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的美术馆教育发展现状

2017-09-07

中国美术馆 2017年1期
关键词:美术馆艺术教育

赵 倩

浅析我国的美术馆教育发展现状

赵 倩

随着我国美术馆事业的蓬勃发展,美术馆教育越来越受到业界内外的重视。近年来,我国的美术馆教育从业者通过专业培训、论坛交流、资料编撰、交流访问等诸多方式,共同携手,工作水平稳步提高。2016年1月,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界在济南举办了首次年会——“协调·合作——2015年全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2家美术馆的代表交流了经验。这是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领域首次召开年会,开辟了新纪元,有力推动了美术馆教育事业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美术馆公共教育事业发展迅猛,美术馆教育工作人员充满热情和探索精神,充分发挥着各自的特长,也充分发挥了美术馆公共教育事业开放性、自由性和包容性的特点,推动了美术馆教育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目前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参阅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案例,就美术馆教育的工作形式、作用意义以及发展特点三个方面作初步分析。

一、公共教育的开展形式

众所周知,美术馆公共教育具有教育形式自由、教育资源独特等特点。因此,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人员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能够灵活发挥其自主性,用别开生面的教育形式吸引公众的广泛参与,将美术馆教育深入社会各阶层,充分发挥美术馆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重要作用。教学形式的拓展,给美术馆教育带来了全新的面貌,成为公众接近艺术、增长知识的新渠道。

(一)美术馆学术讲堂、论坛

美术馆的讲座,大多依托本馆的展览,邀请与展览主题相关的艺术家、策展人或评论家来开设。该类讲座所讲述的艺术知识相对比较专业,主题明确,讲座针对的人群需要有一定的艺术知识素养,对艺术有着较浓厚的兴趣。艺术讲座的举办地点一般设立在美术馆,或者移师学校、社区,充分发挥其社会影响力,并通过讲座为艺术家与公众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如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大师讲大美讲座”“中国美术馆艺术讲堂”,何香凝美术馆举办的“人文之声——何香凝美术馆系列学术讲座”,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四方沙龙”系列学术公益讲座等1。讲座邀请国内外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发表演讲,发挥了学术影响力。

(二)美术馆现场体验教学

现场体验式教学彰显了美术馆教育的独特优势。美术馆体验式的教学分为展览现场的体验教学和艺术工作坊。前者多依赖展览,由艺术家本人或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观看展览,动手体验与展览主题或形式相关的艺术创作。后者则是由美术馆的教育工作者策划独立的创作体验主题课堂,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创作体验活动。教学主题相对明确,课程相对完整和系统。此类教育活动中,美术馆教育人员拥有教育的主动性,在教育主题、教学形式和艺术表现等方面能够发挥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专业优势。美术馆的艺术体验式教学所针对的人群一般是儿童、青少年和亲子家庭观众。由于美术馆拥有独特的艺术空间和艺术资源,以体验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最具代表性,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美术馆教育的重头戏。如广东美术馆举办的“聆听——成长体验课堂”少儿艺术教育,河南省美术馆开展的“走进美术馆”少儿艺术体验季等2,这些课程是美术馆教育工作者为发挥美术馆教育的独特性所开发设立的课程,具有持续性、常态化的特点,比较容易凸显教学效果。

(三)美术展览及课堂进校园

美术馆主动把美术展览送进学校,通过在学校的展出和导览活动,对参观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此种方式能够扩大展览和教育的受众面,能够增加美术馆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够丰富学校的教育资源和课堂教学。美术馆教育资源与学校课堂的整合也是美术馆教育的崭新方式,美术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与学校共建艺术课程,将课程纳入学校教学体系中,成为一种常态的课堂教学。该合作模式的开展,需要美术馆方与学校充分沟通,通过美术馆对学校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编写教材,美术馆教育人员与学校美术教师通力协作,不断优化课程,以达到美术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惠目的。如在山东省日照市美术馆举办的“日照农民画进中小学课堂”活动,通过与学校共建农民画的课程并编写教材,成功将美术馆教育植入学校教育体系中3。

(四)美术展览进社区

美术馆教育承担着推广和普及艺术知识的重要职能。因此,将展览送进社区,是美术馆推广艺术、传播知识的重要方式。与社区合作,可以充分发挥美术馆作为终身教育场所的特色作用。根据社区的需求,可将展览以及与之相应的艺术资源送进社区,以“走出去”的方式来扩大美术馆的社会影响力和公共教育功能。如广东时代美术馆举办的“下一站,黄边——时代美术馆社区艺术节”,4该活动通过艺术家与社区公众面对面交流、影像培训、展览、电影节、音乐舞蹈沙龙、艺术表演等多种易于观众接受的艺术形式,打破美术馆与社区的场域界限,增加公众对美术馆的了解与认识。

(五)“美术馆之夜”

“美术馆之夜”,通常指美术馆通过夜间开放展览和举办夜场的艺术活动,弘扬艺术生活的理念,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美术馆之夜”的艺术活动吸引了许多热爱艺术的年轻人的参与。“美术馆之夜”的活动形式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常包括艺术家酒会(或咖啡会)、艺术展览、化妆舞会、装置表演、电影艺术等形式。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美术馆之夜”活动,充分与高校、艺术机构联手开展,促进了艺术青年、大学生以及艺术爱好者的交流与学习。

(六)艺术导览

美术馆展览的导览活动是最基本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针对走进展厅的观众而开展。只有当观众对展览和艺术充满兴趣和求知欲望时,才可能接受导览。美术馆的导览中,最具特色的是志愿者导览。这方面,中国美术馆的成果最突出。多年来,中国美术馆组建了一支非常专业的志愿者导赏队伍,丰富的导赏活动增进了观众与艺术品之间的沟通与对话,更好地传递了艺术知识与人文思想。

二、社会作用和意义

在社会众多的教育机构中,美术馆教育扮演着特殊的教育角色,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发展为社会的美术教育营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环境,并发挥着一定作用。

(一)提供了独特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体验环境

美术馆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独特的艺术资源,其中包括艺术品资源、艺术家资源、艺术场域(如展厅、学术报告厅)等,这些优势为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提供了独特的根基。美术馆教育人员充分利用美术馆的展览、艺术家、展场等,创造性地开发出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吸引社会公众的参与。

(二)搭建了艺术家与公众的交流平台

美术馆利用丰富的资源,在展览的基础之上搭建一个沟通观众与艺术家的桥梁。美术馆教育拉近了公众与艺术家、生活与艺术距离,让原本在公众眼里比较神秘的艺术走进了大众,让艺术家亲自带领大众领略艺术的魅力,品味艺术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三)推进艺术资源的普及程度

美术馆通过艺术教育,将展品“送出去”,意味着以往陈列在殿堂的艺术珍品“走入”寻常百姓的面前。原本“高高在上”的艺术品进一步得到了普及推广,甚至让从未走进过美术馆的人们也能够领略到高雅艺术的魅力。这种方式拉近了美术馆与公众的距离,引导公众逐渐走在艺术体验之路上。

(四)融合了艺术与生活

美术馆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吸引了社会各类艺术爱好者的参与,其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尤其在“美术馆之夜”的教育活动中,以艺术的形式来充实夜生活,越来越得到公众的认可和参与。据烟台美术博物馆馆长介绍,在该馆夏季举办的“美术馆之夜”活动中,市民夜间漫步在烟台美术博物馆,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中,久久不愿离去。广东时代美术馆不仅仅将自身的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区生活空间,还举办了如“夜宿美术馆”这样独特的社区活动5。美术馆通过为公众打造了一个将艺术融入生活的开放空间来开展审美教育。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高最求,美术馆的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享用艺术宴会的居所,美术馆教育活动也成为他们学习的一种方式,更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一项文艺活动。

三、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重视。问题分述如下:

(一)活动的浮泛化

美术馆教育大多依托展览而开展,为使得其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公共教育人员多采用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开展教育活动,以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然而,由于展览通常展期短,教育活动也随之不停地转换主题和形式。由于教学内容、教学主题、教育对象的不断变换,组织、协调、沟通等各种工作也要随之变化,这往往让教育工作者应接不暇。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美术馆教育人员对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持续性与系统化研究,使美术馆教育停留在浮泛的表层,缺乏深度,因而无法形成一个成熟的教学体系和模式。

(二)缺乏成熟的模式

美术馆教育的丰富性和自由性是美术馆教育的独特之处,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有别于学校教育的优势。但是由于我国的美术馆教育尚处在探索阶段,各种教育形式在美术馆不断尝试采用,但缺乏一种相对成熟的模式。不同美术馆对教育方式多采用随机的方式交叉进行。缺乏模式将导致受教育者的流失和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弊端。美术馆教育课堂多以一次性或阶段性的方式来完成,学习者要紧扣美术馆教育活动的时间和内容来参与。与此同时,美术馆也需要提供一个长期的、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供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进行自主选择。

(三)辐射区域有限

我国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每个地方的美术馆都拥有其独特的艺术资源。深入挖掘地方艺术资源,是美术馆保护地域文化艺术的责任所在,这对地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美术馆公共教育仅限于在某馆内开展,或与周边社区、学校共享。这种教育活动的开展一般仅能够惠及地方百姓,但无法让不同的区域和城市来共享教育资源。不过,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的应用,可以给美术馆教育带来一个共享的便捷平台,使全国的美术馆能够发挥各自的地缘教育优势,惠及其他地方。

(四)教育对象倾低龄化

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受众是全体社会成员。但纵观近年全国的美术馆公共教育优秀案例,以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编撰的《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案例汇编2010 — 2014》 (简称 《汇编》)中所遴选出得44个教育方案统计,有21个案例的针对教育对象是少年儿童,7个案例的针对教育对象是高校大学生,1个案例的针对教育对象是特殊人群,其他教育对象为综合类,无特定针对人群(见图表)。同时,研究发现在教育对象综合类别中,参与者仍然显示出儿童和大学生的参与比例较高。这充分显示出了目前我国的美术馆公共教育关注人群的广泛度有待提高。我们对老年人群体、教育程度较低人群、外来务工人群的关注更是不够。教育对象年龄特征所呈现出的特点不仅反映出了目前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初步教学成效,同时也提示美术馆教育人员需要多关注审美教育的平衡发展。

(五)缺乏理论上的总结

目前中国的美术馆教育多围绕着教育实践进行探索,教育人员在教育活动开展和宣传等方面注入更多的精力,但在美术馆教育理论的探索与研究方面相对匮乏。美术馆的教育教学活动显得分散,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教学状态。美术馆教育界缺乏论坛、刊物等发表相关成果的平台。理论指导实践是美术馆教育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在地域文化非常丰富的我国美术馆界,不同美术馆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成果都独具特色,加强美术馆教育人员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是现阶段美术馆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

《汇编》44个教育案例中针对教育对象类别统计

我国的美术馆教育已经迈开步伐,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我们更应认识到,美术馆公共教育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奋战在美术馆前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交流和探索中,才能充分发挥出美术馆在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公共教育事业推向更高的台阶。

(作者单位:厦门美术馆)

注释

1.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案例汇编2010 — 2014》,第135页。

2.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案例汇编2010 — 2014》,第189页。

3.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案例汇编2010 — 2014》,第184页。

4.http://www.timesmuseum.org/prog rammes/detail/id-348/

5.http://www.timesmuseum.org/prog rammes/detail/id-600/

猜你喜欢

美术馆艺术教育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去美术馆游荡
纸的艺术
美术馆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