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做有效预习的“摆渡人”
2017-09-05汪君霞
汪君霞
[摘 要]预习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学生若能在预习过程中接受智力挑战、开阔思维、体验生活、挑战文本,便可做到有效预习。数学教师要扮演好帮助者、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做有效预习的“摆渡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有效预习;摆渡人;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3-0046-02
预习是学生在新课学习前独立地对新内容进行的准备性地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学生若能在预习过程中接受智力挑战、开阔思维、体验生活、挑战文本,那么便可做到有效预习。可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预习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许多学生把預习简单地理解成看教材,这样的预习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实际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扮演好帮助者、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做有效预习的“摆渡人”。只有这样,学生的预习才会更加有效,才能落到实处。
一、分析内容,确定是否有预习的必要
要想做到有效预习,教师首先得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其是否有预习的必要,因为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预习。如“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内容就不适合预习,因为这些内容若是让学生提前预习,学生知道了结论,那么课堂就失去了悬念和新鲜感,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这类内容,不预习反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关注学情,布置合理有效的预习任务
在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之前,教师自己先要“预习”教材,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储备、学习需要等学情,然后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合理有效的预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加减法”时,课本例题给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的统计表,让学生根据表中数据解决有关的加减法问题。课前调查发现,整个班级中只有两三个学生模糊地知道奥运会是有关体育比赛的,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奥运会”是什么。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搜集有关奥运会以及2008年奥运会的知识,并记录下来以便课上交流。学习新课时,学生积极踊跃地汇报交流有关奥运会的知识,学习热情极高。这样的预习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帮助学生厘清了解题思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练习题:街边新建一间公共厕所,厕所地基的平面图如下图所示,地基要挖0.8米深,一共要挖多少立方米的土?
这一题做错的学生非常多,通过仔细分析他们的算式及询问学生,我发现,许多学生根本看不懂平面图,也不知道“地基”是什么。对此,我先让他们自己查阅资料,弄明白什么是“地基”,并搜集一些平面图来进行研究,再解题。许多时候,在大人看来很简单的常识,学生其实是不清楚的,这样就造成学习新知的困难。因此,教师一定要立足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需要来布置预习任务。
三、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预习作业
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前一定要吃透教材,把握新知的重难点,然后精心设计预习作业,使预习作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在教学“容积单位”时,我在备课时意识到学生对“升”和“毫升”比较陌生,为加深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感性认识,我布置了以下预习作业:(1)搜集生活中一些瓶子的容量并记录下来,课上与大家交流;(2)试着读一读你记录下来的数据,并估计每个数据的大小;(3)阅读教材,了解升、毫升与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由于经过了充分的预习,上新课时,学生争先恐后地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说出了很多熟悉的物体(如墨水瓶、眼药水瓶子、饮料瓶子、油瓶、装纯净水的大桶、自己的水杯、小汽车的油箱等)的容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形成了对“升”和“毫升”的感性认识。
又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一课前,我布置学生完成在操场上走1000米的预习作业,并记录下所用的时间及其体会。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初步建立了对概念的直观感受,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联系实际,将预习融入生活情境
对于数学知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认识,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这充分说明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数学离不开生活,且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要想让预习切实有效,自然离不开生活情境。
例如,“认识人民币”这节课,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比较难,尤其是对人民币等价交换原则的感知。究其原因,是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使用人民币的经验。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而人民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结合生活情境设计了预习作业。如授课前两个星期,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1)在家里跟父母一起认识人民币,认真观察它们的图案、大小、颜色等(比一比哪个小朋友认识的人民币最多);(2)学会自己买早点,可以和父母合作记录你买的早点数量和付款金额(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更聪明,更勤快)。有了这样的“生活预习”,学生在上课时非常愉快地交流自己所认识的人民币;由于经历了买早点的预习活动,学生非常轻松地掌握了抽象的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通过布置这种融入生活情境的预习作业,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为新课的学习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本质。
五、重视检查,让预习落到实处
教师光会布置预习作业还不行,还要懂得检查,有检查才会有落实。检查预习作业可根据预习的形式和内容而灵活进行。教师可抽查部分学生的预习作业,对于重点预习的知识,也可全班检查。对于如“整理复习”之类的预习作业,可放手让组长检查,然后统一汇报。对于学习新知的预习作业,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联系预习情况适当提问,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预习作业的重视。而对于认真预习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例如,在教学“整理复习”前,我布置学生自己事先整理单元要点知识。上课前,我先让组长检查其他学生的预习作业,然后将做得好的学生的名单记录下来。上课时,我重点表扬了几个预习作业完成得很认真的学生,并将他们的预习作业拍照传到班级微信群里。上课时,那些认真预习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我及时表扬他们:“这些同学因为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所以他们回答得就非常全面,非常棒!”检查预习作业时,我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细心选取每个学生预习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这样一来,认真预习的学生得到了肯定和鼓励,学习劲头就会更足,而其他学生则会以他们为榜样,预习氛围更加浓厚。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预习十分重要。课前预习是课堂学习的热身,是连接课堂与课外的桥梁,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自律的学习者。作为数学教师,应做好有效预习的“摆渡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将预习落到实处,让预习成就课堂的精彩。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