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验教学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017-09-06李海

卷宗 2017年24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模式实验教学

李海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因此要加强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本文基于基于实验教学的创业教育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业教育;模式

国际上关于创新教育( Innovation Education) 有两种定义:(1)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或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即是创新教育。(2)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创新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即凡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教育。

1 创业教育实验教学模式的需求与重要性

创业教育是一门跨专业的实践性课程,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力图能够将一个点子创建成为一个完整的企业。这不仅需要学生创业者的激情,更需要扎实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真正的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大量的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2 创业实验教学模式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由于中国高等教育长期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验教学,导致创业实验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实验教学模式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

高校都是以地方教育厅为管理的地方高校,一般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承担着地方知识创造与积累。对于创业实验教学来说,各地高校都是在探索具有实际意义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但是往往这样的探索都是千篇一律的重复性研究。实际中,高校并没有抓住地方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的特征,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中需要的创业人才知识能力结构设计实验教学模块,抑或不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建立相关实践基地。

2.2 实验教学模式尚未系统化

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大体上是主体推进创业意识模块的普修,在小范围内推进创业模拟实训模块的试运行。从教学效果来看,创业意识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学生对创业的兴趣,但是由于只是创业意识的初步挖掘教育,创业模拟实训教育可以看作对创业教育的延伸,这种模拟多半是在机房内完成,只能算是实验教育绝非是实践教育,对学生實际所需要的创业实验教学还相差甚远。从整个教育过程的脉络来看,当下做到的只是一个开端,并没有系统化地形成一整套的实验教学模式。

2.3 创业实验教学与学生兴趣未能有效结合

学生的兴趣是学习主动性的主观力量来源,充分挖掘和调动其兴趣与创业的结合将有助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创业实验教学中,大部分高校由于体制等问题导致创业实践教育与学生相关活动脱离,结合紧密度不高。同时,各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中创新、创业元素却在不断地丰富,这些活动的举办也需要一个归宿和价值认同,而创业实验教学就是重要的一个项目。

综上所述,影响创业实验教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原因的本质还是在自身教学模式的内部协调与外部资源利用开发上尚未形成有效的合力,为此,重新构建创业实验教学模式的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创业实验教学模式的路径构建

创业实验教学模式路径构建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致性问题。笔者认为解决困惑与问题的方法不在于逐条去解决,而在于重新构建一个创业实验教学模式路径。经过网上文献整理各高校先进有效的创业实验教学方法,总结出创业实践的教学模式应是渐进式的发展,在已有的校内资源上积极拓展利用校外资源,按照“模拟实训——校内外实践体验——兴趣跟踪扶植”渐进式发展。从层次上由浅入深,技术上由简到难,方式上由验到践式培养。

3.1 创业实验教学实训模块

实践实训模块主要是学生在校期间利用校内资源进行创业知识的模拟实训的操作过程,这同现在开展的创业模拟实训类似,通过模拟实训有利于学生对创业实践认知程度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合理解决困难的能力。实训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上具有独特作用,主要是将教学体系中所包含的各门实验课程按照培养教学目标进行串联和应用,也适当地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容。对于办学机制较为灵活的民办高校而言,应将创业实验教学模块与学校创新计划、素质教育计划相结合,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氛围中完成创业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块。具体而言,此模块中包括专业基础试验、专业认知试验、综合能力试验。

专业基础试验:此类试验是建立在现有的管理学、经济学基础上运用计算机为载体而进行的模拟操作试验,可以是物流模块试验,也可以是模拟经营试验,这主要是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为后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专业认知实验:此部分是建立在基础试验之上的学习,是将课本理论知识和前阶段的专业基础试验延伸到现实中,主要通过现场参观和专题讲座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的、所试验过的内容加深印象,为后续的学习培养兴趣和奠定基础。综合能力实验:这个层次的检验是建立在前两个阶段的试验基础之上,是利用已有的试验只是参与各种沙盘、情景模拟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观察、分析、表达、交际、合作及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3.2 校内外实践体验模块

校内外实践体验模块是在模拟实训模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操作性模块,主要是将实训中计算机模拟案例的解决办法操作运用于现实的问题中,此模块更强调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培养,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下的竞争观。

具体而言,从范围来说是校内和校外两种资源,从方式来说是体验和协作竞赛。校内的实践模块分为参加实践课程、创业计划书写作与策划的竞赛以及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小范围操作实践等;校外主要是利用兼职创业导师的资源进入创业园区或者企业接受适当的工作,进行实训,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同进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风险意识。

综合来说,校内校外两个子模块的运用,各有各自的特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创业实验教学的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校内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地方区域性生产经营性问题编写创业计划,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效益、教学效益的提高。校外模块既是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也是建立校企协作关系的桥梁与纽带。

3.3 兴趣跟踪扶植类创业实验教学模块

所谓兴趣跟踪扶植类创业实验教学是学生在校最后一个阶段的学习或者是毕业一定期限内的创业服务教育。具体来说,最后一个阶段的学习可以是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在创业实验教学模块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模块。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毕业设计中学生的设计内容必然是其关心的和有一定积累的领域,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促使他更好地去认知该领域或者行业。第二,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解放其思想,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领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第三,毕业设计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通过科研的训练,锻炼创业者必要的严谨思维和积极探索精神。仅仅通过毕业设计跟踪扶植创业实践教育还不能满足学生对创业实践教育的需求,在学生毕业若干年内,也有义务和责任对学生持续性的创业实践做教学辅导。这里包括信息咨询的提供、技术的帮助和平台搭建三个方面,因为一般来说,刚毕业的学生创业成功可能性不会很大,因而这样的延期兴趣扶植教学就显得越发重要。

4 结束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实验教学模式应该顺应历史发展,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考、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蔚婧,李道江.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型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09):20-21+28.

[2]徐晓辉,兰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06):161-164.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模式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