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合作社的好当家

2017-09-05

中国新农村月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莱芜芹菜社员

2016年10月17日,莱芜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明利积劳成疾,患胃癌离开了人世,差三天满50周岁。

消息传开后,许多人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了他们悲痛的心情。莱芜金来粮蔬合作社理事长宋作平和许多当地农民自发参加陈明利的追悼会,送明利最后一程。他说:“明利理事长每年多次到我合作社作指导,我失去了一位好老师!”郓城松涛芦笋合作社理事长赵效山与陈明利一起多次参加省里的培训班,得知此信息时,两鬓斑白的他任凭泪水流满脸颊,许久才哽咽说出:“明利是我们全省农民合作社人的排头兵,他比我年龄还小几岁,却早早地离开了,我心疼心痛!”远在烟台、正在地里干活的栖霞明利苹果合作社理事长衣明利,带领社员向着莱芜方向鞠了三个躬,他说:“我跟明利是同名不同姓的兄弟,我不能赶到莱芜参加他的追悼会了,我非常敬重他,他一直是我的榜样!”济南兆龙农业科技公司的董事长丁兆龙倍加惋惜:“我们的农业科技推广战线少了一位接地气的农民专家!”著名“三农”问题专家刘同理专门写文章纪念陈明利,称赞陈明利是“杰出的农民合作社理事长、一个高尚的农民”。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莱芜农民的去世引起了这么多人的关注和怀念?走进莱芜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走近陈明利,我们就会找到答案:因为他是咱农民合作社的好当冢!

能与蔬菜对话,把蔬菜当孩子

——种良心菜

陈明利是合作社里最会讲故事的,而且他讲的故事全跟蔬菜有关。

“韭菜水饺是山东人的最爱,但这两年出现了毒韭菜害人的事,人们对韭菜又爱又怕。韭菜是辛辣作物,收割时的韭菜香也是苍蝇的最爱,特别喜欢去追着产卵,卵孵化的幼虫就是韭蛆,韭菜得了韭蛆会大片死掉,许多菜农用高毒农药灌根治韭蛆时,也伤害了人们的健康。我们的解决办法很简单,有苍蝇的时候不割韭菜。韭菜一年割两刀,第一刀是在春天苍蝇出来前,然后让它们自由生长,11月份移植进大棚。第二刀在春节前,这时的韭菜吸足了阳光雨露,营养足味道浓,这正是我们山东人春节包饺子的最好配菜!”听他讲这样味足又安全的韭菜谁不喜欢呢?!

平度马家沟芹菜、章丘鲍芹近几年非常火,陈明利一面去取经,一边在莱芜老品种芹菜上下功夫,他创造了芹菜的软化栽培,给芹菜“镀金”。老百姓的芹菜一般是霜降前收获,或卖或窖藏。陈明利把芹菜继续留在地里,只扣上大棚膜。不浇水不施肥,让外面老茎秆的养分回流到里面的新芽中。这个过程关键是控制温度。软化栽培一个月后,芹菜芽就可以销售了。大雪到立春这段时间,芹菜芽嫩、脆、香、甜且能生吃,被称为“水果型芹菜芽”,每公斤售价达到五六十元。

陈明利对蔬菜技术的研究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了了解蔬菜的生长习性,在跟蔬菜打交道的三十多年里,无数白天黑夜,无数寒冬酷暑,他都蹲在棚里作记录,日积月累形成了自己一套有别于教科书的优质蔬菜栽培方法。

在明利特色蔬菜种植合作社基地里,他用玉米、豆饼、花椒种、羊粪、兔粪发酵做有机肥,用秸秆反应堆给菜地“铺褥子”,用沼液浇地给蔬菜喝“牛奶”,每天写蔬菜生长日记,对违反生产规程使用药肥的行为零容忍,他们也不种自留菜,社员自家吃的与进入市场的菜都是一块地长的。2013年,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王军民到基地考察,称赞他们是“只种一种菜的良心合作社!”

陈明利说:“蔬菜就是孩子,不同生长期需要不同的营养。我们要呵护它们,它们是最有良心的生命,你对它好,它就一定好好回报你!”

用农业新理念,探索现代农业

——做排头兵

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这年7月,陈明利率先报名参加了省里的首期农民合作社培训班,8月就回莱芜老家曹家庄发动菜农流转土地,创办了莱芜第一个,也是全省首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明利特色蔬菜专业合作社创办初期,他就提出用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运营合作社,做现代职业农民。在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同时,他开始了品牌的培育。明利合作社先后通过认证了9种无公害蔬菜、14种绿色蔬菜、1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注册了“鲁莱明利”、“赢芹”等特色蔬菜品牌,产品都可追溯。为了进入高端和城市市场,他带领团队经常拉着菜参加各种展会,推广宣传自己的特色蔬菜。2015年“鲁莱明利”品牌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明利蔬菜成了莱芜“三辣一麻”外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针对当前许多农民合作社都存在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等管理混乱的现象,陈明利在内部管理上下足了功夫。走进合作社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各种规章制度;打开文件柜,里面装满了土地流转合同、用工合同、生产管理流程等。合作社社员除了基本工资、出勤奖、月奖金、年度分红外,陈明利还精心设计了计件奖、超产奖、团结奖、操心奖……陈明利首创的“鲤鱼跃龙门”奖已成了全省农民合作社争相学习的好方法。明利曾说:“奖励虽然五花八门,目的就一个,让合作社100多名员工把诚信和安全贯穿于生产、销售、经营全过程,在提高种植技术、菜品质量上攀高比强。”

2012年底,受市场影响,高端消费锐减。经历了短暂不适应后,明利调整销售策略,蔬菜标准不降进超市,在很短时间内得到了消费者认可。合作社取得巨大成功后,许多人劝他扩大合作社经营规模,但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合作社的积累状况和市场状况,决定不急于扩大种植规模,核心基地暂时保持200亩左右。他用有限的资金上了加工设备和保鲜库,提高了蔬菜附加值,减少产后损失,保证了生鲜蔬菜不问断供应市场。产业链条的拉长,让社员获得了更多的收益分配。

因为陈明利发展定位与方向准确,管理有方,经营有道,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仅不拖欠社员工资,而且年年实现分红,累计分红155万元,这在全省农民合作社里面是一个标杆。明利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了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乡亲富才是富,社员好才是好

——我也姓党

1993年,陈明利种植的0.6亩大棚黄瓜卖了1.8万元,成为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但看到乡亲们缺技术、少信息,在穷窝里打转转,他也着急。1998年,稍有积累的他筹资创办了高庄农业科技服务站,推广新技术新品种。陈明利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免费提供“科技套餐”服务,晚上回到家里,常常累得双腿都拖不动。妻子心疼地嘮叨:“我们现在不缺吃、不缺喝的,你这是图的啥?”陈明利说:“咱个人富了不算富,能让乡亲们都富起来才算本事。”2001年11月,他光荣地入了党。

2007年,陈明利领办合作社,又给乡亲们打开了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从资金入股到土地入股,社员已由最初的20多户发展到目前的217户,入股资金门槛只有100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60多个村、3000多户农户参与优质蔬菜生产。合作社社员家庭年增收在8000元以上。陈明利说:“建合作社不光是为了自己富,更是为了让社员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家共同富。”2009年7月,上级党组织发展成立了党支部,陈明利当选合作社支部书记。他知道自己的责任更大了。

2012年,崖下村村民王艳红的丈夫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婆婆患有心脏病,两个孩子还得上学,这使王艳红一家生活陷入了困境。陈明利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让王艳红来到合作社打工挣钱,每年还给她800元困难救助金。合作社扩大后,莱芜南部山区来了打工的社员,路远中午回不了家,吃饭休息成了问题。明利跟理事们商量从有限的周转金里拿出一部分,在寸土寸金的合作社基地里盖了板房,买了床,中午再统一炖上大锅菜。明利说:“咱办合作社不就是为社员好嘛!该花的钱必须花!”

陈明利第一次手术后,牵挂他的社员们就商量买东西看望他,陈明利婉拒了,但社员们还是每人凑了100元表心意,陈明利在拒绝不了的情况下,安排亲属给社员每人买了98元一桶的花生油,以合作社福利的形式发给了社员。在病危时,陈明利还不忘嘱咐亲属把亲朋好友看望他送来的牛奶和鸡蛋,全部送给了社员和村里的几个困难户。

陈明利说:“合作社已成了乡亲们的一个家,我心里要装着他们,谁让我也姓党呢!”

舍小家顾大家,合己命立人生

——大写的人

陈明利去世后,妻子亓明兰在给明利整理遗物时暗暗责备自己:明利除了常年穿的几套西服套装,就没几件像样的衣服!

女儿陈秀荣没有再怨爸爸从上幼儿园到高中没接送过自己一次,而是怨自己照顾爸爸不够:2014年新年起,天不亮就经常听到爸爸在卫生间干呕,动静很大,很多时间前胸后背上贴满了膏药,她和妈妈虽然也劝他到医院看看,但没有拧过更倔强的爸爸,如能再早点发现,早点治疗……

2014年11月,陈明利在连续跑了青岛、上海、济南三个展会后,实在坚持不住了,才在妻子女儿的劝说下走进莱芜的医院做检查。医生偷偷告诉陈秀荣,她父亲已是胃癌晚期。在山东省立医院,医生做第一次手术打开陈明利的腹腔时,胃里的肿瘤已长满,他们都不敢想像这个人怎么挺了这么长时间的痛苦才来治疗?

他是贫困户吗?不是,陈明利是山东十佳青年农民、乡村之星、省劳模,是响当当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当家人!他缺的是时间,你到合作社基地就知道他有多忙:只要不出差,他早晨五六点钟都会出现在蔬菜基地里,进棚看菜,等社员上班后又一起忙活,有时一上午连一口热饭也吃不上……社员们都清楚:他每天要接待多少人,他心里牵挂着多少人。只是,几乎没有他自己……

他是富人吗?他曾经是风光的万元户,但当一场大病侵袭他的时候,他也捉襟见肘了。虽然有新农合报销,但营养基本靠输液的陈明利在2016年6月做完第二次手术后,为了付清其他费用和还账,还是把刚拿到钥匙的旧村改造新房卖掉了。他没有高价卖给外面的人,而是平价卖给了一个社员,因为社员买房后,接送孩子上学更方便了。

看到合作社基地里新起的保鲜库、科技培训楼,很多人认为合作社有钱,陈明利一定获利不少,因为他是大股东。但社员们知道,每年社员分红,陈明利都不是最多的。合作社监事长吕昌华说:“合作社利润留好公积金外,有交易分红和股权分红,作为最大股东,明利把交易额分红定为80%,為的是让社员多分红。”陈明利最困难时,曾有理事劝说他暂时借用一下合作社账户里的30万元公积金。陈明利把他骂得面红耳赤:“公积金是老天爷才能花的钱,是年份不好时给社员发工资的钱,任何人不能动!”

两年里,他先后做了两次大手术,7次化疗,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大夫,请一定要让我醒过来,合作社里还有一百多人等着我吃饭呢!最起码我也要回去把该嘱咐的事给安排了才行!”这是陈明利第二次手术麻醉前,与医生说的心里话。手术前没有病房,他就躺在医院走廊里的临时病床上。家人知道明利朋友多,想托托关系住进病房,陈明利阻止了:“我住进去了,不是还得有别人住走廊嘛!”

第二次手术回来,陈明利身体明显不如原来了,体重降到不足90斤。他虽然强撑病体去了一趟合作社基地,但在医生的坚持下,还是住进了莱芜市人民医院。9月9日,记者去探望他。已经瘦得皮包骨头的他,讲的不是他的身体,讲的最多的是办合作社就要给社员分红,谈到他想做的事,眼神依然坚定炽热:“我想建个高标准育苗棚,让合作社和周边百姓用上健康苗;想按我琢磨出来的配方生产生物有机肥……”

2016年10月,陈明利的生命进入倒计时。他找来社员小组长叮嘱:“无论我在也好,不在也好,你们一定要把地种好,把菜管好!”他找来曹家庄村支部书记、合作社监事长吕昌华,请求把他的骨灰葬在村公墓靠近合作社基地的地方,这样他就能天天看到蔬菜基地了……

“我看着土地,就如同看到我的父母一样;我看着蔬菜,如同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是陈明利经常说的一句话。怀着深深的眷恋和不舍,陈明利就这样融入了大地,留下了一片青绿的菜园,里面有汗水、痛苦、喜悦、感恩、传承和希望!

这是苍茫大地上一处生机蓬勃、自然和谐的精神家园!

2016年11月6日,明利去世20天后,记者再次来到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芹菜在温暖的棚里吱吱地生长,春节要上市的韭菜已经移进棚里了,他摸索的空档期西红柿也开始见红了,社员们正在忙碌地收获莱芜香姜……

只是,合作社基地东南角村公墓里,新起了一座草苫覆盖的新坟,这是陈明利的安息之所。坟前的墓碑很小,但我们知道这块碑也很大,这是一座永远留在人们心底、值得景仰的精神丰碑!

猜你喜欢

莱芜芹菜社员
变色的芹菜
让文学激扬青春
人民公社女社员
莱芜:40年变迁缩影
莱芜白花丹参施肥技术规程
芹菜焯水 的正确方法
市域城乡统筹一体化规划初探
芹菜叶的妙用
啥样的芹菜口感嫩
莱芜优质烟草气候适应性分析