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是爱尔兰人》中的不可靠叙述分析

2017-09-06齐婉廷

青年时代 2017年22期
关键词:艺术效果文化冲突

齐婉廷

摘 要:本文根据布思及费伦对不可靠叙述给出的判断标准对《谁是爱尔兰人》中出现的不可靠叙述进行了分类分析和相应的因果关系分析。此外文章认为,这种不可靠叙述带来了两方面的艺术效果。一是间接反映出小说中存在的文化冲突,体现作者的文化观;二是调动了读者的参与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关键词:不可靠叙述;文化冲突;艺术效果

一、引言

短篇小说《谁是爱尔兰人》是新生代美国华裔女作家任碧莲的代表作之一。任碧莲以其金色幽默著称,多方面、多角度书写了美国华裔等少数族裔的生活状况及思想情感体验。在她的作品中,不同种族间的文化冲突极为常见。而这种冲突也成为了她表达思想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然而,任碧莲与其同时代的追求白人文化认同的汤婷婷和强调华裔属性的赵健秀都不同,她所追求的是一种最终的文化融合,一种由冲突到和谐的文化相处模式。这一特点在其短篇小说《谁是爱尔兰人》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手法通过一位说着“洋泾浜”语的第一代华裔移民老祖母的口讲述了她与女儿纳塔莉一家的生活故事。小说中的老祖母对其爱尔兰籍女婿及其兄弟们都没有工作一事有很大的意见并多次与他们发生言语上的冲突。此外,由于教育观念的不同,在如何教育其孙女索菲娅一事上,老太太更是与女儿及女婿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并最终被迫搬出了女儿女婿家。小说的结局在老太太被迫搬出女儿家后,老太太的亲家母贝斯,一位地地道道的爱尔兰老妇人却邀请了老太太与她一同居住。最后,两人融洽的生活在一起。这一看似反转的结局实际上却承载了作者最终的写作意图,即各种族文化终将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故事的叙述者是老太太,但是仔细分析后则不难发现老太太的话语与小说隐藏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正信息是有所违背的。老太太的叙述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靠的。而作者正是利用这种不可靠叙述间接地反映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本篇文章将按照布思及詹姆斯费伦对不可靠叙述的分类为标准对小说中出现的不可靠叙述进行分类分析并探讨这种不可靠叙述为小说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二、不可靠叙述

不可靠叙述是当代西方叙事理论中的“一个中心话题”,然而对如何判断叙述是否可靠,即可靠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学界还存在诸多争议。在讨论叙述的可靠性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清楚“隐含作者”的概念。叙事学界认为作者有“真正作者”和“隐含作者”之分。“隐含作者”是作者在创造中的实际控制者。他全知全能,主宰叙事文本的意识形态、价值标准;他策划总体效果;他才是文章的叙述主体。一般来说,隐含作者不会让叙述者与自己的意志偏离,然而这并不是绝对的。在现代作品中一些作者会用一些不代表自己理想的不可靠叙述人来讲故事。作者让叙述人传递一个信息,同时又向读者暗示另一个信息,面对不同的信息时,读者会摒弃显性的而采用隐性的。这种情况在第一人称叙述中更为明显(邵锦娣,周苹,2002)。本篇文章采用布思在《小说修辞学》(1961)中对不可靠叙述所给出的判断标准,即作品的规范。所谓“规范”,即作品中事件、人物、文体、语气、技巧等各种成分体现出来的作品的伦理、理念、情感、艺术等各方面的标准(Booth,1973)。布思认为作品的规范就是“隐含作者”的規范。如果叙述者的言行与隐含作者的规范一致,我们就认为叙述者是可靠的。反之,则是不可靠的。且这种不可靠往往常见于第一人称叙述当中(申丹,2006)。此外,美国叙事理论学界权威詹姆斯费伦在布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将不可靠叙述分成了三大轴六小类,即事实/事件轴上的“错误报道”和“不充分报道”,价值/判断轴上的“错误判断”和“不充分判断”以及知识/感知轴上的“错误解读”和“不充分解读”。读者必须在充分弄清隐含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上才能辨清哪些叙述是可靠的,哪些是不可靠的。不可靠叙事为小说分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极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三、小说中的不可靠叙述分析

《谁是爱尔兰人》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的方法通过老太太来直接讲述整个故事。然而,当我们仔细阅读则不难发现,文中老太太的很多叙事都是不可靠且带有主观偏见的。通过这种不可靠叙述,作者间接地向读者揭露出不同族裔之间的文化冲突。本篇文章将对小说中出现的不可靠叙述一一进行分析归类并探讨其作用及意义。

(一)价值/判断轴

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不可靠叙述。我们首先来看价值/判断轴上的问题。小说的开篇,老太太便说女儿纳塔莉的脾气与她如何相似,如何强硬,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从后文中我们可以发现,纳塔莉不仅不强硬,而且性格体贴,懂得为他人着想,为了维护家庭平衡付出了很多。比如,纳塔莉为了使丈夫能够继续容忍母亲与他们一同生活做了很大的努力。而在母亲面前,纳塔莉又总是为约翰解释,想向母亲证明约翰只是一时消沉而并不是她想的那样。她努力地充当着协调者的角色,为了使这个家能够和谐相处而努力着。从这一切都可以看出,纳塔莉其实是一个体贴的人而并非是老太太所说的那般强硬。所以这里老太太的叙述是价值/判断轴上的错误判断。

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老太太对保姆艾米的描述。在老太太看来,艾米简直就是一个“疯子”。“索菲娅把她的尿布拿出来的时候,她就在笑。索菲娅光着身子四处乱跑的时候,艾米就说她也不愿意裹着一块尿布。索菲娅在她的腿上撒尿了,她就笑,说尿中没有细菌。索菲娅把鞋脱了,艾米就说赤脚最好,连儿科专家都这么说。”在一个传统的中国老太太看来,这一切简直是荒谬。所以她认为,艾米是个疯子,是个不正常的人。事实上,这只是中美两国文化差异造成的罢了。美国崇尚自由,崇尚个人主义。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比美国中重视孩子的天性。在美国,孩子做一切几乎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大人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让其按照其天性发展。然而中国却不是这样。中国是崇尚老人的社会。长幼尊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为重要。在中国人眼中,孩子是要被管教的,即所谓的“无规矩不成方圆”(温红佳,2003)。所以当老太太看到索菲娅竟然当众脱衣的时候,她是万万不能忍受的。由此一来,艾米与老太太代表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文化价值观之间发生冲突便在所难免。我们很难说她们两个谁是错的,因为文化没有对错之分。但不可置否的是,此处通过老太太口中表述的艾米却为价值/判断轴上的错误判断。

(二)事实/价值轴

事实/价值轴上的不可靠叙述是该篇小说的另一大特点。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老太太对其爱尔兰女婿和其兄弟没有工作一事的叙述上。在老太太口中,女婿约翰是一个整天抑郁消沉,不思进取,没有工作需要靠老婆养活的形象。而他的几个兄弟也是每天游手好闲混日子过。但是如果仔细阅读便会发现,老太太的这一叙述实则属于事实/价值轴上的不充分报道。首先,约翰没有工作不假,情绪低迷也不假。但是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约翰没有工作,所以他才会不开心。在小说后半部分约翰又重新找到了工作的时候,他的情绪有了明显的改善。且值得注意的是,约翰在工作不久后公司就已经给约翰配备公车了。这一细节表明约翰在公司的职位绝对不低。这也可以间接说明约翰还是有很强的工作能力的。所以最开始闲赋在家有可能是有原因的,而并非是不愿意工作。显然,在这一点上老太太隐瞒了很多事实,而这种隐瞒便会诱导读者对约翰产生误解。其次,老太太在述说约翰兄弟们的情况的时候,说道他们整天靠政府的解雇金/辞退补偿来过日子。要知道,在美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随随便便拿到这些钱的。这表明他们并不是从来没有找过工作。相反,很有可能是因为某些不可抗原因而无法继续工作。所以老太太这里提供的情况是不充分且带有偏见的,她的叙述也是事实/价值轴上的不充分报道。

文中还有其他许多事实/价值轴上出错的例子。例如,老太太曾抱怨自己一把年纪还要帮女儿带孩子,“一天6个小时,就跟先前那个现已不干的保姆疯艾米一样。这可不那么容易,因为我今年已经68岁了,按中国的算法,差不多都70了。但我还是在努力。在中国,女儿照顾母亲,而在这儿,全颠倒过来了。”老太太的这一说法会让许多不了解情况的人误以为女儿对母亲不好,没有让母亲享受到幸福生活。实际上,在中国,老人帮助子女带孩子是一件极其常见的事情。所以这里老太太的叙述出现了事实轴上的错误。

(三)知识/感知轴

相对于前两个轴来说,《谁是爱尔兰人》中知识/感知轴上出现错误的频率相对较小。这里仅以其中两例为代表。第一个例子出现在老太太与亲家母贝斯交谈的过程中。在谈论到女儿与女婿的婚姻时,老太太对亲家母说“我也从来都不反对婚姻,我说,我只是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已经看到了问题的全部。”在她看来,女儿与女婿的婚姻是存在问题的。事实上,从小说的其他细节中可以发现夫妻二人的关系很好,并没有什么实质问题。所以这里老太太认为的“问题”只是她自己主观上的错误解读而已。第二个例子是老太太对索菲娅的看法。小说中老太太打索菲娅一事被纳塔莉夫妇发现后,老太太辩解称打她是因为她太难管教了。真的是索菲娅太难管教了么?或许不然。索菲娅并不难管教,只是老太太这种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方法并不适用于从小在美国文化下长大的索菲娅。所以此处老太太的叙述也应属于知识/感知轴上的错误解读。

利用费伦的三个轴,我们把小说中出现的各种不可靠叙述进行了分类归纳。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费伦仅关注的是三个轴之间的平行关系,而申丹(2006)则提出这三个轴在有的情况下会构成因果关系。比如,老太太对索菲娅和艾米的错误解读(知识/感知轴)必然会造成对她们的错误判断(价值/判断)轴。虽然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但我们也应对此给予重视。

四、不可靠叙述的艺术效果

本文认为,《谁是爱尔兰人》中不可靠叙述的应用主要带来了两方面的艺术效果。一是通过人物话语的不可靠间接体现出各族裔之间的文化冲突,表达作者的真正意图;二是通过采用不可靠叙述的写作方法来提高读者的参与度,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性。

首先,小说以老太太为中心主要反映了三种文化冲突,即中国文化与约翰一家代表的爱尔兰文化的冲突,中国文化与纳塔莉代表的中美结合文化的冲突以及中国文化与索菲娅代表的美国文化的冲突(张洁,翟配配,2014)。而这些文化冲突的表达则正是借助老太太的各种不可靠叙述来完成的。此外,由于小说采用的是个人特质及主观色彩很强的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所以读者必须通过寻找故事中的事实性、相关性、因果性、一致性以及超验的成分才能检验故事的价值及可靠性(邵锦娣,周苹,2002)。因此如不加注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便很容易被老太太的叙述所误导。因此,这就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寻找作者隐藏的线索来推翻老太太的说辞。这一过程可以很好地调动读者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五、结语

《谁是爱尔兰人》这部短篇小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普通家庭的故事。作者通过第一人称叙述的方法,借助文中华裔老太太之口讲述了这个家庭在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如对孩子教育观念的分歧、老太太对女婿一家的偏见以及老太太与女儿之间微妙的母女关系等等。然而仔细分析后则会发现,老太太的很多叙述都是不可靠的且这种不可靠具有很强的诱导性。读者必须仔细阅读才能发现作者设置的隐藏线索从而找到证据来说明这种不可靠性。这一探索过程会给读者带来很强的阅读趣味性。此外,文中各个人物都具有很强的文化代表性。这些人物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实质上也是其所代表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而最终老太太与其爱尔兰籍亲家母的和谐相处的结局也正是作者任碧莲“文化终将融合”的文化观的预示。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的那样:“不同的文化类型应当超越各自传统和社会形式的基本价值的局限,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并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消除误解,摒弃成见,以便共同探讨对人类的未来有关的重大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应当作为国际交往的伦理原则得到普遍遵守”(哈贝马斯,1997)。任碧莲的小说很好的体现了这一思想,《谁是爱尔兰人》更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作品。

参考文献:

[1]Booth W C. The Rhetoric of Fiction[J]. A Peregrine Book, 1973.

[2](德国)哈贝马斯.从感性印象到象征表现 [M].苏尔坎普出 版社,法兰克福,1997.

[3]任碧莲. 谁是爱尔兰人?[J].郭英剑.译. 外国文学,2002(4):26-35.

[4]邵锦娣,周苹.第一人称叙事与可靠性问题[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84-87.

[5]申丹. 何为“不可靠叙述”?[J].外国文学评论,2006,04:133-143.

[6]温红佳.对峙 融合 淡化——对《谁是爱尔兰人》的文化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02:78-82.

[7]张洁,翟配配.从不可靠叙述角度解读《谁是爱尔兰人》的文化观[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03:71-74.

猜你喜欢

艺术效果文化冲突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跨文化冲突视角下的法国电影《岳父岳母真难当》解读
浅谈灯光的艺术效果在舞台演出中的运用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
酒店英语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与解决策略
中英礼貌用语对比及跨文化冲突——以《喜福会》为例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裸体模特之争与文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