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微课的应用

2017-09-05刘凌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自主学习微课

刘凌云

摘 要 微课是一种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兴课程形式,具有支持在线学习、碎片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特点。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灵活地结合微课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微课;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1-0136-02

1 前言

现在学生的学业压力很重,从而出现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然而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开展情况不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面临一些困难。微课是一种新兴教学形式,具有支持在线学习、碎片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特点。本文就如何应用微课形式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促进高中心理教育课程实施、增强课程效果进行探讨,更好地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 整合多元元素,潜移默化

微课由文字、画面、音乐等多种元素共同组成。将微课应用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灵活地通过语言描述、音乐衬托、画面展示等形式来创设优美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受课程情境,在优美的情境中启发心智、激发共鸣。

音乐烘托,浸染心灵 音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可以用它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特定的形象,给人美妙而丰富的感官享受。在用微课教学形式开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要选择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相契合的音乐,更好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引导作用。

如采用微课的形式开展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在课前准备制作微课时,对微课所采用的音乐进行反复甄选,最终选定《母亲》和《想起老妈妈》这两首歌。这两首歌表达的都是感恩慈母情怀,所以用这两首歌进行教学时,很容易使学生回想起母亲的付出,使感恩母亲的情感升华。进行教学之前,先对学生心中感恩母亲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调查形式就是让学生在一张纸上写出自己对母亲的爱。从学生写出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们还没有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母亲的爱,在纸上写下的话也是比较书面的,没有真正表达出自己对母亲的爱。

了解学生的心理情感情况之后开始教学,首要环节是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随着音乐的播放,看见学生逐渐进入深思的状态;当播放完准备的两首歌之后,让学生自我表达心中对母亲的感恩,此时的表达形式是自由发言,学生十分踊跃。可见采用这种形式可以很容易创设出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比传统的教师讲授教学效果更好。

形象画面,激发共鸣 画面是展示形象的重要手段,用画面再现教学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尤其是动画能更好地体现故事情节、人物活动[1],更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教师在使用微课进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善于将情境图片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其形、声、色、动、静等功能。

如在教学以“女生,青春美”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将两组具有强烈对比效果的图插入课件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关于青春美的共鸣。这个时期的学生希望赶快长大,摆脱大人的管束,所以在穿衣打扮上会把自己打扮得“社会化”,以此来告诉大人他们已经长大,不再需要他们的管束。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前认真地搜寻具有明显对比的照片,通过照片的对比让学生自我审辨美丑。最终选定一组为青春可爱的女中学生的图片,另一组为盲目追求時尚、过于华丽打扮的女生形象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用自己的审美观念做出判断:属于自己的青春可爱的着装到底是什么?用这种对比图片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3 制作感人故事,启迪哲思

在对高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结合案例或者故事,将学生带入一个多角度、多层次互动的真实场景,在场景中学生可以亲身经历故事或案例中的情感冲突,这样皆可以使学生理解与验证身与心、情与理等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促使学生重构主观经验,引导其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信念。

动画展示,晓之以理 动画可以很好地将故事原汁原味地体现出来,同时可以将故事的情感表达出来。教师通过制作感人故事的微课进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时,巧妙地将故事和动画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充分表达感情。

如以“扬起你的自信”为主题的教学,采用动画形式,动画制作之前,甄选各种关于自信的小故事,最终选定《棒球男孩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身着运动装后到自家后院打棒球,他首先对自己说:“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打击手。”然后开始抛球并用力挥棒,却没有打中,之后他对自己说了同样的话,又开始抛球挥棒,结果还是没有打中。在试验了三次之后,小男孩还是没有打中,但是在第三次失败的时候,他突然对自己说:“看来我原来是第一流的投手。”用这个小故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看故事对各种问题要进行多方面思考,并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生活视频,沁人心脾 生活视频是表达感人故事的另一种形式,因为这种形式不同于前面动画制作的形式,这种形式中的人物、情感、故事都是真实的,用这样的形式进行教学时,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真实情感,以此加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如以“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主题的教学,采用生活视频的方式来传达真实情感,通过反复甄选,最终选定《自己眼中的我》作为课程视频。在播放之前,让所有的学生写出8~10条“我是一个……的人”或者“我很……”,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或者优缺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在学生上交自我评价之后开始播放视频,由于视频是以演讲的形式来表达情感,因此对学生触动很大。当观看完视频之后,再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这次的自我评价比教学之前的评价更为全面深刻。

4 结合实践活动,寓教于乐

不同于以传授为中心的一般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的主要目的是唤醒学生的情绪,而且比较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以及心理体验[1]。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的教育过程为感受—明理—实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引导。endprint

多元交流,商讨方案 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时,教师要真心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而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是立足于双方的共同观察、共同讨论,创造一个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话语环境[2]。

如以“将友情进行到底——对话高中生异性相处”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了能够使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正确地掌握每一个“度”,采用多元交流的方案,让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掌握与异性交往过程中的“度”。为了更好地进行讨论,在开始讨论之前用电影《爱情麻辣烫》的片段作为微课引入课堂,以此创设情境,引导大家开始讨论。在讨论的时候安排男女对坐讨论,教师在穿插与引导时尽可能少说话、少做评价,以利于学生之间开展全面的讨论。

从学生讨论的过程及讨论的结果来看,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用多元交流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如何正确建立价值观,这种方式获得的教学效果比教师讲授更加有效。

微言大义,拓展导行 教师用微课开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时,针对所用的微课一定要做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升华情感,促进学生明理内省,让心灵得到滋润[3]。如以“珍惜生命,拒绝心理阴影”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的微课教学结束时,教师对微课中出现的各种视频、图片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对学生形成心理阴影的原因及危害,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同时对如何预防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题也做了分析。

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做到简明扼要、点到为止,让学生从中自我感受、自我升华,同时在升华中实现自我实践,这才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5 结语

总之,将微课运用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开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的优势,促进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灵活地结合微课来提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率。但是对于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形式,还需要广大教师在平常教学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力求不断用新颖的方式促进课程深化。

参考文献

[1]刘丙胜.微课在心理教育中有效运用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24):14-15.

[2]张翠红.加强图书馆建设打造书香校园[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5):53-54.

[3]刘丙胜.微课与心理教育的有效嫁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5):52-53.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自主学习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