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在孤儿教育中的推广情况调查分析

2017-09-05张维锋��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青少年教育全民阅读孤儿

张维锋��

关键词:“全民阅读”;孤儿;青少年教育

摘要:文章以辽宁省孤儿教育集中地辽宁省光明学校的初中阶段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孤儿在教育生活中阅读课外读物的基本情况,发现现阶段孤儿整体阅读课外书籍的数量较少、渠道有限,最后为改善孤儿阅读现状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8-0107-02

阅读是丰富人生阅历的重要手段。而青少年时期正是积累知识、丰富知识的关键阶段,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可以提升自身的能力。正确的阅读导向能够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建立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体系。因此,国家近10年来一直在推广“全民阅读”文化教育活动。

而在青少年中,有孤儿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小失去父母,绝大多数都缺少亲情的关爱,心灵上承受着成人都无法负担的压力。辽宁省民政部门集中建立了孤儿教育学校——辽宁省光明学校,以保障青少年孤儿能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为今后的生存增加砝码。

1 青少年孤儿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

笔者以辽宁省光明学校初中阶段学生为具体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阶段学生平均每年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问卷见表1。

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255份,笔者统计各项数据后获得以下信息:①该阶段学生每年的课外阅读量较低。大约有93%的学生平均每年仅阅读图书3本左右,每年阅读10本以上图书的学生只有20名。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学生每年的阅读量有上升的趋势。②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途径是手机网络和学校图书室。其中通过手机网络进行阅读的学生的比例达75.3%,这与学校图书室定时安排各班级学生阅读,学生不能长时间借阅图书有关。③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基本集中在寒、暑假期间,在校学习期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很少。④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网络小说。男生以玄幻类、仙侠类、灵异类、军事类小说为主,女生以青春成长类小说为主,还有很多学生喜欢阅读美文杂志和娱乐八卦杂志,漫画类读物也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之一。

针对以上问题,被调查学生主要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设想和建议:①延长学校图书室的开放时间。②尽量提高校园内Wi-Fi的覆盖率与网络速度,并为学生提供Kindle等电子阅读器,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③提供查阅资料的公共网络平台,使学生能够及时、多渠道地了解国内外的实时新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集中教育管理体系下大部分孤儿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一直处于相对闭塞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课外读物的来源渠道很少,课外读物的资源也很有限,对于课外读物的选择能力不强,只能被动地接收手机网络所提供的鱼龙混杂的信息资源,迫切渴望能够拥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源和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2 造成青少年孤儿学生课外阅读问题的原因分析

孤儿是社会环境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缺少亲人的关爱,在心智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或者很少得到家庭与社会的引导教育,大部分存在心理健康缺失的问题。为了保护并提升孤儿学生的整体素质,集中教育管理应运而生,并成为一种保障适龄孤儿学习权益的有效途径。

在这种教育管理体系中,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了解的社会知识较少,缺少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良好途径,课外阅读能力和阅读量与家庭健全的学生相比差距很大。还有很多学生从小就在孤儿学校生活,对社会各个层面都缺乏认识或者根本不了解,在进入社会后无法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孤儿学生对于阅读缺乏正确的认识,无法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连基本的学习知识都掌握得很有限,语言能力也相对较低,阅读有深度的文章时非常困难。

从上文调查的阅读现状中可以看出,辽宁省光明学校的孤儿学生阅读能力较低,所阅读书籍中网络小说类读物占有较大比重,很少接触正规出版的推广读物,对经典著作更是知之甚少。为了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辽宁省光明学校中学部引进一部分适合中学生阅读并且能够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的推荐读物,并对所有学生开放。但由于存放空间有限,公共阅读空间比较小,学生只能在周末的规定时间内进行阅读,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需求。

3 改善孤儿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具体建议与实施办法

3.1 扩大公共阅读空间

为改善孤儿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辽宁省光明学校扩大了原来的公共阅读空间,并将其升级为学校图书馆。在图书采购方面,图书馆应该征求一线教师与全年级所有学生读者的意见。辽宁省光明学校共有12个年级,包括从小学到中专的各年龄段的学生,针对不同年龄与年级的学生,图书馆应该分别征求意见,从而尽可能地满足所有层面学生的阅读需求。在图书流通方面,图书馆可以参照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流通模式,尽量做到开放式借阅、全天候开馆,从而保证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随时到图书馆借阅图书。

3.2 增加馆藏图书数量

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辽宁省光明学校图书馆分阶段引入了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阅读的开放性读物,并遵循学生读者意愿,适当增加了需求量比较大的图书的复本量。图书馆还可以根据实际借阅情况制定相应的借阅制度,提高图书的流通效率,如:适度开放中短期借阅,加快学生借还热门图书的频率,从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课外阅读图书的需求,使学校图书馆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3.3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辽宁省光明学校共包含12个年级,因此可以从小学阶段开始,集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在课业压力不大的小学阶段,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或者是一项休闲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endprint

3.4 定期推荐优秀读物

各个年级的教师可以定期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现今,各种玄幻类、仙侠类小说层出不穷,虽然故事内容很吸引人,可是并无多少正能量价值,不但不能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会让学生产生消极负面的思想,甚至形成以暴制暴等不良习惯。因此,教师应该有效利用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好奇心,推荐通俗易懂而又有正面教育意义的书籍,如:教师可以向低年级的学生推荐图文并茂的短文,使学生能够形成阅读习惯并且提高阅读兴趣。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的一定的认知能力,教师在推荐图书时,就要注重图书的广泛性,包括各种优秀的小说、诗歌、散文、寓言、科普读物等,从而不断开发学生對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5 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交流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讨论课外阅读感受,相互交流心得,如:学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阅读交流会,每个学生都可以把自己认为好的书籍介绍给大家,并且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这种阅读交流使独立阅读转变为“全民阅读”,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也能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自我。

3.6 开设视听阅读模式

阅读并不仅仅包括阅读书籍,还包括聆听与观看优秀的有声读物及经典影片。因此,学校可以定期安排学生接触各种经典音像作品,将优秀的诗歌朗诵、纪录片和电影推广给学生,既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也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4 结语

阅读,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在有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向青少年孤儿学生渗透“全民阅读”的理念与想法,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仅能开阔他们的眼界,调整他们的心态,改变他们对人与事的态度,还能让他们与现实社会接轨,真正地融入社会中,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江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今年全民阅读工作10项要求[N].新华书目报,2016-01-22(10).

[2]周慧虹.关注弱势群体推进全民阅读[N].中华读书报,2016-01-20(8).

[3]聂震宁.阅读一定有方法[J].出版广角,2015(2):37-39.

[4]刘静.少儿图书馆为特殊群体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14(2):88-90.

[5]戚利莉.图书馆与全民阅读推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3):77-78.

(编校:周雪芹)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少年教育全民阅读孤儿
清单
处理青少年逆反心理问题的思考
赵氏孤儿
《少年朱熹》动画影片制作的探索和实践
让孩子善于习得乐观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梦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