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兰亭集序》的情感突变

2017-09-05万志祎郑晓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兰亭集序

万志祎++郑晓峰

摘要:《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写景抒情的名作。作品由描写景物的乐事突然转而抒发对生死的感叹,这种由乐转悲的情感突变是否属于前后脱节,这种思想情感的突变又反映了当时时代背景下文人怎样的思想,是值得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兰亭集序;情感突变;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3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8010003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直是争议比较大的作品,其真伪之争也可谓是“天下第一公案”。20世纪60—70年代,郭沫若和高二适等人围绕《兰亭集序》的真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争论的焦点一是其书法作品的真伪,二是其文本本身的真伪,对于文本本身真伪争论的关键就在于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由乐转悲这种思想情感的突变是否合理。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王羲之与孙绰、谢安等41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会。他们一起饮酒流觞,感兴赋诗,畅叙幽情。事后将所作诗歌集结成册,由王羲之写成此序。文章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作者以愉快的笔调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文章最开始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三月江南,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远有崇山峻岭,近有茂林修竹,脚下是清澈湍急的小溪水。这样一个仰可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的地方,正是与贤人雅士畅叙幽情,进(尽)兴尽欢的绝佳处所。处处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此时作者的心情也是宁静、闲适的。

然而后一部分,作者笔锋一转,由叙事变为抒情、议论,由写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转而引发出对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情感由乐转悲,情绪由平静转为激荡。他说: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有的喜欢聚集在室内,畅谈心中的理想和抱负,有的寄情于喜好之物,不受拘束,放纵的生活,虽然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是遇到高兴的事情就会得到满足,快乐是有限的,满足之后转眼成为历史,不知衰老即将到来,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人到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由此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进而探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难免流露出感伤的情绪,历史在发展,由盛转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才要著此文章,以示后来者。

作者前后情感转变之突然,也正是郭沫若先生怀疑其真伪的线索之一。郭沫若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1]中提出的第一个重要问题:相传的《兰亭集序》后半部分文字,兴感无端,不符合王羲之的性格和思想感情,而且怀疑“夫人之相与”一段是其他人后加的。他认为这一段文字是明显的反对庄子,既不符合王羲之晚年的思想,也不符合当时“晋人喜述老庄”的时代背景,而且文章的前一段是心情开朗,这一段是悲痛,情调不合。由此,便断定现存的《兰亭集序》为伪作。

到底是不是伪作前人已有论辩。提到时代背景,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中,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2]。鲁迅先生曾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中提到魏晋人的服药之风与饮酒之风。王羲之所处的东晋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年代,统治者在思想上实行专制统治,在整个社会强大的压力压迫之下,文人们不满于现实却又无法改变现实,文人动辄被杀戮,为明哲保身,许多文人雅士开始崇尚参玄悟道,收起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转而寄情于山水之间。他们崇尚自然无为,追求个性解放,形成了人格上的“任诞之风”,他们或弃官不仕,游心于山水间,或终日嗜酒服药,逃离现世,追求精神的解脱。他们崇尚老庄,政治上讲求无为而治;社会生活中大谈生死、有无、言意之辨,不务实际,思想虚无,虚谈浮文;生活方式上服食丹药,纵情饮酒,寄情山水,笑傲江湖。他们认为死即生,生即死,即“一死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齐彭殇”。老庄的顺应自然、无为而生的处事态度,成了文人们抵御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的精神武器。

正因为如此,郭沫若认为在当时社会生存的王羲之也应是尊崇老庄的,不会公然反对提出其“一死生为妄作,齐彭觞为虚诞”。钟来茵对此提出:“王羲之是一位道士,而不仅仅是东晋的谈玄文士。王羲之出自琅邪大族,世秦五斗米道的变种——天师道。《晋书》本传中,王凝之请‘鬼兵,王献之临终‘上章首过,悔恨与郗氏离婚,这些都是王氏一门信奉道教的铁证。道教徒与道家的重要区别就在于道教徒以长生不死为目标,汉末魏晋的主要道经如《太平经》《真诰》等,都以此为目标。道教徒是重生派,他们追求长生,否定早夭。而道家庄子,在《齐物论》里主张抹杀万物的区别,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但庄子的思想不被道教徒所接受,他们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生与死决不可等同齐一。”[3]所以王羲之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也是自然的事。

王羲之出生于兩晋的门阀世家,13岁以周顗赠其牛心炙而闻名遐迩。长大后为人耿直,又有“东床快婿”的美谈,其书法造诣精湛“入木三分”,更达到了“洛阳纸贵”的效果。七岁的时候父亲率兵北伐,兵败失踪,一生的遗憾便是不蒙父训。羲之初为秘书郎,后为参军,累迁至长史。后来多次被推荐为要职均推辞不就,自称“吾素无廊庙之志”。后在朋友的劝说下勉强为官,应征之后力阻殷浩北伐不成,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有经国救世的才能,也渴望得到施展,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王朝贵族不思进取,社会动荡不安,空有一腔的报国热血,渴望有所作为而不能,由于早年一味的拒绝,已失去仕途发展最好的机遇,王家大势已去。社会的混乱动荡,王羲之明显感觉到官员的倾轧和朝廷的腐败,他与王述齐名,心高气傲的他,位列王述之下,在他的管辖范围内做官,深以为耻,最后在父母墓前发誓,不再为官。晚年的王羲之回想自己的一生,内心有无法言明的悲哀和无奈,不由得在《兰亭集序》中发出“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感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种痛也只有王羲之自己才能感觉到。

王羲之善书法,年轻时更有遗墨换鹅和为媪题扇的佳话,可以说他对书法的痴狂源于自己的喜爱,但也不能否定是在当时动荡飘摇的社会中,迎合社会风雅的粉饰物,书法艺术上的得与政治仕途的失,可谓是得不偿失。老年的王羲之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当他“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之时,感慨系之矣。“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既不能入世治世,也不甘出世遗世,一部分人就做了人生性格的演员,用率性而为的作秀在表明自己的特立独行,因而表面上的佯狂放诞是一种姿态,既保持了人格独立、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节操,同时也远离其不能认同的政治,得以避祸全身。魏晋名士表面看起来很潇洒,但是在他们放浪形骸的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压抑和苦闷。”[4]五十岁的王羲之在面对兰亭如此优美的景色后,回想自己的人生,不免对生死感慨,人生在世,不过俯仰之间,转瞬即逝,他虽“以骨鲠称”,也应是旷达其外,忧愤其中;潇洒其外,悲伤其中吧。

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王羲之其人生经历,再来看《兰亭集序》中的乐与悲,便不足为奇了,放眼当下良辰美景,回想往生心酸苦楚,感叹时不我待,生死终有尽,也是合情合理的了。聚会有聚就有散,人们的聚散,想到生命的短暂,感慨时光短暂,快乐亦是暂时的满足过后便成了历史,想到生命无常,感叹生死,发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的感慨。表面上是看起来虽然是颓废、悲观和消极的感叹,但实际上暗藏的应该是对生命、对人生的追求和留恋,亦是独立人格的觉醒。李泽厚先生曾说过:“汉末魏晋时期的文人士子,在精神风貌上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他们强烈的生命意识的觉醒,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鲜明地表现在他们对人世无常,生命短暂的悲慨上,这种生命意识觉醒程度之强烈,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直接地面对生老病死、人事变迁,还是宴会聚会、览物观景时,都会触目伤怀,兴发感动、悲喜交集。”[5]

那么在面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这种生死观呢?高中生一般十七八岁的年华,花样豆蔻,人生一切处于朝气蓬勃的阶段,还未经历过大起大落,人生百态,体会不到人世沧桑后对生死的感叹,在教学中应该怎么做呢?

1走进文本,感知王羲之对生命的思考

任何的感知都要以文本为中心,离开文本的具体文字而讨论问题,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首先找出王羲之有关对人生和生命话题思考的语句,“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找到了关键句之后,要想明白其中的真谛,就要补充王羲之的生平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前提知识铺垫好,才能理解人生的不同状态的追求,以及“一生死,齐彭觞”为何意,更加有利于对文本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2引入《兰亭论辩》的相关问题,建立对文本的思考意识

《兰亭集序》历来备受争议,学《兰亭集序》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文本的解读,还要建立起学生的思辨意识。

郭沫若先生从1965年到1972年先后发表了四篇文章(《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1965,《〈驳议〉的商讨》1965,《〈兰亭序〉与老庄思想》1965,《新疆新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1972),掀起了一场兰亭论辨。郭先生所论主题之一就是证明《兰亭集序》自“夫人之相与”以下167字是后人“妄增”。证据链之一是《世说新语·企羡》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兰亭集序》不同。《企羡》文句为:“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刘孝标注文如下: 王羲之《临河叙》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莫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是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游目骋怀,信可乐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矣。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郭沫若认为南朝梁的刘孝标征引的《临河叙》,也就是《兰亭集序》的原本。证据链之二是这种痛与悲的感情“不适合王羲之的性格”,更不适合作者所处的东晋社会的时代背景。这篇文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死生亦大矣”与老庄思想矛盾。不符合当时的社会思潮,也与王羲之崇尚清谈,尊崇老庄思想矛盾。证据链之三认为传世《兰亭》书法即冯承素摹本与王羲之所写之字不合,盖智永伪造。

学生可以在课下查找资料及相关背景,课上与同学及老师相互交流,到底《兰亭集序》一文是否为伪造,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本身,还锻炼并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让他们认识到,权威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值得思考及推敲,从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3回归文本,用审美的态度把握人生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文章的学习更好地指导自己的人生和更好地生活,虽没有更多的人生阅历,不能深入地体悟生死,但可以从别人的人生中汲取美好和总结经验,在感叹古人对生死的认知态度之后,明白珍惜当下的重要性,知晓生命的宝贵,切不可为了贪图享乐而浪费自己的大好年华,等到两鬓斑白后回忆过去已悔之晚矣。“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参考文献:

[1]郭沫若.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J]文物,1965(6).

[2]孙红.试论《兰亭集序》中魏晋风度的体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3(1).

[3]钟来茵.再论王羲之对《兰亭集序》的著作权无可怀疑[J].江苏社会科学,1997(2).

[4]汪海峰.从《兰亭集序》看魏晋生命意识[J].甘肃高师学报,2009(6).

[5]张虹,王建稳.生命的欢娱与悲伤——读《兰亭集序》表达的生命意识[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On the Abrupt Emotional Change of Orchid Pavilion

WAN Zhiyi, ZHENG Xiaofeng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Abstract:Orchid Pavilion is a lyrical masterpiece of Wang Xizhi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whose depiction changes abruptly from the pleasure of the scenery to the sigh of life and death. Whether the abrupt emotional change from pleasure to sorrow means nonconsistency and what idea this abrupt emotional change reflects at that time is an issue worth researching.

Key words:Orchid Pavilion; abrupt emotional change; life awareness

(責任编辑:陈树)2017年8月第36卷第8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Aug.2017Vol.36 No.8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兰亭集序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诗经》爱情誓言及其生命意识
ТРИ ШЕДЕВРа
感生命之重,叹人生有限——解读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现的“乐极而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