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创新策略探讨
2017-09-07咸金霞黄丽萍
咸金霞+黄丽萍
摘要:对于目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写作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好语文,可以给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究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 写作能力 练习文笔
一、拟定计划练习文笔
(一)练习文笔的作用
1.让学生能够弥补写作上的欠缺。一般来说,书本上的课后练习比较少,不能很好的让学生有效率的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将练习文笔作为课后布置的作业,可以更快更有效率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改进课堂上写作的方式。将自习课用来练习文笔,这样一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练习写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写作里面,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开拓视野。由于练习文笔的次数逐渐增多,学生要懂得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拿好笔和笔记本,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样做不仅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记录的内容还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4.积累好词好句,或者积累其它有关写作的素材,提升写作质量。写作都要求语句通顺,内容丰富,中心思想明确。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看书的同时摘抄一些好词好句,让写作的难度大大降低。对以后的写作也能够提供很好的帮助。还可以模仿一些优秀的美文,久而久之,可以使写出来的作文有所进步。
(二)文笔练习的方法
1.多读书,边读边思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想要文笔得到更好地锻炼,除了熟悉课本,还要多看看教师推荐的课外阅读,将书上的知识吸收以后进行写作。让学生逐渐从阅读转变为自己创作。作文完成后,阅读几遍,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这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地改正。
2.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改善。例如,要求写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操场进行观察景物,让每一个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当场发言,教师再将学生观察到的记录下来,进行归纳,回到教室再由授课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哪些方面突出了景物的特点。这样学生写作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突出关键的地方。
3.科学合理安排写作的时间。由于平时学习的科目较多,学生不能因为写作就忽略了其它科目的学习,所以写作的时间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这样才能保证有充足的课余时间来锻炼写作水平。
二、指导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
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鼓励其每天进行写日记。写日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写日记的时候,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路,自己的看法、情感,不能瞎写流水账,学生写出来的日记不仅仅是备忘录,同时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学生今天吃了一种水果,跟以往吃的水果不一样,味道和外观比较特殊,那么就可以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去描述这种水果的外观,味道。假如有一天试卷上出现了一个题目叫做《我最喜欢的一种水果》,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将日记作为这篇作文很好的写作素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也更加生动形象。
三、教师要对学生给予鼓励,使学生有前进的动力
1.教师在进行作文批改时,应尽可能地使用鼓励和赞美的评语,而不是批评多于鼓励。当然,也不可能全是表扬,而是要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的作文写评语,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十分重视教师给自己的评语,因此,教師适当的点评可以让学生有前进的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写作。无论写得怎么样,都有其闪光点,如果教师在点评学生的作文时,批评比表扬还多,那无形之中就是给学生泼了一盆冷水,使学生对写作瞬间失去信心,对写作有了恐惧感,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提升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对学生采取鼓励式的教育,让学生们对写作树立起信心,哪怕学生们只是有一点点不一样的观点和想法,都要鼓励学生们大胆说出来,这样学生就容易在内心激起写作文的欲望,也能够更好地用文字表达出来,写出更多更好的作文。
四、在人与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人与人的交流中,花的时间短,能很快积累到不同的语言信息,另外,交流活动给彼此带来的认同感受又是另外一种妙处了,所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课堂讨论等进行一个深入的探讨。由此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想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上的方法必须结合起来,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琐事变成写作素材。教师以及家长最好能一起监督学生,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让学生喜欢写作,把写作变成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事情,而不是觉得写作是一种乏味的任务。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里,书写美丽的篇章。
参考文献:
[1]许瑞景.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现代阅读,2013,(11):211.
[2]王晓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07):65.
[3]李花.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4,(02):51-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