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士官专业英语》课程实战化改革初探

2017-09-06张伟吴晓雷程桂兰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实战化

张伟+吴晓雷+程桂兰

【摘要】针对《士官专业英语》课程通识教育痕迹浓,培养目标过窄,不适应军校士官学员培养要求的问题,本文结合士官教育的三重属性,着重从培养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方式,以及考核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课程实战化改革的探讨。力求改革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员专业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需要,增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协同素养和联合意识,并最终实现基础教育向实战化靠拢的目标。

【关键词】士官英语 实战化 课程改造

士官教育的定位是高等军事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三重教育属性:高等教育属性,军事教育属性,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属性。这就要求士官学员知识习得具有连续性、体系性,同时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士官院校应培养出具有岗位任职能力的新型作战人才,谋求打赢。

一、《士官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

《士官专业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基础课程,通识教育痕迹很浓。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忽视士官学员的认知特点,走一般大专英语教学的老路子。加之课时有限,教学常常脱离部队实际,很难真正做到向实战化靠拢,突出军队专业英语的特点。

二、《士官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内容

1.培养目标立体化。士官教育的三重教育属性要求我们全方位综合培育人才,将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融为一体;突出任职能力培养和信息化战争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士官学员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培养不是简单的线性承接关系,而应该是立体化的有机整体,互相影响,互为依托。

2.教学设计细致化。军校士官学员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学员入学前来自各个基层部队,学习风格、习惯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制定一份尽可能细致的教学设计对教学实践活动无疑帮助巨大。

3.教学内容实战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1960年出版的《教育过程》中提出了“大课程论”,标志着课程教学理论从注重教学方法到注重教学内容的转变。21世纪课程发展的新方向之一是注重能力与价值观的培养和提升,包括学生的价值观、沟通合作交流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等。

基于上述理论指导,为了给士官学员构建立体化的知识能力素质体系,《士官专业英语》课程改革不仅仅满足于教学内容的简单增减或调序变化,而是努力站在大课程改革这一更高的平台上,进行从理念到实践的革新。将基础语言类课程改革放到现代战争对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进行设计,提出基础课程对高素质军事作战人才培养的支撑、引领和文化渗透作用,着力培养高素质军事作战人才的思维能力、协同素养和联合意识。具体做法如下:

(1)以任务为驱动,将各知识点整合其中。

(2)靠拢装备,现地教学,突出实践环节。

(3)将语言作为思维和文化的载体,着重培养主动积极的思维能力。

4.教学实施方式多样化。

(1)现地教学,换个场所,加深记忆。利用实践课,把课堂移到雷达阵地上,认读装备上出现的英语单词,加深学员对知识的记忆。

(2)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有个人发言、小组讨论、分组竞赛等形式,大胆进行语言实践。英语教学适合运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课堂上气氛活跃,学员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性高。

(3)辅助性教学手段有益补充。利用军队网络课程平台和语音室,开发建立了《士官专业英语》网络课程,对传统面授课程具有有益补充作用,满足了不同基础层次学员的需求。

5.考核评价分段化。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员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员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士官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学员期末成绩=形成性评价(50%)+终结性评价(50%)。

三、拟达到的效果

1.教学内容满足专业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需要。未来战争需要具备一定思辨能力,能主动积极解决问题,且具有合作精神、联合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2.任務驱动极大的调动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士官专业英语》课程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员分析问题,想出对策,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参与热情,强化了创新力。

3.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协同素养和联合意识。语言学习不是将学习者变成两种语言之间的切换机器,而是为了接受不同国家不同阵营的声音,并加以分析和辨别,加入自己独到的声音,这便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同时,任务的完成不是靠单兵作战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优化组合整个团队,联结一切可以联结的力量,以最佳方案完成任务。

4.实现教育训练向实战化靠拢的目标。《士官专业英语》课程的改革,打破了之前链式知识点串连的结构,引入将各知识点优化整合的任务式方法,使得教学内容与实战贴切,教学目标又能满足现代战争对新型作战人才的需求,向实战化靠拢迈进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范钰丹,韩继红,和志鸿,刘振.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改革,着力培养学员创新能力[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2):37-40.

[2]李建军.关于实战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政工学刊,2015(1):5-7.

[3]竹栋,杨晓蓉.美军军事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做法[J].教学研究,2011(1):96-98.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战化
灵敏协调素质对军事体育的重要性
某导弹装备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装备维修保障专业实战化训练改革的思考
实战化在士官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