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商业银行债转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9-06董信涛

对外经贸 2017年7期
关键词:资本运营债转股商业银行

董信涛

[摘 要]债转股是处理债权银行不良资产和企业不良债务的一种资本运营手段。对银行实施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从理论的角度以及对股权处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债转股;资本运营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7-0095-02

近年来,随着净利润增速变缓和不良资产的侵蚀,银行资本压力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银行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如开始运用优先股和债券。各商业银行开始增发股票,实现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补充。

一、商业银行阶段性持股问题

(一)债转股降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

银行是高财务杠杆率(财务杠杆率等于营业利润和税前利润之比)的金融企业,而资本是保护债权人免受银行经营失败和偿付能力的缓冲器,同时也是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一个标志,各个国家都将资本充足率纳入到金融监管当中,此外资本也是商业银行的财务指标。根据2001年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委员会对银行资本充足的一个划分,按银行风险管理要求,该国际银行监管机构认为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当达到8%。从1995—2001年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来看,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高为5%,最低为3%,远远低于国际监委会设定的8%的资本充足率,如果商业银行还要实施债转股,缩减银行的资本,那么对于银行的资本安全来讲将会是雪上加霜,会给商业银行的运营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债转股降低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债转股是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一种手段,当商业银行对某个企业实施债转股,说明银行对企业的债权已经处于不良资产的范围。对于银行来说,对企业的约束,债权比股权更有约束力。如果银行持有的是债权,当企业无法如期履行债务时,银行可以通过相关的法律手段要求企业偿还债务,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债务,企业可能要通过破产来偿还债务。如果商业银行实施债转股,企业将无法获得债权产生的利息,而银行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分红。银行对企业实施债转股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不一定提高,年底分红时银行所分得的利润微乎其微,加上银行没有了利息收入,使得银行处于尴尬境地。这说明商业银行对于不良股权的可控性小,加上分红收益低于债权收益,使得债转股以后资产的质量降低。

(三)债转股资产管理对商业银行管理提出挑战

当商业银行实施债转股以后,对于股权的管理主要是以股东的形式参与,但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对于企业的管理很难有效实施股权管理。其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股权投资不是银行的核心业务,银行实施债转股以后,并不具备该行业的专业管理能力,银行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研究该行业的管理;其次,银行对企业实施债转股以后,银行对于企业没有控股权,对于企业的各项决策不会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由当地的国资办和上级主管部门控股,银行只充当一个参股者,对于其所持有的股权资产质量的可控性较差;第三,企业管理存在问题,虽然企业有一定的资金评价体系和管理方法,但是因为企业内部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办法,再加上企业消除了债务产生利息的压力,使得企业员工的工作动力大大降低,企业管理出现懈怠的情况,而银行又不是控股方,对于企业的管理无法进行有效的约束。

(四)债转股资产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水平

对于债转股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首先,股权资产收益低。銀行对企业实行债转股以后,银行将对企业进行停息,收益主要是从企业以利益分红的方式获取,由于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银行从企业获得的分红较少。其次,债转股以后资产质量的下降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银行实施债转股以后,股权的资产质量要低于债权的资产质量,此外银行对于企业还要增加一些其他费用,使得银行的盈利能力降低。第三,股权资产的市价波动造成银行盈利不稳定,商业银行实施债转股的企业,一部分已经上市,比如中国石油等大型企业,由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较大和受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影响,对股票的价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银行盈利状况不稳定,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二、商业银行股权处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股权处置方式的选择

既然银行只是阶段性持股,必然会出现股权处置的问题。目前对股权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回购,回购主要出现在企业扭亏为盈的时候,这时企业才会回购股权,银行才能够收回投资,这种情况一般很少见;二是上市,由于证券市场对于企业上市的门槛较高,大多数债转股企业都被证券市场拒之门外,因此对于通过上市的方法来处理股权,对于债转股的企业来说很不现实;三是转让,和前两个相比,转让实施起来就容易许多,银行可以将所持的债转股股权向其他投资者转让。

(二)股权转让评估方法的选择

对于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债转股股权,想要转让所交易的股票价格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来定价,分别是债转股时的折股价、每股净产值以及市场股票价值和评估价值。本文主要介绍股权转让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对于评估方法,主要根据企业的获利能力来对企业股票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作为银行债转股股权转让的依据。但是评估的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银行实施债转股过程中,债权是按照面值折股的,而企业则是以重置成本法进行净资产评估折股。重置成本法的评估结果普遍高于现值法的评估结果,使得债转股企业净资产的高估,形成银行债权的相对低估,而银行再进行股权转让的时候采用现值法,由于估值之间的差异,使得银行在股权转让的过程中产生损失。

三、商业银行通过市场退出的方式解决持股问题

(一)通过市场转让方式实现股权退出

通过股权转让可以实现银行所持债转股股权的风险,向投资者转移,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对企业加以改造和规范管理,从而提高股权资产的价值,对股权的转让,要根据不同的债转股资产制定相应的股权转让措施,一般通过协议转让和拍卖转让。

(二)通过股权回购方式实现股权退出

对于股权的回购,主要是企业根据自身的资金情况或者通过向银行贷款的方式赎回股权,这种情况主要是企业或其母公司要担保限期内赎回股权。在回购之前要对企业或其母公司的盈利水平进行评估,当盈利水平达到标准以后才制定股权回购计划。企业股权回购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分别是企业的自身盈利和因停息而产生的利润,通过资金进行股权的回购。

(三)通过成立投资基金,依靠资本市场实现股权退出

发展投资基金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点,可以通过成立投资基金购买银行债转股股權。比如可以在商业银行的托管下构建上市基金,对于上市基金主要从事两个方向的投资,分别是收购股权和投资证券市场,从而获得一定的利润。此外,银行还可以成立发售专门的股权退出基金,但是由于投资对象比较特殊,使得投资的价值出现缩水的情况,商业银行可以给予投资者一定的优惠政策,从而使银行实现股权退出。

四、商业银行通过市场分类解决股权处置存在的问题

(一)根据债转股资产收益情况的分类处置策略

为了使商业银行的盈利得到保障,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股权进行处置,对于那些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分红的债转股股权,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的股权,要加紧处理。对于那些分红较少的股权,可以根据该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股价走势,适当的时候对股权进行处置。对于分红收入良好的股权,可以暂时不作处理。

(二)根据债转股企业自身情况的分类处置策略

对于企业规模较大且盈利水平较好的企业,企业整体结构比较完善的上市企业,商业银行可以将债转股资产处置给决策者,使得这一部分股权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如果银行所持股权的比例较高,向其他持股者出售会导致控股权转变,可以将股权抛售给现有股东或者战略投资者。对于那些管理层只要获得较少比例股权便可控股的企业,银行可以将债转股股权出售给管理层,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债转股企业有融资渠道,银行可以采取回购的方式处理股权。

五、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并不适合企业的管理,反而这些不良资产会给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债转股股权的转让,实现股权退出,保证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参考文献]

[1]许燕.骆驼评价体系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5).

[2]汤湘希,高文进.债转股过程中不能回避的几个问题[J].财会通讯,2001(2).

[3]黄金老.债权转股权问题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1999(2).

(责任编辑:乔虹)

猜你喜欢

资本运营债转股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国家发改委:债转股工作成效积极 已投放落地9095亿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关于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研究
企业资本运营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本质及作用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