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评价
2017-09-07叶乙
叶乙
【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汤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随访1年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 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复发, 复发率为6.0%;对照组14例患者出现复发, 复发率为28.0%, 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汤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确切, 能够更好的防止复发,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药;疗效;复发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9.082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内科临床的常见病, 指的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 导致食管黏膜出现糜烂、溃疡, 随着近年来饮食结构的改变,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也有所增高[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对此类疾病进行对症治疗, 疗效尚可, 但患者停药后易复发, 如持续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维持治疗则存在不良反应较多的问题[2]。如何有效提高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 减少治疗后复发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随着中医药在临床的推广,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方案, 本文就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进行了研究评价,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6例, 女34例,
年龄22~74岁, 平均年龄(49.2±14.5)岁, 病程1~22个月, 平均病程(11.4±4.6)个月。患者入院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给予患者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93560)治疗, 20 mg/次, 2次/d口服;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加用中药汤剂治疗, 方药自拟, 主要组成包括:柴胡15 g、法半夏12 g、黄连12 g、煅乌贼骨12 g、吴茱萸10 g、炒枳壳10 g、竹茹10 g、贝母10 g、白芨10 g、炙甘草6 g, 上药水煎300 ml, 1剂/d, 分早晚两次顿服。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疗效评价标准参考文献[3], 根据症状程度分为1~4级, 分别赋分1~4分, 分值越高则说明症状程度越重。治愈:患者镜下病变完全消失, 症状消失;显效:患者镜下病变显著改善, 症状评分达到1级或减少≥2分;有效:患者镜下病变改善, 症状评分减少1分;无效:未能达到以上三种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随访1年,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复发情况 随访1年, 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复发, 复发率为6.0%;对照组14例患者出现复发, 复发率为28.0%, 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病, 目前现代医学研究尚未完全阐明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 主要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有密切相关[4-6], 缺乏特效治疗方案, 主要采用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促胃肠动力药等药物进行对症支持治疗。这些常规治疗方案虽然能有效的控制症状, 但停药后易出现复发, 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7]。
反流性食管炎在中医中属于“胃脘痛”、“吐酸”、“ 噎嗝”等症的范畴[8], 常见的类型主要包括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胃阴不足、痰气瘀阻等, 其中肝胃不和和脾胃湿热最为常见[9, 10]。作者认为肝胃不和型和脾胃湿热型反流性食管炎并非病理机制不同, 而是此类疾病发展中的不同阶段, 因此在治疗上也有相同之处, 当以舒肝和胃、理气通降为主要治则。本次用药充分依据这一点, 柴胡疏肝解郁, 半夏、黄连清心泻火, 吴茱萸、白芨降逆止呕, 竹茹清热降逆, 枳壳疏肝理气, 乌贼骨、贝母和胃止痛, 炙甘草和胃理气, 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之效。
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基础上, 加用中药汤剂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疗效, 镜下症状及临床症状均能得到有效改善。从复发情况来看, 随访1年, 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复发, 复发率为6.0%;对照组14例患者出现复发, 复发率为28.0%, 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說明联用中药汤剂能够更好的控制反流性食管炎的复发, 这一点是实现整体疗效提高的重要基础。
综上所述, 中药汤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确切, 能够更好的防止复发,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詹志刚, 王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夜间酸突破的相关性探讨.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3, 25(1):36-38.
[2] 王炘, 詹志刚, 郑林, 等.胃食管反流病夜间酸突破与食管酸暴露的关系探讨.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2, 24(3):151-152, 166.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胃食管反流病治疗共识意见.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8, 27(1):71-72.
[4] 何亚非, 郭红.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的研究现状.西南国防医药, 2013, 23(5):574-576.
[5] 周政, 刘有理, 王光明, 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安徽医药, 2013, 17(3):436-437.
[6] 郑森元, 李可, 刘芳, 等.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2, 21(8):711-714.
[7] 陈楚华. 自拟通膈润降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光明中医, 2012, 27(3):478-480.
[8] 章伟.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0例疗效观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11):1285-1286.
[9] 杜山鹏, 王汝新, 谭淑玲, 等. 自拟降逆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疗效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0, 2(15):91.
[10] 刘延良. 自拟补脾降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10):1702.
[收稿日期:2017-02-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