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算着估”想到的
2017-09-05廖凤标钟芬芳
廖凤标 钟芬芳
[摘 要]对于估算的教学,主要侧重于两方面:估算的意识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以估算教学为例,解决学生估算意识薄弱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并让学生学会利用估算结果来检验计算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估算意识;估算方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3-0011-02
“估算”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数学技能,它以口算和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为基础,蕴含着“近似逼近”的数学思想。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没有估算的意识,也不愿意去估算,估算时常常出现“算着估”的现象,其原因有两点:
第一,“精确计算”的要求让学生不愿主动去估算。
学生从刚接触计算起,就对计算逐渐形成“计算要准确、计算结果唯一”的观念。而估算并不需要准确的或精确的计算结果,是允许有误差的。这样,学生在心理上就形成一个极大的反差。同时,由于估算方法不同,误差的大小也不同,估算的结果也就不“唯一”。因此,学生学习估算时,会受到“精算要求”的影响而难以接受有误差的、不唯一的估算结果,产生学习估算的心理障碍,不愿意主动选择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很多习题常常要求估算后再精确计算,这样学生更不愿意去估算。
第二,学生感受不到估算的优越性。
学生刚开始接触的估算数据并不大,直接口算并不难,所以许多问题直接口算即可解决,学生感受不到估算的优越性。因此,学生会觉得估算麻烦,不如直接口算或笔算来得快捷,造成学生出现“算了再估”(先计算出正确结果,再“靠近”结果进行估算)——即“算着估”的现象。
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估算的价值,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呢?
一、创设情境,竞赛驱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估算教学要“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进行估算教学时,教师必须创设合适的情境,在情境中逐渐渗透估算的思想,即适当地加入一些估算的情节、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感受估算的优越性。
例如,在研究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后,可以设计题目:“一件T恤4□元、一顶太阳帽26元、一条裙子7□元、一条短裤5□元、一个书包8□元。妈妈有100元钱,可以买哪两样?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由于该题没有给足数据,学生就会不自觉地采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
生1:T恤和太阳帽,40多元和20多元的两样东西加起来没有超过100元。
生2:T恤40多元和短裤50多元,加起来也没有超过100元。
生3:买T恤和短裤不一定够钱,因为40元加50元是90元,如果个位上加起来比10多,那100元就不够,如果个位加起来比10少就够。
生4:太阳帽26元和裙子70多元,加起来也有可能没有超过100元。
师:为什么大家都没有选书包?
生5:80多元太多了,即使是最少的80元和26元相加也超过100元了。
学生的回答令人惊喜!因为学生有类似的购物经验,所以教师就要抓住时机,请学生说说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深入渗透估算方法,让他们逐渐感受到:在不必算出精确结果也能解决问题时,用估算会很简单。这样,不但能在学生心里播下估算的种子,也为后面的估算教学打好了基础。
又如,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后,可以设计题目:张老师买作业本,每本8元,买43本,可身边只有300元了,够吗?
学生很快得出:每本8元的话,买40本就已经要320元了,超过300元了,更何况要买43本,所以不够。
在这样的情境下引导学生进行估算,教学效果自然令人满意。
面对枯燥乏味的计算,形式活泼的竞赛游戏将利于学生体会估算的优越性。如小猴子摘桃子比赛“在桃子上写上算式,让学生分组比赛:一组摘和大于500的桃子,一组摘和小于500的桃子,看哪组更快。”由于加入了竞赛的元素,学生出手必须要快,显然,精确计算就没有优势了,这就迫使学生寻找巧妙的、快捷的方法,而估算的优越性正好契合了学生的需要。
二、巧设数据,障碍引领
自身的需要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内在机制,需要的产生更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内驱力。教师在提供数据信息时,要有意识地在数据上做文章,给学生创设适宜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体会估算的优越性。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创设了如下导入情境:
教师给出问题:去啄木鸟家有两条路,到底走哪条路呢?
在这里,教师所选用的数据就为学生的估算提供了可能,因为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显然有难度,而笔算则相对麻烦。通过估算,学生很容易发现39×31是1200左右,58×32超过1500,所以选择右边的道路。这样简单而清晰的指令能够让学生主动进行估算,并给出合理解释,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估算的优越性,从而乐于估算。
有时,在练习中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不得不进行估算,也不失为一个培养学生估算意识与习惯的好方法。
例如,题目:5.□3×□.6的得数可能是( )。
A.9.828 B.6.759 C.67.59 D.98.28
这道题没有明确告知其中的两个乘数,精确计算显然是不可能的,假设举例也有难度,然而用“在小数乘法里,积的小数位数,看尾数”的估算方法就能迎刃而解。学生在经历了这样的解题过程后,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估算的重要性。
三、数形结合,有据可循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中,它主要表现在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适当的几何图形,从图形的直观特征发现数量之间存在的联系,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隐为显的目的。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有多少名观众”时,教师给出题目:
学生看到这个题目往往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问题分成“块”—— 一个看台一个看台地估。
生1:8×20=160(人)。
生2:10×20=200(人)。
师:这个体育场共有28个看台,那大约有多少名观众?
生3:把28看成30,160×30=4800(人)。
生4:也可以這样估,200×28=5600(人)。
……
估计并不是乱猜,而是一种有根据的判断。在上述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以“估”的支点,借助于“一个看台的数量”来推断整体,学生知道了有一定的条件做支撑时,估计得到的结果相对准确;借助于“几排几列的数量”来推断整体,学生能感悟到估计时考虑的相关因素越多,结果越准确。有了这一经历,学生对“估”的认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猜”的经验层面上,还提升到了需要有一定的推理和判断——“数学中的估计”上来。
四、利用估算,澄清错误
学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计算201×6时得到了错误答案126。教师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重新计算,订正错误。其实,这正是一个渗透估算意识的绝好时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估算结果,学生会估算出这道题的计算结果比1200多,这样,估算结果和计算结果之间就产生了“冲突”,学生就会反思自己的计算过程。同时,利用估算来检验计算结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计算结果负责的态度,更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
总之,估算教学不是单纯叫学生记住一些估算方法,而要把估算意识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成为教学的有心人,努力去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估算题材,为学生积极搭建估算的平台,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估算,使估算训练经常化、估算运用习惯化、估算策略合理化,这样,才能凸现估算的内在价值,提高估算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