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祖训的文献资料建设和阅读推广
2017-09-05廖新雨
廖新雨
关键词:客家祖训;文献建设;阅读推广
摘要:文章介绍了客家祖训的含义、价值和功能,以及客家祖训文献资料的建设情况,并论述了客家地区高校开展客家祖训阅读推广的经验,以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并达到阅读推广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8-0105-02
1 客家祖训的含义、价值和功能
1.1 客家祖训的含义
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族的一大支系。中原汉人因战乱迁徙南方,唐宋时期在闽赣边地孕育了客家民系。客家祖训又称客家家训、客家族训,还包括家诫、庭诰、家诫、家规、家法等,总共分为“训”和“规”两大方面,“训”是教谕,“规”是族法、家法,因此客家祖训是教化和惩戒的结合。
1.2 客家祖训的价值和功能
客家祖训的价值和功能是多方面的。就家庭、宗族而言,客家祖训的主要功能是育人,规范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客家祖训育人的内容非常丰富,如:要求子弟按照圣贤古训“吾日三省吾身”,做到“宽厚谦恭,谨言慎行,行为谦恭,宽厚待人”;劝勉子弟刻苦读书,“唔怕一时穷,就怕唔读书”;要求子弟勤劳节俭,“勤以开源,虽贫亦可致富;俭以节流,既富何至顿贫”。
客家祖训还特别重视“孝悌”和崇宗敬祖。如:“人生百行孝为先,父母劬劳报昊天”“父母不可不赡,子女不可不孝”“孝父母,事亲当孝”等。客家祖训从孝悌教育开始,要求进一步搞好乡邻关系,再进一步做到爱乡爱国、家国一体。如福建省明溪县被誉为“闽学文化村”的紫云村就有这样的客家祖训:“先孝悌,以正人伦;隆师友,以启后贤;习正业,以端品行;尚勤俭,以成家计。”就客家民系而言,客家祖训又具有推进客家认同的功能,通过修谱和传承古训,可以达到血缘认同和文化认同。
从文献学角度来看,客家祖训是百科全书,有客家的发展历史,有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记载,有各种文体样式,有农、工、商、艺等各方面的知识。此外,从客家祖训的文本中还可以看到过去的印刷技术和版本变化等。因此,图书馆进行客家祖训文献资料建设和阅读推广很有意义。
2 客家祖训的文献资料建设
2.1 客家祖训的形式与现状
客家祖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文字式祖训,它是客家祖训的文献资料建设重点。文字式祖训在文体上有散文、诗歌、故事、民谚、格言等多种形式。客家祖训的另一存在形式是口谕式祖训,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弟的教育、赞扬或者批评,也包括家族之内的学术或问题探讨,以及有意义的临终遗言、遗嘱等,这些祖训多被记载在族谱中。此外,客家祖训还有实物式祖训,如:客家为取得科举功名的子弟树立的石旗杆,客家祠堂、民宅的牌匾和楹联,客家名人的碑记等。
客家祖训的存在现状有以下特点:①形式多樣。②极为分散。③历史悠久,自然和人为造成的损害十分严重。④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⑤一些历史事实真伪莫辨。而这些都是客家祖训文献资料建设的难点。
2.2 分层级进行客家祖训文献资料建设
基于客家祖训的存在现状,其文献资料建设在初级阶段可以分层级建设。
第一个层级是各宗族和家庭,这是客家祖训最主要的收藏地,是客家祖训的源头所在。第一层级建设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应指导各宗族规范修谱,具体可以参详明代的族谱体例。“明代家谱目录有新旧谱序、凡例、姓源、世系、墓图、诰敕、传记、诗文、像赞、家训、领谱字号等内容,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家谱目录,基本上也是类似内容,只是次序、名称略有变化……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家谱,在内容体例上,只是明代的延续,并无多大发展与创新。”②在规范编纂族谱的同时,祖训部分的内容要有根有据,与族谱的其他内容相吻合,而不是凭空撰写或者借用他人的祖训。
第二个层级是村级,即针对较大的客家姓氏,鼓励其编纂通谱、统谱。通谱是明代中叶以后,随着社会长期稳定繁荣和家族人口迅速繁衍而流行起来的规模宏大的族谱。如:宁化县安乐乡安乐村廖仕耀所主编的《宁化客家廖氏源》就是跨越廖氏各宗的通谱。统谱是指“一种称为联宗的家谱,即含有两个以上姓氏的联宗编修家谱”。在这样的通谱和统谱中,客家祖训的归集将会更加集中。
第三个层级是县级的客家社团,包括各客家研究会、姓氏研究会等。县级客家社团要加强对村级客家族谱和祖训编纂工作的指导,对本县客家祖训进行全面的整理和二次文献编纂,按照一定的分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雷同而选典型,通过编印内部资料和编著书籍等形式,形成可以列入图书资料系列的文献资料。同时,针对实物类的祖训,可以拍摄为照片,并加以文字说明。第三个层级还包括由图书馆进行科学规范的客家民间文献资料建设。这个工作主要由客家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完成。如:高校图书馆需要在上述前两个层级的基础上建立地方文献资料部,其中包括地方民间文献—客家民间文献—客家祖训。
2.3 科学而规范地进行客家祖训文献资料建设
进行客家祖训文献资料建设的难点是分类、编目、著录等问题。对于客家祖训这样一种处于较低层级的民间文献,图书馆首先需要对它的上级文献客家民间文献—民间文献—地方文献进行科学的分类、编目、著录,才能形成规范的序列。如:高校图书馆的客家祖训文献资料建设应与其地方文献建设、民间文献建设相统一,此外,高校图书馆还要进行客家民间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并与客家地区其他高校图书馆、客家地区各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建立合作共享机制。总之,在资料采集、数字化制作、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客家地区应建立相应的机制,发挥信息共建共享作用。
3 客家地区高校的客家祖训阅读推广
3.1 客家祖训阅读推广的意义
当前,仅闽粤赣三省客家地区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就已达30多所,在校大学生不少于30万人,且每年都有数万新生和毕业生,因此针对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青年群体进行客家祖训阅读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endprint
客家祖训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忠、孝、节、义”和“仁、信、礼、智”。在高校进行优秀客家祖训阅读推广,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不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属于我国当代社会意识形态,但它是在吸收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当然,高校的客家祖训阅读推广不是全盘接受所有的客家祖训,而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其中的优秀思想。为此,客家地区高校要对客家祖训进行适合高校教育的文獻加工,组织专业教师和研究者编写讲义、教材和其他形式的教育材料,并进行阅读推广。
3.2 进行多种形式的客家祖训阅读推广
3.2.1 结合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客家祖训阅读推广。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中,高校可以将客家祖训阅读推广渗透其中。如: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其中特别重视个人品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在客家祖训中,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也始终被摆在第一位,客家祖训要求做人忠厚善良、谦和忍让,做事诚信重义。此外,客家祖训还涉及职业道德,客家地区高校也可以将其纳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如:客家祖训中的“服务有笑容,办事唔拖拉”“称头要称足,买卖要公平”等。客家祖训不是空泛的道德说教,它勉励勤奋劳动,鼓励刻苦读书。客家祖训的最高境界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爱国爱乡。总之,客家祖训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渗透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3.2.2 通过艺术形式进行客家祖训阅读推广。赣南师范大学音乐系开设了客家山歌课程,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特别是客家山歌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客家山歌中也蕴含了客家祖训的内容和思想,是一种新形式的阅读推广。
3.3 客家祖训阅读推广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客家祖训阅读推广既包括直接传播客家祖训中的思想道德内容,又包括对客家民系形成与发展的奋斗历史的了解、接受过程。而这都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全面认识客家文化,如:客家物质文化中的客家土楼、服饰、饮食等,客家行为文化中的客家民俗等,客家制度文化中的宗法制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祠堂文化等,客家精神文化中的客家历史文化名人事迹等。
客家祖训的阅读推广实践活动有多种形式:①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广泛了解客家文化及客家祖训的形成,大量收集客家祖训,从而培养文献收集能力,实现阅读推广。②进行客家民俗、艺术的专题体验活动,深入客家民间采风,直接接触客家艺术,考察客家土楼等建筑形式,从中了解客家聚族而居的生活以及客家祖训所发挥的功能。③开展相关的学术研讨实践活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2016年举办的第三届“石壁客家论坛”以客家祖训研究为主旨,闽粤赣三省的客家地区高校的不少硕士研究生都参加了会议,深入了解了客家民系的历史、客家历史文化名人的成长史、客家祖训所起的作用等。④鼓励学生主办讲座、学术沙龙,探讨客家文化及其祖训的科学性,对其中的精华进行研讨和学习,对所含的封建糟粕进行摒除。
总之,客家地区高校要想开展客家祖训阅读推广,就不能让阅读推广成为枯燥的阅读和说教,而是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生动活泼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最重要的是,客家地区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吸取客家祖训的精华,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爱国、爱乡、爱家,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
[2]管思燕,邱远,姚志强.客家古邑家训文化对“四德”建设的启示[J].文化学刊,2015(5):16-17.
[3]刘欣.宋代家训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0.
[4]汪毅夫:闽南民间文献考释举隅[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04.
[5]王鹤鸣.中国家谱体例概说(一)[J].寻根,2009(1):56.
[6]王小锋.浅谈客家山歌高校课程化教学模式[J].黄河之声,2013(10):48.
(编校:周雪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