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当前电子政务的研究热点

2017-09-05张驰

智富时代 2017年7期
关键词:研究热点电子政务

张驰

【摘 要】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第一次出现,并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实践,电子商务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更新,电子商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逐渐成为新的热点。将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技术用于政府机构,可以帮助其管理,实现管理的自动化。这也是我国在实现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中国期刊所提供的数据库为研究对象,对近些年来,电子政务的研究及发展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者一些借鉴。

【关键词】我国当代;电子政务;研究热点

前言:

电子政务的产生是为了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政府和组织的机构工作流程重组,从而形成一个可以提供更优质,更规范,更加透明的管理。联合国对电子商务进行了以下的定义,电子商务之所以出现是为了加强政府的透明性以及效率,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性。电子政务可以实现国家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在这个信息化的背景下,电子政务的前景极为广阔。如何去发展电子政务,成为了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电子政务的分析以及研究概述

(一)电子政务具体内容概述

电子政务的内容如下,首先是从网上获取信息,实现网络的信息化。还需要由政府建设主页,向公众提供信息,保证政务能够及时的公开。还应该建立配套的服务体系。实现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沟通,不断了解公众的需求,并努力做到让公众满意。充分的利用电子政务,能够实现办公的无纸化,提高办公的效率。

(二)电子政务的主要研究方向

电子政务诞生以来,通过不断的实践。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电子政务进行了研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分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对定义和模式的研究,很多学者对电子政务的定义以及电子政务的意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给与了电子政务不同的定义,通过很多学者的共同探讨,目前在很多地方都已经达成了共识。另外是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学者们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及应用进行了研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很多学者还对电子政务的技术实现,电子政务的技术开发进行了研究。考虑了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探究了电子政务系统的原理以及总体的设计。目前对电子政务的研究在蓬勃的进行,相信电子政务也会如同我们期待的那样,发挥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我国当前电子政务的研究热点

(一)关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研究

近些年来,研究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成为了一个热点。通过实践及研究来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目前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严重阻碍了政府信息共享化的进程。因此,對电子政务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达成信息共享。可以充分的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通常来讲,政务的信息资源整合机制需要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是基础资源层,然后是信息交换层,最后是应用服务层。而政府的门户网站应该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应该是面向大众,向大众传播信息的部分,而后台,主要是整合信息和搜集信息。为了达成目标,需要多个部门进行相互协调,这个过程又称之为业务层面上的共建。从而在共建的基础上,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按照整合的方式不同,电子政务信息的资源整合又分为了以下几个内容,数据整合应用整合和内容整合。而随着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电子政务信息中整合的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在电子政府的环境下,各级主体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一起将分散的信息进行集合。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解决各个政府部门的孤立问题。可以将分散的政府部门协调起来,共同实现电子政务信息的建设。根据不同区域以及系统,电子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也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区域性的,全国性的,区域性跨系统的,以及全国性跨系统的。因为政务信息资源具有复杂性,而我国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信息化无法被良好的推行。所以在进行信息化的整合与共享时,一定要进行统一规划,全局规划。应该形成一个信息的平台,发挥信息的整体效益。这一点,外国某些国家做的很好,我国可以向外国进行学习,学习他们整合信息的方法以及方式。信息资源在整合和共享时也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对此,我们需要建立起系统的法律和法规。现在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中有部分地方存在着决策不民主、形容过程不透明的现象。这一点,严重的制约了。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发挥其作用。我们需要对这个过程进行监督以及制约,这样才能为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在信息公开的时候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由于信息的发布,公民的信息更容易被侵害。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公民保护其隐私权。我们需要进行信息公开,但又不希望公民的隐私权被侵害,所以应该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适当的点。使两者达到平衡。

(二)关于政务大数据的研究

政府在数据收集和利用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政府所拥有的巨量数据成为了大数据研究的前提。政务大数据具有数量庞大、领域广泛、异构性强以及潜在利用价值巨大等特点。政务大数据产生于政府执政过程中自动生成、收集、以及维护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集。作为社会资源的分配主体和管理者,政府所拥有的数据类型较为全面和多样。从1993年起开始实施“十二金工程”等重大信息化工程以来,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也在逐步完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如何利用好庞大的数据,是电子政务面临的一大难题。根据数据的来源,政务大数据的构成大致分为五种类型:一是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实时数据,种类多、持续更新规模大是这种数据的特点,像教育、工商、税务、卫生、交通等部门广泛分布着这些数据,如纳税数据、法人数据、户籍数据等信息。二是在政府内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如人事档案、公文数据等。三是政府正能机构收集采用的社会管理数据,如统计部门的社会、经济、人口数据,以及地理测绘、气象、环境监测数据。四是互联网上公开的数据,包括公开的调查研究报告、上市公司报表等,这类数据不仅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所用,政府也可以加以利用。五是政府通过采购或外包所得到的数据,像科技研究成果数据、调查报告数据等。

(三)关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研究

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网络中的硬件,软件和系统中的数据。保证其不因为恶意的攻击或者偶然的因素遭到破坏和泄露。它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信息内容的安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是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完整性是指在信息的收集和传播过程中,不允许经过改变或者随意的添加及删减,需要保证信息的原本状态。其次是电子信息的保密性,很多信息都属于机密信息,甚至绝密信息。信息的泄露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再者是电子信息的真实性,在收集阶段就要验证信息的真实性,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正确的参照。在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保障系统。建立相关的法律和法规,需要不断的完善信息的保障制度,加强网络的监管和监督。保证电子政务的安全运行。还需要建立网络安全的框架,形成一个系统得保障措施。在信息的传播与应用中还需要注意信息的备份。发生突发情况是信息丢失时,为了减少损害,避免不良的影响。可以进行信息的备份恢复工作,信息的备份恢复是电子政务的一个安全保障。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完善系统的漏洞,降低被攻击的几率。【2】

三、结语

电子政务的建设涉及到非常多的内容,涵盖了很多的学科。从电子政务诞生以来,很多学者都积极的对电子政务展开了研究。他们从不同视角不同的方面对电子政务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在如今信息化的背景下,作为信息化推行的一个重要阶段。电子政务的发展势不可挡,为了保证电子政务的可持续性发展。关于电子政务的一些特点,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牛力,李月,韩小汀.我国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13(5):170-175.

[2]朱晓铭,汪卫霞.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1(3):69-72.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热点电子政务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分析与防范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中国电子档案袋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电子政务中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