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术语翻译原则看气象术语翻译

2017-09-06张安琪王利民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翻译原则准确性

张安琪+王利民

摘 要:术语翻译具有复杂性,并且术语的翻译一直是科技文本翻译的难题。外界对气象术语的翻译关注较少,但是气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本文结合对现行的主流的术语翻译原则和气象术语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气象术语的翻译原则进行探究。

关键词:气象术语 翻译原则 准确性 简洁性 单义性 能产性

一、引言

在探讨术语翻译的原则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术语是什么。目前我国对于术语的定义有很多:术语是指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的称谓的集合,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等等。气象术语,顾名思义,就是气象科技领域的专门用语,用于标记气象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气象术语是指气象科技概念,描述气象现象,阐述大气科学规律等的媒介。大气无国界,要进行广泛密切的国际合作与高层次的气象学术交流离不开气象术语的翻译,术语的准确翻译是使得气象科学知识在国与国之间传播的基石。术语的翻译不是胡译,任何工作的展开都会自己的一套标准,因此本文研究气象术语的翻译原则将对气象术语的翻译大有助益。

许多学者对术语翻译的标准进行了研究。于伟昌在文章《汉译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中提出术语翻译的标准:单义性、理据性、系统性、能产性;姜望琪在《论术语翻译的标准》中针对当前国内术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术语翻译的原则,提出术语翻译的三个原则:准确性、可读性、透明性,认为准确性是第一位;侯国金在《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系统——可辨性原则——兼评姜望琪》提出了另一个术语翻译的原则——系统可辨性原则,认为系统可辨性是第一位的;姜望琪在《再论术语翻译的标准——答侯国金(2009)》中分析了准确性与系统性、可辨性的关系;侯国金在《语言学术语翻译的原则和“三从四得”——应姜望琪之“答”》进一步阐释了系统可辨性原则。对于科技术语翻译的原则,高淑芳在《科技术语翻译原则初探》中吸取了前人的翻译理论,提出了科技术语翻译应遵循简洁性、单义性和规范性;对于气象术语翻译的探究,目前关于此类的文章较少,搜集到的主要有两篇:《气象科技英语词汇的特征及翻译策略》(刘书梅,2015)和《气象术语翻译初探》(刘书梅,2015)。刘书梅在《气象科技英语词汇的特征及翻译策略》中分析了气象科技英语詞汇的特点以及词汇的翻译策略;在《气象术语翻译初探》中分析了主要对气象术语的误译进行了分析,但是这两篇的文章只是探讨了气象术语的翻译策略,并没有提出可遵循的原则或者标准。总结来说,我国学者针对术语的翻译主要提出的原则有:准确性、可读性、透明性、系统可辨性、理据性、能产性,对于科技术语的翻译提出原则有:简洁性、单义性、规范性。

目前关于气象术语翻译原则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之前学者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气象术语的特点,分析探讨气象术语翻译的原则。根据气象术语的特点,本文认为气象术语的翻译应遵循四个原则:准确性、简洁性、单义性、能产性,主要分析这四个原则在气象术语中的运用,在下面会结合气象术语的特点,解释为何选取这四个原则。

二、气象术语的特点

目前,根据大部分的气象类文章归纳分析,气象术语主要有三类:气象专业术语、专业化了的普通词汇和缩略语。

第一类,气象专业术语,大量的气象专业术语在构词形式上都有相似之处,有相同的词缀,例如:“isobar”、“isohel”、“isohyets”具有相同的前缀“iso”,它们分别译为“等压线”、“等日照线”、“等雨量线”; “stratosphere”、 “troposphere”、 “mesosphere”具有相同的后缀“phere”,它们分别译为“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第二类,普通词汇的专业化,例如“convergence”的一般含义为“会和”,在气象术语中译为“辐合”;“inversion”的一般含义为“反转”,在气象术语中译为“逆温”。第三类,缩略语,存在大量的缩略语是气象术语的特点。缩略语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词组或者词语的缩略形式。翻译气象类缩略语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其翻译的准确性。并且,缩略语的翻译一经采用一般就是固定的了,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其译文的规范性,译文是否符合国家啊的相关规定。再者,在缩略语中,一个缩略语往往有几个不同的含义,例如WMO是世界气象组织即“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的缩写,废物管理操作即“Waste Management Operation ”的缩写也是WMO,此时翻译错误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三、气象术语翻译的四个原则

本文认为气象术语的翻译原则有准确性、简洁性、单义性和能产性。第一,准确性原则要求译文要准确地传达出原术语的含义。第二,简洁性原则要求翻译的语言简明,具有可读性。第三,单义性原则要求在一个学科体系类,一个术语只有一个相对应的译名。第四,能产性原则是要求在遇到有词根词缀的术语时,在译文中体现出术语的词根词缀。

(一)准确性

准确性不仅仅是术语翻译的标准,它是所有翻译工作所应该遵守的首要原则。翻译的意义就在于传播信息,如果准确性都丢失了,那么翻译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首先,气象专业术语的译名都是有固定的译法的,在翻译时要根据规范标准翻译,这就是对准确性的要求。例如:“PM2.5”,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其中文名命名为“细颗粒物”,根据国家规定,以后遇到“PM2.5”时就要翻译为“细颗粒物”,虽然大众熟知习惯于用“PM2.5”来表达,但是我们在真正的翻译术语的工作中一定要根据国家的规定规范来进行翻译不能出现英文缩略语表达。对于气象专业术语的翻译做到准确性原则并不难,但是对于专业化了的普通词语,做到准确性原则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气象术语都是从普通词借用而来,一词多意往往导致术语准确性的丢失,当翻译这些词汇时,如果仅忽略了词汇发生的专业语境,无法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并且,普通词汇的一般含义和其在气象术语中的含义差别较大,如“front”一词,一般译为“前面”,而作为气象术语译为“锋”,“ We got a heavy dose of air mass and frontal analysis and of Pet- terssen′s forecasting methods.We were indoctrinated with the belief that a good analyst should be able to find a front to account for any area of nonconvective cloud or precipitation”在这句话中出的”frontal”和”front”,就不能译为“前面的”、 “前面”,而是译为“锋面的”、“锋面”。但是,同时也有些词语的普通含义和作为气象术语时的含义相差并不大,在缺乏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我们对准确性的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如“thunderstorm” 一词,一般我们会译为“雷雨”,不追求准确性原则,在气象类文章中将其翻译为“雷雨”我们也不会觉得突兀。然而,根据气象学常识,雷雨是有可能发生在一个广阔的区域内,这样具体的范围是无从判断的,并且在气象学中发生“thunderstorm ”并不一定意味着会发生降雨的情况,也有可能只发生雷电现象,却无降雨,所以显然,这里翻译成“雷雨”无论从文体特征还是专业知识看都显得术语化不足,应该译为“雷暴“,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对于非专业的读者来说,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对于专业的科技文本来说,准确性是绝对第一位的,此类文章的翻译也是严谨的,所以我们在翻译气象术语的时候应该恪守准确性原则坚决杜绝术语译文的不准确性。最后,在气象术语中经常出现的缩略语的翻译,最为典型的就是单位的翻译,如“mph”即”miles per hour”,应该翻译成“英里/小时”而不是 “千米/小时”。因为在这里“mile”的意思为”英里“,而译者常常按照自己的习惯想当然地使用自己习惯的单位,殊不知英里和千米这两个单位是并不相等的。

(二)简洁性

简洁性就是要求术语要简洁易懂。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总是倾向于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所以我们在翻译术语时还应遵守简洁性原则。气象类文章是科技文献,科技文献的翻译具有“逻辑性”和“快捷性”的特征,并且科技文献的目的就是要快速有效地将科技知识传达给读者,因此,我们在翻译气象术语时要力求所用的语言形式简洁,含有科技内容的术语要简洁明了,这样有利于对读者对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和知识的传播。例如:cold spell译为寒潮、temperate zone译为温带、convection译为对流等等,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词语都十分的简练,无论是原文还是译文,简洁性就是术语所应该具备的特性。

所以,无论是气象专业术语的翻译,还是普通词语专业化和缩略语的翻译,都要力求简洁,用最明晰的语言传达术语的含义。并且,术语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一个概念,我们在翻译时更要延续术语的这一特点,使得译文具有可读性。

(三)单义性

我国的国家标准规定:“同一名词术语应始终用来表达同一概念;同一概念应始终用同一名词术语来表达。”翻译气象术语应运用概念体系的理论根据国家和国际标准贯彻一词一译的原则。

第一,气象专业术语是有既定的译名,在翻译时不需要考虑到单义性原则。第二,正如前文所说气象术语很大一部分是由普通术语转化而来,但是普通词汇往往有多个译名,因此我们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其翻译的单义性。要求术语的翻译要考虑到學科的背景,在学科系统类考虑术语的译名,同时也要求术语的翻译在同一系统类该术语翻译的差异性,即类似术语的译名不能重复,将他们结合来看,对于气象术语的翻译就是要遵循单义性。例如,最简单的“haze”的翻译就有“雾”、“霾”等,“smog”又有“烟雾”、“雾霾”的意思。第三,缩略语常常选取组成词语的首字母,一词多义的现象频繁。例如”GPS”既可以是“global positioning satellite“的缩略语,也可以是”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的缩略语。“global positioning satellite“译为”全球定位卫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译为”全球定位系统“,表达的含义大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时在遇到表达同一概念的几个同义术语和一个术语表达几个概念的情况时,要贯彻概念与术语一一对应的单义原则,避免异词同译消除不必要的同义术语所造成的混乱。

(四)能产性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气象专业术语往往会含有相同的词缀或者词根,例如前文所举的例子“troposphere”、 ”stratosphere“、“exosphere“和“isoba”“、”isohel” 、“isohyet” 。我们在翻译此类术语时,应翻译出它的词根与词缀,这样也方便以后新的术语的翻译。在这里我们就将“iso”译为“等”,“phere”译为“层”。这样来翻译术语译者能从译名轻松地辨认出源词,能轻松地回译。我们在翻译术语的考虑到术语准确性、简洁性、单义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术语的扩充发展,考虑到新词的译法。同时,为既有的术语和新的术语建立了联系,增加了读者对术语的含义的了解。对于缩略语的翻译和专业化了的普通词语的翻译就没有能产性的要求。

四、结语

本文提出了四个气象术语翻译原则:准确性、简洁性、单义性和能产性。准确性是其他三个原则的基础,如果没有做到准确性,即使术语的翻译达到了简洁性、单义性、和能产性也是无用的。单义性原则这个要求从某方面来说也是为了更准确地传达术语的含义,因为单义性要求考虑到学科的背景和相近术语的不同含义。简洁性和能产性则是在传达术语正确含义的基础上的更高的要求。由于气象知识的专业性和术语研究本身的复杂性,我们在翻译术语的过程中,要掌握术语翻译的原则与方法,采用正确的策略传达出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对于气象术语翻译原则的确立与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译者,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树立高度的术语意识,培养术语能力。

参考文献

[1] 侯国金.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系统—可辨性原则——兼评姜望琪(2005)[J].上海翻译,2009(2):63-73.

[2] 姜望琪.论术语巧译的标准[J].上海翻译,2005:80-84.

[3] 姜望琪.再论术语翻译的标准——答侯国金(2009)[J].上海翻译,2010(2):65-69.

[4] 侯国金.语言学术语翻译的原则和“三从四得”———应姜望琪之“答”[J].外国语文,2011:94-99

[5] 刘书梅.气象术语翻译初探.[J].中国翻译,2015:104-108

[6] 刘书梅.气象科技英语词汇的特征及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15:9-12

[7] 于伟昌.汉译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原则[J].上海科技翻译,2000(3):9-13.

[8] 韦孟芬.英语科技术语的词汇特征及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14(1).

[9]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J].文学研究集刊,1964(1).(转载罗新璋《翻译论集》,1984.

[10] 高淑芳.科技术语的翻译原则初探[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1).

猜你喜欢

翻译原则准确性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产前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评估
Task 1
Noordhoff手术联合PNAM正畸对唇腭裂患儿发音准确性及腭部裂隙情况的影响
简析广告语的翻译
目的论忠实原则在英文歌词翻译中的应用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外宣翻译
柰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
处理圆锥曲线问题要注意“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