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苏二陈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7-09-08齐晓
齐 晓
(辽阳市中医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杏苏二陈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研究
齐 晓
(辽阳市中医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对杏苏二陈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96例进行本次研究,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及参照组,各有患者48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中药杏苏二陈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总积分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仅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该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参照组中有8例患者治疗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3.3%,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采取杏苏二陈汤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肺部相关功能,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杏苏二陈汤
慢性支气管炎指的是气管、支气管黏膜以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该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临床症状主要有痰量增加、痰液变稠并伴有血丝或黄色脓性痰液[1]。若长时间不进行治疗,患者会随病情的加重而咳嗽、咳痰不止,甚至气急无法平卧,给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2]。目前临床中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手段主要有抗感染、祛痰、止咳以及补液等,但这些治疗手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中医药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拥有特别的优势[3]。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常规西药治疗联合杏苏二陈汤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将结果做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96例进行本次研究,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及参照组,各有患者48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56~67岁,平均年龄(58.6±3.7)岁;平均病程(10.3 ±2.6)年;其中20例喘息型患者,28例单纯型患者。参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53~68岁,平均年龄(58.9±4.3)岁;平均病程(10.5±2.8)年;其中19例喘息型患者,29例单纯型患者。经临床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且入选患者均清楚本次试验并签署知情书;并将因各种其他因素导致的慢性咳嗽喘息患者、过敏体质或对本次实验药物成分存在过敏及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全部排除。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发病类型等方面差异并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给予参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氨溴索(将30 mg氨溴索针剂加至100 mL的0.9%生理盐水中),每日1次;同时每日静脉滴注1次喘定针剂(将0.5 g喘定针剂加入至100 mL的0.9%生理盐水),此外每日静脉滴注头孢呋辛2次(将1.5 g头孢呋辛加入至100 mL的0.9%生理盐水)。
观察组在给予上述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杏苏二陈汤进行治疗。杏苏二陈汤药方中包括桂枝、麦冬、南沙参、法半夏、炙款冬花、茯苓、生姜各15 g,炙麻黄、杏仁、紫苏梗、石菖蒲、公丁香、陈皮、桔梗、炙远志、大枣、甘草各10 g,细辛5 g,患者所服用的杏苏二陈汤均由本院药房统一煎煮[4]。每剂煎煮成2袋200 mL的中药药剂,在患者饭后30 min温服1袋,2次/天。观察组及参照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观察指标[5]: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总积分,其中主症(咳嗽、咳痰、痰色质、肺部听诊、喘息)依照6分制,6分为重度,4分为中度,2分为轻度,0分则为轻度;次症(发热、鼻塞、恶寒)依照3分制,3分为重度,2分为中度,1分为轻度,0分则为正常。此外对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L)]、第1秒用力呼气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L)]以及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进行观察比较。
临床治疗效果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进行判定,咳嗽等主要临床症状及其他客观检查指标均无变化,甚至恶化则为无效;咳嗽等临床症状及其他客观检查指标均有轻微的改善为有效;咳嗽等临床症状及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有显著改善,但未达到急性发作前水平者为显效;咳嗽等临床症状及其他客观检查均达到发作前水平为治愈。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实验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采用)和%表示,分别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参照组比较,#P<0.05.
肺功能观察组(n=48)参照组(n=48)指标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EV11.49±0.572.69±0.39*#1.51±0.592.03±0.49* FEV1%49.12±11.7170.61±9.82*#48.97±11.7059.58±9.41* FVC2.59±0.793.39±0.62*#2.57±0.772.90±0.65* 0*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中仅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该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47/48);参照组中有8例患者治疗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3.3%(40/48),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χ2=6.008,P<0.05)。
3 讨 论
现今由于临床中长期反复给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导致患者会有应激性溃疡、机体耐药及胃肠功能紊乱甚至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出现,而中医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主要以祛痰止咳平喘为基本治法,且通常中药都会经过蜜制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从而形成其特别的优势[4]。
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的范畴属于本虚标实证,过往临床中明显发现患病人群多集中在身体较为虚弱的中老年人群,此外由于该病病程较长且难以治愈反复发作造成肺肾气虚[5]。杏苏二陈汤是由炙麻黄、桂枝、细辛、石菖蒲、甘草、杏仁、紫苏梗、麦冬、南沙参、生姜、大枣、茯苓、法半夏、陈皮、桔梗等中药组成。该药方不但有祛痰止咳平喘、宣肺散寒之作用,另外药方中的麦冬、南沙参、大枣、茯苓、法半夏等能够起到补益肺肾之气、调和脾胃的功效,从而使其补脾益气及润肺止咳的作用更加明显,药方严格遵照整体治疗原则,并使得该药为肺所用,直接到达病处,该药对于风寒型慢支患者的临床效果尤为明显,此外由于药方中大多数中药均是采取蜜制的方法,极大程度上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使得该药不但对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还十分安全[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参照组更佳;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情况的改善较参照组更为明显,且差异均十分明显(P<0.05)。这一结果表明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使用中医药联合治疗较单独使用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且对于肺部相关功能的改善也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采取杏苏二陈汤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肺部相关功能,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1] 李伟.三拗汤合杏苏二陈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2,33(11):1478-1479.
[2] 于萍.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西医病因及诊断要点[J].中国医药指南, 2011,9(32):398-398.
[3]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1.
[4] 彭爱萍,孔繁智.杏苏二陈汤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风寒型患者45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9):634-635.
[5] 罗文坤.二陈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痰湿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2):113-115.
[6] 罗姣利.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1):35-36.
R562.2+<1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2-0193-021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7)22-0193-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2-01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