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诗中的翻译原则探析

2017-09-06胡赟

青年时代 2017年22期
关键词:翻译原则文化差异唐诗

胡赟

摘 要: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和灵魂,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最精粹的载体,具有音乐性、思想性和形象性多种组合所形成的,是一种唯美的文学体裁表现形式。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汉英两种不同的语系与历史文化背景,给唐诗的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文章主要从诗词的意美、音美、形美三方面入手对唐诗的翻译原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唐诗;翻译原则;文化差异

一、概述

汉语与英语从属两个完全不同的语系,文化历史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在文学方面变现的尤其突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和灵魂,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精粹的载体,具有音乐性、思想性和形象性多种组合所形成的,是一种唯美的文学体裁表现形式。诗词的形式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它包括修辞手段、韵律以及节奏等很多方面,通过诗词的意向传达出所要表达的信息。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语言规律,不同的诗人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文化的差异给诗词的翻译造成了重重的困难。

二、诗词中的翻译原则

翻译难,诗词的文学翻译则更是难上加难。中国传统古诗词的翻译十分复杂: 首先,译者要尽量充分理解原诗词,得其精髓,然后在脑海里有一个大概的现代汉语译本,这是第一步,从原语文本到原语文本;然后,译者再把这个脑海里的汉译本转译成现代英语(也可视情况使用部分古体英文和诗词常用词语),并注意节奏、押韵等语言细节,这是第二步,从原语文本到目的语文本。

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而诗词更加讲究这三点。要想在翻译中再现原作风格,译者需要特别注意风格的两大部分內容: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而物质方面主要是从语言学意义上来讲,也就是诗词的形式方面,音美和形美两个部分。精神方面主要从美学意义上来讲,体现在意美这个部分。具体来说,“意美”,主要体现为原诗词的意境美,主要是由各种各样的意象来表达的。音美方面主要要求译者尽力忠实再现原作的韵律(节奏和押韵)。形美方面主要要求译作和原作在诗词的行数、每行的大致长短方面,以及对仗、反复等修辞方面保持基本一致。一般来讲,意美最重要的,是主体;意美和形美则是为意美服务的。

中西双方在文化以及语言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想百分之百的对原诗的意美、音美以及形美进行传达,是很难做到的。汉语与英语存在着巨大差异,汉语的声调以及音节具有音乐美,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组成成千上万的词组,但是英语是多音节词,没有声调,要想保证诗词翻译与原文的音美和形美相一致,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意美,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不管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语言习惯有多大的差异,但是人们对于自身以及世界的认识过程是共通的,相似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首先遵循意美原则。

三、唐诗的翻译分析

(一)意美原则

诗词的美学价值,在于意境,它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也是读者对于诗词的印象,是诗词的精神和灵魂所在。意境美,就是指诗词或者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一些生动的场景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艺术境界,是一种美的体现和艺术的升华。要想中国古诗词意境的含蓄之美,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例如: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代王维《杂诗》

译文为:

“Since youve come from our hometown,

You should know whats happening there.

Was the plum in front of the fancy window

Coming into flower when you left?”

——Wang Wei

译者在翻译中,与原作一样,很好的保留了原词的格调,用英文再现了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急欲了解故乡人事、风物的心情,也体现了原诗中一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风格。

又如: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代李白《将进酒》

译文为:

“Since Heaven has brought me to the world, I must have my own usefulness.

When the thousand pieces of gold are spent, theyll come back to me sooner or later.”

——Li Bai

译者在翻译中,也充分表明诗人尽管政治上受到挫折,但仍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也持乐观态度。英文语句也体现出原作声调高亢,意气豪爽的气势,是对自我、对人生的有力肯定,同时也表现出诗人顽强的生命力量。

(二)音美原则

押韵也是要达到音美的一个重要的手段,翻译者在进行英译的过程中,必须要适当的押韵,要想达到音美的原则,译者要掌握有关英语押韵的知识。对于英语的押韵,分为全韵、辅音韵、头韵、反向韵等,如果译诗能够做到押韵,读出来的韵味也会非常美。

例如: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代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译文:

“With Mt. Qinling overcast by thick clouds, I wondered where my home was;

With Langguan enveloped by heavy snows, the horse hesitated to go forward.”

译文中,译者句首都用了“With”这个词,押头韵。句尾用了“was”和“forward”,元音相同,押尾韵。这句借景言情,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表达出极其伤痛的心情。

又如:

“青春须早为,

岂能长少年!”

——唐代孟郊《劝学》

译文:

“Do something worthy while you are young,

for youth does not stay long.”

译文中句尾用了“young”和“long”,也是押尾韵的用法。

在诗词的翻译中,要想压全韵,即两个词重度音节中元音需相同,相同元音前的辅音不能相同,而且若是元音之后还有一些音节或者是辅音,那么这个元音和辅音必须相同,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要想实现意美基础上的音美,对于翻译来说,会增加翻译的难度。

(三)形美原则

形美也是诗词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讲究形式美,“三美”原则把形美放到了最后,是因为在诗词翻译中,要保持意美以及音美,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要想实现形美,是更加的难,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兼顾形美的传递,使读者也能得到与原诗同样的审美体验。

例如:

“事有得而失,

物有损而益。”

——唐代白居易《咏怀》

译文:

“Sometimes there is loss in gain,

and sometimes there is gain in loss.”

译文中,译作和原作不仅仅在诗词行数、每行的大致长短方面都保持了一致性,而且句式、句法的对仗、反复等修辞方面也保持了基本一致。

四、结语

对于汉语古诗词的翻译,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理解诗词的内涵以及诗词中所要表达出来的意韵和思想感情,还要选择最美的词汇,对于原文的意境美要尽可能的是表达,让西方的读者也能感受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情调和格调,让西方读者也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神秘曼妙,增强对于中国诗词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徐艳婷. 论中国古诗词英译的“三美”处理[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2007(19).

[2] 唐一鹤. 唐诗三百首[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3] 許渊冲. 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11).

猜你喜欢

翻译原则文化差异唐诗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外宣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