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谱牒与华侨华人研究
——以《永春鹏翔郑氏族谱》为例
2017-09-08何燕
何 燕
(华侨大学 华侨华人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地方谱牒与华侨华人研究
——以《永春鹏翔郑氏族谱》为例
何 燕
(华侨大学 华侨华人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21)
福建省永春籍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约达120万人以上。永春地方谱牒中关于族人出洋的史料记载丰富。其中,《永春鹏翔郑氏族谱》出国史料部分就记载出洋人数多达1000余人,是研究永春华侨出洋概况的重要资料之一。结合历史史境,通过整理《永春鹏翔郑氏族谱》中的数据,梳理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永春华侨出洋的历史脉络,补充正史之不足,为华侨华人研究提供些许资讯。
地方谱牒;《永春鹏翔郑氏族谱》;华侨华人研究
永春是福建省的重要侨乡之一,早在五代后周期间,就有永春商人到交趾(今越南)经商,[1]8而永春人大批出国,则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清咸丰、同治年间和民国时期最多。永春华侨人数众多,且以善经商而闻名于南洋,在南洋甚至有“无永不开市”[1]5的说法。但关于永春华侨的记载,除官方政府对于华侨史料的汇编外,其他资料却少之又少,这不利于永春华侨历史的研究。为了改变现状,许多学者开始借鉴20世纪以来历史学研究的新方法——族谱研究,以获取一手资料。
族谱,记述了以家族世系为中心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地区或某一家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思想体系的情况。它既是检索历史人物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研究封建社会家族历史和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重要参考资料。侨乡中的族谱,除了记载一般族谱所具有的内容以外,还记载了众多族人出洋的原始资料。具体说来,就是记载华侨的出洋背景、异乡生存状况及其与祖国家乡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等。目前学术界已有不少利用地方谱牒来研究华侨华人的经典著作,例如林金枝的《福建侨乡族谱中有关南洋华侨史的若干问题》[2]一文就已经利用福建地方族谱来分析南洋华侨的出国原因、侨居地区分布、出国后的职业生活、平均寿命以及华侨与祖国家乡关系等多个问题;庄为玑等人的《福建晋江专区华侨史调查报告》[3],则以大篇幅强调族谱中所记载的那些穷苦人民的历史,认为这些大部分作为真实的记载是研究侨乡华侨华人的重要资料。
正是基于侨乡族谱这种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庄为玑教授和郑山玉教授等人通过实地调研,广泛收集当地各家各族所修篆的族谱,编成《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一书。其中该书中收录的有关永春华侨史料族谱就多达20部,这给永春华侨历史的研究及侨务工作提供了极大帮助。现以《永春鹏翔郑氏族谱》为例,统计分析数据,大致梳理永春地方族谱中所记载的华侨出洋历史脉络,以期完善永春地区华侨华人的相关资料,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族谱以实现地方谱牒与历史时空的对话。
《永春鹏翔郑氏族谱》历经明弘治、嘉靖、崇祯及清康熙、光绪等朝代的多次修篆,到了民国三十年(1941年)由郑翘松重修,系木刻版本,计25册。其中出国史料部分,载出洋人数1000余人,所含资料相当丰富详实,是目前泉州地区所见族谱记载出洋人数最多、颇具代表性的一部侨乡族谱。
一. 永春人出洋背景分析
永春鹏翔郑氏聚居于永春城关东门桃东村,旧属桃源镇,现属桃城镇,俗称“东门郑”。根据族谱记载,鹏翔郑氏出自河南荥阳。入闽始祖郑可远因中州战乱,避地光州固始,于唐末随王潮入闽,统戍桃林场(今永春县),后肇居姜莲龟山坪上。传至四世懋公,为宋真宗朝潮阳军都巡检使,告老后卜居今县城东门一带。因以祠堂龙脉自大鹏山飞翔而来,又取原祖居“坪上”之谐音,更是冀子孙之发展如鲲鹏展翅,扶摇万里,故称“鹏翔郑氏”。[4]102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姓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下,无以为生;同时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当时东南亚各国劳动力需求是当时出洋人数激增的重要原因。笔者参照其他学者对于华侨华人相关的研究,对历史上永春人下南洋的主要原因加以分析。
(一)人地矛盾突出
永春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势崎岖多山,自古以来就有“七山二杂一分田”[1]3之说。由于山地多耕地少,加上明清时期平民百姓的大量农田被豪强贵族以“僧田”“官田”等名目兼并,从而造成“天下僧田之多,福建之最,福建僧田,又以泉州为最”[5]的局面,使得许多无以为生的百姓只能另谋生路。其中,据永春县牯山陈氏和安南县丰山陈氏族谱记载:“嘉靖间, 闽之田里失丈”,“公虑无生活之所,窃恐坐食山崩,是以过渡谋生”[6],可见由于永春自然生存条件欠佳,加上土地兼并情况严重,导致百姓生无所依,只能相率渡洋谋生。
(二)阶级矛盾激化,农民奋起反抗
据《永春州志》和《永春县志》记载:从元末到清末约五百年间,永春先后发生了九次农民起义。随着这些起义的失败,统治阶级对参加反抗斗争的农民进行了十分残酷的阶级报复,逼使许多群众背井离乡,渡洋逃生。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咸丰三年即1853年,永春发生严重饥荒,林俊领导的“红钱会”和陈湖所领导的“黑钱会”二三千人在永春金峰山揭竿而起,响应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起义遭到了残酷镇压,清廷先后围剿霞陵、云峰、西向、桃场、东山、社山、石鼓等地,所到之处,许多房屋被烧毁。1858年,林俊牺牲后,他的儿子林观麟和林柔远就与部属姚元章等人一起逃离出洋。[1]664另外,同治四年(1865年),清政府打算在永春州城隍庙东设立税厘局,永春州城发生暴动。闽浙总督左宗棠派亲信兵备道朱明亮带领湘军到永春镇压,仅桃场、社口、石鼓、东山等村姓颜的村民,就被无辜“剿杀”40余人,4个村的房屋全被焚烧,[1]664村民流离失所,大量逃往南洋,以寻求生路。
(三) 明清时期倭寇的侵扰
据《永春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四月、五月,倭寇从仙游流窜湖洋、上场、达埔、蓬壶等地为祸百姓,义士吕伯三、吕尚四组织民兵对抗,斩杀倭寇五十余人[1]12。翌年,因寡不敌众,抗倭失败,遭千户王道成怪罪,[7]于是吕尚四等人被迫起义。起义失败后,吕尚四带亲党20余人出洋谋生。除此之外,更有百姓被倭寇掳掠至日本。根据《泉州府志》第58卷记载,嘉靖年间施长昆与母亲蔡氏避乱永宁,路途中施长昆为母亲熬粥解饿,回来的时候母亲不知所踪,年仅13岁的他也被倭寇虏到日本。他在日本生活了39年,后来躲藏在往返于泉州与日本的船只上,才得以返回家乡。[8]由此可见,倭寇在沿海地区烧杀抢掠,不但对当地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更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无以为生,万般无奈相继出洋。
(四)大量“契约华工”被贩卖到南洋做苦力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加快了对东南亚国家的掠夺步伐,因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故而出现公开贩卖华人“苦力”的“猪仔馆”。根据永春城关黄氏族谱记载,清康熙年间,永春黄豪亭等百数十人,就在苏禄群岛被“洋人牵住”,“驱入山垦荒”为奴。另外,据《美国外交文件及公档汇编》第17卷第129号文件记载,21岁的永春人罗福安于1852年被相识的水客陈阿贵以介绍到船上做佣工为名,被拐卖到德记洋行当“猪仔”。[1]664在《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中永春鹏翔郑氏族人史料部分更收录文贞公墓志铭,其中提到(文贞)公笃于友爱,胞兄世盤少为匪人诱拐,浪迹荷属巴达维亚之南傍。[4]199华侨一旦沦为“猪仔”,就意味着任人宰割,多半饱受折磨,最后致死。故永春侨乡流传着华侨出国是“三在六亡一还乡”[1]663。可见,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以“猪仔”身份被贩卖到南洋做苦力的永春人,成为众多出洋百姓苦难遭遇的一个缩影。
二、永春鹏翔郑氏族人出洋特点
(一)郑氏族人出洋时间
由于族谱中确切记载的出洋时间极少,故而根据学界普遍认同的华侨出洋年份推算法(出生年份加上20年即为出洋年份),来整理《永春鹏翔郑氏族谱》出国史料中族人出洋大致时间段。
图1:郑氏族人出洋时间段与人数统计 单位:人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永春鹏翔郑氏族谱》整理而得
据以上图表可以得知,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永春郑氏族人出洋人数最多的一个时间段。在此需要强调,由于修篆族谱时间的原因,20世纪出洋时间最多只能推算至1950年,故而不可断言郑氏家族19世纪出洋人数多于20世纪出洋人数。
(二)出洋地点地集中在东南亚一带
由于族谱中所载的具体出洋地点有限,笔者则根据族谱中所记载的卒葬地来推测其主要出洋的地点。
表2:郑氏族人出洋地点与人数统计 单位:人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永春鹏翔郑氏族谱》整理而得
笔者认为,通过表2统计数据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郑氏族人出洋地点多集中于东南亚一带,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永春人出洋地点多集中于东南亚,特别是马来亚一带,这与福建人“乡族式”①移民的作用有很大的关系。例如,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年仅20岁的陈臣留前往马六甲谋生。刚到那里,恰逢甲必丹的妻子患上乳痈之疾,试过各种方法都无法治愈。陈臣留有些中医知识,他采来青草药为其敷治,竟然为苏丹的妻子解除了病痛。苏丹感激不尽,划出一大片山林给他垦植以报其恩。陈臣留辛勤开发,渐渐小有规模,就在马六甲成家立业。为了更好地垦荒种植,陈臣留决定回乡招募族亲到马六甲。在他的发动之下,数百亲友与他一起下南洋安家落户,开荒造林,写下永春人下南洋绚烂的一笔。虽然族谱中未明显记载先前移民的族人和亲戚的牵引作用,但也有迹可循。例如在仙清公墓志铭中提到,仙清公自小聪颖机智,胸有抱负,立志远游四方以实现人生壮志,于是“率公兄弟渡洋至马来半岛之彭亨阜止焉”[4]201,其后经过努力,终于在当地崭露头角,成为一方巨富。由此可见,以乡亲、宗亲带动的移民模式是出洋地点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据《永春县志》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大约1015年),颜必和其曾孙十六郎从金门渡海下南洋[1]663,这大概就是目前永春人最早的移居海外的史料。如果从那时算起,永春人移居南洋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了。而对于永春鹏翔郑氏族人来说,亦是如此。根据奕定别传中记载,“其父叔群从渡洋者近十辈,奕定甫十余岁从焉”[4]196。可见,族人在谋求共同发展、履行亲族使命的同时,亦考虑出洋传统、往返方便、路近费省等因素,相较于拉美等地,南洋更具可选择性;此外,在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众多在国内流离失所、丧失土地的无业流民前往南洋谋生,形成地方乡族聚居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出洋的郑氏族人对家乡社会进步和革命抗战的贡献
永春人漂洋过海出外谋生,以刚毅不屈、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打拼。尽管身在异乡,他们也依然为家乡的进步发展和革命抗战奉献自己的力量。
1.捐资修建学堂,扶助教育事业
教育是一个宗族强大的象征。《永春鹏翔郑氏族谱续》中就将其宗族人才辈出、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归结到重视教育上来,“吾族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各界贤达之士,代不乏人,此乃得益于吾族先贤重教之良风”。[9]同样的,虽然出洋谋生的郑氏族人身在海外,但也极其重视对于宗族后代的教育。例如在族谱中就有以下记载:(第十八世)开杉,热心教育,曾任职于侨校总理及鹏翔小学校董,力求为家族教育事业谋发展。(第十九世)成快,年少时在马来半岛谋生。他致力实业,胼手胝足,经营数十年,终于成为一方巨富。他为人疏财仗义,曾因担保有人债项、受累数十万元却毫无怨言;又乐善好施,凡有求于他的,必定慷慨帮助。对于教育事业更是热心公益,“族校其手创也,并捐充基金万元”,“捐助之数不可胜计,可谓善用其财者矣”[4]168。
2.修缮族谱,馈赠亲友
族谱中出洋史料部分记载出洋族人不忘家乡,乐善好施,积极投身家族公益事业。例如:(第十七世)金有,侨居英属昔仔挽。他经营实业,热心公益,历任鹏翔小学校董及宗族总会执委,对于谱牒重修的贡献重大。(第十八世)成东,年少时期旅居星洲经商。虽然常年在外,但仍不忘水源木本之恩,在清光绪年间捐资倡修族谱。除了部分郑氏族人捐资修缮族谱外,还有夫妇二人均热心于此的。例如:(第十九世)廷土丙,年少经商于南洋麻坡,在侨界中颇负声望,捐助族谱经费2000元。他的配偶苏氏,同样热心族谱编修工作,捐款2000元。[4]162
3.慷慨捐资,积极参加革命
孙中山曾这样评价海外的华侨华人:华侨乃革命之母。其意为,海外华侨率先积极参与革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和所作的牺牲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他们参与创建革命组织、宣传革命思想、组织策划革命活动、慷慨捐资助饷、回国参加起义流血牺牲,是革命组织的中坚力量。在《永春鹏翔郑氏族谱》出国史料中,笔者也注意到,虽然郑氏族人在海外艰苦奋斗,但是不忘祖国,以各种方式支持祖国革命。例如:(第十七世)廷琰,弱冠南渡谋生,在大乡羽本乡鼎建蜗居。后来加入同盟会,投身于革命事业,受赠六等徽章。[4]113(第十九世)成份,为人光明磊落,晓达时务。他曾任职于福建省政府咨议,国民革命军第五军顾问,竭诚效忠党国。[4]173
4.积极抗战,热爱祖国
除参与革命之外,为争取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海外华侨华人广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游行示威,罢工罢运,踊跃捐款,抵制日货,并积极维护中国团结抗战大局,进行各种国际援华活动,从物质上、精神上予以无私援助。郑氏出洋族人也曾为抗战贡献过力量。例如:(第二十世)天送,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年轻有为,热心家乡社会公益事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四处奔走筹募救国公债,曾在海外任职劝募委员,并慷慨捐出万元以示提倡。
三、地方谱牒与华侨华人研究
(一)细节入手,关注平民
关于《永春鹏翔郑氏族谱》出国史料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材料可供挖掘,但由于篇幅有限,故只能截取部分进行讨论。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到侨乡族谱阐述的内容多种多样,其中不仅涉及出国原因、出国时间、侨居地区分布等,更重要的是能看到平民百姓的跨国生存状态。以往我们在正史中所看到的都是关于地方精英人物的记载,而平民百姓的生活只是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简单的描述。事实上,虽然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值得歌颂,但如果没有这些平民百姓的出洋奋斗,也就构不成所谓的出洋浪潮,更没有后来侨乡的形成。通过翻阅侨乡族谱中关于族人出洋的部分,可以真切地体会到生动具体的人物在历史时空中的生存模式,所以,侨乡族谱中关于他们的记载正好弥补了这一遗憾。
例如利用《永春鹏翔郑氏族谱》可以推算出郑氏出洋族人平均寿命。华侨华人平均寿命的统计资料是不大容易获取的。无论是早期西方殖民主义者或是二战以前东南亚殖民政府,在不同时期都对东南亚的华侨进行过某些项目的调查,例如华侨华人的人口、年龄、职业、性别等,但唯独从未调查过华侨华人的平均寿命。而《永春鹏翔郑氏族谱》恰好可以提供一些情况,尽管这些数据是不完整的、局部的。现根据族谱中记载的生卒年,计算郑氏族人各时间段平均寿命。
表3:郑氏族人出洋时间段与平均寿命统计 单位:岁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永春鹏翔郑氏族谱》整理而得
根据表四的资料显示,华侨平均寿命较低,排除当时整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外,当然还要包括海外生存环境恶劣,出洋海上遇险等,例如在族谱中(第十八世)智朴,字美素,号祥成,尔华次子。生咸丰辛亥十一月二十五日,卒光绪丁亥十二月十三日,往夷被虎噬死。[4]125又如:(第十八世)兆走,一名裕后,字美顺,号乾成,尔旧次子,登侍郎。生同治壬戌六月十三日,卒光绪甲辰八月初九日,殁洋船内,葬大海。[4]136可见,对于郑氏族人平均寿命的数据估算还不充分完善,但这些资料至少可以部分填补华侨华人研究资料中关于平均寿命这一空白。
(二)理解跨国生存,探究海外联系
永春人虽身居海外,历经磨难,依然不遗余力地帮助家乡的建设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大部分人开始融入当地社会,甚至成为所在国公民。他们的后代开始接受所在国的知识、文化、意识等,直到某一天反思自己从何而来的时候,却毫无头绪了。而族谱就为他们提供“寻根”的途径。通过族谱,可以为海外华侨寻根问祖提供方便,实现他们思乡怀土、寻觅亲人的愿望。
综上所述,侨乡族谱资料丰富,其中的侨史部分对于侨史研究和侨务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华侨华人研究应充分使用地方谱牒,实现一手资料的补充,为未来华侨华人的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的资讯。
注释:
①“乡族式”移民指的是在福建传统社会中的出洋模式。早期的福建人由于大部分定居于商港和大城镇从事商业活动,所以采取以乡族带动移民的模式居多。当早期福建移民在海外成功地建立事业基础后,他们就返乡召集村民和亲戚前往工作,并给予经济协助,形成一种特殊的“乡族式”移民活动。
[1] 永春县志编撰委员会.永春县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
[2] 林金枝.从福建侨乡族谱看南洋华侨史的若干问题[J]. 历史研究,1984(04): 59-79.
[3] 庄为玑,林金枝,桂光华.福建晋江专区华侨史调查报告[J]. 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01): 93-127.
[4] 庄为玑,郑山玉.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上册[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
[5] 蔡景康.晋江历代文选[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67.
[6] 颜文锥,黄温秋.永春华侨出国原因和对侨居地的贡献[J].福建论坛,1982(5):99-102.
[7] 永春县地方志编撰办公室.永春州志[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27.
[8] 泉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外国人在泉州与泉州人在海外[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7:189.
[9] 鹏翔郑氏.兴学育才[EB/OL].(2016-07-02)[2016-12-26].http://pxzhs.net/Article/info/id/8.html.
[责任编辑 李夕菲]
2016-12-26 作者简介:何 燕(1993—),女,福建福清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华侨华人史、区域社会史研究。
D634.3
A
1009-1513(2017)03-0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