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汉初经学之大儒

2017-09-06叶俊

卷宗 2017年24期
关键词:经学

摘 要:在经过了秦时的巨大灾难之后,经学在汉代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实现了学术与政治的碰撞,使儒家文化发扬光大。但是在汉代的初期仍旧经历了不少的挣扎与磨砺。在汉初经学的发展史中叔孙通作为一个不能不被提到的人物起到了及其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汉初;经学;叔孙通

秦以前,儒家就已经成为声名显赫的主流大学派之一,孔子、孟子、荀况等人常周游列国,向各国宣传儒家的思想学说。但在当时春秋战国急功近利的情况下,儒学也仅仅是百家之一,各个国家的君主认为儒家的各种理论学说迂腐空洞并不能为他们带来任何有利的东西,所以儒学很少得到统治者的垂青,当然也就没有创造出在儒学的帮助下成就大业的功绩。非但如此,秦时的焚书坑儒还为儒学带来惨痛的历史教训。在汉代时,儒学却取得了令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地位,这其中,我们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就是使儒学正式走向政治舞台后来被司马迁誉为“汉家儒宗”的汉代大儒--叔孙通。

1 叔孙通其人

叔孙通,秦末薛邑人,相传为孔子后裔孔鮒的弟子。秦时以文章博学被征召,为秦待诏博士,当时的秦已然处于危机之中,叔孙通用计骗过秦二世得以自保。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出逃,投奔项梁、项羽门下。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率领诸侯攻打彭城,叔孙通转投汉军,并举荐勇武之士为汉夺取天下。汉王任其为博士,号“社稷君”;汉七年,为奉常召诸儒生共立朝仪;汉九年,为太子太傅;汉十二年,复为奉常。在秦汉改朝换代之际,叔孙通以一介儒生的身份能在各个君主面前游刃有余,明哲保身,实在不能让人不叹服他处事的圆滑机敏。史公曾说:“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就是说他做事待人十分精明,才能够侍奉那么多君主而无过保身。这句话被思想腐朽冥顽不化的儒生认为是通被称作“谀臣”或“谀儒”,以巧舌混官的确凿证据。指责他单凭着阿谀奉承混官,失掉了作为一名儒生的基本品格。然而,我们对一个人物的评价并不能以小瑕而掩大瑜,重要的是要从大处着眼看到他在历史发展之中所做出的贡献。在外界环境非常不适宜进行学术活动时,选择了明哲保身、伺机而动,这诚然是一种弱者生存之道,因为毕竟大部分读书人都不能成为“杀身成仁”的英雄,这样的选择也许对士阶层本身的发展和学术活动的开展也较有利。处在相同历史语境中的司马迁也许正是看出了叔孙通迂回委曲之中暗含着忍耐和执著所以他才会评价说:“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宗儒”叔孙通行事考虑周全,不为繁文末节所牵绊,敢于有所损益,不逞匹夫之勇,最终真正达到了他发扬儒家文化精神的目的。

2 汉初礼制的构建

汉代刚刚平定天下时,群臣之中武官占了大多数,又正处于战乱之后的时期,经济萧条,百业待兴,无暇顾及到文化教育。再加上当时黄老“清静无为”的思想漫布朝野,人们在战火之后能够顾及的也只有温饱,关于学术的问题一时间被完全抛诸脑后。西汉开国君主刘邦向来是不喜欢儒生的,对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举动不但没有丝毫反感,甚至还声称“读书无益”,他本人素养也极为不高。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汉高祖曾在西进灭秦途中招兵买马,广贤纳士,叔孙通最初由于儒生身份的关系并未得到高祖赏识

“叔孙通儒服,汉王恨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在他了解到高祖喜好之后,一改儒生装扮,换上楚人的短衣,因而深得刘邦的欢心。不久就被任命为博士,称稷嗣君,跟随刘邦东征西战多年,在此期间叔孙通对儒学进行了多次的改造希望可以迎合刘邦,然而汉初时整個朝野上下弥漫着强烈的轻儒氛围让叔孙通的良苦用心告以失败。直至汉朝建立,儒学还仍旧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汉高帝五年,楚汉之战结束,项羽兵败自杀,诸侯皆拥立刘邦做皇帝。立国之初,刘邦就宣布废除秦代各种繁琐的礼制法规,但新的法规还没有来得及制定出来,所以之前为刘邦打天下立下赫赫战功而现在成为大臣的昔日兄弟没有礼法的约束竟在皇帝面前饮酒争功,醉后狂呼乱喊,肆意喧嚣,毫无体统可言。这让已经当上皇帝的刘邦颇为不满,但又无可奈何。这时,善于察言观色的叔孙通乘机劝说刘邦召集儒生,定制朝仪,以重整朝纲,并毛遂自荐承担了这一任务。

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武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这一提议得到了首肯后,叔孙通来到当时的礼仪之邦鲁国征招了三十名儒生,回到京城之后,加上他的弟子,以及皇帝身边的近臣,凑了一百来人,兼采古礼与秦代礼仪,经过一个多月的演练,制定出了一套详尽的朝廷礼仪。叔孙通在编订仪礼法制时,碍于高祖对儒学的一贯轻视态度做了很大的让步:“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秦仪指的自然是秦时的宗法制度,那么古礼呢?我认为应当就是说的儒家礼仪。首先,叔孙通自己本是一名儒生,儒家的礼仪自然是治礼的首选;其次,他治礼之初所挑选的人是当时儒家文化最为盛行的鲁国的儒生以及跟随他的弟子们,其衷明显不过;那么为何他不直接说儒礼而代之以古礼呢?叔孙通本是十分精明圆滑之人,明知道高祖不喜儒家文化,当然不可能在他面前直接说出要采用“儒礼”,即为高祖保留颜面,自己也能将治礼之事进行得更为顺利,何乐不为。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建成,群臣皆入宫朝贺,在叔孙通的精心安排下,刚制定好的朝廷礼仪也开始施行: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此番巨大的变化令高帝大悦,也令朝廷上下刮目相看。高祖对儒学的轻视态度大为改观,并向天下昭告:“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儒家经学以最为直观的方式显示出了在巩固政权,维护皇家尊严方面所起到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引起了统治者的重视。刘邦于去世前的一年,路经鲁地,用太牢祭祀了孔子。(祭祀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这是祭祀的最高标准。可见刘邦对孔子的尊敬)此举亦开创了皇帝尊孔祭孔的先例。封建的统治阶级已经开始注意到了儒家经学在政治方面的积极意义,并开始提高他的地位。因此,叔孙通也被司马迁尊为汉代儒学的宗师!

这时的叔孙通已经开始进入了汉朝的权力中心,开始时时处处注意维护儒家所提倡的礼仪标准,继续巩固儒学在当朝的地位

传汉十二年,高祖欲以趙王如意易太子。叔孙通谏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早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适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淤地!”高帝曰:“罢矣,吾直戏耳。”

汉高祖十二年,刘邦想要用赵王刘如意替换太子,叔孙通引晋与秦的例子进行规劝,严辞厉色,并“以颈血淤地”作为要挟。在刘邦最终妥协之后,叔孙通则趁机灌输以儒家礼仪:“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将太子的废立与天下的安定联系在一起,使刘邦不得不彻底打消更换太子的念头。高帝崩,孝惠帝即位,叔孙通复为太常定宗庙仪法。汉朝朝仪“皆叔孙生为太常所论著也”。惠帝为参见吕后方便,“作复道方筑武库南”,正好在汉高祖陵寝的衣冠每月出游祠庙的通道之上,按照儒家的礼制,子孙是不能在宗庙的通道上行走的,是为大不敬。叔孙通知道之后就去向惠帝进行劝告,并建议惠帝在渭水之北建立原庙对他的过失进行掩饰。而正因为这件事,修建原庙流传下来成了后世的礼仪。惠帝因为受到叔孙通的影响,对儒学较为偏好,废除了秦代的“挟书之律”,民间重又出现了儒家经典,奠定了儒家文化在群众中间的基础。这不得不说又是叔孙通的一项功绩。

3 历史意义

纵观叔孙通的一生,他从未像孔、孟和荀子那样明确的提出在儒学上的主张,对儒学的理论也并没有什么创造性的发展,但是正因为他懂得变通,才使得儒学能进入庙堂之上,并在儒学与政治的结合上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至汉武帝时, 经济的繁荣, 政局越加稳定, 儒家思想终于从百家中脱颖而出, 经过董仲舒的发挥, 在学术上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并从此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之学。这种情况的出现虽然与社会安定适合儒学发挥作用有关, 但也不可忽略叔孙通对儒学的抬举之功。

参考文献

[1]《经学源流》

[2]《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3]《史记·郦生陆贾传》

[4]《汉书·高帝纪》

作者简介

叶俊(1987-),女,汉族,重庆市人,哲学硕士,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会计二系。研究方向:宋明理学方向。

猜你喜欢

经学
康熙朝文庙从祀争论中的经学逻辑与理学逻辑
皇侃论“学”与南朝玄学的经学化理路
元代朱子后学经学著述整理之特色
日本经学史著分期分派说述评
汉魏经学的“人才进退”问题
汉宋调和与“中体西用”论的生成——兼论曾国藩、张之洞的经学史定位
经学还是子学?——对政治儒学复兴之路的一些思考
经学与当代中国
曹元弼先生《经学文钞》礼说初识
经学素养对刘桢生平及诗歌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