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2017-09-05黄艳梅
摘 要:通过对制造业安全及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并基于体育产业安全的视角,提出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概念及内涵。运用合项思维理论,构建体育用品创新能力、体育用品发展能力、体育用品控制力、体育用品恢复力、体育用品外生环境的“五因素评价模型”。 采用FAHP方法和熵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设置,运用SPSS 23.0软件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定量测评,实证显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处在较低水平状态。提出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的参考性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用品;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安全;安全评价;评价模型;自生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 80-05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4-0323-05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rough reviewing on relevant theories of manufacturing safety and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based on the security of sports industry,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the safety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put forwarded. Using the theory of co-thinking, this paper creatively builds the "five-factor evaluation model", including sport goods innovation ability, sport goods development ability, sport goods controlling ability, sport goods restoring force and sport goods exogenous environment. B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FAHP and the entropy method to set index values, using SPSS 23.0 software to evaluate the security of China's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curity of China's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is at a low level for a long time.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the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sports industry; sports goods; sporting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dustrial safety; safety evaluation; evaluation model; self capacity; innovation ability
体育用品制造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产业培训业的重要支柱。在2014年中国体育产业总产值3 500亿元中超过50%是来自于体育用品制造业;然而,伴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这种采取比较优势——生产要素“低廉” 嵌入全球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代工制造”业务正在逐渐结束。决定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创新技术和创新动力,保护体育产业安全的自主创新能力尚未形成。在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0)》中指出:目前全国体育产品制造业的3 000多家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有121家。大多数体育用品制造业没有自己的专利、商标,对于高端体育产品(例如国际大型体育竞赛中的重要产品),基本都是依靠国外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进行加工和制造。在2015年4月16日公布的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专利数的7 074件中,最能代表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数仅为812件,占比仅为11.48%。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保护体育产业安全,理应受到重视;然而文献显示,涉及针对体育产业安全的研究明显不足,只有黄艳梅[1]從整个体育产业角度构建“四因素评价模型”来评价体育产业安全。江亮等[2]从产业链缺失的条件下指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存在的风险状况。许玲[3]认为由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市场集中度偏低,高端产品缺乏,产品效益结构差,处于产业链低端,造成缺乏国际竞争力。李长鑫等[4]通过知识产权的视角分析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存在技术依赖,出口依存度较高。周波等[5]从体育产品的使用价值分为认知能力、设计能力和表现能力3个维度来构建和实证了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陈颇[6]、蔡兴林[7]以实际样本对国内的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构建了四维模型,指出尽管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强,但产品多以中低档次、常规产品为主,缺乏高端产品的竞争力,企业忽视了生存和发展的活力创新。这些研究明显体现出我国体育产品制造业存在着竞争力较弱、技术和设备的高依赖、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文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对象,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评价模型,进行动态风险评估,以期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和政策制订提供参考。
1 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内涵解析
通过查阅文献,多数学者是基于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视角对产业安全进行界定,但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没有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和阐述。endprint
1.1 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概念的界定
李孟刚指出:产业安全是指特定行为体自主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受来自外界威胁的状态,具有独立发展的能力 [8] 。这种能力是在生产、经营、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应该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控制力,满足其生存与发展中不受来自国外各种因素的威胁,自身能够确保维持独立的产业发展地位和竞争优势,可以依靠国内技术进行产业恢复、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9] 。如果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不能独立制造这种产品,是在依靠国外的技术或者依靠国外的机器来生产和制造,而当国外不再提供技术或机器时,就会从源头上根本动摇这种产业发展的基础,必然造成本产业发展的话语权缺失和竞争力降低,这种产业结构的自身调整和独立升级也将面临问题;因此,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安全,就是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通过民族企业自身选择、整合、转化和运用,达到企业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在依靠自身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能够具有独立制造产品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通过对技术的选择、模仿追踪、消化吸收、集成创新和创造,并与资源协同整合,提高配置效率,最终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设备和技术的控制能力,体现的是“用机器制造机器的能力”,这种安全,才能够从根本上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恢复和自我生成的能力,从本质上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竞争力、发展力,保证其自身对产业的控制力[1],最终达到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真正安全。
1.2 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内涵
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应该包括状态安全、能力安全、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具体解释为4点内涵:1)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不仅指东道国比其他国家企业更有效地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拥有产品竞争力,而且提供和制造该产品的核心设备、关键核心技术也掌握在东道主国家的企业手中;2)需要自身拥有良好的生态系统特征,具备自主自发地维持本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循环,具有自我平衡、自我调节、自我恢复、自我发展的能力,体现在这种循环不被国外企业所控制和主宰,在面对外部损害时自身具备自我的恢复能力和发展能力,确保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当本产业面临危险和损害时,或者面临国外对本国进行产品封锁和技术封锁时,本国民族工业可以依靠自身对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行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达到自主制造这些产品的能力,也就是具有这种“自身恢复—生存—发展”的可重塑性,称为自生能力;4)拥有产业安全的关键不仅体现在对产业股份的控股上,拥有国际竞争力,而且体现在这种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是否为东道国掌控。事实证明,当某种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时,这种产业一般是相对安全的。当这种产业的竞争力表现比较弱时,就会因为没有竞争而失去市场,出现产业安全问题。
2 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评价模型构建及评价方法
2.1 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评价模型构建路径
通过对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安全内涵的分析,借鉴黄艳梅[1]、李孟刚[8]、朱建民等[9]、何维达[10]等关于制造业产业安全的文献,以及田启[11] 、周波等[5]、张铖等[12] 关于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综合合项思维理论、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特点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和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该评价模型和体系具备以下特点。
1)本文是在综合分析以往产业安全、产业控制力、产业竞争力等文献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观点,选取体育用品创新能力、体育用品发展能力、体育用品控制能力、体育用品恢复能力、体育产品外生环境5个维度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进行评价。这5个维度是相互联系与支撑的,体育用品创新能力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与否的根本,它是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实力,增强竞争力,确保控制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保证产业安全的基础之源。体育用品发展能力就是指企业的成长性,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发展潜能,是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抵抗外部经济压力的必要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是否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恢复力和生产力。体育用品控制能力是指在对外开放背景下,产业进入全球竞争,能否具有保持独立持续生存能力,以及独立发展能力,始终确保本国资本控制该产业主体,因此,拥有控制力是产业调整权和发展权的基础。跨国公司主要利用市场控制、股权控制、品牌控制、技术控制4种途径来实现对东道国的产业安全控制。体育用品恢复能力是受到威胁后具有自我调整和独立发展的能力,是从整体宏观层面保障企业的可持续生存能力。可以从对外依存度和共性技术和平台支撑2个方面测量和评价。体育产品外生环境是产业主体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外部环境条件,可以从政府治理能力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进行评价,同时,为保证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构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并在筛选的5个维度的评价因子中,剔除一些相关度过高的指标。
2)在评价指标构建中,克服了以往其他研究中只选取包括市场占有率、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这些常用静态指标来进行评价,强调包括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和恢复能力等动态能力指标,使评价具有更强的动态性,符合产业安全的内涵。因为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不仅仅需要当下的安全,更应从发展中体现安全,这样才能够保持安全的可持续性。同时,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了评价模型的系统性指标,把自身系统的安全性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其他相关产业放在一起进行系统性理论分析。例如产业外生环境好坏与一个产业安全生存和发展的产业政策环境、产业金融环境、产业结构息息相关。再例如现在的产业竞争已经远远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間的竞争,而是演变为某个核心企业携带“外部价值网络中的所有企业”与另一个价值网络之间的相互竞争 [13] 。
3)本文通过FAHP对指标进行权重设置,为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使用熵值法对权重进行修正,从而更加确保指标评价的合理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最后综合各指标评价数值,对体育用品制造业进行综合评价。endprint
2.2 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和权重设置
2.2.1 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根据计算结果(表2、表3、图2)显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在2004—2011年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下, 2012—2017年处在临界状态,可见,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还没有处于安全的状态之下。从评价数据上看,造成这种不安全的原因是: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偏低,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品竞争力较弱,市场及品牌的控制能力较差,企业对外依存度明显较高;因此,体育用品制造业在技术、管理、市场、营销、品牌等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和受人控制的风险,技术引进依赖陷阱和产品制造设备依赖是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从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评价各指标来看:1)从体育用品创新能力指标看,尽管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指导下,技术创新都取得较快的发展,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其长期的“引进—消化—再吸收”和“重引进、轻吸收”战略,导致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特别是涉及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时,均依赖进口。在管理创新上,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的协同配合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人力资源的配置存在着较大的浪费。2)从体育用品发展能力看,因子中包含的劳动生产率、产品利润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评价结果都明显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劳动生产率、产品利润率都低于印度、巴西等,说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竞争力明显落后。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转移,这些依靠比较优势所建立、发展起来的体育用品制造业正逐渐丧失优势。3)在体育用品控制能力方面,外资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股权控制度一直保持在30%以上,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缺乏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很难拥有发展权和调整权,也就失去了自主性和竞争力。4)在体育用品恢复能力方面,技术和资本的对外依存度明显较大,而国内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提高共性技术供给的支持力度又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造成产业的恢复力也处于较低状况。5)从体育产品外生环境指标看,由于国家的重视,在体育产业法律法规出台、体育产业布局和体育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给了很好的支持,再加上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造成体育用品制造业处于较好的外生环境。
4.2 建议
1)企业、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等,需要建立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增强其技术学习能力。要建立体育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企业战略联盟,增强体育用品创新能力,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同时,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从根本上锁定核心技术,占据产品研发、品牌运营等环节,这是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和转型升级的最根本路径[14] 。
2)提升产业技术生产力,增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竞争优势,提升品牌效应,进而获得市场占有率,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安全。
3)增强技术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是必然选择。明确政府规制措施,加强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限制龙头企业的重组与并购,也是保障国内产业安全的重要屏障 [15] 。
4)企业应提升自身研发实力,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政府要为企业研发和共性平台建设方面提供更坚实的后盾。
5)国家要加大产业集聚和集中,塑造整體产业链条,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外生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艳梅.我国体育产业安全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1):12.
[2] 江亮,饶平,胡建忠,等.产业链战略视阈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潜在危机与谋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 (10):13.
[3] 许玲.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结构问题研究[J].体育科学,2011,31(5): 33.
[4] 李长鑫,张玉超.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影响因素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6):479.
[5] 周波,李艳翎,周超.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9):6.
[6] 陈颇.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8):25.
[7] 蔡兴林.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动态研究:基于1996-2012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36(12):41.
[8] 王东杰.外资并购与我国产业安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9] 朱建民,魏大鹏.我国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再构建与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6):146.
[10] 何维达.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经济安全与发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08 .
[11] 田启.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产业耦合的视角[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02.
[12] 张铖,陈颇.我国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与实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9):46.
[13] 邵念荣,付春光.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创新研究[J].产业观察,2011 (1) :102.
[14] 吴建堂.“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6,37(5):55.
[15] 卜伟,谢敏华,蔡慧芬.基于产业控制力分析的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问题研究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3):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