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永远的纪念
——“此中有真趣——纪念陈半丁诞辰140周年艺术展”暨作品捐赠项目综述

2017-09-07王倩

中国美术馆 2017年1期
关键词:石涛吴昌硕创作

王倩

为了永远的纪念
——“此中有真趣——纪念陈半丁诞辰140周年艺术展”暨作品捐赠项目综述

王倩

一、项目缘起

陈半丁(1876—1970),本名陈年,字静山,号半丁。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自幼学习诗文书画。早年赴上海谋生,结识吴昌硕并拜其为师,在花卉、篆刻、书法等方面得其悉心教导,人物方面又有蒲华、任伯年等人的指导,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艺术创作日益精进。1906年,受金城之邀,陈半丁由沪来京,在京派传统艺术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个人艺术风格,成为“京派”代表人物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陈半丁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新中国文艺发展事业中,为中国绘画传统的延继大声疾呼,为中国画组织机构建设上下奔走,在北京乃至全国画坛都享有威望。

2016年是陈半丁诞辰140周年,中国美术馆经与陈半丁亲属商议,于2016年11月10日至11月20日在中国美术馆1号、8号、9号厅举办“此中有真趣——纪念陈半丁诞辰140周年艺术展”及相关研讨活动,以纪念陈半丁于20世纪中国画转型期间,在延继中国传统艺术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此项目报文化部批准后,作为2016年中国美术馆“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予以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陈半丁亲属向国家捐赠了一批陈半丁艺术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这批捐赠作品不仅有体现陈半丁艺术大成的花卉作品,更有反映他多方面艺术成就的山水、书法作品。尤为珍贵的是,陈半丁手书自传以及其给双胞弟弟的信札也在此次捐赠范畴之内,它们带着艺术家的情怀与时代的气息,承载了厚重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尤显弥足珍贵。相信这些作品必将在陈半丁艺术乃至20世纪的中国美术的研究与传播上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二、展览策划

“此中有真趣——纪念陈半丁诞辰140周年艺术展”由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中央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绍兴市人民政府、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陈半丁纪念馆协办,于2016年11月11日上午10时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精选了陈半丁在花卉、翎毛、人物、山水、书法、篆刻等多艺术门类的代表之作,是对其艺术作品的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

陈半丁 《自传》 纸本 27.5cm×55cm 1955 中国美术馆藏

吴为山馆长在展览前言《运古求变 存真探新》一文中写道:“纵观陈半丁先生的一生,无论是早年的生活辛劳,还是晚年的处境艰困,在时代的风卷云涌中,他始终站在中国文化的基点上,矢志于弘扬民族绘画之正道,坚守于传统文人之品性,在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他在漫漫求索之中,铺展出全面综合的艺术面貌:最擅花卉、山水,又能作人物、翎毛,亦以书法为业,于印学更有造诣,而诸门类中尤以大写意花卉最为知名。整体而言,其艺术追求道路和风格取向上又呈现出运古求变、存真探新的个人特质。”

为使展览能够全面反映陈半丁的艺术世界,凸显他对艺术的一片丹心之情,展览以陈半丁的一方印文——“此中有真趣”为题,体现其在探求艺术真理道路上的执着与坚持。展览第一部分“天地徒存此老丁”是陈半丁艺术的宏览,综合呈现了其自学艺伊始至五六十年代终成艺术大家数十年间的艺术精华。展出的《百花齐放》等巨幅中国画作品,展示出其作为20世纪中期北京画坛的领军人物的雄心与气概。第二部分“意在神似不在工”分为两个篇章“花卉篇:花草精神”“翎毛篇:法异寻常”,主要展出了陈半丁在花卉、翎毛方面的艺术成就。作为传统型国画大家,陈半丁尤以写意花卉最为知名。作品在文人笔墨趣味、个人艺术追求与时代审美风尚之间取得了雅俗共赏的有机平衡。第三部分“越水湖山现此身”囊括了“山水篇:笔底河山”“人物篇:得乎其中”,展示出陈半丁艺术世界中更具古人意味的艺术创作。陈半丁是“运古派”的高手,他在山水与人物创作中精研古法,作品传递出中国传统绘画的气韵风骨。第四部分“自成一家使逼真”分为“书法篇:半丁弄翰”“篆刻篇:印不让人”两部分,展示了陈半丁在绘画之外,于书法、篆刻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五部分“清风高节是家传”为陈半丁艺术年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综合呈现了陈半丁的艺术人生。展览中诸标题多取自陈半丁自作印章的印文,使观众在欣赏其书、画、印作品的过程中,似与之对话,在其亲自引领下,阅览他那广博而精深的艺术世界,在古今交汇间,探得中国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延继与发展。

三、洗尽铅华也从容——陈半丁艺术钩沉

这些丰富的艺术史料作品,使当年那个真实、全面且立体的陈半丁浮现在我们面前。陈半丁的艺术,纵使没有华丽的色彩,也能在温润之处引人遐想,没有兀立的格局,也能在典雅的画面中给予美的观照。任时世变迁、人事沉浮,他总能从容面对人生和艺术。我们可以透过陈半丁的创作活动,窥得陈半丁特殊的学艺经历和人生历程;透过其留存画迹,体会他的个人审美趣味和风格塑造;透过其艺术行为,知晓隐藏在其艺术背后的历史语境。在此,仅从以下几个方面略做试析。

1.海派后继:以陈半丁与吴昌硕的交往为例

陈半丁1894年赴上海谋生期间,在当时上海实业家、收藏家严信厚处以拓章刻碑为业。自此,上海严家成为其艺术生涯的起点:他不仅通过严家,与蒲华、任伯年等海派名家均有师承关系,更直接拜吴昌硕为师,得其厚爱,成为吴昌硕最早的弟子之一。在与海派诸名家的交往中,陈半丁逐渐打开画路,初探艺术世界的奥义。他曾在其《自传》中写道:“十九岁去上海得蒲竹英先生之助,介往同里任伯年先生指示,不久又遇吴昌硕先生之同情,旦夕得同室深研,有十年之久,获益非浅。而平时又得海上名人如吴谷祥、吴石仙、金吉石、金瞎牛、高扈之、胡菊邻、杨伯润、陆廉夫、费余伯、黄山寿诸辈多方评论,方知笔情墨趣用意立法超逸枯润与气味神韵虚灵巧拙之奥,甚之心领神会,紧要旨在一笔,成败得失都在毫厘之间,是非寻常学者所能领悟。”

海派诸家之中,陈半丁尤与吴昌硕情谊深厚,现存实物不仅有二人合作的印章《又(有)鱼》、吴昌硕为陈半丁五十寿赠的《梧桐蝉(并书法)》、陈半丁为吴昌硕八十寿作的《桂树罗汉》,还有吴昌硕为初到北京的陈半丁所写“润例”、指点画技的《墨荷(仿清湘老人)》、指点书法的《临散鬲铭》、为其作品题诗作《诗轴(画菊、画松)》。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和它们背后所承载的吴昌硕与陈半丁之间的往来印记,都将作为20世纪美术史中的重要资料,为后人研究所重。

陈半丁的艺术,承继自吴昌硕的风格最为明显。其花卉作品多取对角线式构图,用笔洗练概括,用色浓淡相宜,且注重笔法和墨气的交融。但较之吴氏作品,陈半丁无论在笔墨还是整体画风上都有所收敛,画面少了几分奇隽而多了几分雅致,少了几分重拙而多了几分灵动,少了几分苍遒而多了几分秀润。陈半丁虽为“海派”后继,但在承继过程中,对吴昌硕浑厚雄强式画面作以调和,逐渐显示出个人化风格面貌——由吴昌硕的大写意画风格衍生成为小写意画风。这样的差别在吴昌硕代表作《三千年结实》与陈半丁《结实之桃》的对比中可见一般。两幅于款识中同样题为“三千年结实”的桃子,在画面中一个壮硕老辣,另一个却肥厚丰美,原因即是二者不同的风格气度与个人审美取向投射在画面中所呈现的别样面貌。这种演进与他艺术的又一渊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与古为师:以陈半丁临石涛山水册页为例

传统中国画教学离不开临摹的过程,通过精心临摹范本,能够体会先人的艺术成果。陈半丁的学艺经历中,除了遵从老师的教导,还会临摹古人的作品。清末民初,处于社会新旧交接之际,正是文物市场最为繁盛的时候。北京作为几朝古都,汇集了来自全国的文物佳作,又有许多宫廷旧藏随着清政府的式微与崩溃成为“旧时王谢堂前燕”,大批各地所存的古代文物希冀受到这里的权贵人士和收藏者的青睐。作为画家的陈半丁也是这收藏群体的一员,曾有“半丁秘玩”“半丁经眼”等收藏印鉴。他的家藏古代书画作品,不仅作为古代遗存而存在,更是他学习的重要图本。伴随这样的艺术积累,陈半丁的艺术视域得以打开,他也找到了更加符合个人审美的表达方式。

以山水画为例,在现存的陈半丁摹古作品和拟古人意的作品中,所参照最多者为石涛。陈半丁不仅收藏有石涛作品,更在一生中多次临写。现存最早的一件是1908年所做的一套摹古册页,所临为石涛《宋元人吟咏图》中的8开。两年之后,他又临了石涛另一套山水册页,即今日所见之《临石涛山水册页》。两套册页以后者用力更多。此作的石涛原本现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题为《为刘小山作山水册》,为12开。据乔迅先生(Jonathan Hay)研究,此作不仅极尽笔墨心思,更有多番题跋记录了石涛的绘画及人生观。1陈半丁所临为其中的10开,册中有款识记:“静庐居士临于京师”“庚戌三月陈年静山手录”。对比原作我们可以发现,陈半丁可谓是石涛的忠实学徒:临本的构图、笔法乃至款题文字以及钤印方式,仿佛均是其母本的再现。

石涛的山水画创作,除去追求笔墨趣味、抒怀自我情思之外,有着更为宏观的艺术表达,他以山水画创作诠释出他的“一画”理论,通过图像秩序再现宇宙法则。据启功先生回忆,陈半丁讲临摹时曾说:“对临名画,往往只得其外形,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临名画,须用‘意临’。”陈半丁临笔不仅在学石涛绘画之“法”,更在体悟石涛山水之“境”,继承着他的画学之“思”。如在《临石涛山水册页之十》中,陈半丁录其原跋,学习画苔点的方法。后期创作中,陈半丁格外注意用点的方式,这均与他长年以来对石涛的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临石涛山水册页之七》中,陈半丁又借由揣测“令观者生入山之想”的山水格度。以图绘造型配合创作之目的,石涛这种创作观深深沁入陈半丁的艺术视域。在1928年所作《柳岸帆影》中,我们可见其成果。“宇内虽广,此道无人,皆归形似,何有临摹墨哉。”这段题于作品之上的文字显示出陈半丁的临写心得。

陈半丁 《仿任伯年仕女图》纸本水墨设色 110cm×33cm 1910

“从规矩中生变化,由范围内出个性,此之谓不失古意。”这是陈半丁在实践中对古人成法做出的有效讨论。他于1950年作的《远山斜日》是一幅小青绿山水,款识曰:“远山斜日紫烟霏,一櫂鸱夷竟不归。萧瑟秋风虚阁表,诗翁吟罢欲添衣。写梅道人诗境清湘笔意于古都。”从技法上看,作品于石涛特征并不明显,唯有湿笔攒点与之略近,但画面的高古气质和与世无争之感却写尽一位秋日居于山野的诗翁心境。陈半丁所描画的不仅是一山一水,更是他内心的桃花源地,其山水创作由之达到另一重境界。

陈半丁 《隔浦群山》 纸本水墨设色 92cm×42cm

综上,陈半丁的艺术,体现出两类中国绘画传习方式之下的艺术成果。他在学艺之初,通过师徒授受关系,得到吴昌硕亲传,掌握当时最为流行、受众最广的艺术样貌。海派艺术风格给予其全面、深刻的创作影响。作为海派后继的陈半丁,依靠扎实的书法、篆刻、绘画功底和得心应手的小写意风格,逐步立足画坛。而随着艺术视野的开阔、艺术经历的丰富,如何在当下创作中继承并发扬中国自古以来的绘画传统成为其在后期思考的主要问题。这些立足于古人的创作,是其深思熟虑后的回应。在画坛流行风格和古代杰作之间找到契合点,作以借鉴和交融,以应对来自西画的挑战。这种由文化自觉走来的文化自信,使陈半丁成为20世纪传统派的画家代表。

3.京派中坚:以陈半丁合作绘画为例

陈半丁自1906年由沪来京至1970年病故,在北京生活了六十余年,其得以在北京立足,靠的不仅是他“海派”的艺术根基,也是他以借古开今之姿逐渐树立起来的个人风格,更是他为开拓传统中国画生存空间的尽心竭力。

陈半丁是一位有着积极入世心态的艺术家,在1955年的《自传》中,他曾说:“住北京五十年来,无论内外公私义举,未有不参加者。”陈半丁愿意参加社会活动,结交各路友好,共谋传统中国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前,他曾任中国画学研究会副会长;新中国成立后,他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长、北京中国画院(即今北京画院)副院长,是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可以说,陈半丁在当时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超过了后来居上的齐白石。

现存陈半丁与各画家合作之画多幅。其中,有与艺术家单独的笔墨切磋,如与齐白石合作的《菊花鹌鹑》和《天竹麻雀》、与王云合作的《紫藤鸡》、与萧愻合作的《红梅》等,也有与群体艺术家的笔会之作,如与汪慎生、吴镜汀、齐白石、王雪涛、萧愻合作的《秋趣图》。从前者我们可以观得陈半丁与画坛同仁在艺术上的惺惺相惜,从后者我们可以窥得当时传统国画界的地位构成。在此类作品中,最明显的是1951年《普天同庆》一作。图上有款记曰:“普天同庆。一九五一年国庆节合作,呈毛主席赐教。陈半丁梧桐,齐白石燕来红,叶恭绰红日,于非闇绶带鸟,溥雪斋兰花,汪慎生菊花,王雪涛芙蓉,溥松窗岩石。”画面中梧桐树粗壮有力,于岩石后横空出世,其周围有花枝飞鸟围绕,画幅最上方一轮红日正当头。通幅看来,梧桐体量最大,所占空间最多,位置也在最中央,其无疑是画面的中心。由之映射出所画梧桐的陈半丁是20世纪50年代画坛的中流砥柱。

在陈半丁个人艺术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中,这些作品有着特殊的研究意义,它们的产生与画家当时的社会影响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的存在向我们透露出陈半丁作为画家与社会活动家两种不同身份的交集,以及当时社会对于陈半丁艺术创作的需求与期待,是陈半丁社会行为的艺术性表达。

早年间,陈半丁慕北京“古都”承载的历史文化而来,希冀在此得到文化艺术层面的丰收。而今,他在时代潮流的席卷下走出了艺术的象牙之塔,社会的历练使他越来越难以做到“处世无忧者”,但他仿佛也越来越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并逐渐成为当时北京画坛的中坚力量。然而这种社会角色,是否等同于他所期待的艺术身份呢?1965年,他在山水作品《隔浦群山》上题诗,其中两句写道:“人间佳境非难觅,自是尘缘不易投。”投射出他彼时的心境。

陈半丁 《天竹水仙》 纸本水墨设色 133.8cm×42cm 1954

4.半为丹青半浮生:陈半丁作品的艺术接受

艺术家艺术行为的背后都隐含着其个人经历、社会关系和历史事件之间的渊源关系,艺术作品则成为这些渊源的追索线索。在此次展览的两百余件艺术作品中,我们已经可以略微窥得陈半丁在人生各阶段面对不同的人和事所采用的差异性表现方式。

对于艺术界的师长、同僚、亲授弟子和至亲好友,他以“知己”的最高礼遇为之图绘作品。陈半丁为老师吴昌硕创作的人物作品《桂树罗汉图》、为其夫人创作的翎毛作品《松猴图》、为友人老舍和胡絜青夫妇作的花卉作品《群仙庆寿图》等都是此类作品的代表。《群仙庆寿图》是经由2015年老舍、胡絜青夫妇藏画捐赠项目,由其子女捐赠中国美术馆。作品以中国传统比兴的创作方式,看似为单纯的花卉作品,实则取“仙”的谐音,每一簇水仙为一神仙,按照佛教传统图示中“群仙庆寿”的样式,簇簇水仙(神仙)纷至沓来,以摩肩接踵之势越溪流、攀高峰,奔往山巅庆寿之处。通幅作品热烈奔放,水仙与山石溪流间以“S”形构图贯穿,图势辗转之中疏密有致,作品虽为纵向构图但也兼有起承转合的叙事之感,是陈半丁立足于古典传统的一个有效尝试。此作品与他1928为“周搜何夫人”做的《寿山福海图》相比,无论图像还是构思都更为完整和丰富,是陈半丁艺术创作的精品。在画面左上角题款中,除陈半丁自题之外,有老舍、胡絜青题语“斯特朗同志万寿无疆。一九五九年。胡絜青、老舍敬拜”。可见这幅作品是老舍、胡絜青夫妇向陈半丁“定制”的作品,用以庆祝美国女记者与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生日,因而其不仅作为陈半丁与老舍、胡絜青夫妇的交往印证,在陈半丁作品中具有特殊意义,更可作为北京画坛艺术交流、创作与收藏的个案,间接反映出20世纪中叶艺术接受情况。对于受画人来说,这种风格古雅、形式别致的作品,是其更为认可的陈半丁乃至当时中国的“当代艺术”风貌。

社会是复杂的构成,对于陈半丁来说更是如此,在其作品中,还有一些他为机构、领导(乃至领袖)、商人等创作的作品。比如,他在晚年逢毛主席寿诞均会为之创作祝寿题材作品。现存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眉寿》、故宫博物院藏《众延年轴》,作品以牡丹花为主要表现对象,画面气氛热烈繁盛。以花之魁首的牡丹对应领袖毛主席,是他针对受画人与所画题材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在现实主义美术成为时代风格之时,陈半丁为配合新中国的文化需要,为人民大会堂、国务院、钓鱼台国宾馆等中央单位创作了诸多巨幅中国画,存世作品有《百花齐放》等力图以昂扬的时代精神反映新中国的文化风貌。此外,在“大跃进”时期他还创作了《柳树荷花》《力争上游》等作品。此类作品于艺术价值之外,更多的是社会价值,反映出它们背后所承载的特殊历史环境与创作环境,体现了特定文艺政策指导下艺术家的创作模式,标明了陈半丁在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影响下的创作尝试。对于艺术家,精研制艺之外,也需要画坛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塑造与认可。这是自古至今,无论石涛还是“海派”名家乃至白石老人所共同印证的事实。至于陈半丁本人也不能免于此。

对于陈半丁自己,在现存作品中,我们仍能发现一些纯粹为艺术家自己所绘的作品。它们或写记了每日里的所行所想所感,体现了他的生活方式,或是他最为私密的内心的昭示。他会在创作中品论时事。如1944年所做的《松枝双猴图》,即通过描绘自由自在的猴子的生存状态和题跋,表达“野情山态令人羡,世路机关不似君”的时政观点,抒发对当时国民党政府的不满。他也会记录自己每日里的艺术苦耕。如现存故宫博物院的一批创作于1949年春的“灯下挥汗”之作,虽然作品尺幅均不大,但画面中流露出放松的创作状态,这是艺术家在“习作”中最自然的创作体现。而每每兴致产生,他更会挥毫创作,《每逢兴来精神发》就是这样的作品。“每逢兴来精神发,喜听和平急雨声。在静心斋听雨有感作此。”画面中,荷花、荷叶与芦草随风雨摇摆飞扬的情态,是艺术家在创作中灵感迸发时的真实写照。这些属于陈半丁自己的作品,有别于以上任何类型,成为我们认识陈半丁这个人最为直观的媒介,是其艺术世界里最珍贵的存在。

陈半丁 《远山斜日》 纸本水墨设色 80cm×28cm 1950 北京画院藏

四、余声

每位艺术家的艺术生涯均会在多种方面表现出其特有的丰富性。陈半丁一生历晚清、经民国并走进新中国,社会转型期使其艺术面对延续与激变显示出强大的创造力,历史大情景下的绘画变革深深影响着不同阶段的陈半丁的艺术创作。对这样艺术家的研究,最能发现个人艺术创作之于整体艺术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密切关系,这也是对陈半丁做线性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在。

“此中有真趣——纪念陈半丁诞辰140周年艺术展”结束后,中国美术馆将随之编辑出版画集《此中有真趣:20世纪中国画名家——陈半丁》,以记录此次展览活动,也为日后长久的研究与纪念,让这位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大家重回学术视野。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馆收藏部)

注释

1.乔迅著,邱士华、刘宇珍译:《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第1版。

猜你喜欢

石涛吴昌硕创作
花卉的宠儿——吴昌硕
论石涛之画法与禅法
《一墙之隔》创作谈
吴昌硕石鼓文风格成因及影响
用劲刻
创作随笔
《苍松秋色》
创作心得
洗礼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