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性质的若干思考
2017-09-06赵国锋
赵国锋
摘 要 “纲要”课程是大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公共政治理论课,文章从课程体系设置的目的、“纲要”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教材编写的体例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理清了“纲要”课不单是一门历史课、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并提出了相应的授课建议。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性质 思考 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7.01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的精神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当中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作为一门公共政治理论课,该课程在内容上主要围绕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史料,分上、中、下三编对学生以近现代历史为线索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几年来对该门课程的讲授,笔者认为,简单的从该门课程的名称来看,它好像是一门历史课,而且从许多同行那里了解到最多的也是大家都认为这是一门历史课,作为一门历史课,大家显然也注意到了该教材后面的附录“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甚至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也以“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为线索进行该门课程的讲授。但该课程从性质上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课,从教学目的以及高等教育培养对象的目标而言,“纲要”课程首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次才是一门历史课。判断一门课是不是思想政治课,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该课程能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换言之就是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能否让学生明白近代中国人民通过不懈奋斗实现“四个选择”的合理性,以此确证“四个自信”的必然性。就“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而言,在讲授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注意和把握:
1 从课程体系设置的目的上看,“纲要”课程就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众所周知,在“05方案”实施以前的“98方案”中,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七门课程构成,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和“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1]这一课程设置方案经过“05方案”的调整,变成了由“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为主干课程,再加上“形势与政策”课这五门必修课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构成的课程体系。[2]而“纲要”课程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就课程设置的初衷而言,“纲要”课程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来开设的,它基本上是沿袭了早期的“中国革命史”和“毛泽东思想”两门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和设置来看,“05方案”的调整是在“85方案”和“98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吸收了前两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调整的优点,明显加强了对在校大学生的国情、国史教育,内容涵盖了以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等为主题的社会历史发展教育,也包括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为主题的理论历史发展教育。[1]历史教育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课程设置方案的这一变更真正实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统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就课程体系设置的目的而言,“纲要”课程首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次才是具有鲜明的历史学学科特征的历史课。
2 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而言,“纲要”课程就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从“纲要”在政治课课程体系中的教学次序安排来看,一般都安排本科生的第二学期,它的先修课程是《基础》,安排在它之后的是“原理”和“概论”这两门课程,而“纲要”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承担的角色是提供比较有说服力的历史史实、历史资料,进而通过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问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分析,来进一步证明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在9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党领导人民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各个时代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先后探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原理”是基础,“概论”是这一课程体系的重点,“纲要”是主线,“基础”成了这一课程体系的落脚点。“原理”是基础,是指原理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提供理论上的指引,同时也为其他三门课程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指导。“概论”是重点是指概论课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线展开,论述了党成立九十多年来的理论探索与经验总结,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大学生理解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判断社会发展趋势、理解社会现实问题,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及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作为新课程体系中的重点,6个学分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概论课程的重要性。“纲要”是主线是指纲要课程主要以1840年以来近代国情国史的讲授为线索,让学生明白“四个选择”(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根源,同时明白“四个选择”不仅是人民的选择,更是历史的选择。“基础”是落脚点是指基础课的主要目标是把大学生塑造成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比较完善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可见,这四门课正如《意见》中所指出的一样,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虽然作用和地位不同,但是“各有侧重,功能互补”,缺一不可,也不能相互替换。[3]因此,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而言,“纲要”课程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endprint
3 从教材编写体例看,“纲要”课程就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从历史课教学来看,学生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对于完整的中国历史学习和了解已經经过了三轮,而就历史事实的本身而言,除了对现代史的补充与延展外,没有多少新的内容增添。通过这三轮历史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普遍从历史事实的本身、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诸方面对于中国历史有了比较细致、明确的掌握,且通过这些历史教材的对比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发现,小学、初中、高中的历史教材是严格按照编年体的历史年代线索来编写的,注重交待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对于每个历史朝代、每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都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描述。
作为一门以历史史料为线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教材在编写时先是把中国近现代历史按照时间线索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夜。主要讲述了近代前80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第二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主要讲述了近代后30年自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革命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国人民最终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第三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进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最后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虽然历史史料和历史线索在本教材的编写中占了大量的篇幅,但本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并不是过度的强调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过程和结果,而是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结果来证明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什么在抵御侵略、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过程中实现了“四个选择”。就教材的编写体例而言,《纲要》教材更多的注重于历史事件所产生的结果和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通过以往这些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论证和阐明了历史和人民的“四个选择”的正确性并使学生增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进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因此,就“纲要”教材的编写体例来看,它更像一门政治课,而非单纯的历史课。
4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纲要”课程在教学中的建议
“纲要”课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不是一门单纯的历史课。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寓论于史、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重在结论。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的“纲要”课。因为它同时又是一门以历史过程为主线的政治理论课,所以在整个三编内容的讲述过程中,要注意讲授清楚每个阶段的历史背景、历史结论和历史事件发生所产生的经验教训,而要简化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要过程。最后让学生明白“四个选择”不仅是一个理论论断和政治命题,而且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把理论阐述建立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的教育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在教材现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教学,刷新教材结构,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避免在知识结构上与中小学历史的再次重复,在内容设置上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交叉,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结合专题教学刷新现有教材结构,跳出现有教材框架,防止照本宣科,进而成为流水账式的单纯历史讲授。
(3)紧扣主题,有所取舍。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纷繁复杂,想要完全把这170多年的历史讲清楚,单靠“纲要”课程3个综述和10章的内容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在讲授过程中要抓住“中国近现代史就是近代以来中国各个阶级阶层的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求索的历史”这一主题,让学生明白“四个选择”是经过历史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必然结果和政治结论。根据这一主题和要求对有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教师要有所取舍,不能面面俱到,真正做到在讲授中既抓住“纲”,又详略得当,“要”点突出。
参考文献
[1] 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J].教学与研究,2007(2):5-11.
[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年2月7日.
[3] 李芳,张耀灿.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的结构关系[J].思想教育研究,2008(1):68-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