案 研究运用瑜伽理论及腰椎、脊柱运动功能解剖知识,根据疾病特点确定瑜伽内容,不同疾病的病理表现决定其锻炼内容也不同[4]。本着循序渐进、屈伸肌交替、避免疲劳的设计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和难度。本研究选择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所致的慢性腰背疼痛患者。

1.2.1.1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瑜伽干预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椎旁肌肉尤其是多裂肌功能的提高可减轻由于关节松弛、移位所导致的软组织损伤对神经末梢刺激引起的疼痛,从而减轻腰痛症状乃至消失[5]。瑜伽体式练习以腰部后(或上)伸姿势为主。本研究在瑜伽基础体式上增加上山式、狮身人面式及战士1式,改良骆驼式,将桥式改为双脚支撑式,动作循序渐进,由易到难。12周的瑜伽康复方案为:(1)1~3周,上山式-骆驼式(改良1)-呼吸放松5次-狮身人面式-半蝗虫式1-放松式5 min。(2)4~12周,上山式-战士1式-骆驼式(改良2)-呼吸放松5次-眼镜蛇式-双脚支撑式 -猫式5个-放松式10 min。

1.2.1.2 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瑜伽干预方案 慢性腰肌损伤主要病理改变是腰肌纤维充血水肿,软组织黏性,且随着年龄增长,背伸肌群肌力和肌源性稳定力下降,椎间盘变性、肌肉功能下降[6]。因此,此类患者应加强腰背伸肌群锻炼,侧屈伸肌及旋转肌锻炼,改变和纠正异常力线和腰椎周围力的不平衡,保护稳定腰椎。同时训练腹肌力量。根据患者特点改良伸展扭转式、骆驼式和叭喇狗式,加强骶棘肌、腰部屈(侧)肌和旋转肌力量,改善腰椎活动范围,减轻粘连。12周的瑜伽康复方案为:(1)1~3周,上山式(改良)-伸展扭转式(改良1)-骆驼式(改良1)-呼吸放松5次-眼镜蛇式-猫式5个-膝胸式5个 -放松式5 min。(2)4~12周,上山式(改良)-旋转三角式-叭喇狗式(改良)-呼吸放松5次-骆驼式(改良2)-脊柱扭转式-猫式5个-半蝗虫式1-膝胸式5个-仰卧脊柱扭转式-放松式10 min。

1.2.2 对照组的干预方案 对照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12周,包括对患者的教育指导、口服或输注通经活络、消炎药、超短波、红外线治疗、针灸、拔罐、推拿等传统中医治疗等,腰椎间盘膨出患者需做腰椎牵引治疗。

1.2.3 试验组的瑜伽干预方案 试验组除和对照组一样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外,还接受适合其病种的瑜伽练习。就诊时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录入研究对象,根据个体完成治疗时间的差异,分组进行瑜伽干预2次,先讲解瑜伽对慢性腰背痛的作用,再传授瑜伽练习动作和练习注意事项。完毕,发放文字指导资料和光盘。通过电话和门诊进行随访12周。

1.2.4 研究工具 两组干预前和干预12周评估研究对象的

表1 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疼痛程度比较

a:P<0.05,与试验组中的同组比较

疼痛和功能障碍程度。(1)疼痛-“长海痛尺”评估法[7]是结合 NRS-10 和 VRS-5制定的一种疼痛评估方法,通过疼痛程度和影响行为对数字刻度进行解释和限定,并且可以显示出患者最轻、最重、平均、当前的疼痛程度。(2)汉译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8],此量表是1983年英国学者Roland和Moris等设计的对腰背痛患者功能评估的问卷。量表包含与腰背疼痛密切相关的24个问题。分值为0~24分,分值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重测简单相关系数r为0.90,Cronbach′α系数为0.84。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疼痛程度比较 突出组干预前后两组疼痛程度比较,最轻和当前疼痛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重和平均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劳损组的最重和平均疼痛评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干预前后研究对象RMDQ评分比较 干预前后,试验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研究对象RMDQ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3.1 改善慢性腰背疼痛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程度 本研究运用瑜伽理论及脊柱运动功能学和解剖学知识[9],针对两类常见的慢性腰背疼痛对象的患病特点设计康复方案,根据练习对象年龄、身体状况、患者接受程度,从简到难、循序渐进,逐渐提高机体适应性和患者自信心。同时考虑练习中动作的经济性和风险性,设计动作的练习顺序、练习时间、替代动作及安全注意事项,动作容易记忆,自我操作性强。

无论是站位的战士式和叭喇狗式,坐位的骆驼式,俯位的眼镜蛇式和半蝗虫式(腰椎间盘突出者避免了前弯动作),都是通过伸展体式增加脊椎、肌肉及韧带的力量和柔韧性,提高了背、腰屈伸肌肌力;增加的纵向伸展练习,即上山式,能增加脊椎椎体间的间隔,缓解椎体重力导致的压力,减轻疼痛;扭转体位练习改善机体血液循环,缓解腰部肌肉痉挛,松解粘连,缓解压迫痛,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增大关节的活动范围,改善预后,避免复发。由表1可见,无论是突出组还是劳损组在疼痛程度上都有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组在最轻疼痛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12周两试验组明显比其对照组评分减少。RMDQ是专门测量腰背疼痛功能受限的问卷。调查发现干预前后两试验组的功能障碍程度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点和李海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3.2 适合慢性腰肌劳损疼痛患者自我管理应用 慢性腰肌劳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此导致的腰背疼痛属于慢性病症,约80% 患者可经保守治疗获得缓解,但其复发率高、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康复更应依靠患者的自我管理,家庭及社会支持[11]。目前大多患者都依赖于社区医疗机构的康复治疗,缺乏居家康复方式。不良的自我管理行为是影响慢性腰背疼痛患者康复效果和导致疾病复发的主要因素。Williams和McKenzie 下腰痛的躯干肌肉训练以及脊柱节段性稳定性训练专业性强,不适合患者自己操作[12]。本研究设计的腰肌劳损瑜伽干预方案在入选标准范畴内显示了干预方式和内容对研究对象的适宜性和可行性。体式由易及难、由少到多,练习时间也是逐渐增加,容易记忆,自我操作性强有代替动作和安全指导措施。其次,瑜伽练习能提高患者的精神-心理愉悦状态,研究长期观察能改善患者的疲乏状况、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也减少了看病,住院次数,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在临床和社区中推广。

[1]陈新用,王振飞,梁裕.运动疗法治疗下腰痛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5(11):1317-1321.

[2]Tekur P,Nagarathna R,Chametcha S,et al.A comprehensive yoga programs improves pain,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hronic low back pain patients more than exercise:An RCT[J].Complement Ther Med,2012,20(3):107-118.

[3]Evans DD,Carter M,Panico R,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predictors of Short-Term outcomes in individuals self-selecting yoga or physical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low back pain[J].PMR,2010,2(11):1006-1015.

[4]崇玉萍,崇玉珍,薛才宽,等.Hatha瑜伽对非特异性下腰痛康复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1(3):99-103.

[5]周同,陆爱云.多裂肌与慢性腰痛康复的研究现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4):387-390.

[6]白瑶,金丽.瑜伽对腰肌劳损临床疗效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4):13-14.

[7]周英华,张伟,眭建.疼痛评估工具选择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974-977.

[8]程继伟,王洪伟,郑文杰,等.慢性下腰痛疗效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28(11):119-122.

[9]卡米诺夫,马修斯,著.王启荣,刘晔,译.瑜伽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26-186.

[10]李海,尚艳华,钟惠雅,等.瑜伽姿势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新医学,2010,41(6):397-399,411.

[11]张晴,汪晖,黄海珊,等.慢性疼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7):9-11.

[12]胡鸢,秦江,唐金树.腰椎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3):146-149.

重庆市教委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52062);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BS118)。

江领群(1964-),副教授,本科,主要从事慢性病护理和护理教学管理的研究。

△通信作者,E-mail:2809949258@qq.com。

10.3969/j.issn.1671-8348.2017.24.027

R493

B

1671-8348(2017)24-3402-03

2017-02-18

2017-04-06)

猜你喜欢

腰背瑜伽腰椎间盘
Hello White瑜伽馆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痛痹定痛胶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练瑜伽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