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机械设备故障检测及维修措施

2017-09-06申占伟

卷宗 2017年24期
关键词:维修措施故障检测机械设备

申占伟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保证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及时找出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加强机械设备故障检测力度,对设备内可能产生的故障及时预防,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

关键词:机械设备;故障检测;维修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过程也逐步走向现代化过程。这也意味着现代化生产使用的机械设备在可靠性、技术上、设备维修与更新的经济性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一旦机械设备发生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挽回与估量的。现代化机械设备结构复杂,具有大型化、高速化、精密化、连续性、系统化和自动化的特点,其自身的特点给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带来新的问题。长期以来,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主要以预防性定期维修和转至损坏再维修两种方式为主,但这两种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机械设备给管理与企业“精益化生产方式”的要求。由此,智能诊断技术作为新型的维修体系正好弥补了传统机械设备维修体系欠维修与过期维修的缺点,研究机械设备故障的特性与规律,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对生产过程至关重要。

1 机械设备故障类型

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保养及维修阶段,占设备总寿命周期的绝大部分,抓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基。为此,必须全面了解机械设备故障类型,具体如下:

1、早期故障。早期故障对于机械产品又称磨合期,与机械的设计和制造的缺陷及使用的环境不当有关。早期故障发生的规律是:开始故障率很高,随着机械的使用故障率下降。

2、偶发故障。偶发故障期又称有效寿命期。此阶段发生规律是:稳定性与随机性,稳定性即故障率趋于一个定值,且故障率是最低的。故偶发故障期也是机械设备使用的最佳状态。偶尔故障的发生原因与设计和使用不当及维修不力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提高设计质量,加强使用管理,增加检修诊断与维护工作来降低故障率。

3、耗损故障。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使用的时间越久,设备零部件的磨损老化及腐蚀程度越大,设备开始进入损耗故障期,故障率开始上升。在损耗故障期刚发生时对机械设备加强维修工作,可以减少经济损失,降低故障率。

2 机械设备故障检测方法

1、检查

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首先要判断故障出现的具体位置和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目测故障板,仔细检查有无由于电流过大造成的保险丝熔断,元器件的烧焦烟熏,有无杂物断路现象,造成板子的过流、过压、短路。以此可发现一些较为明显的故障,缩小检修范围,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

2、系统自诊断

数控系统的自诊断功能随时监视数控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在CRT上显示报警信息或用发光二级管指示故障的大致起因,这是维修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兴起了新的接口诊断技术,JTAG边界扫描,该规范提供了有效地检测引线间隔致密的电路板上零件的能力,进一步完善了系统的自我诊断能力。

3、功能程序测试法

功能程序测试法就是将数控系统的常用 功能和特殊功能用手工编程或自动变成的方法,编制成一个功能测试程序,送人数控系统,然后让数控系统运行这个测试程序,借以检查机床执行这些功能的准确定和可靠性,进而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可能原因。

4、诊断备件替换法

在没有诊断备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相同或相容的模块对故障模块进行替换检查,对于现代数控的维修,越来越多的情况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诊断,然后用备件替换损坏模块,使系统正常工作,尽最大可能缩短故障停机时间。

3 机械设备故障维修措施

降低设备故障率的重要手段就是趋势预测,帮助工作人员提前发现故障发生的前兆,查明故障原因,预测故障影响,并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维修方案。趋势预测有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时间,提高微维修效果,增强设备的有效维护与管理。

1、合理选择维修方式

从故障的发展过程看,有磨损型的规律性故障,即磨损程度与时间有关。还有偶发型的随机故障,即发生故障的概率与时间无关。这两种故障中,均包含有发展期和无发展期的两种故障,规律性并有发展期的故障,因其有规律,故障发展过程有征兆,可以预测、观察和记录,故宜采用状态维修;规律性但无发展期的故障,如疲勞断裂、电气元件损坏等,当出现在重点零部件上时,最好按其使用寿命期,采用定期更换或修理的方式。如果出现在不重要的零部件上,采用事后维修较经济;偶发性有发展期的故障,较典型的如轴承,虽然某个轴承出现故障是随机的,但它是有发展期的,可检测出其故障征兆及时维修或更换。

2、提高认识,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

所谓强制保养,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必须按时进行,决不能因为施工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如忽视机械技术保养,只顾眼前,直到机械设备不能运转时才停用,则必然会导致设备的早期磨损、寿命缩短,各种材料消耗增加,甚至会危及安全生产。3、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

施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查(点检)制,执行“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会同机械操作上进行。同时,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收集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分析机械设备各子系统的使用标准,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其方法有概率统计法、技术一经济分析法和维护作业统计法等。

4、强化机械设备保养技术管理

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及时维修是强化其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加强保养,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思想,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精心修理,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最后,将技术保养上作制度化、规范化。各类型的机械设备在“使用和保养手册”中都有明确的保养规定,在实际上作中对此要强制企业相关人员重视起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化设备水平在企业发展中不断提高,企业机械化设备及数量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加,这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企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机械维修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减少机械设备的故障率,提高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卉.如何搞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黑龙江科学. 2016(04)

[2]宁飞虎.浅析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J].机械管理开发. 2014(01)

[3]张峰.论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J].装备制造. 2014(S1)

[4]张春梅.关于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12)

[5]田伟.浅谈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36)endprint

猜你喜欢

维修措施故障检测机械设备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处理对策
煤矿供电维修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做好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