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豆干预护理在糖尿病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2017-09-05段丽红
段丽红
摘要:目的 探讨耳穴埋豆对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天津市某医院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使用耳穴埋豆方法进行干预,干预前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进行评估,并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睡眠障碍总分由(12.56±5.52)分降至(9.14±3.18)分,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豆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睡眠障碍,在临床工作中可以推广此种方法。
关键词:耳穴埋豆;糖尿病;睡眠障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6-0164-02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到损伤所引起的,也可能是两方面原因同时作用。由于长期高血糖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对眼部、肾脏、心血管以及神经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糖尿病还会对患者的睡眠质量产生影响,部分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本研究旨在探讨耳穴埋豆法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可行性。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耳穴埋豆法,将治疗前后睡眠情况进行对比,以分析耳穴埋豆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5年6月~2016年4月在天津市某二甲医院就诊的糖尿病睡眠障碍患者80例纳入实验。患者年龄在21~69岁,平均年龄(45±2.7)岁,其中男47例,女33例。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糖尿病症状+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 mmol/L,或糖尿病症状+餐后2 h血糖≥11.1 mmol/L,或糖尿病症状+空腹任意时间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排除标准:对于有严重的肝脏、肾脏以及脑部并发症的患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高渗性昏迷的患者,严重感染,有恶性的肿瘤患病史以及妊娠的患者给予排除,同时对不能进行配合和非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进行排除。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耳穴埋豆治疗,选择在每周1~5治疗和护理的间歇时间,以下午的15:00~16:30为宜。操作方法为:①患者取坐位,护士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痛点或敏感点,选取神门、心、内分泌、皮质下、交感5个穴位做埋豆准备;②遵医嘱核对穴位,用75% 酒精清洁患者耳部皮肤,以镊子夹取王不留行籽贴敷在选定的耳穴上。指导患者自行按压3~5次/d,每穴30~60 s/次,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按压程度以耳朵发红、发热、发胀为宜,3 d更换1次,双耳交替,3 d为1个疗程,观察2 w。贴穴过程中观察患者耳朵皮肤有无瘙痒或破溃及睡眠情况,做好情志疏导。
1.3测评工具
1.3.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该量表由Buysse等研制而成,量表包含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困难、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障碍7个因子,共24个条目,其中自评条目19个,他评条目5个。 每个因子按0~3计分,累积各因子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以PSQI总分≥8为划界分来划分个体是否存在睡眠障碍。中文版的PSQI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4。
1.3.2资料收集方法 在进行干预前首先取得医院领导部门的同意。首次与研究对象见面后,由调查员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对研究对象进行编号,并在干预前向研究对象发放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干预前的资料收集;干预结束后再次向研究对象发放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资料收集。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对数据的处理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21.0,计量的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的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表示。以P<0.05为标准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PSQI总分由(12.56±5.52)分,下降至(9.14±3.18)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糖尿病患者的睡眠障碍严重
本研究对糖尿病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干预前糖尿病患者的睡眠障碍总分为(12.56±5.52)分,表明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主要是由于长期疾病困扰易引发心理问题,使糖尿病患者陷入绝望、焦虑、抑郁、孤独的状态,进而引起睡眠障碍;同时,血糖过高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自主神经直接或间接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会诱发患者睡眠障碍[2];此外,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许多患者担心出现并发症,心理负担较重,往往会合并有抑郁症,紧张焦虑而不能安睡,或由并发症引起的神经痛、夜尿增多等都有可能导致或加重睡眠障碍[3]。本次研究中,干预前患者各维度得分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入睡困难得分、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和主观睡眠质量得分,这表明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睡眠质量的评价都相对较低,患者多已意识到自身的睡眠障碍问题。入睡困难是糖尿病患者最为严重的睡眠障碍,且睡眠障碍已经影响到了糖尿病患者在日间的精神状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3.2耳穴埋豆对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睡眠障碍总分为(9.14±3.18)分,与干预前有所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耳穴埋豆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干预前后,入睡困难、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等维度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耳穴埋豆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入睡困难、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中医认为耳并非一个独立的听觉器官,它和脏腑经络息息相关,当脏腑发生病变时,通过经络传导作用在耳廓相应的区域会有所反应[4],本次研究中选取神门、心、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等穴位可以镇静安神,健脾,益心血,补心气,协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同时,王不留行籽,具有活血通经之效,可以通过经络作用,达到运行气血,调节脏腑阴阳从而治疗失眠[5]。
参考文献:
[1]曾慧,王平,康佳迅.穴位按摩训练对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09):773-776.
[2]李蒙,李婷,施秉銀,等.动机性访谈对长期血糖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01):6-10.
[3]张雷,张盼,娄培安,等.睡眠质量及时间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02):117-120.
[4]赵吉华,朱静娟.耳穴埋豆和涌泉穴按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护理干预[J].中华全科医学,2014(08):1337-1338.
[5]李建生,胡金亮,王永炎.基于2型糖尿病数据挖掘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模型建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05):367-370.
编辑/王朵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