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2017-09-06轩若玉翟璐
轩若玉+翟璐
摘 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加,文化建设也飞速发展。其中翻译领域的研究也不仅仅拘泥于国内。翻译来与文化交流,跨文化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从语言、文化、翻译三个角度,浅析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关键词:文化交流;跨文化交际;翻译
当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文化,作为人类的精神世界的食粮也迅猛发展。跨文化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世界文化,尤其是东方与西方文化,在交流的同时,碰撞与融合时必不可免的。因此,也日益引发人们对于跨文化交际领域的关注,并投入研究。
跨文化交际现象,这一热门话题,逐渐成为学问,独立学科,成为“显学”。于此同时,跨文化交际紧密联系翻译活动。在任何一场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中,翻译人员、翻译工作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与万花筒般的文化交际中,人们应特别注意,尤其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过程,必须保持理性认识。既不能夜郎自大,停滞不前,也不要妄自菲薄。对待文化交际,必须保持清醒的觉悟。在翻译的活动和场合中,做到选择性的吸收国外文化,科学技术的精华和理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1 跨文化交际理论
如今,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在语言和文化学术圈已经耳熟能详了。那么,究竟何为文化?跨文化交际又如何界定?
众所周知,语言本身,无法孤立存在。世界上的任何语言都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历史文化长河留下的积淀。不同的语言本身就是各自独特文化的体现。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專家,对于文化的定义都有各自的研究。综合而言,所谓文化,一般是指某个民族知识、信仰、态度、等级、宗教以及时空观念的总合;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均保留自身的一贯性与持久性,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其政治、习惯、服饰礼仪、婚丧庆典、节日禁忌等。在此基础上,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进行的各类交流、碰撞和融合即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959年,Edward Hall的著作,《无声的语言》已经上市,即被许多学者追捧为跨文化交际的奠基大作。然而,纵观国内,对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却发展于80年代初期,时间虽短,可是发展速度却十分迅猛。
跨文化交际,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即国际间的跨文化交际,“宏观跨文化交际”;还包括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碰撞产生的内部文化交际,即为,“微观跨文化交际”。
总的来说,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包含了两层概念:跨文化与交际。从不同角度分类,还包括两个分类:宏观跨文化交际与微观跨文化交际。
2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早期的翻译,对于译者并没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被称为,语言的传话筒,即所谓的“舌人”。而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都后来的全球化进程的拓展,翻译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
传统的翻译理论,只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上。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侧重于不同语法结构,特殊词汇,绝对的“对等”,是源语和目的语,达成的“等值”,“等效”。尤金·奈达(Nida)将翻译定义为:了使目的语的读者和原语的读者同样地理解同一信息而在目的语中再现原语信息,他这是从翻译效果的角度来定义翻译的。
《英汉双解词典》(译文出版社柯林斯伯明翰大学国际资料库)中认为是即采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也可指通过对方的行为动作来判断对方的意思。
研究致此,笔者颇为震惊。在以往的翻译活动和经验来看,“翻译”通常被人理解为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但是,很少有人想到,俗语、方言、古代汉语与白话文,普通话之间的转化。这些其实都是属于翻译范畴的。
翻译涉及到语言中积淀的文化。但是跨文化交际的视域分析,翻译并非与文化总是息息相关。如文中所写,不同国家和语言的人,在同一话语系统内交流,只需解决表层的语言方面的问题,涉及不到文化相关的事情。
然而,从翻译的最终效果来分析,能较好的完成翻译目的,即要在同一话语体系内部,进行翻译。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这种翻译活动也有其弊端,那就是,很难甚至无法在目的语中,再次创建或引入新鲜的文化来扩充语言。
但随着交流的不断加强,世界民族之林,分享的信息与知识日益丰富,过去无法接受与理解的事物和观念,随着开放的眼光发展,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同时,这也是跨文化交际与翻译,为世界,为人类,为语言,贡献的绵薄之力。
3 总结
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应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理性的认识。做到迎接吸收西方文化大熔炉中文明先进的东西,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要有选择地翻译介绍西方优秀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又要对外译介我们中国的文华精华,让世界了解中国,尽可能通过各种努力改变在跨文化交际中一边倒的严峻局面。王蒙同志说得好:“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与面向未来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说我们的文化要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立足点自己的性格。同时,只有开放的面向世界的经得起欧风美雨的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才是有活力的文化。”此乃金玉良言,发人深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4一5.
[2]赵朋.论翻译视域中的语言与文化因素 [J].闽江学院学报,2005(6).
[3]许力生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Eugene 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 In Translating [M].ShanhgaiFoerignEdueationPress,2001.
[7]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